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726945阅读:来源:国知局
附图1从智能穿戴设备侧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01 -步骤S104。
[0047]步骤S101:接收目标用户的表面肌电信号。
[0048]具体地,穿戴于目标用户身上的智能穿戴设备采集或接收目标用户的表面肌电信号,其中,表面肌电信号是浅层肌肉和神经干上电活动在皮肤表面的综合效应,更具体地是神经肌肉系统在进行随意性和非随意性活动时的生物电变化经表面电极引导、放大、显示和记录所获得的一维电压时间序列信号,其振幅约为0-5000μν,频率O-lOOOHz,信号形态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神经肌肉的活动。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智能穿戴设备中的表面肌电信号检测模块从目标用户的人体表面进行表面肌电信号的采样,其中表面肌电信号检测模块可以使用医用采样电极采样人体表面的表面肌电信号,并可以位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背面并粘贴于皮肤表面,方便人体表面肌肉电信号的采样。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上肢残疾人士来说,虽然上肢后臂可以有多种动作模式,可能仍然不够对应终端的各种控制操作,因此可以利用身体的其它部位的运动作为可替代的表面及电信号的产生来源,例如腿部、头部等。还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同时采样人体多个部位的表面肌电信号,通过组合就可以极大的增加人体动作模式,对应的终端的控制指令也可以同步增加。
[0049]步骤S102:提取所述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参数,并确定所述特征参数所对应的预设通话控制指令。
[0050]具体地,将步骤S101中接收得到的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处理并进行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将原始表面肌电信号经过放大和滤波等预处理后,再经过模数转换(Analog to Digital,AD)为数字信号。这种数字信号经过时域和频域(包括FFT,功率谱,倒谱)等各种现有的信号处理方法,提取出各种与不同人体特征动作对应的信号特征,再经过模糊识别等模式识别方法,最终将不同的人体动作与通话控制指令识别结果一一对应起来。所述预设通话控制指令包括:呼叫指令、挂断指令、免提指令、静音指令、录音指令、音量调节指令、紧急呼叫指令和针对预设号码的呼叫指令中的至少一种。
[0051 ]步骤S103:将所述预设通话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使用的终端,以使得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预设通话控制指令进行通话的控制。
[0052]具体地,将步骤S102中确定的预设通话控制指令通过有线或无线的发送方式发送至目标用户使用的终端,该终端可以预先与智能穿戴设备建立绑定关系,例如,可以预先通过红外、蓝牙、W1-Fi等方式进行了连接。最终使得终端根据该接收到的预设通话控制指令进行通话的控制。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对于通话控制指令只是其中一种应用场景,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终端的各类应用的控制,如娱乐多媒体应用的控制、开机关机控制或其它应用的控制等。
[0053]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目标用户的表面肌电信号,并提取所述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特征参数所对应的预设通话控制指令,最终将所述预设通话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使用的终端,以使得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预设通话控制指令进行通话的控制。即通过采集目标用户由肌体动作产生的表面肌电信号,并将根据该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参数确定对应的终端通话控制指令发送至终端进行控制,从而实现目标用户无需通过手指而只需要通过肌肉活动就可以对终端的通话进行控制的功能,满足了特殊人群的通话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
[0054]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结合附图2从智能穿戴设备侧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201 -步骤S204。
[0055]步骤S201:预先存储所述目标用户的特征参数和预设通话控制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Ο
[0056]具体地,用户可以预先定义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参数所对应的预设通话控制指令,也可以根据需求随时添加对应关系,或修改参数的大小或与通话控制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便于更加贴近用户自身的习惯和需求。其中预设通话控制指令包括:呼叫指令、挂断指令、免提指令、静音指令、录音指令、音量调节指令、紧急呼叫指令和针对预设号码的呼叫指令中的至少一种。例如目标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肢体的动作习惯,进行特征参数范围所对应的预设通话控制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设定,由于每个用户的肌体动作产生的表面肌信号的特征参数都不一样,因此可以根据用户的自身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设定。本方法步骤的执行可以预设多个特征参数或特征参数范围分别对应的预设通话控制指令,灵活地满足了目标用户的多种终端控制需求。
[0057]步骤S202:接收目标用户的表面肌电信号。
[0058]步骤S203:提取所述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参数,并确定所述特征参数所对应的预设通话控制指令。
[0059]步骤S204:将所述预设通话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使用的终端,以使得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预设通话控制指令进行通话的控制。
[0060]具体地,步骤S202至步骤S204可以对应参考图1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3,在此不再赘述。
[0061]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目标用户的表面肌电信号,并提取所述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参数,确定所述特征参数所对应的预设通话控制指令,最终将所述预设通话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使用的终端,以使得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预设通话控制指令进行通话的控制。即通过采集目标用户由肌体动作产生的表面肌电信号,并将根据该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参数确定对应的终端通话控制指令发送至终端进行控制,从而实现目标用户无需通过手指而只需要通过肌肉活动就可以对终端的通话进行控制的功能,满足了特殊人群的通话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
[0062]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结合附图3从智能穿戴设备侧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301-步骤S305。
[0063]步骤S301:预先存储所述目标用户的特征参数和预设通话控制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Ο
[0064]步骤S302:接收目标用户的表面肌电信号。
[0065]具体地,步骤S301至步骤S302可以对应参考图2实施例中的步骤S201至步骤S202,在此不再赘述。
[0066]步骤S303:将所述表面肌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模数转换处理。
[0067]具体地,由于表面肌电信号非常微弱,所以先要对微弱信号进行放大,才能达到AD转换的要求,而且由于人体是一导电体,工频干扰及体外的电场、磁场感应都会在人体内形成测量噪声,干扰表面肌电信号的检测,严重影响表面肌电信号的正确测量;并且表面肌电信号一般只有毫伏级电压,信号中往往夹带着低频(接近直流)和高频的干扰信号,真正有用的肌电信号大致在10Hz — 500Hz之间,因此需要进行滤波,否则可能会掩盖表面肌电信号,最后,将经过放大和滤波的表面肌电信号进行AD转换,以便于对信号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特征参数的提取。
[0068]步骤S304:提取经过处理的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参数,并识别所述特征参数所匹配的动作指令。
[0069]具体地,提取步骤S303中经过处理的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参数,例如时域特征参数、频域特征参数等,根据该特征参数,识别相匹配的动作指令。例如动作指令可以为,左臂举起对应为接听电话、右臂举起对应为挂断电话、左臂平行于肩高对应为录音指令等。
[0070]步骤S305:将所述预设通话控制指令通过有线方式或者蓝牙、红外、无线保真技术W1-F1、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FC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使用的终端。
[0071]具体地,将预设通话控制指令通过有线方式或者蓝牙、红外、无线保真技术W1-F1、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FC发送至与该智能穿戴设备建立了通信连接的目标用户使用的终端,以使得终端根据该预设通话控制指令进行通话的控制。
[0072]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图4、图5和图6分别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控制方法的一个具体应用场景示意图、另一个具体应用场景示意图和又一个具体应用场景示意图,假如某残疾人士是上肢双前臂残疾,将智能可穿戴设备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