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触控与氛围灯光的多功能织物内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62888发布日期:2020-11-10 11:59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现触控与氛围灯光的多功能织物内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物内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实现触控与氛围灯光的多功能织物内饰。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对汽车性能、外观以及安全性能的需求不断提高的同时,对汽车内饰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其中,织物内饰在汽车内饰中应用会越来越多。但是,目前的织物内饰的基本功能均只局限于让驾乘者有舒服的触感体验,对于汽车内部的装饰作用也只局限于通过织物内饰改变材质或颜色,或以氛围灯的形式提升科技感,不能给人以新鲜感,内饰结构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触控与氛围灯光的多功能织物内饰,该多功能织物内饰透光率高,图案清晰度高,效果更好,同时多功能织物内饰实现的灯光效果不同于传统单纯氛围灯照明,能实现图案化照明,进而可定制个性化的灯光主题,让车内风格更加多样化;同时多功能织物内饰实现的触控按键不同于传统的机械物理按键,触控是一种无缝整合软触织物材料与信息交互的内饰体验,使汽车内饰功能更加多样化,科技感更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现触控与氛围灯光的多功能织物内饰,包括面板骨架,还包括均与所述面板骨架相配合的图案层和织物层,所述图案层包括透光纹理图案、触控图标和不透光区域,所述图案层设置于所述织物层和所述面板骨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骨架和所述图案层之间设有底衬层。

进一步地,所述织物层和所述图案层之间设有底衬层。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骨架和所述图案层之间设有软触层。

进一步地,所述图案层和所述织物层之间设有软触层。

进一步地,所述图案层和所述软触层之间设有底衬层,或所述面板骨架和所述图案层之间设有底衬层。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骨架和所述图案层之间设有软触层。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骨架和所述软触层之间设有底衬层。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骨架由透明材料或者半透明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图案层为透明薄膜、涂料、油墨、胶带、胶膜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织物层为平织物、提花织物、普通绒织物、提花绒织物、印花绒织物、普通经编织物、起绒经编织物、印花经编织物、普通纬编织物、提花纬编织物中的任何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底衬层为无纺布和网格布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软触层为3dmesh(三维立体织物)或foam层,其中,所述foam层为pufoam、ppfoam、pefoam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实现触控与氛围灯光的多功能织物内饰被光源发出的可见光照亮时,所述图案层的透光纹理图案与触控图标才显现在所述织物层的可视面,交互界面显现,方便人机交互。而在织物内饰包覆件未被光源发出的可见光照亮时,所述织物层的可视面不显示图形,交互界面隐藏在内饰中,不会破坏织物内饰包覆件可视面的自身装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案层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织物层501,底衬层502,面板骨架6,图案层7,透光纹理图案701,触控图标702,不透光区域703,软触层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实现触控与氛围灯光的多功能织物内饰,包括面板骨架6,还包括均与所述面板骨架6相配合的图案层7和织物层501,所述图案层7包括透光纹理图案701、触控图标702和不透光区域703,所述图案层7设置于所述织物层501和所述面板骨架6之间。

如图1所示,方案一中,一种实现触控与氛围灯光的多功能织物内饰,包括面板骨架6,还包括均与所述面板骨架6相配合的图案层7和织物层501,所述图案层7包括透光纹理图案701、触控图标702和不透光区域703,所述图案层7设置于所述织物层501和所述面板骨架6之间。所述面板骨架6和所述图案层7之间设有软触层8。在本方案中,还可在所述面板骨架6和所述软触层8之间设有底衬层502。

如图2所示,方案二中,一种实现触控与氛围灯光的多功能织物内饰,包括面板骨架6,还包括均与所述面板骨架6相配合的图案层7和织物层501,所述图案层7包括透光纹理图案701、触控图标702和不透光区域703,所述图案层7设置于所述织物层501和所述面板骨架6之间。所述图案层7和所述织物层501之间设有软触层8。在本方案中,还可在所述图案层7和所述软触层8之间设有底衬层502,或所述面板骨架6和所述图案层7之间设有底衬层502。

如图3所示,方案三中,一种实现触控与氛围灯光的多功能织物内饰,包括面板骨架6,还包括均与所述面板骨架6相配合的图案层7和织物层501,所述图案层7包括透光纹理图案701、触控图标702和不透光区域703,所述图案层7设置于所述织物层501和所述面板骨架6之间,所述织物层501和所述图案层7之间设有底衬层502,所述面板骨架6和所述图案层7之间设有软触层8。

如图4所示,方案四中,一种实现触控与氛围灯光的多功能织物内饰,包括面板骨架6,还包括均与所述面板骨架6相配合的图案层7和织物层501,所述图案层7包括透光纹理图案701、触控图标702和不透光区域703,所述图案层7设置于所述织物层501和所述面板骨架6之间,所述面板骨架6和所述图案层7之间设有底衬层502。

如图5所示,方案五中,一种实现触控与氛围灯光的多功能织物内饰,包括面板骨架6,还包括均与所述面板骨架6相配合的图案层7和织物层501,所述图案层7包括透光纹理图案701、触控图标702和不透光区域703,所述图案层7设置于所述织物层501和所述面板骨架6之间,所述织物层501和所述图案层7之间设有底衬层502。

上述面板骨架6由透明材料或者半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图案层7为透明薄膜、涂料、油墨、胶带、胶膜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一般采用普通喷印、uv喷印、丝印、烫印、转印、喷涂、粘贴中的任何一种工艺进行加工。其中不透光区域703是填充黑色油墨&涂料,保证该不透光区域703不能透光或少透光;其中透光纹理图案701是实现图案化照明,提供氛围灯光图案;不填充,亦或填充少量浅色或低浓度的油墨&涂料,保证该透光纹理图案701能够透射出灯光,形成图案发光;其中触控图标702提供触控功能的触控图标;不填充,亦或填充浅色或低浓度的油墨&涂料,保证该触控图标702能够透射出灯光,形成触控功能所需的图标。所述图案层中透光纹理图案与触控图标是一种交互界面(参见图6)。

上述织物层501是可以透光的,其为平织物、提花织物、普通绒织物、提花绒织物、印花绒织物、普通经编织物、起绒经编织物、印花经编织物、普通纬编织物、提花纬编织物中的任何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底衬层502为无纺布和网格布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所述软触层8为3dmesh(三维立体织物)或foam层,其中,所述foam层为pufoam、ppfoam、pefoam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本多功能织物内饰的表面是织物效果;灯光关闭时,图案完美的隐藏在织物内饰包覆件内,包覆件表面仅呈现的外观为织物效果;灯光打开时,图案显现出来,与原包覆件表面的织物效果融为一体;这种织物内饰包覆件与氛围灯的表现形式,能够营造出或科技、或浪漫、或豪华的独特氛围,是汽车内部,特别是晚上,展现差异性,增强内饰质感的重要装饰!同时还具备触控功能,不使用触控功能时,触控图标是隐藏,不可见的;触控按键唤醒状态,织物内饰包覆件表面上按键提示符点亮显示;触控按键触摸激活,织物内饰包覆件表面上触控图标变色,同时人可以感知到明显的震感,以及感知声音(响铃)反馈,全新用户操作体验;触控是一种无缝整合织物材料与信息交互的内饰体验;这种织物与电容触控技术的表现形式,使汽车内饰功能更加多样化,科技感更强。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