大数据服务器用的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221369发布日期:2020-12-08 15:03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大数据服务器用的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防护装置,具体为大数据服务器用的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通信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大数据有五大特点,即大量、高速、多样、低价值密度、真实性,它并没有统计学的抽样方法,只是观察和追踪发生的事情。

大数据服务器一般都是通过螺栓直接固定在机箱或者机柜中,当服务器的外壳在受到碰撞时,很容易造成其内部电子元件发生损坏,且在安装或者拆卸服务器时较为繁琐,机箱机柜中的空间一般不大,拆卸不方便,且服务器直接与机柜中的隔板相贴合,散热效果较差,因此我们提出了大数据服务器用的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大数据服务器用的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设置的框体和容纳槽,将服务器主体放置在容纳槽中,从而框体对服务器主体起到了有效的防护作用,且通过设置的第一通风孔、第二通风孔和风扇组件,从而在风扇组件工作时,带动了内外空气的流动,对服务器主体起到了有效的散热作用,同时在安装服务器主体时,将服务器主体滑入到容纳槽中,并将两个卡块分别插接在两个卡槽中,从而通过限位组件即可对卡块和服务器主体的位置进行固定,且在拆卸服务器主体时,只需打开限位组件,即可将服务器主体从容纳槽中抽出,十分方便,便于在空间狭小的机箱机柜中操作。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大数据服务器用的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底座,所述框体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正面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服务器主体,所述服务器主体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侧壁与框体的正面相贴合,且所述盖板靠近框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框体的正面对称开设有两个卡槽,两个所述卡块分别插接在两个卡槽中,且所述卡块连接有限位组件;

所述容纳槽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板,多个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所述服务器主体的下表面与固定板相贴合,所述框体的顶壁和底壁与固定板均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通风孔,所述服务器主体的顶壁和底壁均开设有第二通风孔,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风扇组件。

优选的,所述框体的上表面嵌设有滤网,且所述滤网覆盖在第一通风孔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主体的正面开设有多个接线口。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框体的侧壁上,所述固定块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卡块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端部穿过框体的外壁向着卡槽中延伸,且所述卡块的端部和限位块的端部均开设有倾斜角度相同的斜面。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的侧壁和固定块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伸缩轴和第一弹性件,且所述第一弹性件套接在伸缩轴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棱角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固定块的正面开设有进出口,所述限位块开设有前后贯通的通槽,且所述通槽的槽口处和定位块的端部均开始有倾斜角度相同的斜面。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的另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端部穿过支撑块的外壁向外界延伸,且固定连接有辅助块,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性件,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活动块的侧壁与支撑块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侧壁与框体的外壁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进出口的截面略大于定位块截面的大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框体和容纳槽,将服务器主体放置在容纳槽中,从而框体对服务器主体起到了有效的防护作用,且通过设置的第一通风孔、第二通风孔和风扇组件,从而在风扇组件工作时,带动了内外空气的流动,对服务器主体起到了有效的散热作用,同时在安装服务器主体时,将服务器主体滑入到容纳槽中,并将两个卡块分别插接在两个卡槽中,从而通过限位组件即可对卡块和服务器主体的位置进行固定,且在拆卸服务器主体时,只需打开限位组件,即可将服务器主体从容纳槽中抽出,十分方便,便于在空间狭小的机箱机柜中操作。

2、通过设置的支撑板和固定板,服务器主体与固定板相贴合,使得固定板和框体的内底壁之间形成较大的空气流动的空间,并同时多个支撑板起到空气导流的作用,从而起到了更加有效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的b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风扇组件和柜体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服务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1中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7中的c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中:1、框体,101、支撑底座,102、容纳槽,103、卡槽,104、支撑板,105、固定板,106、第一通风孔,107、风扇组件,108、滤网,2、服务器主体,201、接线口,202、盖板,203、卡块,204、第二通风孔,205、支撑块,3、固定块,301、滑动块,302、限位块,303、限位槽,304、伸缩轴,305、第一弹性件,4、活动块,401、定位块,402、进出口,403、通槽,404、固定杆,405、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所示,大数据服务器用的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框体1,框体1的下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底座101,框体1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槽102,容纳槽102的正面与外界相连通,容纳槽102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服务器主体2,服务器主体2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盖板202,盖板202的侧壁与框体1的正面相贴合,且盖板202靠近框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203,框体1的正面对称开设有两个卡槽103,两个卡块203分别插接在两个卡槽103中,且卡块203连接有限位组件;

容纳槽102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板104,多个支撑板1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5,且服务器主体2的下表面与固定板105相贴合,框体1的顶壁和底壁与固定板105均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通风孔106,服务器主体2的顶壁和底壁均开设有第二通风孔204,框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风扇组件107,通过设置的支撑板104和固定板105,服务器主体2与固定板105相贴合,使得固定板105和框体1的内底壁之间形成较大的空气流动的空间,并同时多个支撑板104起到空气导流的作用,从而起到了更加有效的散热效果;

通过设置的框体1和容纳槽102,将服务器主体2放置在容纳槽102中,从而框体1对服务器主体2起到了有效的防护作用,且通过设置的第一通风孔106、第二通风孔204和风扇组件107,从而在风扇组件107工作时,带动了内外空气的流动,对服务器主体2起到了有效的散热作用,同时在安装服务器主体2时,将服务器主体2滑入到容纳槽102中,并将两个卡块203分别插接在两个卡槽103中,从而通过限位组件即可对卡块203和服务器主体2的位置进行固定,且在拆卸服务器主体2时,只需打开限位组件,即可将服务器主体2从容纳槽102中抽出,十分方便,便于在空间狭小的机箱机柜中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优化方案,框体1的上表面嵌设有滤网108,且滤网108覆盖在第一通风孔106的上方,通过设置的滤网108,从而避免杂物进入到框体1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优化方案,服务器主体2的正面开设有多个接线口201,通过设置的接线口201从而便于服务器主体2和外界进行接线。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优化方案,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块3,固定块3固定连接在框体1的侧壁上,固定块3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滑动块301,滑动块30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02,卡块203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303,限位块302端部穿过框体1的外壁向着卡槽103中延伸,且卡块203的端部和限位块302的端部均开设有倾斜角度相同的斜面,滑动块301的侧壁和固定块3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伸缩轴304和第一弹性件305,且第一弹性件305套接在伸缩轴304的外表面,在卡块203对限位块302挤压时,带动了限位块302产生横向的位移,使得限位块302向着固定块3的内部移动,同时限位块302移动时,挤压滑动块301在固定块3的内壁上滑动,并压缩了伸缩轴304和第一弹性件305,直至限位块302处于限位槽303的一侧,伸缩轴304和第一弹性件305反弹带动了限位块302向着限位槽303移动,并使得限位块302插接在限位槽303中,从而对卡块203起到了有效的固定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优化方案,盖板202的棱角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05,支撑块205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活动块4,活动块4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块401,固定块3的正面开设有进出口402,限位块302开设有前后贯通的通槽403,且通槽403的槽口处和定位块401的端部均开始有倾斜角度相同的斜面,活动块4的另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04,固定杆404的端部穿过支撑块205的外壁向外界延伸,且固定连接有辅助块,固定杆404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性件405,且第二弹性件40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活动块4的侧壁与支撑块205的内壁上,按压两个辅助块,带动了固定杆404向着支撑块205的内部移动,从而通过活动块4带动了定位块401向着支撑块205的外界移动,并通过进出口402进入到固定块3的内部,因通槽403的槽口处和定位块401的端部均开始有倾斜角度相同的斜面,在定位块401插入到通槽403中时,对限位块302施加横向的力,从而带动了限位块302的端部从限位槽303向外移出,直至限位块302的端部完全从限位槽303中移出,此时定位块401的侧壁与通槽403的槽内壁相抵,向外拉动支撑块205、盖板202和服务器主体2,带动了定位块401从通槽403中向外移动,同时带动卡块203从卡槽103中向外移动,从而使得限位块302的端部无法卡入限位槽303中,直至卡块203完全从卡槽103中脱离。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优化方案,支撑块205的侧壁与框体1的外壁相贴合。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优化方案,进出口402的截面略大于定位块401截面的大小,从而便于定位块401通过进出口402进入到固定块3的内部或者从固定块3的内部移出。

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在安装服务器主体2时,将服务器主体2放置在容纳槽102中,将服务器主体2向着容纳槽102的内部滑动,同时带动两个盖板202和两个卡块203向着两个卡槽103移动,直至两个卡块203分别滑入两个卡槽103中,并使得卡块203的端部的斜面与限位块302端部的斜面相接触,在卡块203对限位块302挤压时,带动了限位块302产生横向的位移,使得限位块302向着固定块3的内部移动,同时限位块302移动时,挤压滑动块301在固定块3的内壁上滑动,并压缩了伸缩轴304和第一弹性件305,直至限位块302处于限位槽303的一侧,伸缩轴304和第一弹性件305反弹带动了限位块302向着限位槽303移动,并使得限位块302插接在限位槽303中,从而对卡块203起到了有效的固定作用,使得服务器主体2稳定的固定在容纳槽102中,从而框体1对服务器主体2起到了有效的防护作用;

同时在风扇组件107工作时,气流通过第一通风孔106和第二通风孔204带动了内外空气的流动,且服务器主体2与固定板105相贴合,使得固定板105和框体1的内底壁之间形成较大的空气流动的空间,并同时多个支撑板104起到空气导流的作用,对服务器主体2起到了有效的散热作用;

在拆卸服务器主体2时,首先通过按压两个辅助块,带动了固定杆404向着支撑块205的内部移动,从而通过活动块4带动了定位块401向着支撑块205的外界移动,并通过进出口402进入到固定块3的内部,因通槽403的槽口处和定位块401的端部均开始有倾斜角度相同的斜面,在定位块401插入到通槽403中时,对限位块302施加横向的力,从而带动了限位块302的端部从限位槽303向外移出,直至限位块302的端部完全从限位槽303中移出,此时定位块401的侧壁与通槽403的槽内壁相抵,向外拉动支撑块205、盖板202和服务器主体2,带动了定位块401从通槽403中向外移动,同时带动卡块203从卡槽103中向外移动,从而使得限位块302的端部无法卡入限位槽303中,直至卡块203完全从卡槽103中脱离,从而即可将服务器主体2从容纳槽102中抽出,十分方便,便于在空间狭小的机箱机柜中操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通过设置的框体1和容纳槽102,将服务器主体2放置在容纳槽102中,从而框体1对服务器主体2起到了有效的防护作用,且通过设置的第一通风孔106、第二通风孔204和风扇组件107,从而在风扇组件107工作时,带动了内外空气的流动,对服务器主体2起到了有效的散热作用,同时在安装服务器主体2时,将服务器主体2滑入到容纳槽102中,并将两个卡块203分别插接在两个卡槽103中,从而通过限位组件即可对卡块203和服务器主体2的位置进行固定,且在拆卸服务器主体2时,只需打开限位组件,即可将服务器主体2从容纳槽102中抽出,十分方便,便于在空间狭小的机箱机柜中操作,通过设置的支撑板104和固定板105,服务器主体2与固定板105相贴合,使得固定板105和框体1的内底壁之间形成较大的空气流动的空间,并同时多个支撑板104起到空气导流的作用,从而起到了更加有效的散热效果。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