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移动终端指静脉识别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79609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移动终端指静脉识别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移动终端指静脉识别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终端。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类型的终端层出不穷,各种应用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们对终端的使用或者说依赖也与日倶增。而终端上往往保存了个人隐私信息,比如通讯录,照片,信息记录,甚至银行卡号等,这就对移动终端的保密提出了要求。
[0003]现在比较通行的做法是通过设置输入密码,对密码进行认证,当密码通过认证后允许使用终端设备。但这种方法的弊端是:密码常常容易遗忘或者输入错误,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另外如果被人破解,也存在保密度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移动终端指静脉识别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终端,使该指静脉识别装置可以集成在小型终端设备上,并且具有识别方便,安全性尚等特点。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移动终端指静脉识别装置,设置于移动终端,包括:
[0006]手指限位部,设置于终端背板,用于限制手指位置;
[0007]发光部,靠近所述手指限位部,用于对手指限位部放置的手指进行打光;
[0008]摄像装置,用于对手指静脉图像进行拍摄;所述摄像装置与移动终端的主控系统进行连接。
[0009]优选的,
[0010]所述摄像装置设置于终端背板外表面,突出于所述背板外表面对手指静脉图像进行拍摄;或者,
[0011]所述摄像装置设置于终端背板内表面,相应的,所述移动终端指静脉识别装置还包括第二近红外滤光片,所述第二近红外滤光片设置于所述手指限位部和所述摄像装置之间的终端背板上。
[0012]优选的,
[0013]所述发光部设置于终端背板外表面,突出于所述背板外表面对手指进行打光;或者
[0014]所述发光部设置于终端背板内表面;所述移动终端指静脉识别装置还包括第一近红外滤光片,所述第一近红外滤光片设置于所述发光部与所述手指限位部之间,用于抑制环境可见光和非近红外光对指静脉识别的影响;以及不透红外隔板,安装于发光部与摄像装置之间。
[0015]优选的,所述发光部包括多颗近红外LED发光二极管。
[0016]优选的,所述手指限位部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限位点或者限位凸台或者限位凹槽。
[001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主控系统,还包括:
[0018]手指限位部,设置于终端背板,用于限制手指位置;
[0019]发光部,靠近所述手指限位部,用于对手指限位部放置的手指进行打光;
[0020]摄像装置,用于对手指静脉图像进行拍摄;所述摄像装置与移动终端的主控系统进行连接。
[0021]优选的,
[0022]所述摄像装置设置于终端背板外表面,突出于所述背板外表面对手指静脉图像进行拍摄;或者,
[0023]所述摄像装置设置于终端背板内表面,相应的,所述移动终端指静脉识别装置还包括第二近红外滤光片,所述第二近红外滤光片设置于所述手指限位部和所述摄像装置之间的终端背板上。
[0024]优选的,
[0025]所述发光部设置于终端背板外表面,突出于所述背板外表面对手指进行打光;或者
[0026]所述发光部设置于终端背板内表面;所述移动终端指静脉识别装置还包括第一近红外滤光片,所述第一近红外滤光片设置于所述发光部与所述手指限位部之间,用于抑制环境可见光和非近红外光对指静脉识别的影响;以及不透红外隔板,安装于发光部与摄像装置之间。
[0027]优选的,所述发光部包括多颗近红外LED发光二极管。
[0028]优选的,所述手指限位部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限位点或者限位凸台或者限位凹槽。
[0029]本发明解决了指静脉识别装置外形尺寸较大,无法应用于较薄移动终端的问题,结合移动终端较快的处理速度,提高移动终端的信息处理安全性。并且具有识别方式简单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移动终端指静脉识别装置结构示意图(剖面图)。
[0031]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便携式移动终端指静脉识别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主视图)。
[0032]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移动终端指静脉识别装置结构示意图(剖面图)。
[0033]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便携式移动终端指静脉识别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主视图)。
[0034]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移动终端指静脉识别装置结构示意图(剖面图)。
[0035]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便携式移动终端指静脉识别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主视图)。
[0036]图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移动终端指静脉识别装置结构示意图(剖面图)。
[0037]图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便携式移动终端指静脉识别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主视图)。
[0038]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指静脉识别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0]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生物特征逐渐成为信息加密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生物特征能够在移动终端获得的应用很少。目前市面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款手机上采用了指纹识别。但是由于指纹裸露在皮肤的表面,指纹信息很容易被复制,且手指易发生脱皮、划伤等状况,指纹的安全性并不是很高。
[0041]由于手指静脉采集系统需要照明,如何将手指静脉采集系统应用在手机等便携式终端上,成为了本领域的技术难题。
[0042]人体静脉中的脱氧血红蛋白对波长在700?900nm的近红外光有较强的吸收作用。所以当采用近红外发光二极管(LED)从一侧照明静脉时,在另外一侧采用对近红外响应的探测器模组拍摄时,就可以得到高对比度的手指静脉图像。静脉部分为画面中黑色的部分,而没有静脉的部分画面较亮。
[0043]参照图1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移动终端指静脉识别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移动终端指静脉识别装置包括:
[0044]手指限位部102,位于手机背部,用于限制手指位置;在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手指限位部包括至少一个限位点;所述限位点能限制手指的前后和上下位置,避免手指放置位置不一致,导致识别失败;
[0045]发光部100,设置在手指斜下侧(当手机正面朝下时),用于对手指限位部放置的手指从侧下方进行打光;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发光部100包括多颗近红外led发光二极管;
[0046]第一近红外滤光片104a,设置于所述发光部100与所述手指限位部102之间,用于抑制环境可见光和非近红外光对指静脉识别的影响;
[0047]第二近红外滤光片104b,第二近红外滤光片104b下安装有斜向上针对手指进行拍摄的摄像装置1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