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等长桩体复合地基竖向承载特性的积分方程通解方法

文档序号:36643785发布日期:2024-01-06 23:2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非等长桩体复合地基竖向承载特性的积分方程通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等长桩体复合地基竖向承载特性的积分方程通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的具体步骤如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等长桩体复合地基竖向承载特性的积分方程通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具体步骤如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等长桩体复合地基竖向承载特性的积分方程通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的具体步骤如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等长桩体复合地基竖向承载特性的积分方程通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的具体步骤如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等长桩体复合地基竖向承载特性的积分方程通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的具体步骤如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等长桩体复合地基竖向承载特性的积分方程通解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第k个土体单元顶部的垫层为研究对象,记径向应变与竖向应变之比为βk,可得其竖向刚度可表示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等长桩体复合地基竖向承载特性的积分方程通解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各子单元顶部荷载已知,控制方程为定解方程,基于该方程可直接得到各虚拟桩的轴力p*i(z)(i=1,2,…,n),进而利用叠加法可求得各真实基桩以及各桩间土单元的轴力pr(z)(r=1,2,…,m)和沉降分布,最终得到变桩长桩体复合地基的竖向承载特性和变位机理,所有子单元的真实轴力可由虚拟桩轴力p*i(z)和扩展土轴力a叠加求得,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等长桩体复合地基竖向承载特性的积分方程通解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第r个子单元在深度z处的沉降量为第i个虚拟桩单元在深度z处的沉降量为当r=i时,由扩展土与虚拟桩在相应位置处的应变协调条件可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等长桩体复合地基竖向承载特性的积分方程通解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于下卧倾斜基岩面以及非等长基桩的影响,地基刚度往往不均匀,刚性基础易出现不均匀沉降,因此假定基础的平均沉降为w,倾斜斜率为θ,第r个子单元对应的垫层压缩量为则各子单元顶部沉降wr(0)与对应位置垫层的压缩量之和应与刚性基础满足变形协调条件,可表示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非等长桩体复合地基竖向承载特性的积分方程通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桩土体系分解为扩展土和虚拟桩单元,并以桩径为边长将该体系以及垫层划分为一系列子单元;基于一维弹性地基梁理论得到虚拟性任一深度的竖向应变;基于Mindlin基本解及叠加原理得到扩展土中任一点的竖向应变;结合虚拟桩单元与扩展土在相应位置处的竖向应变协调条件得到关于虚拟桩轴力为待求参数的第二类Fredholm积分控制方程;结合广义Hooke定律各垫层单元的竖向刚度表达式;由刚性基础与垫层顶部的变形协调条件以及下卧基岩面的边界条件得到各桩、土子单元的竖向刚度表达式,通过引入迭代算法求解刚性基础下非等长桩体复合地基的竖向承载特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开渝,刘丰盛,何建,熊礼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三峡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