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750451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0]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柔性屏的第一种变形方式;
[0031]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柔性屏的第二种变形方式;
[0032]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柔性屏的第三种变形方式;
[0033]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柔性屏 电子设备存在不能自动控制柔性屏产生形变,进而控制柔性屏上的显示内容相对于用户的 可见性的技术问题,实现柔性屏电子设备可根据参数信息的不同自动控制柔性屏产生形 变,进而控制柔性屏上的显示内容相对于用户的可见性的技术效果。
[0035]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36] -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显示单元,所述方法包 括:
[0037] 所述显示单元具有第一形状,且所述显示单元的当前可见显示区域面积为第一面 积时,检测是否存在符合预定条件的至少一个事件,获得一检测结果;
[0038] 在所述检测结果为是时,控制所述显示单元改变为具有与所述第一形状不同的第 二形状,使所述当前可见显示区域面积为不同于所述第一面积的第二面积。由于本申请实 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是通过检测获取电子设备周围环境信息或电子设备上显示的内容,当 电子设备周围环境不安全或电子设备上显示的内容是私密内容时,自动控制电子设备以卷 起或折叠,使可见的显示内容的面积减小,进而减少可见信息的泄露。所以,有效解决了现 有技术中柔性屏电子设备只能通过响应用户手动操作,才能控制柔性屏产生形变,进而控 制柔性屏上的显示内容相对于用户的可见性,而不能自动控制柔性屏产生形变,进而控制 柔性屏上的显示内容相对于用户的可见性的技术问题,从而实现了柔性屏电子设备可根据 参数信息,自动控制柔性屏产生形变,进而控制柔性屏撒上的显示内容相对于用户的可见 性的技术效果。
[0039]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 做详细的说明。
[0040] 在具体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之前,先对方法所应用的电子设备做 一个基本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具体可以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 等,也可以是别的电子设备,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电子设备中具有显示单元,可以是柔性 材料制成的显示屏,也可以是半柔性材料制成的显示屏,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0041] 实施例一
[0042] 请参考图1,本申请的实施例一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描述。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3] S101 :所述显示单元具有第一形状,且所述显示单元的当前可见显示区域面积为 第一面积时,检测是否存在符合预定条件的至少一个事件,获得一检测结果。
[0044] 具体来讲,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101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为:
[0045] 检测是否存在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所处环境和/或所述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内容类 型变化相关的至少一个变化事件,获得一检测结果。
[0046]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中S101中的检测是否存在 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所处环境变化相关的至少一个变化事件,获得一检测结果的步骤时,具 体包括:
[0047] S201,在第一时刻获得所述所处环境的第一环境参数,及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的 且与所述第一时刻间隔预设时长的第二时刻,所述所处环境的第二环境参数;
[0048] S202,获得所述第一环境参数与所述第二环境参数的环境参数差值;
[0049] S203,判断所述环境参数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环境参数差值,获得第一判 断结果;
[0050] S204,判断所述环境参数差值是为正值还是为负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0051] S205,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判断结果,检测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环境 变化事件,获得一检测结果。
[0052]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201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具体包 括:
[0053] S2011,检测所述预设时长内的N个环境信息参数,获得N个环境信息参数检测结 果,其中,N为正整数;
[0054] S2012,基于所述N个环境信息参数检测结果,使用预设算法获得所述第一环境参 数,及所述第二环境参数。
[0055]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步骤S101除了检测是否存在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所处环 境变化相关的至少一个变化事件之外,还可以一起检测是否存在与所述显示单元上的显示 内容类型变化相关的至少一个变化事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这两个检测是和/或的关系, 艮P :可以只检测其中一个,或两个同时检测。
[0056] 具体来讲,请参考图4,对于步骤:检测是否存在与所述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内容类 型变化相关的至少一个变化事件,获得一检测结果,具体包括:
[0057] S301,检测获得当前时刻的显示内容类型;
[0058] S302,判断所述显示内容类型是否为预设类型,获得类型判断结果;
[0059] S303,基于所述类型判断结果,检测是否存在至少一个显示类型变化事件,获得检 测结果,其中,在所述类型判断结果为是时,表明存在至少一个显示类型变化事件。
[006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通过步骤S101获得的检测结果为是时,便执行步骤S102, 艮P :在所述检测结果为是时,控制所述显示单元改变为具有与所述第一形状不同的第二形 状,使所述当前可见显示区域面积为不同于所述第一面积的第二面积。
[0061]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步骤S102会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具体来讲,通过步骤S102可 以将当前可见显示区域面积从第一面积调整到比第一面积大的第二面积;也可以将当前可 见显示区域面积从第一面积调整到比第一面积小的第二面积。具体来讲,包括如下三种实 现方式:
[0062] 第一种方式:
[0063] 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且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环境参数差值是为正值 时,步骤S102的实现具体为:
[0064] 控制所述显示单元改变为具有与所述第一形状不同的第二形状,使所述当前可见 显示区域面积为大于所述第一面积的第二面积。
[0065] 第二种方式:
[0066] 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且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环境参数差值是为负值 时,步骤S102的实现具体为:
[0067] 控制所述显示单元改变为具有与所述第一形状不同的第二形状,使所述当前可见 显示区域面积为小于所述第一面积的第二面积。
[0068] 第三种方式:
[0069] 在所述类型判断结果为是时,步骤S102的实现具体为:
[0070] 控制所述显示单元改变为具有与所述第一形状不同的第二形状,使所述当前可见 显示区域面积为小于所述第一面积的第二面积。
[0071] 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清楚完整地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在下面 的具体描述中,将以电子设备是智能手机,显示单元为柔性屏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如下:
[0072] 在结合例子,具体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实现过程之前,先从用户使用过程 来做一些说明:
[0073] 小张正在通过智能手机查阅公司的机密文件,小张的手机为正常状态,此时恰好 有陌生人经过小张的身边,而小张并没有意识到。这时,智能手机检测到了有陌生人靠近了 手机,于是触发了智能手机对显示内容的保护机制,小张的智能手机迅速的由原来形状,卷 成一个圆筒状,使得显示单元的可见面积变小,甚至完全不可见,保证了智能手机上的机密 文件没有泄露,当陌生人离开之后,智能手机检测到周围的环境很安全,不存在信息泄露的 危险,智能手机又从圆筒状变为原来的形状,小张可以继续查阅文件。
[0074] 当然不仅限于此,智能手机可以根据周围其他因素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形态,如: 当智能手机检测到从高处快速落下时,智能手机也可以根据这一检测到的信息,将自己卷 成一个圆筒状或其他形状,保证在落地时,可以保护其内部的柔性显示单元。
[0075] 又如,在智能手机检测到显示单元上正在显示比较私密的内容时,也可以将自己 卷成圆筒状或对折,遮挡显示单元上的显示内容,保证用户的隐私安全。
[0076] 又或者,在智能手机检测到用户的使用环境变化时,智能手机都可以通过环境的 变化改变自身的形状,如从家里出来走到户外时,智能手机便会通过对折或卷曲的方式减 小手机的可见显示面积,以保护用户手机上的信息安全,以及用户从户外到家里,智能手机 又会通过展开的方式,自动的将手机的可见显示面积变大,以供用户更方便的查阅显示内 容。
[0077] 当然,这样的应用场景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0078] 下面结合例子,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
[0079] 具体来说,假设显示单元的第一形状为非平板形状;并且假设显示单元的当前可 见显示区域面积为40平方厘米;假设符合预定条件的事件有4种,具体为:有陌生人靠近 智能手机的第一预设事件;显示单元正在浏览私密内容的第二预设事件;智能手机通过摄 像装置或其他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智能手机从户外环境进入到室内环境的第三预设事件; 以及智能手机通过重力感应装置或其它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智能手机正高速的下落或上升 的第四预设事件。
[0080]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首先执行步骤S101,即为:所述显示单元具有第一形状,且所 述显示单元的当前可见显示区域面积为第一面积时,检测是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