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散热的电脑散热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72566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便于散热的电脑散热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电脑散热片,属于计算机散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计算机新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在这些产品上常常需要使用散热片,目前的散热片主要包括基座和散热鳍片,常用采用焊接,卡接和黏胶的接方式。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散热鳍片与基座连接在一起增加了散热片的重量,基座与散热鳍片之间经常存有间隙,影响导热性能。为了避免基座与散热鳍片之间存有间隙,还可以使散热鳍片通过黏胶的方式与基座固定连接,两者结合较为紧密,不至于产生间隙;通过此方法虽然解决了前述的问题,但是,胶粘的接方式不能使基座与散热鳍片结合稳固,散热鳍片会从基座上脱落,另外,黏胶导热效果差,对散热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传统的散热器一般都采用散热片加散热风扇的结构。采用上述结构的散热器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散热效果。但是,对于一些对散热要求较高的场合采用这种风冷方式散热就可能不足以满足实际的需求了。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电脑散热片,以便更好针对电脑散热,提供一种较好的散热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便于散热的电脑散热片,包括基座和一组散热鳍片,散热鳍片插入到基座所设置的多个凹槽底部与基座紧密结合,相邻散热鳍片之间间距为2mm?5mm,每片散热鳍片厚度为8mm?25mm,高度为20mm?150mm ;基座由以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组成:磷:0.3?
0.5wt %,铬:0.5 ?2.5wt %,钛:0.I ?0.8wt %,铝:0.9 ?2.9wt %,锌:1.2 ?2.5wt %,余量为铜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散热鳍片为石墨散热片。
[0006]上述石墨散热片制备方法如下:
[0007](I)将聚酰胺酸溶液中加入三乙胺,充分搅拌后涂覆于有机基材层上;
[0008](2)在氮气或者惰性气体保护下,80?90°C恒温I?3小时;
[0009](3)放置于真空环境的烘箱中,100?120°C恒温0.8?1.2小时,然后升温到300?350°C,恒温0.8?1.2小时后自然冷却,从而获得聚酰亚胺薄膜;
[0010](4)将聚酰亚胺薄膜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从室温升温至250?300°C,保持0.9?
1.1小时,然后升温至500?600°C,保持I小时;然后以升温至800?900°C,保持0.9?
1.1小时;再升温至1200?1300°C,保存0.9?1.1小时后冷却,从而获得预烧制的碳化膜;
[0011](5)采用压延机压延所述步骤四的预烧制的碳化膜;
[0012](6)以18?22度/min的速度升至2400?2500°C,保持0.9?1.1小时,再升温至2900?3000°C,保持1.8?2.2小时后冷却,从而获得主烧制的石墨膜;
[0013](7)将步骤六所得的主烧制的石墨膜进行压延从而获得所述石墨散热片。
[0014]该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电脑散热片,利用插入凹槽并与底部紧密结合的方式固定在基座上,其结构简单且稳固,不存在间隙,导热充分,散热效果明显;基座采用铜合金制成,大大提高了散热性能;同时,采用高模量石墨散热片,其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均提高了导热性能,既有利于热量的扩散也避免局部过热,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寿命O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发明。
[0016]实施例1
[0017]本实施例中的便于散热的电脑散热片,包括基座和一组散热鳍片,散热鳍片插入到基座所设置的多个凹槽底部与基座紧密结合,相邻散热鳍片之间间距为2mm,每片散热鳍片厚度为8mm,高度为20mm;基座由以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组成:磷:0.3wt%,铬:
0.5wt%,钛:0.8wt%,fp:2.9wt%,锌:2.5wt%,余量为铜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散热鳍片为石墨散热片。
[0018]上述石墨散热片制备方法如下:
[0019](I)将聚酰胺酸溶液中加入三乙胺,充分搅拌后涂覆于有机基材层上;
[0020](2)在氮气或者惰性气体保护下,80°C恒温I小时;
[0021](3)放置于真空环境的烘箱中,100°C恒温1.2小时,然后升温到300°C,恒温1.2小时后自然冷却,从而获得聚酰亚胺薄膜;
[0022](4)将聚酰亚胺薄膜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从室温升温至250°C,保持1.1小时,然后升温至500°C,保持I小时;然后以升温至800°C,保持0.9小时;再升温至1200°C,保存0.9小时后冷却,从而获得预烧制的碳化膜;
[0023](5)采用压延机压延所述步骤四的预烧制的碳化膜;
[0024](6)以18度/min的速度升至2400°C,保持0.9小时,再升温至2900°C,保持2.2小时后冷却,从而获得主烧制的石墨膜;
[0025](7)将步骤六所得的主烧制的石墨膜进行压延从而获得所述石墨散热片。
[0026]实施例2
[0027]本实施例中的便于散热的电脑散热片,包括基座和一组散热鳍片,散热鳍片插入到基座所设置的多个凹槽底部与基座紧密结合,相邻散热鳍片之间间距为5mm,每片散热鳍片厚度为25mm,高度为150mm ;基座由以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组成:磷:0.5wt%,铬:
2.5wt%,钛:0.lwt%, fp:0.99wt%,锌:1.2wt %,余量为铜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散热鳍片为石墨散热片。
[0028]上述石墨散热片制备方法如下:
[0029](I)将聚酰胺酸溶液中加入三乙胺,充分搅拌后涂覆于有机基材层上;
[0030](2)在氮气或者惰性气体保护下,90°C恒温I小时;
[0031](3)放置于真空环境的烘箱中,120°C恒温0.8小时,然后升温到350°C,恒温0.8小时后自然冷却,从而获得聚酰亚胺薄膜;
[0032](4)将聚酰亚胺薄膜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从室温升温至300°C,保持0.9小时,然后升温至600°C,保持I小时;然后以升温至900°C,保持0.9小时;再升温至1300°C,保存0.9小时后冷却,从而获得预烧制的碳化膜;
[0033](5)采用压延机压延所述步骤四的预烧制的碳化膜;
[0034](6)以22度/min的速度升至2500°C,保持0.9小时,再升温至3000°C,保持1.8小时后冷却,从而获得主烧制的石墨膜;
[0035](7)将步骤六所得的主烧制的石墨膜进行压延从而获得所述石墨散热片。
[0036]实施例3
[0037]本实施例中的便于散热的电脑散热片,包括基座和一组散热鳍片,散热鳍片插入到基座所设置的多个凹槽底部与基座紧密结合,相邻散热鳍片之间间距为3.5mm,每片散热鳍片厚度为13.5mm,高度为85mm;基座由以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组成:磷:0.4wt%,铬:
1.5wt%,钛:0.45wt %, fp:1.9wt%,锌:1.8wt %,余量为铜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散热鳍片为石墨散热片。
[0038]上述石墨散热片制备方法如下:
[0039](I)将聚酰胺酸溶液中加入三乙胺,充分搅拌后涂覆于有机基材层上;
[0040](2)在氮气或者惰性气体保护下,85°C恒温2小时;
[0041](3)放置于真空环境的烘箱中,110°C恒温I小时,然后升温到325°C,恒温I小时后自然冷却,从而获得聚酰亚胺薄膜;
[0042](4)将聚酰亚胺薄膜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从室温升温至275°C,保持I小时,然后升温至550°C,保持I小时;然后以升温至850°C,保持I小时;再升温至1250°C,保存I小时后冷却,从而获得预烧制的碳化膜;
[0043](5)采用压延机压延所述步骤四的预烧制的碳化膜;
[0044](6)以20度/min的速度升至2450°C,保持I小时,再升温至2950°C,保持2小时后冷却,从而获得主烧制的石墨膜;
[0045](7)将步骤六所得的主烧制的石墨膜进行压延从而获得所述石墨散热片。
[0046]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便于散热的电脑散热片,包括基座和一组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插入到基座所设置的多个凹槽底部与基座紧密结合,相邻散热鳍片之间间距为2mm?5mm,每片散热鳍片厚度为8mm?25mm,高度为20mm?150mm ;所述基座由以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组成:磷:0.3 ?0.5wt%,铬:0.5 ?2.5wt%,钛:0.I ?0.8wt%,铝:0.9 ?2.9wt%,锌:1.2?2.5wt%,余量为铜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散热鳍片为石墨散热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散热的电脑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散热片制备方法如下: (1)将聚酰胺酸溶液中加入三乙胺,充分搅拌后涂覆于有机基材层上; (2)在氮气或者惰性气体保护下,80?90°C恒温I?3小时; (3)放置于真空环境的烘箱中,100?120°C恒温0.8?1.2小时,然后升温到300?3500C,恒温0.8?1.2小时后自然冷却,从而获得聚酰亚胺薄膜; (4)将聚酰亚胺薄膜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从室温升温至250?300°C,保持0.9?1.1小时,然后升温至500?600°C,保持I小时;然后以升温至800?900°C,保持0.9?1.1小时;再升温至1200?1300°C,保存0.9?1.1小时后冷却,从而获得预烧制的碳化膜; (5)采用压延机压延所述步骤四的预烧制的碳化膜; (6)以18?22度/min的速度升至2400?2500°C,保持0.9?1.1小时,再升温至2900?3000°C,保持1.8?2.2小时后冷却,从而获得主烧制的石墨膜; (7)将步骤六所得的主烧制的石墨膜进行压延从而获得所述石墨散热片。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电脑散热片,包括基座和一组散热鳍片,散热鳍片插入到基座所设置的多个凹槽底部与基座紧密结合,相邻散热鳍片之间间距为2mm~5mm,每片散热鳍片厚度为8mm~25mm,高度为20mm~150mm;基座由以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组成:磷:0.3~0.5wt%,铬:0.5~2.5wt%,钛:0.1~0.8wt%,铝:0.9~2.9wt%,锌:1.2~2.5wt%,余量为铜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散热鳍片为石墨散热片。本发明提供的电脑散热片,利用插入凹槽并与底部紧密结合的方式固定在基座上,其结构简单且稳固,不存在间隙,导热充分,散热效果明显;基座采用铜合金制成,大大提高了散热性能;同时,采用高模量石墨散热片,其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均提高了导热性能。
【IPC分类】G06F1-20, C22C9-01, C22C9-00, C22C9-04
【公开号】CN104793718
【申请号】CN201510238024
【发明人】赵欣颖
【申请人】赵欣颖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