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头戴式智能设备持续附着在人体上的装置和方法_2

文档序号:8487450阅读:来源:国知局
份一致性信息获取模块110和身份一致性信息判断模块120,身份一致性信息获取模块110获取人体的体温信息,身份一致性信息判断模块120根据获取的体温信息,判断头戴式智能设备是否持续附着在人体上。
[0050]其中,获取的人体的体温信息为在预定时间内的连续的体温信息,或者预定时间内以预定周期获取的体温信息的点值。
[0051]可选地,身份一致性信息获取模块110为接触式、或非接触式体温测量传感器。
[0052]此外,在具体实施例中,根据具体情况,身份一致性信息获取模块110也可以获取上述的人体的体温信息之外的其他温度信息,并不限于人体的体温信息。
[0053]例如,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身份一致性信息获取模块110为非接触式体温测量传感器,该头戴式智能设备为眼镜式结构,该体温测量传感器设置在眼镜的支架上,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接触式体温测量传感器,可以设置在智能眼镜的鼻托上,对于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并无具体限定。
[0054]如图2a和图2b所示检测头戴式智能设备持续附着在人体上的装置100,其中,图2a为该装置的结构框图,图2b为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佩戴支撑装置10、体温测量传感器20、身份一致性信息判断模块120,其中,体温测量传感器20和身份一致性信息判断模块120相连接并设置于佩戴支撑装置10上,体温测量传感器用于获取头戴式智能设备的使用者的体温信息,并将获取的体温信息传递给身份一致性信息判断模块120,身份一致性信息判断模块120根据接收到的体温信息判断该头戴式智能设备是否持续附着在人体上。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身份一致性信息判断模块120可以设置在佩戴支撑装置之外的一独立单元上。
[0055]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身份一致性信息判断模块120可以包括信号分析处理模块(未示出)和比较模块(未示出),信号分析处理模块分析一预定时间段内检测到的温度的平均值,并计算实时获取的温度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比较模块将差值与预设的允许变化差值范围进行比较,在差值在允许变化差值范围之内认定为头戴式智能设备持续附着在人体上。
[0056]佩戴支撑装置10佩戴于使用者身上,其将体温测量传感器20固定于使用者的检测部位,以持续检测该使用者的体温信息,在本实施例中,佩戴支撑装置10佩戴于使用者的头部,其为眼镜式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头戴式智能设备也可以是耳机、帽子、头套等,只要能使体温测量传感器在位置关系上相对于使用者的检测部位固定即可,此外,根据需要,该头戴式智能设备还可以包括显示屏,在具有显示屏的情况下,体温测量传感器20将检测到的体温信息传送至显示屏,并通过显示屏显示该使用者的体温信息。
[0057]如图3所示,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检测头戴式智能设备持续附着在人体上的装置的结构框图,其中,身份一致性信息获取模块110包括光学探头111、光电转换模块112、信号调制模块113,并且,光学探头111、光电转换模块112、信号调制模块113依次顺序电连接。光学探头111对应于该使用者的检测部位,如额头,以检测到该使用者的体温信息,实现对该使用者体温的感应。
[0058]光学探头111将探测的体温信号传送至光电转换模块112,体温信号经由光电转换模块112转换为电信号并传送至信号调制模块113,信号调制模块113对电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传送至身份一致性信息判断模块120,身份一致性信息判断模块120将接收到的电信号与预设的临界值电压信号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判断该检测到的温度信息是否出现异常。
[0059]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身份一致性信息判断模块120进一步包括计算模块121、比较器122、可调电阻123和调节件124,其中,计算模块121和信号调制模块113电连接,其接收信号调制模块113传送的体温信号(即经过光电转换模块22和信号调制模块23处理的电信号),并计算实时接收到的体温信号与平均体温值的差值,并将该差值信号传送给比较器122,比较器122将该差值与预设的临界值电压信号范围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判定该头戴式智能设备是否持续附着在人体上,例如:当比较器122所接收到的差值信号超出预设的允许变化差值的最大临界值时,则认为该头戴式智能设备没有持续附着在人体上,相反,如果检测到的体温信号连续,且该差值信号小于预设的允许变化差值的最大临界值,则认为该头戴式智能设备持续附着在人体上。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可调电阻123用于调节预设的允许变化差值的最大临界值所对应的电信号,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件33来改变可调电阻32的电阻值,以上述最大临界值所对应的电信号,由于人体质不同,所以人体的体温信息也有可能存在差异,所以,在首次使用该头戴式智能设备或者需要更换该头戴式智能设备的使用者的情况下,首先对该使用者的体温信息进行采集,并应用可调电阻,根据预先采集到的使用者的体温信息设置该使用者的体温允许变化差值的最大值、和/或体温范围。
[0060]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身份一致性信息判断模块120也可以将实时接收到的体温信息与预设的体温范围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的结果判断该头戴式智能设备是否持续附着在人体上。
[0061 ] 此外,在又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a和图4b所示为检测头戴式智能设备持续附着在人体上的装置200,该装置200进一步包括报警模块40。报警模块40和身份一致性信息判断模块120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报警模块40通过通信接口(图未标示)和身份一致性信息判断模块120相连接。身份一致性信息判断模块120通过接收到的表示实时体温信息的电信号与预设的表示体温范围的电信号范围的比较结果来控制报警模块40的启动或停止。具体地,当接收到的表示实时体温信息的电信号大于预设的表示体温范围的电信号范围中的最大临界值时,输出的比较结果为高电平;当接收到的表示实时体温信息的电信号小于预设的表示体温范围的电信号范围中的最小临界值时,输出的比较结果为低电平,以上两种电平信号均控制报警模块40启动进行报警。
[0062]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身份一致性信息判断模块120将接收比较结果的两个1引脚配置为PA中断引脚和PB中断引脚,其中PA为下降沿引起中断,PB为上升沿引起中断。当发生中断时,身份一致性信息判断模块120首先判断中断来源,如果是来源于PA,而且在一定时间内连续监测到低电平,则认为表示实时体温信息的电信号小于预设的表示体温范围的电信号范围中的最小临界值时,身份一致性信息判断模块120发出低温度提醒,并控制报警模块40发出低温度报警信号;如果在此时间内又回到高电平,则视为之前的低电平为孤立值,不认为是异常情况。同理,如果中断来源于PB,而且在一定时间内连续监测到高电平,则认为检测到的表示实时体温信息的电信号大于预设的表示体温范围的电信号范围中的最大临界值,处理模块40发出高温度提醒,并控制报警模块40发出高温度报警信号;如果在此时间内又回到低电平,则视为之前的高电平为孤立值,不认为是异常情况。
[0063]具体地,在初始化阶段,配置PA、PB引脚为相应中断功能,并将其模块中断使能(通过配置寄存器实现)。配置完之后,当PA、PB发生中断时,说明检测到的体温信息发生异常,也就是需要进行分析头戴式智能设备是否持续附着在人体上,或者需要分析该头戴式智能设备是否持续附着在人体上,并决定是否报警的时机。
[0064]之后,需要打开中断,就是允许身份一致性信息判断模块120处理可屏蔽中断(也是通过配置寄存器实现)。
[0065]然后,等待中断,实际上是身份一致性信息判断模块120进入低功耗模式,处于等待中断唤醒的状态,具体实现方式也是通过配置寄存器。等待中断这个状态会一直保持到中断请求产生,所以等待中断之后就是开始处理中断请求了。
[0066]处理中断请求时,首先需要屏蔽中断,因为如果不屏蔽中断,就可能有新中断请求产生,从而打乱对现在中断请求的处理。
[0067]接着是持续一段时间内进行数据监测,判断是否所监测到的体温信息是否发生异堂巾O
[0068]处理完中断后,返回i = 0,然后又打开中断,并等待下一次中断请求的到来。
[0069]可以理解的是,身份一致性信息判断模块120同时将对体温信息进行处理,并可以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
[0070]可以理解的是,报警模块40可以是声音报警器(如蜂鸣器)或光学报警器(如频闪灯),也可以是声音报警器和光学报警器的组合。同时,报警模块40既可以设置在头戴式智能设备上,也可以设置在独立于该头戴式智能设备的处理单元上,并与该头戴式智能设备通讯连接。
[0071]并且,报警模块40和身份一致性信息判断模块120之间也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实现连接,本实施例中,报警模块40和身份一致性信息判断模块120之间通过因特网实现通信连接。
[0072]上述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