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7795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装置,前述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装置形成为,挡片以向商品通路突出的方式被安装于沿上下方向延伸而形成商品通路的斜槽部。



背景技术:

以往,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装置为,相对于沿上下方向延伸地形成商品通路的斜槽部,挡片被以向商品通路突出的方式安装。该挡片一般地在上下方向上能够转动地将转动轴部轴支承于斜槽部,并且被施力部向上方施力。因此,挡片被在商品通路上落下的商品推压而向下方转动,商品通过后借助施力部向原来的姿势返回。这里,在斜槽部上安装有多个挡片,所以需要能够容易安装的挡片。

因此,作为将挡片容易地安装于斜槽部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装置,前述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装置为,通过对于前后的通路形成板及通路间隔板使用共通的部件,使零件数量变少,且消除无用的空间。该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装置具有姿势控制板较长地形成的一方的转动轴和较短地形成的另一方的转动轴,所以仅通过相对于通路形成板的姿势控制板安装片依次插入长转动轴和短转动轴,能够将姿势控制板容易地安装于通路形成板。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457541号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1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装置在通路形成板处与安装姿势控制板的一侧相反的一侧,配置成将姿势控制板向上方施力的弹簧露出。因此,例如,若在隔着姿势控制板的两侧形成商品通路,则弹簧向商品通路露出,有由于与弹簧的接触而商品受损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现有的问题而被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施力部从斜槽部露出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装置。

本发明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装置在沿上下方向延伸地形成商品通路的斜槽部处形成将挡片的转动轴部轴支承的安装部,挡片以向商品通路突出的方式被安装于安装部,被施力部向上方施力,安装部具有第1支承体和第2支承体,前述第1支承体从商品通路侧支承转动轴部,前述第2支承体从斜槽部侧支承转动轴部,第2支承体向商品通路侧突出来将转动轴部支承,并且形成突出部,突出部在转动轴部与斜槽部之间形成间隙,施力部以穿过由突出部形成的间隙的方式被配置。

这里,优选的是,突出部被形成于在转动轴部延伸的方向上隔着施力部的两个部位。

此外,可以是,第1支承体以互相隔开间隔地支承转动轴部的两端部的方式被配置于两个部位。

此外,可以是,第2支承体被配置于在两个部位上形成的第1支承体之间。

此外,优选的是,安装部被配置于在斜槽部处在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个部位,相邻的第1支承体被在相邻的安装部之间共通地形成。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装置,前述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装置为,第2支承体向商品通路侧突出来支承转动轴部,并且形成在转动轴部与斜槽部之间形成间隙的突出部,施力部被配置成穿过由突出部形成的间隙,所以抑制施力部从斜槽部露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挡片和斜槽部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挡片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形成于斜槽部的台阶部的结构的图。

图5是将挡片安装于斜槽部的情况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装置的结构。该商品收纳装置例如收纳罐、瓶及塑料瓶等商品,具有引导板1、斜槽部2、挡片3、一对侧板4,前述引导板1被配置于上部,前述斜槽部2配置成在引导板1的下侧在上下方向d1上延伸,前述挡片3被安装于斜槽部2,前述一对侧板4被配置成,从与上下方向d1正交的左右方向d3夹着引导板1及斜槽部2。

另外,在图1中,省略一对侧板4的一方的侧板。

引导板1将商品向既定的位置引导,被配置成从前部向后部朝向下方倾斜。具体地,多个引导板1被配置成,在上下方向d1上互相隔开间隔地排列,在引导板1之间形成投入口1a。

斜槽部2将商品向下方引导,配置成3个斜槽部2在前后方向d2上互相隔开间隔地排列。这里,前后方向d2是与上下方向d1正交且与左右方向d3正交的方向。该斜槽部2具有与上下方向d1一体地连接的多个斜槽板5。

多个斜槽板5形成为,将1张板状部件变形来在上下方向d1上一体地连接。此外,多个斜槽板5形成为分别弯曲成圆弧状。这里,斜槽部2借助一个或两个斜槽板5形成为大致相同的弯曲面,配置成该弯曲面在上下方向d1上排列。此时,在前后方向d2上相邻的斜槽部2被配置成,弯曲面的排列间距在上下方向d1上偏离大致半个间距。由此,在相邻的斜槽部之间形成曲折并且在上下方向d1上延伸的商品通路6a及6b。此时,商品通路6a和商品通路6b之间被一个斜槽部2间隔。另外,斜槽部2以商品通路6a及6b分别连通于投入口1a的方式被与引导板1对应地配置。

挡片3被分别配置于在上下方向d1上被连接的斜槽板5的连接部,形成为从该连接部向商品通路6a及6b侧突出。

侧板4将引导板1及斜槽部2卡合来支承,形成为在上下方向d1上延伸。

接着,对挡片3和斜槽部2的结构详细地说明。

如图2所示,挡片3具有挡片主体7、被配置于挡片主体7的根部附近的转动轴部8、被配置于转动轴部8的施力部9。

挡片主体7碰撞于在商品通路6a及6b上落下的商品来将商品的姿势修正,从斜槽部2向商品通路6a及6b侧突出,并且形成为在左右方向d3上宽度较宽。

转动轴部8用于使挡片主体7在上下方向d1上转动,形成为沿左右方向d3延伸。

施力部9将挡片主体7向上方施力,被配置于转动轴部8的中央部附近,将转动轴部8的周围形成为卷成线圈状。

另一方面,斜槽部2具有将挡片3的转动轴部8轴支承的安装部10。该安装部10具有以在前后方向上夹着转动轴部8的方式配置的支承体11和支承体12。

支承体11从商品通路侧支承转动轴部8,形成为覆盖转动轴部8的商品通路侧。支承体11由在左右方向d3上互相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两个支承体11a及11b构成,该支承体11a及11b将转动轴部8的两端部从商品通路侧支承。

支承体12支承与支承体11相反的一侧、即从斜槽板5侧支承转动轴部8,形成为从斜槽板5侧覆盖转动轴部8。支承体12在左右方向d3上被配置于支承体11a和支承体11b之间,将转动轴部8的中央部从斜槽板5侧支承。

这里,在支承体12上,形成有突出部13,前述突出部13向商品通路侧突出来支承转动轴部8,并且在转动轴部8和斜槽板5之间形成间隙s1。突出部13被配置于在转动轴部8延伸的方向上隔着施力部9的两个部位,形成为沿转动轴部8的外周在上下方向上细长地延伸。并且,以穿过由突出部13形成的间隙s1的方式配置有施力部9。

另外,优选的是,突出部13形成为具有比施力部9稍大的厚度。例如,相对于线径为0.7mm~0.8mm的施力部9,能够将突出部13以约1mm的高度形成。

此外,转动轴部8如图3所示,被在挡片主体7的宽度方向上分成两个部位来配置。这两个转动轴部8经由连结部14分别被连结于挡片主体7。通过用连结部14连结,在转动轴部8和挡片主体7之间形成间隙s2。因此,在转动轴部8的周围,以包围转动轴部8的方式形成间隙s1及s2,在该间隙s1及s2上以卷绕两个转动轴部8的方式配置施力部9。另外,两个转动轴部8为了安装施力部9而被分开配置,但它们作为相同的转动轴部8被一体地构成。

此外,在斜槽部2上,如图4所示,在挡片3的安装位置上形成有台阶部15。上侧的斜槽板5a的下部被配置成相对于下侧的斜槽板5b的上部向挡片3的突出方向伸出,形成为台阶部15从斜槽板5b的上部向挡片3的突出方向伸出,将斜槽板5a和斜槽板5b之间连接。并且,以从下侧抵接于台阶部15的方式配置有挡片3。即,台阶部15形成为,从上侧推压被施力部9向上方施力的挡片3,由此能够将挡片3保持成既定的姿势。

另外,如图2所示,安装部10被配置于在斜槽部2处在左右方向d3上排列的两个部位。这里,在左右方向d3上排列的两个安装部10中的仅一方的安装部10上安装有挡片3。

接着,对将挡片3安装于斜槽部2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斜槽部2如图5(a)所示,形成为将1张板状部件变形,多个斜槽板5在上下方向d1上一体地连接。斜槽部2例如能够通过压力加工等将板状部件变形来形成。此时,在斜槽板5的连接部上,形成有用于安装挡片3的安装部10。这里,安装部10具有互相向相反方向弯曲的支承体11a及11b和支承体12,形成用于在该支承体11a及11b和支承体12之间插入挡片3的转动轴部8的插入口p。此外,在支承体11a上形成有多个缝隙t,在缝隙t之间形成能够向支承体12侧变形的变形部16。进而,支承体11a及11b为了防止穿过相向的商品通路的商品与端部接触而发生损伤,形成有弯曲成将端部折回至靠紧的靠紧弯曲部18a。同样地,支承体12为了防止穿过隔着斜槽板5被形成于相反侧的商品通路的商品与端部接触而发生损伤,形成有弯曲成将端部折回至靠紧的靠紧弯曲部18b。

接着,如图5(b)所示,将挡片3的转动轴部8插入被形成于支承体11a和支承体12之间的插入口p。这里,图5(b)将斜槽部2从图5(a)的相反侧表示。之后,使挡片3向支承体11b侧移动,由此使转动轴部8插入被形成于支承体11b和支承体12之间的插入口p。由此,转动轴部8的两端部被插入插入口p内。

这里,支承体11a和支承体11b被以互相隔开间隔地将转动轴部8的两端部支承的方式被配置于两个部位,所以能够将挡片主体7切实地支承及保持。此外,支承体12被配置于支承体11a和支承体11b之间,所以能够将转动轴部8的中央部从与支承体11a及11b相反的一侧支承来将挡片主体7更切实地支承及保持。进而,支承体12被配置成将转动轴部8及施力部9从斜槽板5侧覆盖,所以能够抑制转动轴部8及施力部9向隔着斜槽板5被形成于相反侧的商品通路露出。

此外,在支承体11b上,形成有以限制转动轴部8向斜槽部2的中央部侧移动的方式突出的限制部17。另一方面,支承体11a将变形部16向支承体12侧推压,由此变形部16以限制转动轴部8向斜槽部2的侧部侧的移动的方式突出。借助该限制部17和变形部16,能够限制转动轴部8向左右方向d3移动。

这样,能够仅通过将挡片3的转动轴部8插入斜槽部2的插入口p来将挡片3容易地安装于斜槽部2。

另外,安装部10被配置于在斜槽部2处在左右方向d3上排列的两个部位。因此,例如,在将斜槽部2的朝向相反地配置的情况下,能够仅通过将挡片3的安装位置在相邻的安装部10之间改变来使其容易地对应。

进而,相邻的安装部10分别具有两个支承体11a及11b、1个支承体12,相邻的支承体11b在相邻的安装部10之间共通地形成。即,支承体11b形成为在相邻的安装部10之间延伸,在其中央部配置有一个限制部17。由此,能够使一个支承体11b与相邻的两个安装部10对应,能够将安装部10简单地构成。

这样,如图2所示,挡片3被安装于斜槽部2。此时,在挡片3的转动轴部8和斜槽板5之间借助突出部13形成有间隙s1,以穿过该间隙s1的方式配置有施力部9。由此,能够抑制在斜槽部2处施力部9向与安装挡片3的一侧相反的一侧露出。

因此,例如,如图1所示,在将商品通路6a及6b之间用1个斜槽部2间隔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安装于商品通路6a侧的挡片3的施力部9向商品通路6b侧露出,能够防止在商品通路6b落下的商品与施力部9接触。

此外,支承体12的突出部13形成为在上下方向d1上细长地延伸。因此,突出部13能够减少与转动轴部8的接触面积,能够使转动轴部8顺畅地转动。

进而,突出部13被形成于在转动轴部8延伸的方向上隔着施力部9的两个部位。因此,能够限制施力部9沿转动轴部8向侧方移动。

根据本实施方式,支承体12向商品通路侧突出来将转动轴部8支承,并且形成在转动轴部8和斜槽部2之间形成间隙s1的突出部13,施力部9被配置成穿过由突出部13形成的间隙s1,所以能够抑制施力部9从斜槽部2露出。

附图标记说明

1引导板、1a投入口、2斜槽部、3挡片、4侧板、5斜槽板、6a、6b商品通路、7挡片主体、8转动轴部、9施力部、10安装部、11、11a、11b、12支承体、13突出部、14连结部、15台阶部、16变形部、17限制部、18a、18b靠紧弯曲部、d1上下方向、d2前后方向、d3左右方向、s1、s2间隙、p插入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