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生物信息检测装置、电子设备及生物活体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88588发布日期:2020-10-28 12:58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生物信息检测装置、电子设备及生物活体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生物信息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生物信息检测装置、电子设备及生物活体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对手机、电脑及智能家居等电子产品功能需求的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中都使用到生物识别验证技术。比较流行且相对成熟的生物识别验证技术包括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等,利用这些生物体特征信息极大地保证了移动电子产品及办公产品的信息安全,同时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些生物识别验证技术也面临很多的安全挑战,指纹和人脸信息由于是人体外表特征信息,在实际生活中很容易被别人获取而伪造,从而得到进入电子产品的权限。因此现有的生物识别验证技术仍然存在漏洞,这些漏洞导致个人信息和财产存在泄漏及损失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生物活体光声检测装置、电子设备及生物活体检测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包括光源模块及超声处理模块。其中,光源模块用于向生物体发射探测光;超声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生物体发出的超声波,并将接收到的超声波转化为电信号。光源模块与超声处理模块在第一表面上的投影沿第一方向排布,第一方向为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的第一表面的切线方向,第一表面为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发射探测光并接收超声波的表面。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超声处理模块的共振频率范围包含生物体至少一个组织发出的超声波的频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还包括与所述超声处理模块连接的验证识别模块,验证识别模块用于接收超声处理模块输出的电信号,并验证该电信号是否属于生物活体组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光源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发光源及设置在发光源出光侧的光处理模块,光处理模块用于对发光源发出的光进行处理形成探测光。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光处理模块包括用于将至少一个发光源发出的光进行处理形成面平行光的第一模块。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光源模块包括一个发光源,第一模块包括扩束镜和第一凸透镜;扩束镜用于将一个发光源发出的光进行发散;第一凸透镜设置在扩束镜背离发光源的一侧,第一凸透镜用于将发散后的光进行处理形成面平行光。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光源模块包括多个发光源,第一模块包括第二凸透镜和第一凸透镜;第二凸透镜用于将多个发光源发出光进行汇聚;第一凸透镜设置在第二凸透镜背离发光源的一侧,第一凸透镜用于将汇聚后的光进行处理形成面平行光。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光处理模块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模块远离发光源一侧的准直筒,准直筒用于将形成的面平行光传导至光源模块的出光面。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光处理模块还包括第三凸透镜,第三凸透镜设置在第一模块背离发光源的一侧,第三凸透镜用于将第一模块处理形成的面平行光进行汇聚形成汇聚光。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发光源为多个发光源,多个发光源至少包括第一发光源及第二发光源。其中,第一发光源与第二发光源的波长或频率不同。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还包括超声阻抗匹配层,超声阻抗匹配层中超声波的衰减速率小于空气中超声波的衰减速率。超声阻抗匹配层设置在超声处理模块接收超声波的一侧,且超声阻抗匹配层至少覆盖超声处理模块。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超声阻抗匹配层包括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高分子材料、无机氧化物材料、复合材料。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超声阻抗匹配层覆盖超声处理模块,并至少部分覆盖光源模块。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设置在显示屏的下方。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物信息检测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提供的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并包括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包括指纹识别系统及脸部识别系统中的至少一者,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与指纹识别系统及脸部识别系统中的至少一者相邻设置。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的光源模块与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光源模块复用。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生物信息检测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及生物特征识别系统设置在显示屏的下方。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提供的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该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屏;其中,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设置在显示屏的下方。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包括指纹识别系统及脸部识别系统中的至少一者,且设置在显示屏的下方。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物活体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第一方面提供的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对生物进行活体检测,包括验证阶段和识别阶段。在验证阶段,光源模块向生物体发射探测光,超声处理模块接收生物体发出的超声波并将超声波转化为电信号;在识别阶段,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还包括验证识别模块,验证识别模块接收电信号,并验证电信号是否属于生物活体组织。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中,由于光源模块与超声处理模块相互独立且并列排放,超声处理模块接收到的超声波可以免受光源模块的影响,或者光源模块发射的探测光可以免受超声处理模块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光源模块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光源模块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还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光源模块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光源模块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生物体光声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生物体光声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物活体检测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装置,但这些装置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装置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装置也可以被称为第二装置,类似地,第二装置也可以被称为第一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以及采用上述光声检测系统的一种生物信息检测装置。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01包括:用于向生物体发射探测光的光源模块10,以及用于接收生物体发出的超声波并将接收到的超声波转化为电信号的超声处理模块20。其中,光源模块10与超声处理模块20在第一表面上的投影沿第一方向x排布,第一表面为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01发射探测光并接收超声波的表面,第一方向x为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的第一表面的切线方向。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01发射探测光并接收超声波的表面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曲面。当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01发射探测光并接收超声波的表面可以为平面时,光源模块10与超声处理模块20在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01发射探测光并接收超声波的表面的投影并列排布且无交叠。当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01发射探测光并接收超声波的表面可以为曲面时,光源模块10与超声处理模块20在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01发射探测光并接收超声波的表面的投影并列排布且无交叠。

更具体地,如图1所示,光源模块10发射探测光的表面与超声处理模块20接收超声波的表面沿横向方向并列设置,且沿纵向方向的投影无交叠。

需要说明的是,光源模块10与超声处理模块20可以如图1所示在纵向方向上平齐,也可以在纵向方向上位于不同高度,只要保证两者在纵向方向上的投影无交叠即可。

由于光源模块10与超声处理模块20相互独立且并列排放,超声处理模块20接收到的超声波可以免受光源模块10的影响,或者光源模块10发射的探测光可以免受超声处理模块20的影响。

请继续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01还包括与超声处理模块20连接的验证识别模块30。验证识别模块30用于接收所述超声处理模块20输出的电信号,并通过建立的流程验证该电信号是否属于生物活体组织,得出所检测的生物体是否为生物活体。同时,验证识别模块30还可以用于存储预设的检测信号及接收的超声处理模块20发射的电信号,例如将预设的检测信号与接收的超声处理模块20发射的电信号进行比较,判断两者是否匹配,可以得到验证的生物体是否为活体。

具体地,验证识别模块30可以主要包括信号放大器、adc转换器、微处理器、存储器和软件算法模块等器件。其中,放大器提供一定增益,用于对接收的微弱超声信号进行放大,方便后续器件的处理。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先期建立起的特征数据库,方便后面做活体验证。adc转换器用于把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微处理器用于对数据的处理和计算,软件算法主要用于活体验证流程的实现以及快速准确地完成判断。

当光源照射活体不同组织后会产生超声信号,这些信号被超声换能器308接收转变为电信号。这些超声换能器包括基于压电效应的压电式微型超声传感器和基于电容变化的电容式微型超声传感器。同时为了增加超声信号的接收性能,降低器件成本选择较大面积的单个超声换能器而非超声阵列作为信号接收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超声处理模块20的共振频率范围包含生物体至少一个组织发出的超声波的频率。当超声处理模块20的共振频率与生物组织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匹配或者接近时,其能更加有效地接收信号。

由于不同的生物组织或者相同的生物组织在不同的状态下会产生不同频率或振幅的超声波,以此可以来判断生物组织是否属于活体。另外,当确定需要检测特定的生物组织时,超声处理模块20的共振频率范围可以确定;当同时检测不同的生物组织时,超声处理模块20的共振频率范围应包含该些不同的生物组织会产生的超声波的频率。可选地,可以超声处理模块20的共振频率范围可以为2mhz-20mhz。

图2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示意图。如图2及图3所示,光源模块10包括至少一个发光源110及光处理模块120,其中,光处理模块120设置在发光源110的出光侧,并且光处理模块120用于对发光源110发出的光进行处理形成探测光。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2及图3,光源模块10发射的探测光为面平行光,则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01向生物体发射的探测光为面平行光。

面平行光可以探测更深的检测深度和检测范围的生物体活体组织,通常在厘米级深度,也就意味着可以实现对深度活体组织信息的检测,例如骨骼和器官等。不同波长的探测光可以对不同的目标组织进行检测检测,例如活体生物呼吸会导致血液红细胞中氧浓度的周期性变化,而富氧和缺氧的红细胞在波长600-800nm范围内吸收系数差距较大,因此对它们的选择可以选择这个波长范围的探测光;而对于活体生物体中血管检测往往选择532nm波长的探测光。同时,不同的频率的探测光会在一定范围影响光的穿透深度,即选择更高频率的探测光也就是选择了探测位置更深的生物体组织。因此,为适应于检测不同的生物体组织,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01向生物体发射的面平行光为具有一定频率和脉冲宽度的探测光。

如图2及图3所示,光处理模块120包括第一模块,第一模块可以将发光源110发出的光进行处理,使探测光为面平行光。

请参考图2,光源模块10包括一个发光源110,此时发光源110可以采用vscel等点光源。

请参考图4,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光源模块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光源模块10包括一个发光源110时,为了将光源模块10发出的探测光形成为面平行光,光处理模块120可以包括第一模块120a,第一模块120a用于将一个发光源发出的光进行处理形成面平行光。具体地,第一模块120a可以包括扩束镜121及第一凸透镜122,第一凸透镜122设置在扩束镜121背离发光源110的一侧。扩束镜121用于将一个所述发光源发出的光进行发散,第一凸透镜122用于将发散后的光进行处理形成面平行光。

由于点光源发射光往往具有有效半径小,能量平均密度高等特点,在光处理模块120中首先加入扩束镜121可以增加光的有效半径,并显著降低降低光的单位能量密度,同时光强度从高斯分布变为平顶分布。紧接着,加入第一凸透镜122可以对光进行二次均匀化,同时使得发射出的探测光平行化。经过光处理模块120的两次处理后点光源直径被扩束且能量分布均匀,能量也远远低于初始光斑的能量,更容易调节至合适生物体的激光能量。

请参考图3及图5,图5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沿aa’方向的剖面图,如图3及图5所示,光源模块10可以包括多个发光源110。可选地,如图5所示,光源模块10包含阵列排布地发光源110,如图5所示,光源模块10可以包括2x2的发光源110。此时,发光源110可以采用micro-led等散射光源。

请参考图6,图6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光源模块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光源模块10包括多个发光源110时,为保证光源模块10发出的探测光为面平行光,光处理模块120可以包括第一模块120b,第一模块120b用于将多个发光源110发出的光进行处理形成面平行光。具体地,第一模块12b可以包括第二凸透镜124及第一凸透镜122,其中,第一凸透镜122设置在第二凸透镜124背离发光源110的一侧。如图6所示,第二凸透镜124首先用于将至少两个发光源110发出光进行汇聚,汇聚后的光会再次发射至第一凸透镜122,第一凸透镜122用于将汇聚后发射至其入光面一侧的光进行处理形成面平行光。第二凸透镜124及第一凸透镜122的作用主要是让光源模块10中至少两个发光源110发出的光分布均匀化。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实施例中,如图4及图6所示,光处理模块12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模块120a中远离发光源110一侧的准直筒,准直筒用于将第一模块120a/120b形成的面平行光传导至光源模块10的出光面。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4及图6,准直筒123设置在第一凸透镜122背离发光源110一侧,用于将第一凸透镜122处理形成的面平行光传导至光源模块10的出光面,且保证其所传导的光为平行光。另外,由于在光处理模块120的后端加上了准直筒123,可以使得探测光能够较为平行的远距离传播,满足检测距离的需求。由于准直筒的长度可以调节,因此可以使用较为简便的方式将探测光传导至靠近生物体的位置。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当光源模块10仅包括一个发光源110时,光处理模块120也可以包括第二凸透镜124及第一凸透镜122,将发光源110发出的光先汇聚然后形成面平行光。当光源模块10包括至少两个发光源110时,光处理模块120也可以包括扩束镜121及第一凸透镜122,将发光源110发出的光先通过扩束镜121进行发散再通过第一凸透镜122形成面平行光。

图7为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还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示意图。如图7及图8所示,光源模块包括发光源110及光处理模块120,其中,光处理模块120设置在发光源110的出光侧,并且光处理模块120用于对发光源110发出的光进行处理形成探测光。可以理解的,光处理模块120可以将发光源110发出的光进行汇聚,使探测光为汇聚光。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7及图8,光源模块10发射的探测光为汇聚光,则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01向生物体发生的探测光为汇聚光。

汇聚光具有与面平行光不同的检测特点,具体地,汇聚光对生物体的探测深度较浅,主要用于检测生物体表面至皮下组织几个毫米深度的组织信息。虽然汇聚光的有效照射面积通常为几百微米,具有较小的检测面积,但其对活体组织检测的分辨率极高,甚至可以实现对细胞和dna链的检测。因此,光源模块10的探测光为汇聚光时,可以检测活体组织的表层及浅层信息,并可以满足分辨率要求较高的检测。

请参考图7,光源模块10包括一个发光源110,此时发光源110可以采用vscel等点光源。

图9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光源模块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光源模块的示意图。如图9和图10所示,光处理模块120还包括第三凸透镜125,第三凸透镜125设置在第一模块120a/120b背离发光源110的一侧,第三凸透镜125用于将第一模块120a/120b处理形成的面平行光进行汇聚形成汇聚光。

如图9所示,在光源模块10包括一个发光源110时,为了保证光源模块10发出的探测光为汇聚光,光处理模块120包括第三凸透镜125,第三凸透镜125与第一模块120a配合,用于将一个发光源110发出的光进行处理形成汇聚光。

进一步地,第一模块120a可以先将发光源110发出的光形成面平行光后再经第三凸透镜125将其进行汇聚,其中,用于将发光源110发出的光进行处理形成面平行光的第一模块120a可以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模块120a相同。具体地,第一模块120a可以包括扩束镜121、第一凸透镜122,第一凸透镜122设置在扩束镜121背离发光源110的一侧,第三凸透镜125设置在第一凸透镜122背离发光源110一侧。扩束镜121用于将一个发光源发出的光进行发散,第一凸透镜122用于将发散后的光进行处理形成面平行光,第三凸透镜125用于将面平行光进行汇聚形成汇聚光。可以根据检测深度对第三凸透镜125的位置调整,以使其出射光在所需检测的生物体组织的附近汇聚,使发射到待检测生物体组织的光为汇聚光。

请参考图8,光源模块10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发光源110,可选地,光源模块10包含阵列排布地发光源110。此时,发光源110可以采用micro-led等散射光源。

如图10所示,在光源模块10包括多个发光源110时,为保证光源模块10发出的探测光为汇聚光,光处理模块120可以包括第三凸透镜125,第三凸透镜125与第一模块120b配合将多个发光源110发出的光进行处理形成汇聚光。

进一步地,第一模块120b可以先将发光源110发出的光形成面平行光后再经第三凸透镜125将其进行汇聚,其中,用于将发光源110发出的光进行处理形成面平行光的第一模块120b可以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模块120b相同。具体地,第一模块120b可以包括第一凸透镜122和第二凸透镜124,其中,第一凸透镜122设置在第二凸透镜124背离发光源110的一侧,第三凸透镜125设置在第一凸透镜122背离发光源110的一侧。如图10所示,第二凸透镜124首先用于将多个发光源110发出光进行汇聚,汇聚后的光会再次发射至第一凸透镜122,第一凸透镜122用于将汇聚后发射至其入光面一侧的光进行处理形成面平行光,面平行光再次发射至第三凸透镜125,第三凸透镜125用于将面平行光汇聚成汇聚光。可以根据检测深度对第三凸透镜125的位置调整,以使其出射光在所需检测的生物体组织的附近汇聚,使发射到待检测生物体组织的光为汇聚光。

需要说明的是,当光源模块10仅包括一个发光源110时,光处理模块120也可以包括第二凸透镜124、第一凸透镜122及第三凸透镜125,将发光源110发出的光先汇聚然后形成面平行光后再形成汇聚光。当光源模块10包括至少两个发光源110时,光处理模块120也可以包括扩束镜121、第一凸透镜122及第三凸透镜,将发光源110发出的光先通过扩束镜121进行发散再通过第一凸透镜122形成面平行光再形成汇聚光。

如图3及图8所示,为了保证光源模块10发出的探测光的波长和/或频率在一定的范围内,光源模块20包括的至少一个发光源110为多个发光源110,多个发光源110至少包括第一发光源111及第二发光源112。其中,第一发光源111的波长与第二发光源112的波长不同,或第一发光源111的频率与第二发光源112的频率不同。以实现同时对生物的不同组织的活体探测。

进一步地,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01的检测精度越高越好、发光源的体积应该越小越好。此外,生物或光声检测系统01发出的探测光的能量应该大于一定的数值以保证能够探测到需要探测的生物体组织,同时应避免探测光的能量过大灼伤生物体组织。因此,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发光源110应该合适的脉冲宽度、较低的频率及能量阈值。脉冲宽度可以为2ns-600ns,优选地,可以选择较宽的脉冲宽度100-500ns,发光源110发出的光的频率范围可以为5hz-35mhz,考虑到探测光的频率太高很容易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能量,从而很容易超过生物体组织的损伤阈值,因此发光源110发出的光的频率可以选择在低频范围5hz-500khz。此外,探测光的能量应小于等于20mj/cm2,也就是说发光源110发出的光到达生物体组织的能量应小于等于20mj/cm2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图3、图7及图8,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01还包括设置在超声处理模块20接收超声波一侧的超声阻抗匹配层40,且超声阻抗匹配层40至少覆盖超声处

如图2及图8所示,超声阻抗匹配层40可以覆盖超声处理模块20并至少部分覆盖旁边的光源模块10。具体地,如图2及图8所示所示,超声阻抗匹配层40可以完全覆盖超声处理模块20及光源模块10,如此,超声阻抗匹配层40能更有效的接收来自更大面积的超声信号。同时,由于超声阻抗匹配层40覆盖光源模块10,因此,声阻抗匹配层40应选择高透明度材料,如可以为柔性pdms等材料。其中,超声阻抗匹配层40可以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具体地比如可以为粘附层。具体地,超声阻抗匹配层40可以为单层也可以为多层,为了降低超声波的衰减速率,超声阻抗匹配层各层的波长可以为各生物体组织发出的超声波波长的1/4。可选地,超声阻抗匹配层40各层的厚度范围为5μm-5mm。

如图3及图6所示,超声阻抗匹配层40也可以覆盖超声处理模块20并不覆盖旁边的光源模块10。此时,超声阻抗匹配层40可以为高分子材料、无机氧化物材料、复合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且超声阻抗匹配层40选用的材料满足超声波在其中的衰减速率小于超声波在空气中的衰减速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例如可以为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其中,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设置在显示屏的下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生物信息检测装置,包括如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

图1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生物体光声检测装置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生物体光声检测装置示意图。如图11及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物体光声检测装置除包括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01外,还包括生物特征识别系统02。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物信息检测装置在实现生物活体检测的同时还可以与其它身份验证模块结合,实现更加安全的权限验证。

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物信息监测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其包括生物信息监测功能。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及生物特征识别系统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下方。

具体地,如图11及图12所示,生物特征识别系02统包括指纹识别系统02b及脸部识别系统02a中的至少一者。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01与指纹识别系统02b及脸部识别系统02a中的至少一者相邻设置。如此,采用该生物信息监测功能的手机、电脑等设备在指纹识别的基础上进行活体检测可以在一定程度防止利用指纹模型解锁的风险。此外,还可以把该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01放置于手机、电脑等设备的摄像头附近,与脸部识别系统02a一起同时完成活体检测的功能。

另外,由于光源模块10和超声处理模块20相互独立,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要求对光源模块10及超声处理模块20进行灵活的分布。可选地,光源模块10与超声处理模块20位于指纹识别系统02b及脸部识别系统02a中的至少一者的同侧,例如如图11所示,光源模块10及超声处理模块20均位于脸部识别系统02a的左侧。可选地,光源模块10与超声处理模块20分别位于指纹识别系统02b及脸部识别系统02a中的至少一者的不同侧,例如如图12所示,光源模块10位于指纹识别系统02b的右侧,超声处理模块20位于指纹识别系统02a的左侧。可选地,也可以放置于手机侧面以减小手机、电脑等设备的显示屏幕的影响。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01的光源模块可以与生物特征识别系统02的光源模块复用。也就是说,当本申请的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01与生物特征识别系统02同时应用于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电脑等,生物活体声光检测系统01可以复用生物特征识别系统02的光源模块,此时光源模块可以选择vcsel激光源,半导体二极管激光源,led或micro-led等作为发光源110。

同时,光源模块10可以只包括一个发光源110,以对某种生物体组织进行高分辨率的检测;光源模块10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发光源110,以实现对多种生物体组织的检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物体光声检测装置中的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中,由于光源模块10与超声处理模块20相互独立且并列排放,超声处理模块20接收到的超声波可以免受光源模块10的影响,或者光源模块10发射的探测光可以免受超声处理模块20的影响。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此外,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屏,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下方。

并且该电子设备还包括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包括指纹识别系统及脸部识别系统中的至少一者,且也设置在显示屏的下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生物活体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利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对生物进行活体检测。检测方法具体包括验证阶段和识别阶段。

请参考图13,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物活体检测方法流程图。

在验证阶段,光源模块向生物体发射探测光,超声处理模块接收生物体发出的超声波并将超声波转化为电信号。

其中,探测光可以根据所要检测的不同生物体组织选择波长及频率匹配的光源来发射探测光,并且光源模块可以对探测光进行处理形成需要的面平行光或者汇聚光并照射到生物体的目标组织。生物体的目标组织会与入射光发生光声效应,进而发射相应频率和强度的超声波,其中,相应频率和强度的超声波携带着生物体组织的特征信息。生物体目标组织发射的超声波经过超声阻抗匹配层的有效传输后汇聚到超声处理模块,并被压电材料吸收转化成电信号。

在识别阶段,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的验证识别模块接收电信号,并验证电信号是否属于生物活体组织。

其中,验证处理模块接收信号处理模块接收电信号,并进行计算,与事先针对不同生物体组织建立的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如果信息能够匹配则能够通过验证,否则则验证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库可以在终端产品生成前即提前建立,也可以在终端产品售出后根据个人信号的差异进行针对性的建立。在识别阶段,需要把实时检测到的数据结果与库中结果进行对比,该信息可以是一种活体组织的特征信息也可以是多种信息交叉验证。在多种信息交叉验证时,需要反复执行不同发光源发射来进行多种信息的检测。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生物活体检测方法所利用的生物活体光声检测系统中光源模块10与超声处理模块20相互独立且并列排放,超声处理模块20接收到的超声波可以免受光源模块10的影响,或者光源模块10发射的探测光可以免受超声处理模块20的影响,因此检测精确性更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