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片服务器的散热方法及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72565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7]所属第一风扇组101的一个以上的风扇,装设于刀片服务器的机箱104背部,用于通过包括计算节点105在内的,且从机箱104前部到机箱104背部以贯穿机箱104的风道106,对相应风道106内的计算节点105进行散热;
[0038]所属第二风扇组102的一个以上的风扇,装设于机箱104的背部,用于通过包括交换模块107在内的Z字型风道108,对相应Z字型风道108内的交换模块107进行散热;
[0039]所属第三风扇组103的一个以上的风扇,分别装设于机箱104的各个I/O扩展模块109的内部,通过包括各个I/O扩展模块109的Z字型风道110,对相应Z字型风道110内的I/O扩展模块109进行散热;
[0040]其中,第一风扇组101所对应的风道106、所述第二风扇组102所对应的Z字型风道108与第三风扇组103所对应的Z字型风道110之间两两不交叉。
[0041]为实现对刀片服务器的散热,并尽可能少的占用刀片服务器机箱104内的空间,该装置10利用从机箱104前部到所述机箱104背部以贯穿机箱104的风道106,通过装设于机箱104背部的第一风扇组101的风扇转动,驱使冷风从机箱104前部流入,在风道106内的计算节点105散发的热量与冷风进行热量交换成为热风,热风沿风道106被带到机箱104外,从而实现了对计算节点105的散热;该装置10通过包括交换模块107的Z字型风道108,利用第二风扇组102的一个以上的风扇转动,驱使冷风进入该Z字型风道108,并在该Z字型风道108流动,冷风在于交换模块107散发的热量进行热交换后成为热风,热风沿该Z字型风道108被带到机箱104外,从而实现了对交换模块107的散热;该装置10通过包括I/O扩展模块109的Z字型风道110,利用第三风扇组103的一个以上的风扇转动,驱使冷风进入该Z字型风道110,并在该Z字型风道110流动,冷风在于I/O扩展模块109散发的热量进行热交换后成为热风,热风沿该Z字型风道110被带到机箱104外,从而实现了对I/O扩展模块109的散热,由于该散热装置通过对计算节点104、交换模块107和I/O扩展模块109分别散热,避免在了刀片服务器机箱104内部安装卷曲状大叶片风扇,因此节省了刀片服务器机箱104内的空间。
[0042]为了进一步节省刀片服务器机箱104内部的空间,可以将第一风扇组101的一个以上的风扇,镶嵌在刀片服务器的机箱104背部,或者将第二风扇组102的一个以上的风扇镶嵌在刀片服务器的机箱104背部,也可以将第一风扇组101的一个以上的风扇与第二风扇组102的一个以上的风扇都镶嵌在刀片服务器的机箱104背部,由于此种风扇的安装方式使得风扇的一部分嵌入刀片服务器机箱104背部内,因此可进一步节省刀片服务器机箱104内部的空间。
[0043]为了实现对交换模块107与I/O扩展模块109分别单独散热,散热装置10内可以设计针对交换模块107的Z字型风道108,该Z字型风道108包括,第一进风风道1081、第一出风风道1082以及用于将第一进风风道和第一进风风道相通且与第一进风风道具有第一设定角度、与第一出风风道具有第二设定角度的交换风道1083,该交换风道包括交换模块107,第一进风风道位于机箱104的顶部,第一出风风道位于机箱104内部且包括第二风扇组102 ;该散热装置也可以设计针对交换I/O扩展模块109的Z字型风道110,该Z字型风道110包括,第二进风风道、第二出风风道以及用于将第二进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相通且与第二进风风道具有第三设定角度、与第二出风风道具有第四设定角度的扩展风道,该扩展风道包括I/O扩展模块109,第二进风风道位于机箱104的顶部,第二出风风道位于机箱内部且包括所述第三风扇组103 ;或该装置10同时安装针对交换模块107的Z字型风道108和针对I/O扩展模块109的Z字型风道110,可见,通过为交换模块107与I/O扩展模块109分别设计散热风道,通过各自的散热风扇组,能够实现交换模块107与I/O扩展模块109各自单独散热,提高了散热效率。
[0044]为了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增大冷风进入刀片服务器机箱104的进风量且不会加大刀片服务器机箱104内占用的空间,将第一进风风道或第二进行风道设计成风道底部与所述机箱顶部的距离为0.4U,或将第一进风风道与第二进行风道都设计成风道底部与所述机箱顶部的距离为0.4U,这样,在保证服务器机箱104内进风量的同时节省了刀片服务器机箱104内的空间。
[0045]为了实现对散热装置10的第一风扇组101、第二风扇组102和第三风扇组103在散热时的控制,该装置10还进一步包括位于机箱104底部,分别与一个以上的计算节点105、一个以上的交换模块107、一个以上的I/O扩展模块109相连接,以及分别与第一风扇组101、第二风扇组102、述第三风扇组103相连接系统管理板,用于检测一个以上的计算节点105、一个以上的交换模块107和一个以上的I/O扩展模块109的温度,并根据预先设置的控制策略对第一风扇组101、第二风扇组102、第三风扇组103、一个以上的计算节点105、述一个以上的交换模块107、一个以上的I/O扩展模块109进行控制,通过系统管理板实现了对第一风扇组101、第二风扇组102和第三风扇组103及计算节点105、交换模块107、1/O扩展模块109的智能控制,在提高了刀片服务器散热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能耗。
[0046]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47]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刀片服务器的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可以包括:
[0048]所属第一风扇组201的一个以上的风扇,装设于刀片服务器的机箱204背部,用于通过包括计算节点205在内的,且从机箱204前部到机箱204背部以贯穿机箱204的风道206,对相应风道206内的计算节点205进行散热;
[0049]所属第二风扇组202的一个以上的风扇,装设于机箱204的背部,用于通过包括交换模块207在内的Z字型风道208,对相应Z字型风208内的交换模块207进行散热;
[0050]所属第三风扇组203的一个以上的风扇,分别装设于机箱204的各个I/O扩展模块209的内部,通过包括各个I/O扩展模块209的Z字型风210,对相应Z字型风道210内的I/O扩展模块209进行散热;
[0051]其中,第一风扇组201所对应的风道206、所述第二风扇组202所对应的Z字型风道208与第三风扇组203所对应的Z字型风道210之间两两不交叉。
[0052]为了减少三个风扇组在刀片服务器机箱204内的空间,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风扇组201的风扇与第二风扇组202的风扇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第一风扇组201的一个以上的风扇可以安装在机箱204背部内侧,第二风扇组202的一个以上的风扇镶嵌在机箱204背部上;也可以第一风扇组一个以上的201的风扇将镶嵌在机箱204背部上,第二风扇组202的一个以上的风扇安装在机箱204背部内侧;也可以将第一风扇组201的一个以上的风扇与第二风扇组202的一个以上的风扇都安装在机箱204背部内侧,还可以将第一风扇组201的一个以上的风扇与第二风扇组202的一个以上的风扇都镶嵌在机箱204背部上,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风扇组201的一个风扇可以安装在机箱204背部内侧,第二风扇组202的一个风扇也安装在机箱204背部内侧。
[0053]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风扇组201的一个以上的风扇可以根据计算节点205在机箱204内的安装情况在机箱204背部排成一列或多列,每一个风扇可以同时对两个计算节点205进行散热;第二风扇组202的一个以上的风扇可以根据交换模块207在机箱204内的安装情况在机箱背部对应交换模块安装在机箱204背部上;由于第三风扇组203的每一个风扇位于其所对应I/O扩展模块209内部,而I/O扩展模块209安装于机箱204背部上,因此第三风扇组203 —个以上风扇可以随I/O扩展模块209在机箱204背部上的安装位置确定风扇的具体位置,由于每个I/O扩展模块209体积较小,因此安装在每个I/O扩展模块209内的风扇体积也相对较小,不会占用大量机箱204内的空间,通过这种对于第一风扇组201、第二风扇组202和第三风扇组203的安装方式,避免了安装叶片呈卷曲状的大型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