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数据安全智能管理系统

文档序号:24986396发布日期:2021-05-07 23:04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数据安全智能管理系统

本发明涉及数据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数据安全智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的迅速发展,和近几年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提前预防计算机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避免损失,计算机数据的监管成为了保障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关键环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数据安全智能管理系统,在可以实现计算机内载数据自动化智能整理分析的同时,保证了计算机内载数据的安全性。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计算机数据安全智能管理系统,包括:

储存模块分隔模块,用于将数据储存模块按预设的数据分类数量n分隔成n+1个独立的数据储存网格;包括n个与数据分类数量一一对应的数据储存网格和1个备用数据储存网格;

数据储存网格定义模块,用于为每一个数据储存网格配置对应的数据储存规则、数据加密规则、数据操作权限规则以及数据分析处理规则;

数据分类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数据分类规则构建数据分类模型,实现计算机数据的分类,为其找到对应的数据储存网格;

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基于数据储存规则、数据加密规则、数据操作权限规则以及数据分析处理规则实现每个数据储存网格内载计算机数据的管理。

进一步地,还包括:

数据储存网格扩容/缩容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储存网格内载计算机数据的量实现数据储存网格的扩容/缩容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储存规则用于实现数据的填充处理和格式标准化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加密规则用于实现数据的加密处理;数据操作权限规则包括为不同的数据配置的不同数据操作权限验证规则和数据操作环境规则。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分析处理规则用于构建数据分类模型和数据分析模型,并构建数据分类模型与数据分析模型、各数据分析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基于关联关系,实现数据分类模块与数据分析模型、各数据分析模型之间的串联,实现数据的分类和分析处理过程的全自动化。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数据储存网格配置一独立的数据分析处理节点,且每一个数据分析处理节点均配置一防火墙。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分类模块基于bi-lstm+attention模型实现数据的分类处理。

进一步地,加密状态下的数据处于隐藏锁定状态,未落入其操作权限的数据操作功能均处于锁定状态。

进一步地,还包括:

操作流程登记模块,用于通过脚本录制的方式实现当前用户操作流程的登记,生成每一次数据访问对应的操作流程表,储存在备用数据储存网格。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数据储存模块按预设的数据分类数量n分隔成n+1个独立的数据储存网格,并为每一个数据储存网格配置对应的数据储存规则、数据加密规则、数据操作权限规则以及数据分析处理规则,在可以实现计算机内载数据自动化智能整理分析的同时,保证了计算机内载数据的安全性。

2)通过数据操作流程的登记,使得每一次数据操作均可追溯;

3)通过数据储存网格扩容/缩容模块的设计,可以根据数据储存网格内载计算机数据的量实现数据储存网格的扩容/缩容操作,从而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计算机数据安全智能管理系统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数据安全智能管理系统,包括:

储存模块分隔模块,用于将数据储存模块按预设的数据分类数量n分隔成n+1个独立的数据储存网格;包括n个与数据分类数量一一对应的数据储存网格和1个备用数据储存网格;

数据储存网格定义模块,用于为每一个数据储存网格配置对应的数据储存规则、数据加密规则、数据操作权限规则以及数据分析处理规则;

数据分类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数据分类规则构建数据分类模型,实现计算机数据的分类,为其找到对应的数据储存网格;

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基于数据储存规则、数据加密规则、数据操作权限规则以及数据分析处理规则实现每个数据储存网格内载计算机数据的管理。

数据储存网格扩容/缩容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储存网格内载计算机数据的量实现数据储存网格的扩容/缩容操作。每个数据储存网格均配置一数据量监测模块和数据量储存门限,当数据量超过预设的最高门限时,需对该数据储存网格进行扩容操作,扩容操作时,首先调用备用数据储存模块的容量空间;当数据量未超过预设的最低门限时,可对该数据储存网格进行缩容操作,调用的空间首先归入备用数据储存模块,实现其内载数据储存规则、数据加密规则、数据操作权限规则以及数据分析处理规则的空白化处理。

操作流程登记模块,用于通过脚本录制的方式实现当前用户操作流程的登记,生成每一次数据访问对应的操作流程表,储存在备用数据储存网格。本实施例中,操作流程登记模块以静态jar包的形式部署于计算机上。

中央处理模块,用于协调上述模块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储存规则用于实现数据的填充处理和格式标准化处理。本实施例中,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不完整数据填充算法实现数据的填充处理,采用无限深度神经网络模型。

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加密规则用于实现数据的加密处理;数据操作权限规则包括为不同的数据配置的不同数据操作权限验证规则和数据操作环境规则。

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分析处理规则用于构建数据分类模型和数据分析模型,并构建数据分类模型与数据分析模型、各数据分析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基于关联关系,实现数据分类模块与数据分析模型、各数据分析模型之间的串联,实现数据的分类和分析处理过程的全自动化。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数据储存网格配置一独立的数据分析处理节点,且每一个数据分析处理节点均配置一防火墙。

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分类模块基于bi-lstm+attention模型实现数据的分类处理。

本实施例中,加密状态下的数据处于隐藏锁定状态,未落入其操作权限的数据操作功能均处于锁定状态。

本实施例中,若需要增加数据的分类类型,则可调用储存模块分隔模块,实现备用数据储存网格的分隔处理,值得注意的是,每一次分隔处理均需配置一备用的数据储存网格,以备后续的数据分类类型的增加或者扩容、缩容操作。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计算机数据安全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存模块分隔模块,用于将数据储存模块按预设的数据分类数量n分隔成n+1个独立的数据储存网格;包括n个与数据分类数量一一对应的数据储存网格和1个备用数据储存网格;

数据储存网格定义模块,用于为每一个数据储存网格配置对应的数据储存规则、数据加密规则、数据操作权限规则以及数据分析处理规则;

数据分类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数据分类规则构建数据分类模型,实现计算机数据的分类,为其找到对应的数据储存网格;

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基于数据储存规则、数据加密规则、数据操作权限规则以及数据分析处理规则实现每个数据储存网格内载计算机数据的管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数据安全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数据储存网格扩容/缩容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储存网格内载计算机数据的量实现数据储存网格的扩容/缩容操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数据安全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储存规则用于实现数据的填充处理和格式标准化处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数据安全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加密规则用于实现数据的加密处理;数据操作权限规则包括为不同的数据配置的不同数据操作权限验证规则和数据操作环境规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数据安全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处理规则用于构建数据分类模型和数据分析模型,并构建数据分类模型与数据分析模型、各数据分析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基于关联关系,实现数据分类模块与数据分析模型、各数据分析模型之间的串联,实现数据的分类和分析处理过程的全自动化;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数据储存网格配置一独立的数据分析处理节点,且每一个数据分析处理节点均配置一防火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数据安全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类模块基于bi-lstm+attention模型实现数据的分类处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数据安全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加密状态下的数据处于隐藏锁定状态,未落入其操作权限的数据操作功能均处于锁定状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数据安全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操作流程登记模块,用于通过脚本录制的方式实现当前用户操作流程的登记,生成每一次数据访问对应的操作流程表,储存在备用数据储存网格。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数据安全智能管理系统,包括:储存模块分隔模块,用于将数据储存模块按预设的数据分类数量n分隔成n+1个独立的数据储存网格;数据储存网格定义模块,用于为每一个数据储存网格配置对应的数据储存规则、数据加密规则、数据操作权限规则以及数据分析处理规则;数据分类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数据分类规则构建数据分类模型,实现计算机数据的分类,为其找到对应的数据储存网格;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基于数据储存规则、数据加密规则、数据操作权限规则以及数据分析处理规则实现每个数据储存网格内载计算机数据的管理。本发明在可以实现计算机内载数据自动化智能整理分析的同时,保证了计算机内载数据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永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3.04
技术公布日:2021.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