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矿原地浸矿抽液井的分布设计方法、系统和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82286发布日期:2023-12-14 16:30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稀土矿原地浸矿抽液井的分布设计方法

本发明涉及原地浸矿,尤其涉及一种稀土矿原地浸矿抽液井的分布设计方法、系统和介质。


背景技术:

1、稀土矿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高新技术、环保、新能源等领域,其资源储量丰富但分布不均。传统的稀土矿采矿方式主要采用露天开采和地下采矿,但这些方法存在破坏生态环境、耗能高、效率低等问题。近年来,原地浸矿技术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相对于传统采矿方式,原地浸矿技术具有绿色环保、能耗低、效率高等优点。原地浸矿技术是指将浸出剂直接注入矿体中,通过浸出剂与矿体中的稀土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将稀土元素浸出并收集的一种方法。但是,现有技术中确定抽液井位置和数量方法,对工况适用性低,成本高,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稀土矿原地浸矿抽液井的分布设计方法、系统和介质,能够提高抽液井分布对工况的适用性,降低设计成本,提高设计效率。

3、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稀土矿原地浸矿抽液井的分布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获取矿体地质特征、稀土分布特点和水文地质特征;

5、根据所述矿体地质特征和所述稀土分布特点,从矿山中筛选坡体作为目标坡体;

6、构建稀土元素浸出模型;

7、通过所述稀土元素浸出模型预测所述目标坡体的目标抽液井数量;

8、根据所述矿体地质特征和所述水文地质特征,确定所述目标坡体上的抽液井位置;

9、根据所述矿体地质特征,确定目标抽液井排布方式;

10、根据所述目标抽液井数量、所述抽液井位置和所述目标抽液井排布方式,生成抽液井分布设计方案。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稀土元素浸出模型预测所述目标坡体的目标抽液井数量,包括:

12、获取若干个待预测抽液井数量;

13、将所述若干个待预测抽液井数量输入所述稀土元素浸出模型,得到每个待预测抽液井数量对应的浸矿浓度;

14、根据所述浸矿浓度,从所述若干个待预测抽液井数量中确定目标抽液井数量。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浸矿浓度包括集液槽前浸矿浓度和集液槽后浸矿浓度,所述根据所述浸矿浓度从所述若干个待预测抽液井数量中确定目标抽液井数量,包括:

16、从所述若干个待预测抽液井数量中,选取所述集液槽前浸矿浓度满足第一预设要求且所述集液槽后浸矿浓度满足第二预设要求对应的待预测抽液井数量作为目标抽液井数量。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浸矿浓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18、v=a+f(w)+ε

19、式中,v为所述浸矿浓度,a为截距,f为模型通过最大似然估计的平滑函数,w为所述待预测抽液井数量,ε为误差项。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待预测抽液井数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21、

22、式中,w为所述待预测抽液井数量,h为坡高,θ为坡底到坡顶的坡度,q为抽液井的抽液量。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矿体地质特征,确定目标抽液井排布方式,包括:

24、根据所述矿体地质特征,从若干个第一待选取排布方式中确定第一排布方式,所述第一待选取排布方式包括等间距排布方式、等面积排布方式或等角度排布方式;

25、从若干个第二待选取排布方式中确定第二排布方式,所述第二待选取排布方式包括单行排布方式或双行交叉排布方式;

26、根据所述第一排布方式和所述第二排布方式,确定所述目标抽液井排布方式。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种稀土矿原地浸矿抽液井的分布设计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28、获取当前采矿工艺;

29、根据所述当前采矿工艺调整所述抽液井分布设计方案。

30、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稀土矿原地浸矿抽液井的分布设计系统,包括:

31、第一模块,用于获取矿体地质特征、稀土分布特点和水文地质特征;

32、第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矿体地质特征和所述稀土分布特点,从矿山中筛选坡体作为目标坡体;

33、第三模块,用于构建稀土元素浸出模型;

34、第四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稀土元素浸出模型预测所述目标坡体的目标抽液井数量;

35、第五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矿体地质特征和所述水文地质特征,确定所述目标坡体上的抽液井位置;

36、第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矿体地质特征,确定目标抽液井排布方式;

37、第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抽液井数量、所述抽液井位置和所述目标抽液井排布方式,生成抽液井分布设计方案。

38、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稀土矿原地浸矿抽液井的分布设计系统,包括:

39、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40、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加载所述程序以执行所述的一种稀土矿原地浸矿抽液井的分布设计方法。

41、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的程序,所述计算机可执行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所述的一种稀土矿原地浸矿抽液井的分布设计方法。

42、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43、本发明首先获取矿体地质特征、稀土分布特点和水文地质特征,并从矿山中筛选坡体作为目标坡体,然后构建稀土元素浸出模型,通过所述稀土元素浸出模型预测所述目标坡体的目标抽液井数量,接着确定所述目标坡体上的抽液井位置,确定目标抽液井排布方式,最后生成抽液井分布设计方案,提高了抽液井分布对工况的适用性,降低了设计成本,提高了设计效率。

44、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稀土矿原地浸矿抽液井的分布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土矿原地浸矿抽液井的分布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稀土元素浸出模型预测所述目标坡体的目标抽液井数量,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稀土矿原地浸矿抽液井的分布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矿浓度包括集液槽前浸矿浓度和集液槽后浸矿浓度,所述根据所述浸矿浓度,从所述若干个待预测抽液井数量中确定目标抽液井数量,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稀土矿原地浸矿抽液井的分布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矿浓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稀土矿原地浸矿抽液井的分布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预测抽液井数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土矿原地浸矿抽液井的分布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矿体地质特征,确定目标抽液井排布方式,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土矿原地浸矿抽液井的分布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8.一种稀土矿原地浸矿抽液井的分布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稀土矿原地浸矿抽液井的分布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的程序,所述计算机可执行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稀土矿原地浸矿抽液井的分布设计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矿原地浸矿抽液井的分布设计方法、系统和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矿体地质特征、稀土分布特点和水文地质特征;从矿山中筛选坡体作为目标坡体;构建稀土元素浸出模型;通过所述稀土元素浸出模型预测所述目标坡体的目标抽液井数量;确定所述目标坡体上的抽液井位置;确定目标抽液井排布方式;生成抽液井分布设计方案。本发明设计了抽液井的分布数量、位置及排布方式,综合考虑了矿体地质特征、稀土分布特点和水文地质特征,提高了抽液井分布对工况的适用性,降低了设计成本,提高了设计效率。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原地浸矿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郭敏,袁少雄,孙社良,贺强祥,黎昊,吴志波,黄孔文,黄玲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地质调查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