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标识合并单元的编码管理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50494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标识合并单元的编码管理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提供涉及一种可标识合并单元的编码管理方法及系统,具体涉及合并单元 标识的物料编码生成方法和编码在ERP系统的数据库中的存储和管理。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合并业务,比如在对房屋进行租赁信息管理的类似业务过程中,房屋的标识 一般采用顺序标号,表明房屋所在栋、楼层、房间等信息。而在将房屋进行合并改动时,就需 要一个合并单元的标识,从而方便查看和管理。因此,通过ERP系统管理可合并单元的信息 时,遇到一些需要考虑的问题如:1.怎样使合并单元的编码具有可读性,即从编码中反映 合并信息;2.怎样在数据库中有效存储和管理合并单元的编码与子单元编码的对应关系, 实现可追溯性。
[0003] 物料编码是计算机系统对物料的惟一识别代码。在物料编码时,所有的物料都应 该有物料编码,这样的物料编码才算完整。如果有的物料找不到与其对应的编码,就说明这 样的物料编码缺乏完整性。
[0004] 物料编码应该具有有序的组织排列,从物料编码中就可以查知某些信息和数据, 这样的简明性要求,对于物料管理者来说,可以省掉很多麻烦。
[0005] 现有的编码方法中,大多采用分段编码的方式,对物料进行标识。但没有考虑物料 进行合并的情况该怎样进行合理标识。目前对于合并业务要求的解决方案是,首先,建立基 础信息表;对合并后的物料单元采用一个新的编码,存储在物料编码变更表中。这样的方 式,不仅不能体现出合并信息,而且信息管理的过程较为繁琐。因此,如何提供简单明了、有 效管理的合并单元的编码方法及系统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标识合并单元的物料编码管理方法及系统,以解决合并单元的 标识问题,为操作管理者提供一个可读性强,满足合并的无限可能性的编码生成方法,保证 编码的完整性、惟一性、组织性和易记性;同时,将合并单元的编码和与之对应的子单元的 编码存储在数据库中,方便在事务处理中实现信息的可追溯性。
[0007]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包括如图1所示的三个步骤:定义原始单元的编码 步骤,录入合并信息步骤,合并单元编码生成及存储步骤。
[0008] -种可标识合并单元的编码管理系统,其包括:定义原始单元的编码模块、录入合 并信息模块和合并单元编码生成及存储模块。
[0009] 具体而言,所述定义原始单元的编码步骤为按照合理组织原则为原始物料单元分 段编码,并在有合并需求的单元所对应的编码段前增设标志位。
[0010] 所述录入合并单元信息步骤为在系统界面录入合并物料时包含的所有信息。
[0011] 所述合并单元编码生成步骤为读取合并信息,生成标志位标识,生成合并段新编 码,并将合并单元编码和与之对应的子单元编码记录在数据库相应的表中。
[0012] 所述定义原始单元编码中,采用分段编码。编码规则如下:(1)按照分段进行顺序 编码。(2)有合并需求的单元所对应的编码段前分别增加一位标志位,表明单元的合并情 况,初始值为〇,数值大小表明合并的单元中发生的最多合并次数,取值范围〇~9。若合并次 数不小于10次,可在定义编码规则时增加多位标志位表明合并情况。
[0013] 录入合并单元信息时,将待合并的所有子单元信息进行录入。
[0014] 当合并信息录入后,合并单元编码的生成规则如下:(1)当一次合并信息录入时, 首先判断合并发生的层级(如在房屋租赁管理中,我们将栋、楼层和房间称作不同层级的单 位),然后将该层级的标志位加1。如果发生在不同层级的合并,将较高层级的标志位加1。 (2)增加改动的标志位的该段编码,标志位后的编码重新命名,标识新单元。(3)新生成的 合并单元的编码作为父级编码,其子级编码是参与其合并的子单元的编码,将编码存储在 如表1中的数据库表中,其中编码列记录合并单元的编码,(直接)子编码列记录合并单元编 码的下一级编码(可为空,初始时没有任何合并的单元编码不具有子编码)。
(4)当使用编码进行追溯时,对于本发明设计的表结构,可对编码列和(直接)子编码列 利用数据库的递归查询方法等。
[001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标识合并单元的物料编码管理方法及系统,编码规则简单, 能反映合并信息,且对合并信息的管理方便高效。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用于编码生成、存储及管理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合并单元编码规则及管理方法作详细地说明,需要 强调的是,这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19] 具体地,以房屋租赁管理为例,这里将房屋看作一种物料。
[0020] 本发明中定义原始单元编码的步骤中,分段编码按照性质码、大类码、小类码、序 列码的顺序。性质码:表明业务物料,如设一位:1_房屋等;大类码:表明实物所属大类,如 设两位:〇1_楼一、02-楼二、03-楼三等;小类码:表明实物所属小类,如设两位:01- -层、 02- 二层、03-三层等;序列码:表明实物的序列号;如设三位:001-房间一、002-房间二、 003- 房间三等。
[0021] 在以上编码的基础上,对大类码、小类码和物料码各段前增设一位标志位(假设业 务需求合并次数少于10次),初始值为0,至此定义原始单元编码步骤完成。
[0022] 通过本发明涉及的录入合并信息模块,将合并子单元的信息通过图形化界面录 入。
[0023] 合并单元编码生成模块读取合并信息。每进行一次合并,标志位数值增加1,生成 标志位标识。
[0024] 对合并段标志位后的编码进行重新命名,代表着一个新的单元,并将合并单元编 码和与之对应的子单元编码记录在数据库相应的表(如表1)中。
[0025] 对合并编码和与之对应的子单元编码进行追溯等应用时,可使用数据库的递归查 询统计每个初始单元的合并次数,统计每个单元的历史合并信息等。
【主权项】
1. 一种可标识合并单元的编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义原始单元的编码步骤:对 物料进行初始编码;录入合并单元信息步骤:系统界面录入合并时包含的信息;合并单元 编码生成步骤:读取合并信息,生成合并单元编码,并将合并编码及编码之间的关系存储在 数据库相应的表中。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编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义原始单元的编码时,首先 按照合理组织原则为原始物料单元分段编码,然后在有合并需求的单元所对应的编码段前 分别增加标志位,表明合并情况次数。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编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合并需求的单元所对应的 编码段前分别增加一位标志位,表明单元的合并情况,初始值为〇,数值大小表明合并的单 元中发生的最多合并次数,取值范围〇~9 ;若合并次数不小于10次,可在定义编码规则时增 加多位标志位表明合并情况。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编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录入合并单元信息时,将合并 包含的所有信息进行录入。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编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合并单元编码生成时,首先读 取录入的合并信息,判断合并层级并生成标志位标识,生成合并段新编码,并将合并单元编 码和与之对应的子单元编码记录在数据库相应的表中。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编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合并单元编码和与之对应的 子单元编码记录在类似于如表1所示的数据库表中。7. -种可标识合并单元的编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定义原始单元的编码 模块、录入合并信息模块和合并单元编码生成及存储模块。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料编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定义原始单元的编码模块包 括分段顺序编码模块和增设标志位模块。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料编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合并单元编码生成及存储模 块包括判断合并层级并增加对应标志位数值模块、产生合并段新编码模块以及编码存储模 块。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标识合并单元的编码管理方法及系统,解决了具有合并业务的单元编码标识问题,为管理者提供一个可读性强,满足合并的无限可能性的编码生成方法;同时方便在数据库事务处理中实现信息追溯。一种可标识合并单元的编码管理的步骤,包括定义原始单元的编码、录入合并信息和合并单元编码生成及存储。一种可标识合并单元的编码管理系统,包括定义原始单元的编码模块、录入合并信息模块和合并单元编码生成及存储模块。通过设置带有标志位的编码,判断合并层级并增加对应标志位数值,生成合并段新编码产生可标识合并单元的物料编码。将合并单元的编码和与之对应的子单元的编码存储于数据库,通过数据库查询可实现一些业务信息的追溯。
【IPC分类】G06Q10/06
【公开号】CN105069568
【申请号】CN201510483575
【发明人】蔡强, 司忠平, 李海生, 姜同强, 蒋菲
【申请人】北京工商大学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8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