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采集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751607阅读:来源:国知局
单位录入、也可以职业测评机构录入、也可以由家长录入,也可以由学生本人录入,也可以从其它网络平台导入,在此不一一列举。例如,该数据采集系统包含一个搜索模块,该搜索模块可以根据学生的标识从互联网的其他系统中获取与该学生有关的信息。其中,其他系统包括但不仅限于个人征信系统、交通违章系统等。搜索模块可以按照用户的指示搜索指定的系统。
[0044]如图2所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采集系统,所提供的数据采集系统包括获取模块10、审核模块20、量化模块30、分类模块40、汇总模块50、接收模块60、查询模块70、默认输出模块80以及权重设置模块90;
[0045]获取模块10,用于从与所述数据采集系统相关联的系统中自动获取学生信息;其中,与所述数据采集系统相关联的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教学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心理测评系统、学生管理系统、职业测评系统、人才管理系统以及其它网络平台。
[0046]审核模块20与获取模块10连接,审核模块20用于对获取到的所述学生信息进行格式和信息真伪审核,并将审核完的学生信息按照预设维度存入所述原始数据库;其中,所述预设维度包括但不限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爱好特长、社会实践、党团生活、生涯规划、家庭环境以及获奖情况。
[0047]其中,格式审核包括但不限于:
[0048]每个维度的信息是否超过字数限制;
[0049]每个维度的信息是否与该维度的字符类型匹配。
[0050]审核模块20,具体用于将通过审核的学生信息按照预设维度存入所述原始数据库。将未通过审核的学生信息进行标记,并向管理员发出提醒。其中,标记中会显示录入失败的原因以及修改未通过审核的学生信息的方法。
[0051 ]量化模块30与原始数据库连接,还与指标数据库连接。
[0052]量化模块30,用于从原始数据库中按照预设维度获取学生信息;其中,所述预设属性包括但不限于:思想道德、学业水平、身心素质、艺术素质、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团队协作以及组织管理;
[0053]量化模块30,还用于按照预设属性从所述学生信息中提取所述预设属性对应的内容;
[0054]量化模块30,还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属性对应的取值范围和取值标准,将所述预设属性对应的内容量化为属性数值并进行存储;其中,可将属性数值存储到指标数据库。
[0055]例如,预设属性学业水平中学历的取值范围为O至5;如果学历是博士则对应5分,硕士则对应4分,本科对应3分,专科则对应2分,高中则对应I分,初中。也就是说,如果该学生的学业水平中学历为本科的话,那么学业水平中学历对应的属性数值为3分;
[0056]例如,预设属性学业水平中成绩的取值范围为O至5;如果成绩是优秀则对应5分,良好则对应4分,中等对应3分,及格则对应2分,不及格则对应I分。也就是说,如果该学生的成绩为中等的话,那么学业水平中的成绩对应的属性数值为3分
[0057]分类模块40,用于确定所述预设属性所属的属性层次;其中,所述属性层次包括基础层、提升层和精英层;其中,所述基础层包含思想道德、学业水平、身心素质、艺术素质;所述提升层包括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所述精英层包括创新精神、团队协作以及组织管理;
[0058]分类模块40,用于根据每个属性层次所包含的属性以及所述预设属性对应的属性数值,确定所述属性层次的特征值;
[0059]汇总模块50,用于根据所述属性层次的特征值以及所述属性层次对应的权重系数计算所述学生的特征值,所述学生的特征值用于表征所述学生的职业素养。
[0060]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汇总模块50具体用于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学生的特征值;
[0061 ] s=(A*X+B*Y+C*Z);
[0062]其中,所述S为学生的特征值,A、B、C是权重系数,X是基础层的特征值,Y是提升层的特征值,Z是精英层的特征值,所述A、B、C三者之和等于I。
[0063]可选的,所述A等于0.7,所述B等于0.2,所述C等于0.1。
[0064]可选的,所述A等于0.6,所述B等于0.3,所述C等于0.1。
[0065]可选的,所述A等于0.6,所述B等于0.2,所述C等于0.2。
[0066]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接收模块60,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学生信息;其中,用户按照预设的格式或者输入要求进行输入;
[0067]审核模块20,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学生信息进行格式和信息真伪审核,并将审核完的学生信息按照预设维度存入所述原始数据库。
[0068]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查询模块70与指标数据库连接;
[0069]查询模块70,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查询指令;
[0070]查询模块70,用于根据所述查询指令确定需要查询的学生的标识以及输出方式;
[0071]查询模块70,用于根据所述学生的标识获取所述需要查询的学生的特征值、属性层次、以及所述属性层次所包含的属性并按照所述输出方式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显示。其中,所述输出方式包括但不限于word文档、PDF文档、EXCEL文档以及PPT文档。
[0072]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默认输出模块80与指标数据连接;
[0073]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可重新设置默认输入模块80,以使得默认输出模块80输出用户选定的信息。
[0074]默认输出模块80,用于按照预设输出方式将所述学生的特征值、属性层次以及属性层次所包含的属性进行输出。
[0075]例如,默认输出模块80最好输出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专业、行业、学生特征值、基础层的特征值、提升层的特征值、精英层的特征值以及预设属性的属性数值。
[0076]权重设置模块90,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参数,并将所述参数设分别设置为基础层、提升层以及精英层的权重系数。
[0077]例如,用户登录权重设置界面,可分别为基础层、提升层以及精英层设置权重系统。但是这三者权重系数之和等于I。
[0078]从上可知,根据获得的学生特征值、基础层的特征值、提升层的特征值、精英层的特征值以及预设属性的属性数值,可对人才职业素养层次的分析与鉴定,实现定量、定性相结合地评价。并且,可以对人才的职业发展方向进行判断,实现定向评价。该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人才,给予即时的评价与反馈,为学校、教师、家长、人才、用人单位等不同群体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0079]如图3A和图3B所示,图3A和图3B提供了本发明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采集的流程。具体流程包括三个层次的处理,数据采集层、数据整理层、评价处理层、以及结果展示层。
[0080]其中,数据采集层包括智能采集和人工采集。
[0081]智能采集的过程如图4所示。一般通过与各个系统连接的模块进行自动获取。也可以是各个系统自动推送最新的信息至本发明的数据采集系统,也可以是本发明提供的数据采集系统定期地从与之相关联的系统中获取的数据。
[0082]数据整理层包括数据审核,按预设维度分类存储,按预设属性获取对应内容以及将属性对应的内容进行量化并存储至指标数据库。
[0083]评价处理层包括获取指标数据库中各个属性的特征值,并根据各个属性的特征值,计算基础层特征值、提升层特征值、精英层特征值以及学生特征值,该学生特征值用于指示该学生的职业素养。
[0084]结果展示层包括智能展示模块和自助展示模块。
[0085]例如,智能展示模块可以根据用户的历史数据查询用户的各类各层次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