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锁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0792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锁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锁一般采用n种开锁方式集成一路输出开锁指令,这种智能锁的缺陷是电子元器件集成在一块,驱动单一电机进行开锁,单一电机100%负载,且受限于只有一路锁工作指令,只要电子元器件坏掉,会导致依赖于电子元器件工作的开锁方式失效,造成锁不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锁控制系统,厂家将n种锁识别工作方式任意分组,独立输出到双电机,双电机同时工作,每个电机承担百分之五十的功率,当其中一个电机不能工作时,另一个承担百分百功率,可靠性大大提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锁控制系统,包括并列设置的刷卡系统模组、蓝牙模组、wifi模组、指纹模组、人脸识别模组和密码锁模组,所述刷卡系统模组、蓝牙模组、wifi模组、指纹模组、人脸识别模组和密码锁模组的输出端各自通过一个独立的mcu控制一个独立的继电器的动作,多个继电器的输出端直接控制双电机驱动锁执行机构,所述刷卡系统模组、蓝牙模组、wifi模组、指纹模组、人脸识别模组和密码锁模组中至少有一个参与运行。

所述刷卡系统模组、蓝牙模组、wifi模组、指纹模组、人脸识别模组和密码锁模组均通过主手机app进行授权或删除。

所述蓝牙模组和wifi模组均通过主手机app对副手机进行授权或删除。

所述刷卡系统模组、蓝牙模组、wifi模组、指纹模组、人脸识别模组和密码锁模组中有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参与运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厂家将n种锁识别工作方式任意分组,独立输出到双电机,双电机同时工作,每个电机承担百分之五十的功率,当其中一个电机不能工作时,另一个承担百分百功率,可靠性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锁控制系统,包括并列设置的刷卡系统模组、蓝牙模组、wifi模组、指纹模组、人脸识别模组和密码锁模组,本发明还可以包括市面上存在的其他可以识别的多种开锁模组,这里只列出了其中6种开锁模组,也可以是在8种、10种、12种等开锁模组中任意选择配合使用。

其中刷卡系统模组可以刷身份证、市民卡、射频卡或手机卡等。

所述刷卡系统模组、蓝牙模组、wifi模组、指纹模组、人脸识别模组和密码锁模组均通过主手机app进行授权或删除,所述刷卡系统模组、蓝牙模组、wifi模组、指纹模组、人脸识别模组和密码锁模组中至少有一个参与运行,可以是刷卡系统模组、蓝牙模组、wifi模组、指纹模组、人脸识别模组和密码锁模组中的任意一种、两个、三个或四个,用户在这些分好的开锁方式中可以选择适合自身的锁。因为一把锁如果集成太多的开锁方式,成本太高,没有市场前景。

通过主手机app可以对该智能锁的多个使用者的开锁方式进行授权,也可以删除某些使用者之前对其的授权,操作方便快捷,实用性好。其中各个模组均通过信息采集、加密、存储和验证开锁的步骤进行。锁工作信息存储在智能锁的tf卡或u盘中,并可通过主手机app实时查阅并存储。

所述蓝牙模组和wifi模组均通过主手机app对需要开锁的使用者的副手机进行授权或删除。

蓝牙模组、wifi模组均通过副手机实现开锁,其余几种开锁方式无需通过手机即可进行,蓝牙模组实现近程开锁,wifi模组则实现了近远程开锁。

所述刷卡系统模组、蓝牙模组、wifi模组、指纹模组、人脸识别模组和密码锁模组的输出端各自通过一个独立的mcu控制一个独立的继电器的动作,多个继电器的输出端直接控制双电机驱动锁执行机构,每一种锁识别工作方式均有一个独立的mcu和继电器,因此即便该种方式受损也不会影响到另外几种锁识别工作方式,虽然增加了成本,但可靠性大大提高,不会有锁损坏不能使用带来的不便或锁维修带来的种种麻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锁控制系统,包括并列设置的刷卡系统模组、蓝牙模组、WIFI模组、指纹模组、人脸识别模组和密码锁模组,所述刷卡系统模组、蓝牙模组、WIFI模组、指纹模组、人脸识别模组和密码锁模组的输出端各自通过一个独立的MCU控制一个独立的继电器的动作,多个继电器的输出端直接控制双电机驱动锁执行机构,所述刷卡系统模组、蓝牙模组、WIFI模组、指纹模组、人脸识别模组和密码锁模组中至少有一个参与运行。本发明通过多种锁识别工作方式独立输出到双电机,双电机同时工作,可靠性大大提升;厂家将几种锁识别工作方式任意分组,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开锁需求进行选择。

技术研发人员:郑廷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廷相
技术研发日:2017.06.27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