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61019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具有触控屏幕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使用者对于电脑携带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迎合使用者对电脑携带性的高要求,业界发展出小型且方便携带的平板型电脑供使用者使用。平板型电脑设置有触控屏幕,允许使用者利用触控的方式来进行操作,而非利用传统的滑鼠及实体键盘来进行输入。多数的平板电脑更支持手指操作,使用手指触控、书写、缩放画面与图案。然而,由于使用者仍有使用实体键盘输入等需求,故业界将触控屏幕与传统的笔记本电脑作结合,让笔记本电脑搭配触控屏幕,且触控屏幕可翻转使用,令使用者可以视需求选择不同的使用模式来操作。
[0003]现行配有触控屏幕的笔记本电脑,若使用者要操作平板模式时(亦即屏幕背面朝向键盘),屏幕模块无法平整地贴合于键盘及主机,会产生很大的间隙,容易造成使用者的误会。若使用者企图将屏幕模块朝键盘及主机的方向压平,可能会造成装置的损坏。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发生,业界目前正努力解决屏幕模块无法平整地贴合于键盘及主机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子装置,借以改善屏幕模块无法平整地贴合于键盘及主机的问题。
[0005]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包含一输入模块、一连接结构及一屏幕模块。输入模块具有一下陷结构。连接结构包含一转接件以及一支撑板。转接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端枢设于输入模块的一侧。支撑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缘及一第二侧缘,第一侧缘枢设于第二端。屏幕模块枢设于第二侧缘,且相对输入模块而具有一平板使用位置及一闭合位置。当屏幕模块位于平板使用位置时,连接结构的转接件及支撑板位于下陷结构,屏幕模块迭设于支撑板上。而当屏幕模块位于闭合位置时,屏幕模块夹设于支撑板与输入模块之间。
[0006]上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下陷结构更包含至少一弹性件及一板体,该至少一弹性件的一端设置于该板体的一侧,该板体相对该输入模块具有一浮起位置以及一下沉位置,当该屏幕模块位于该平板使用位置时,该支撑板的该下表面抵压于该板体,令该板体由该浮起位置位移至该下沉位置,且该至少一弹性件储存一弹性位能,当该支撑板朝远离该输入模块时,该至少一弹性件释放该弹性位能,令该板体由该下沉位置位移至该浮起位置。
[0007]上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输入模块更具有一输入面,当该至少一弹性件未被压缩时,该输入面与该板体远离该至少一弹性件的表面共平面。
[0008]上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屏幕模块为一触控屏幕。
[0009]上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输入模块更具有一容置槽,位于该输入模块邻近该转接件的一侧,并用以容置该转接件的该第二端。
[0010]上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屏幕模块更具有一平板状态,此时,该屏幕迭设于该支撑板及该输入模块上,且该支撑板容置于该下陷结构中。
[0011]上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屏幕模块更具有一盖合状态,此时,该屏幕夹设于该支撑板及该输入模块之间。
[0012]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由于转接件的第一端枢设于输入模块的一侧,支撑板的第一侧缘枢设于转接件的第二端,屏幕模块枢设于支撑板的第二侧缘,以及下陷结构的设计,让屏幕模块位于平板使用位置时,可以平整地贴合于输入模块,进而避免先前技术中使用者企图将屏幕模块朝输入模块的方向压平而造成装置损坏的问题。
[0013]以上的关于本
【发明内容】
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0015]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盖合状态的结构立体图;
[0016]图3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侧视剖面图;
[0017]图3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侧视剖面图;
[0018]图3C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侧视剖面图;
[0019]图3D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侧视剖面图;
[0020]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于平板模式的结构立体图;
[0021]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位于特殊使用模式时的结构立体图;
[0022]图6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0023]图6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0024]图6C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0025]图7至图9为本发明的不同结构设计的电子装置。
[0026]其中,附图标记:
[0027]10 电子装置 100 输入模块
[0028]110 下陷结构 120 弹性件
[0029]130 板体140 输入面
[0030]190 容置槽 200 连接结构
[0031]210 转接件 211 第一端
[0032]212 第二端 220 支撑板
[0033]221 第一侧缘 222 第二侧缘
[0034]227 上表面228 下表面
[0035]300 屏幕模块 310 显示面
[0036]320 背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7]请参照图1及图2。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盖合状态的结构立体图。
[0038]一种电子装置10,包含一输入模块100、一连接结构200及一屏幕模块300。
[0039]输入模块100具有一下陷结构110。在本实施例中,下陷结构110由输入模块100的一表面下陷而形成,且下陷结构110位于此表面的轮廓线内。如此一来,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可达到整体侧面线条的平整。
[0040]连接结构200包含一转接件210以及一支撑板220。转接件210具有一第一端211及一第二端212,第一端211枢设于输入模块100的一侧。支撑板22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缘221及一第二侧缘222,第一侧缘221枢设于第二端212。屏幕模块300枢设于第二侧缘222。
[0041]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由于转接件210的第一端211与输入模块100的一侧枢接,第二端212与支撑板220的第一侧缘221枢接,且支撑板220的第二侧缘222与屏幕模块300枢接,使的本装置成为一种双悬臂式的电子装置。
[0042]请参照图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