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14531发布日期:2021-05-04 10:20阅读:97来源:国知局
翻译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翻译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需要开展阅读以及资料整理的人群,比如教师、学生和设计师等,经常需要获取纸质资料中的信息并进行汇总,同时对于一些纸质资料中的外国语言需要进行翻译。

现有的翻译设备,用户往往只能通过笔头大致对准扫描区域,这种盲扫的方式由于用户不易观察和对准,翻译设备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开头文字丢失或开头多字的现象,使得翻译结果不准确。

另外有一些翻译设备设置了观察窗,但是观察窗是独立的装配结构,单独安装在翻译设备的笔头位置,这样的零散结构装配工序多,生产制造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翻译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观察窗是独立的装配结构,单独安装在翻译设备的笔头位置,这样的零散结构装配工序多,生产制造的成本较高的缺陷,实现提升强度,降低损坏的风险,且能够减少装配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翻译设备,所述翻译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安装面,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贯穿于所述安装面的缺口;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安装面;透明面板,所述透明面板覆盖在所述显示屏外,并延伸至覆盖所述缺口的至少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翻译设备,所述透明面板具有豁口,所述豁口与所述缺口的端部正对设置,所述豁口位于所述壳体的边框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翻译设备,所述豁口沿所述壳体长度方向的长度为0.1mm-1mm。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翻译设备,所述缺口具有沿所述壳体长度方向的第一边,以及沿所述壳体宽度方向的第二边,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的连接处设有倒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翻译设备,所述第一边的长度为9mm-11mm;所述第二边的长度为8mm-1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翻译设备,所述透明面板包括:弧形段,所述弧形段覆盖所述安装面与所述壳体的侧面交界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翻译设备,所述透明面板覆盖所述缺口的部分设有第一标记,所述第一标记用于指示扫描区域的中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翻译设备,所述透明面板覆盖所述缺口的部分还设有第二标记,第二标记用于指示所述扫描区域的最前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翻译设备,所述第一标记为直线型,且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标记为直线型,且与所述第一标记垂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翻译设备,通过将显示屏的外屏延伸至覆盖缺口,能够使显示屏的外屏与缺口处的预览视窗形成整体设计,能够提升强度,降低损坏的风险,且能够减少装配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译设备的第一种视角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译设备的第二种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译设备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译设备的透明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译设备的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译设备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译设备的触发件的第一种视角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译设备的触发件的第二种视角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壳体10,安装面11,缺口12,连接件13,主板20,控制开关21,摄像头22,显示屏30,透明面板40,豁口41,弧形段42,第一标记50,第二标记51,红外灯60,白光灯61,工作端面70,第一侧面71,第二侧面72,凸起部73,凹陷部74,触发部75,连接臂76,第一触角77,第二触角78,触发件79,弹性件80,数据接头90,第一边a,第二边b,豁口沿壳体长度方向的长度c,红外灯的照射方向与摄像头的拍摄方向的夹角d,工作端面与壳体的长度方向的夹角e。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8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翻译设备。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翻译设备,该翻译设备包括:壳体10、摄像头22、主板20、控制开关21和显示屏30。

其中,摄像头22、主板20、控制开关21和显示屏30均安装于壳体10,壳体10具有工作头部,工作头部可以限定出扫描区域,当翻译设备为翻译笔时,工作头部为翻译笔的笔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作头部朝向被扫描介质,被扫描介质可以是书本、报纸、产品外包装或者电子产品显示屏等可以显示文字或图案内容的载体。

壳体10还包括一些连接件13,用于连接壳体10的零部件。

摄像头22朝向扫描区域,控制开关21可以为手动式,当用户将控制开关21切换到开启档位时,此时翻译设备处于通电状态,此时可以直接进入翻译工作状态,或者等待翻译条件成熟时进入翻译工作状态。

当进入翻译工作状态后,摄像头22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传输给主板20,主板20可以包括光学字符识别模块,光学字符识别模块检测接收到的图像信息中的亮、暗模式并确认形状,然后利用字符识别方法将文字识别成可编辑的文本。

识别出的文本可以在显示屏30上进行显示。

主板20内置有数据库和翻译程序,可以对文本进行翻译,用户可以在显示屏30所显示的操控面板上对目标语言进行选择,主板20可以将文本翻译成目标语言文本,并将目标语言文本显示在显示屏30上。

比如:光学字符识别模块识别到的文字为“电脑”,用户在显示屏30上选择目标语言为英文,主板20按照用户选择的目标语言进行翻译,在显示屏30上显示出“computer”。

当然,翻译设备还可以包括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可以包括wifi模块或蓝牙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与主板20电连接,主板20将ocr光学字符识别的文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上传到服务器进行识别翻译。通过设置无线通讯模块,将ocr光学字符识别的文字上传到服务器进行识别翻译,减轻翻译设备中主板20的工作负荷,有利于提高主板20以及翻译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手机微信端扫描翻译设备上的二维码图案,通过二维码进入app小程序端进行扫描文件的阅读。同时,扫描完成后,使用者可以通过拔插内存卡进行文件信息的传输阅读。使用者可以通过usb接口或者无线网络与翻译设备进行连接操作,下载阅读翻译设备中的翻译信息,比如翻译设备可以具有用于传输数据的接口,用于与数据接头90连接。

翻译设备还可以具有电池,电池和主板20电连接,用于给翻译设备中的各种电子元器件供电。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显示屏30了解翻译设备的工作状态,并且可以通过显示屏30上显示的操控面板对翻译设备的工作方式及状态进行调整,并对翻译软件进行升级或更换。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具有安装面11,壳体10的一端设有贯穿于安装面11的缺口12。

可以理解的是,在壳体10的工作头部可以具有沿着安装面11的法线方向贯穿的缺口12,这个缺口12可以用于在扫描被扫描介质时对扫描区域进行预览,用户凭借缺口12可以观察到扫描内容,从而对翻译设备的位置以及手部握持姿势进行调整。

翻译设备还包括透明面板40,显示屏30设于安装面11,透明面板40就是显示屏30的外屏,透明面板40覆盖在显示屏外,并延伸至覆盖缺口12的至少部分。

可以理解的是,透明面板40可以整体覆盖安装面11,透明面板40的一部分覆盖于显示屏30,一部分覆盖缺口12的一部分,从而使得缺口12处形成观察窗,这样的整体设计能够提升翻译设备的整体性,并且能够提高强度,在不慎跌落时能够降低损坏的风险。

透明面板40为透明材料制成,包括但不限于玻璃、钢化玻璃、透明塑料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显示屏30的外屏延伸至覆盖缺口12,能够使显示屏30的外屏与预览视窗形成整体设计,能够提升强度,降低损坏的风险,且能够减少装配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透明面板40具有豁口41,豁口41与缺口12的端部正对设置,豁口41位于壳体10的边框处。

可以理解的是,透明面板40并不是对缺口12全覆盖,而是仅覆盖缺口12的一部分,透明面板40在缺口12与壳体10的边框交界处形成豁口41,当翻译设备不慎跌落时,如果翻译设备的工作端部朝下碰撞到地面,由于该豁口41的存在,透明面板40不会直接接触到地面,能够降低透明面板40因为碰撞而发生碎裂的风险,提高翻译设备的使用寿命。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豁口沿壳体长度方向的长度c为0.1mm-1mm,比如可以为0.5mm,当然由于零件制造过程中可能存在合理误差,因此可以将豁口沿壳体长度方向的长度c设置为0.5±0.3mm。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缺口12具有沿壳体10长度方向的第一边a,以及沿壳体10宽度方向的第二边b,第一边a和第二边b的连接处设有倒角。

可以理解的是,缺口12的第一边a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壳体10的第二边b沿壳体10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一边a和第二边b通过倒角连接,可以为平倒角或者圆倒角,通过设置倒角,可以去除毛刺,使得缺口12更加美观,使得在用户在利用缺口12对扫描区域进行观察时的视野更加连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边a的长度为9mm-11mm,比如可以为10.8mm,当然由于零件制造过程中可能存在合理误差,因此可以将第一边a的长度设置为10.8±0.5mm,第二边b的长度为8mm-10mm,比如可以为9.3mm,当然由于零件制造过程中可能存在合理误差,因此可以将第二边b的长度设置为9.3±0.5mm。

缺口12的形状可以为矩形,也可以为菱形,或者其他多边形,在设计缺口12的形状时以方便用户观察为宜。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透明面板40包括:弧形段42,弧形段42覆盖安装面11与壳体10的侧面交界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透明面板40可以整体覆盖安装面11,使得安装面11被透明面板40整体保护起来,在安装面11与壳体10的侧面交接区域采用弧形段42进行包覆,通过弧形段42的过渡能够使得翻译设备的边缘更加圆润,能够提升握持感,并且通过弧形段42设计,能够进一步降低透明面板摔碎的风险,进一步提升翻译设备的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透明面板40覆盖缺口12的部分设有第一标记50,第一标记50用于指示扫描区域的中轴。

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由于用户观察的角度不同,翻译设备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开头文字丢失或开头多字的现象,而准确识别是后续处理的前提,识别不管是出现多字或者少字,都会导致之后的编辑、翻译等功能出现不准确的情况。

通过设置第一标记50,用户可以在利用缺口12观察扫描内容时,能够通过第一标记50对准扫描区域的中轴,可以向用户指示翻译设备沿与扫描方向垂直方向的有效放置位置。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透明面板40覆盖缺口12的部分还设有第二标记51,第二标记51用于指示扫描区域的最前端。

通过设置第二标记51,用户可以在利用缺口12观察扫描内容时,能够通过第二标记51对准扫描区域的最前端,可以向用户指示翻译设备沿扫描方向的有效放置位置。

具体地,在使用时,用户将翻译涉笔放置在使得第二标记51位于待扫描起始文字之前,且第一标记50大致位于待扫描文字中部,这样即能够实现准确扫描,放置出现多字或者少字的情况,进而使得后续翻译工作更加准确。

第一标记50和第二标记51可以位于透明面板的上表面、下表面或内部,第一标记50和第二标记51可以为彩色的,使得更加醒目,更容易和扫描内容相区别,第一标记50和第二标记51可以丝刻于透明面板。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标记50为直线型,且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第二标记51为直线型,且与第一标记50垂直。

第一标记50和第二标记51可以均为一条,且形成为“t”字型;第一标记50和第二标记51可以均为一条,且形成为“十”字型;第二标记51可以为两条,第一标记50为一条,且形成为“凵”字型。

上述第一标记50和第二标记51不仅能够利用与扫描方向平行的标记保证扫描过程中翻译设备的中轴始终对准文字行的水平中心,而且能够利用与扫描方向垂直的标记在扫描开始前,辅助用户将扫描头准确对准文字行的起始位置,保证扫描到的文字行开头的完整性,提高识别的准确性,从而使得后续翻译更加准确。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翻译设备,该翻译设备包括:壳体10、摄像头22、主板20、红外灯60、控制开关21和显示屏30。

其中,摄像头22、主板20、控制开关21、红外灯60和显示屏30均安装于壳体10,壳体10具有工作头部,工作头部可以限定出扫描区域,当翻译设备为翻译笔时,工作头部为翻译笔的笔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作头部朝向被扫描介质,被扫描介质可以是书本、报纸、产品外包装或者电子产品显示屏等可以显示文字或图案内容的载体。

摄像头22朝向扫描区域,控制开关21可以为手动式,当用户将控制开关21切换到开启档位时,此时翻译设备处于通电状态,此时可以直接进入翻译工作状态,或者等待翻译条件成熟时进入翻译工作状态。

当进入翻译工作状态后,摄像头22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传输给主板20,主板20可以包括光学字符识别模块,光学字符识别模块检测接收到的图像信息中的亮、暗模式并确认形状,然后利用字符识别方法将文字识别成可编辑的文本。

识别出的文本可以在显示屏30上进行显示。

主板20内置有数据库和翻译程序,可以对文本进行翻译,用户可以在显示屏30所显示的操控面板上对目标语言进行选择,主板20可以将文本翻译成目标语言文本,并将目标语言文本显示在显示屏30上。

红外灯60与主板20电连接,并朝向扫描区域。

现有的翻译设备,在环境光较暗的情况下,往往采用发出可见光的灯珠对摄像头22进行补光,然而在某些场景下,灯珠发光可能会影响到同一空间内其他人,比如在教室里,其他同学正在午休,此时用户利用翻译设备进行扫描时,如果打开灯珠,发出的光线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同学的休息。

红外灯能够发射出红外光,红外光照射到被扫描介质上,反射的红外光进入摄像头22,使得摄像头22在环境光较暗的情况下对扫描区域的拍摄更加清楚,提高摄像头22的拍摄效果。

而且红外光肉眼不可见,这样就能在对摄像头22进行补光时避免影响到其他人,扩充翻译设备的使用场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翻译设备,通过红外灯发射出的红外光来对摄像头进行补光,能够在补光时避免影响到其他人,扩充翻译设备的使用场景。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22的拍摄方向与红外灯60的照射方向交叉。

可以理解的是,红外灯60的照射方向和摄像头22的拍摄方向交叉,呈一定角度,这样能够避免红外灯60发出的光线垂直反射到摄像头22,从而在摄像头22上形成炫光,使得拍摄到的图像不清晰。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红外灯的照射方向与摄像头的拍摄方向的夹角d呈30度-50度,比如可以为40度,这样设置,能够使得摄像头22的拍摄效果最佳,获取的扫描图像更加清晰,从而使得翻译的结果更加准确。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22和红外灯60沿壳体10的宽度方向间隔开,摄像头22和红外灯60沿摄像头22的拍摄方向顺次排列。

可以理解的是,从壳体10的宽度方向来看,红外灯60和摄像头22间隔开,这样能够合理布置空间,从摄像头22的拍摄方向看,摄像头22和红外灯60顺次排列,这样布置能够避免摄像头22挡住红外灯60的灯头,避免光线被阻挡。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翻译设备还包括:白光灯61,白光灯61与主板20电连接,并朝向扫描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该翻译设备同时具有白光灯61,利用白光灯61发出的白色可见光照亮扫描区域,能够为摄像头22进行补光,提高摄像头22的拍摄清晰度,进而提高翻译效果。

此处设置白光灯61,能够直接照亮扫描区域,能够使得用户直接看清楚扫描区域,在某些不担心打扰到别人的场景下,更方便用户对照扫描区域,提升翻译工作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翻译设备还包括:灯光切换开关(附图未示出)。

灯光切换开关与主板20电连接,主板20设置为基于灯光切换开关的档位控制白光灯61和红外灯60。

可以理解的是,主板20可以内置程序,根据灯光切换开关的档位控制白光灯61和红外灯60的工作状态,比如用户只需要开启白光灯61,就可以将灯光切换开关切换到白光档位,主板20根据灯光切换开关的档位开启白光灯61,关闭红外灯60。

灯光切换开关具有白光档位、红外档位、兼开档位和关闭档位,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切换,这样能够给用户更多的选择,提升用户体验。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白光灯61和红外灯60沿壳体10的宽度方向设于摄像头22的两侧。

可以理解的是,从壳体10的宽度方向看,白光灯61和红外灯60分别设于摄像头22的两侧,白光灯61和红外灯60可以对称设置,可以和摄像头22的距离相等,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白光灯61和红外灯60的补光角度一致,使得在不同模式下对图像的处理程序大致相同,降低软件开发的工作量。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红外灯60与白光灯61沿壳体10的厚度方向间隔开设置,这样布置能够合理利用壳体10内部有限的空间,使得结构布置更加紧凑,降低壳体10的体积,使得翻译设备更加轻便。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红外灯60与白光灯61分别设于主板20的两侧,这样可以利用主板20作为屏障,在红外灯60和白光灯61都发光时,能够挡住光线,避免互相干扰,且进一步利用壳体10的空间,进一步提升翻译设备的轻便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白光灯61的照射方向与壳体10的长度方向的夹角呈30度-50度,比如可以为40度,这样设置,能够使得摄像头22的拍摄效果最佳,获取的扫描图像更加清晰,从而使得翻译的结果更加准确。

如图1-图3、图7和图8所示,该翻译设备包括:壳体10、触发件79、摄像头22、主板20、红外灯60、控制开关21和显示屏30。

其中,摄像头22、主板20、控制开关21、红外灯60和显示屏30均安装于壳体10,壳体10具有工作头部,工作头部可以限定出扫描区域,当翻译设备为翻译笔时,工作头部为翻译笔的笔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作头部朝向被扫描介质,被扫描介质可以是书本、报纸、产品外包装或者电子产品显示屏等可以显示文字或图案内容的载体。

摄像头22朝向扫描区域,控制开关21可以为手动式,当用户将控制开关21切换到开启档位时,此时翻译设备处于通电状态,此时可以直接进入翻译工作状态,或者等待翻译条件成熟时进入翻译工作状态。

当进入翻译工作状态后,摄像头22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传输给主板20,主板20可以包括光学字符识别模块,光学字符识别模块检测接收到的图像信息中的亮、暗模式并确认形状,然后利用字符识别方法将文字识别成可编辑的文本。

识别出的文本可以在显示屏30上进行显示。

主板20内置有数据库和翻译程序,可以对文本进行翻译,用户可以在显示屏30所显示的操控面板上对目标语言进行选择,主板20可以将文本翻译成目标语言文本,并将目标语言文本显示在显示屏30上。

触发件79从工作头部延伸出壳体10外,触发件79与被扫描介质接触时被触发,使得翻译设备进入工作状态,触发件79和主板20电连接,主板20设置为根据触发件79的触发状态控制摄像头22的工作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启动控制开关21后,摄像头22、红外灯60和白光灯61等电子元器件并不会一直开启,只是当触发件79被触发时,翻译设备进入工作状态时,这些电子元器件才会开启,这样设置能够节省翻译设备的功耗。

触发件79具有用于与被扫描介质接触的工作端面70,工作端面70为平面,工作端面与壳体的长度方向的夹角e呈锐角。

可以理解的是,工作端面70为平面,当工作端面70放置在被扫描介质上时就会自动形成固定的角度,该角度为试验过程中反复测量得到的最佳扫描角度,该角度下翻译效果最佳,这样使得用户不需要自行调整翻译设备和被扫描介质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翻译设备,通过将工作端面设计为平面,工作端面与壳体的长度方向的夹角设计为锐角,能够使得用户不需要自行调整翻译设备和被扫描介质的角度,提高识别和翻译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作端面70和壳体10的长度方向的夹角呈锐角,这样更符合进行翻译操作时的扫描姿势,使得翻译结果更加准确。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作端面与壳体的长度方向的夹角e呈50度-70度,比如可以为60度,这样设计使得扫描时摄像头22拍摄到的图像更加清晰,使得翻译结果更加准确。

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发件79还具有与工作端面70相邻的第一侧面71,第一侧面71和工作端面70的连接处设有圆倒角。

可以理解的是,当工作端面70和被扫描介质接触时,第一侧面71也朝向被扫描介质,第一侧面71和工作端面70的连接处采用圆倒角连接,当用户需要调整扫描方向时,将翻译设备下压,使得圆倒角处与被扫描介质接触,利用圆倒角的万向性,顺滑地实现转向。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发件79还具有与工作端面70相邻的第二侧面72,第二侧面72的法线与壳体10的长度方向垂直,工作端面70和第二侧面72的连接处设有倒角。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侧面72和第一侧面71沿着壳体10的宽度方向正对设置,第二侧面72的法线方向和壳体10的长度方向垂直,工作端面70和第二侧面72采用倒角连接,这样设置可以去除毛刺,也避免当工作端面70和第二侧面72的连接段直接接触被扫描介质时将其划破。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面72设有凸起部73,凸起部73靠近工作端面70,凸起部73用于与壳体10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侧面72靠近工作端面70的部分设有凸起部73,凸起部73和壳体10直接接触,这样就能够通过凸起部73和壳体10接触进行导向,避免整个第二侧面72和壳体10接触,能够在保证触发件79伸缩稳定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摩擦,降低磨损。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面72设有凹陷部74,凹陷部74与凸起部73间隔开设置,凹陷部74背离工作端面70。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侧面72远离工作端面70的部分设有凹陷部74,沿着摄像头22拍摄方向,凹陷部74和凸起部73间隔开设置,并且在第二侧面72上形成三级阶梯面,能够对触发件79的伸缩运动起到运动导向作用。

如图7和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发件79包括:触发部75、连接臂76、第一触角77和第二触角78。

其中,触发部75具有沿壳体10宽度方向正对设置的两个触发头,第一触角77和第二触角78均通过连接臂76与触发部75连接,第一触角77和第二触角78间隔开设置以限定出扫描区域,第一触角77和第二触角78均从工作头部延伸出壳体10外。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触角77和第二触角78中间的区域就是被扫描介质的扫描区域,因此,第一触角77和第二触角78准确限定出扫描区域,使得红外灯60和白光灯61在开启时只照亮扫描区域,能够提高光线的集中度,第一触角77和第二触角78从工作头部延伸出壳体10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翻译设备还包括:感应装置(附图未示出)。

感应装置可以为压力传感器或者微动开关。

两个触发头均与感应装置抵压连接,感应装置与主板20电连接,主板20设置为根据感应装置的触发状态控制摄像头22的启停状态。实际使用时,第一触角77和第二触角78与被扫描介质接触,通过连接臂76和触发部75将压力传导给感应装置,感应装置作出反馈产生相应的开关信号,将开关信号传递给主板20,主板20根据开关信号控制其他元器件工作。

当感应装置为压力传感器时,压力传感器可设置压力阈值,当触发部75抵压压力传感器的压力超过压力阈值时,向主板20传递开启信号,翻译设备进入翻译工作状态,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能够使得触发件79在不发生较大位移的情况下,仅通过传导压力即可控制翻译设备进入翻译工作状态,能够规避触发件79发生位移,提高翻译设备的可靠性。

如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翻译设备还包括:弹性件80。

弹性件80弹性安装于触发件79与壳体10之间,弹性件80可以是螺旋弹簧、弹性橡胶或者片簧,还可以是其他具有弹性的材料。

弹性件80的一端与壳体10连接,另一端可以和触发件79的连接部连接,通过在触发件79和壳体10之间设置弹性件80,能够在触发件79与壳体10之间增加缓冲,避免因为长期使用触发件79导致触发件79松动,提高翻译设备的可靠性。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