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餐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6821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餐饮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餐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餐饮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的餐饮业尤其是大型餐饮及其服务都比较传统,运行模式主要包括:服务员记录用户的点菜信息,将点菜单送到后厨,后厨烹制菜肴后再经服务员传菜到点菜的餐桌上。用户用餐完毕后,收银台根据服务员传送的点菜信息统计结算。这种模式效率低下,需要的跑堂服务人员很多,难管理且容易出错,导致运营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餐饮行业效率低下和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效率较高和成本较低的智能餐饮系统。

为此,本发明设有材料储存准备模块、加热操作模块、碗类管理模块、汤类管理模块、配料管理模块、配送管理模块和网络终端操作模块。

优选的,材料储存准备模块设有食材放置箱,食材放置箱周围设有三轴坐标系,三轴坐标系上设有食材上提取开袋机械手;材料储存准备模块还设有食材下旋转分离机械手、食材输送装置和食材包装收集装置。

优选的,加热操作模块设于材料储存准备模块的一侧,加热操作模块设有两轴坐标系,两轴坐标系上设有电磁铁旋转机械手;两轴坐标系下方还设有电加热煮锅,电加热煮锅内还设有食材放置锅;加热操作模块还设有上水加热箱,上水加热箱连接有上水控制器和放水控制器。

优选的,碗类管理模块设于加热操作模块的一侧,碗类管理模块设有抓送碗装置,抓送碗装置的一侧设有存放碗装置,另一侧设有输送碗装置。

优选的,输送碗装置设有输送转台,输送转台上沿其圆周均匀设有多个碗体放置位,每个碗体放置位均由四根限位杆围绕形成,内部摞放有多个碗体。

优选的,抓送碗装置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取碗杆,取碗杆的底部设有移碗旋转杆,移碗旋转杆上设有取碗机械手。

优选的,汤类管理模块与碗类管理模块相邻,汤类管理模块设有升降平台,升降平台上设有汤桶,汤桶通过电磁阀、流量控制器与热交换器相连接。

优选的,配料管理模块设于加热操作模块与碗类管理模块之间,配料管理模块设有配料机械手。

优选的,配送管理模块设有柜台,若干取餐平台,每个对餐平台对应一个二维码扫码器;柜台上还设有配送移动块,配送移动块上设有配送旋转块,配送旋转块上设有配送机械手。

优选的,网络终端操作模块设设有plc通讯模块w-box-t。

本发明的智能餐饮系统基与数字控制网络采购坐标系控制机械手,与多轴控制机械手结合,采用工业标准的控制模式,以实现一类食品的自动制作工艺,尤其是适用用于制作煮类加工的食品,例如面条水饺火锅麻辣烫等。本发明能较好的解决食品的安全问题,智能餐厨依附于食品加工厂,通过食品加工厂将材料按一定要求加工后,直接做出熟食供应给用户,那么中间会省略销售服务相关的环节。食品材料选料集中控制性,即提高质量又能降低价格,以海鲜面为例,1碗高标准的海鲜面,高档面馆售价位35~50元之间,经过本餐饮系统同样质量就能将价格控制在8~20元之间,因为相当于客户直接面对食品加工厂。本发明能是按照工业4.0标准来制作的,那么它完全基于数字控制,通过更改参数即可满足多种要求,适用范围较为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材料储存准备模块的结构示意图(省略食材包装收集装置);

图3为材料储存准备模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材料储存准备模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加热操作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加热操作模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加热操作模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加热操作模块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碗类管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碗类管理模块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汤类管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汤类管理模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配料管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配送管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配送管理模块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材料储存准备模块;2、加热操作模块;3、碗类管理模块;4、汤类管理模块;5、配料管理模块;6、配送管理模块;7、网络终端操作模块;

1.1、冷藏库;1.2、食材放置箱;1.3、x轴;1.4、y轴;1.5、z轴;1.6、食材上提取开袋机械手;1.7、食材下旋转分离机械手;1.8、食材输送装置;1.9、食材包装收集装置;

2.1、横轴;2.2、纵轴;2.3、电磁铁旋转机械手;2.4、电加热煮锅;2.5、食材放置锅;2.6、自动上水加热箱;2.7、上水控制器;2.8放水控制器;2.9、支撑架;2.10、移动块;2.11锅架;2.12、旋转电机;

3.1、存放转台;3.2、限位杆;3.3支撑架;3.4、取碗杆;3.5、移碗旋转杆;3.6、取碗机械手;3.7、输送碗装置;3.8、存放碗装置;3.9、抓送碗装置;

4.1、底座;4.2、升降平台;4.3、汤桶;4.4、进汤控制电磁阀;4.5、流量控制器;4.6、热交换器;

5.1、配料机械手;

6.1、柜台;6.2、二维码扫码器;6.3、配送移动块;6.4、配送旋转块;6.5、配送机械手;6.6、取餐平台;6.7、支撑架;6.8、横轴;6.9、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智能餐饮系统设有材料储存准备模块1、加热操作模块2、碗类管理模块3、汤类管理模块4、配料管理模块5、配送管理模块6和网络终端操作模块7。

食品加工厂将材料分类处理好后,存放在材料储存准备模块1里,材料储存准备模块1按照用户订购食品,自动拆分材料,将食材放置在其输送系统上;加热操作模块2将准备好的食材从材料储存准备模块1取出,由坐标机械手放置在加热系统内加热;碗类管理模块3将碗放置好后,汤类管理模块4自动将汤加热,然后按照比例注入到碗内;配料管理模块5将加热操作模块2内加热处理完成的食材按照配料比放置到已经注入汤的碗内,完成为成品;配送管理模块6按照用户二维码信息将成品放置到用户窗口,由用户自行取走;网络终端操作模块7对外手机通过4g网络使用户可以使用手机app和手机支付宝等平台远程订购食品和与设备通讯等互动功能,对内可以将用户信息传递给设备,使设备可以按照用户要求操作,并将信息实时传递给用户知道。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材料储存准备模块设有冷藏库1.1,冷藏库1.1内设有若干排列摆放的食材放置箱1.2,食材放置箱1.2的四周设有三轴坐标系,三轴坐标系设有相对的两个x轴1.3,两个x轴1.3上设有相对的两个y轴1.4,两个y轴1.4上共同设有z轴1.5,z轴1.5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食材上提取开袋机械手1.6。两个y轴1.4可以分别沿两个x轴1.3长度方向同时运动,来调整食材上提取开袋机械手1.6的横向位置;z轴1.5可以沿两个y轴1.4的竖直方向运动,来调整食材上提取开袋机械手1.6的上下位置;食材上提取开袋机械手1.6可以沿z轴长度方向移动,来调节其自身的左右位置。当系统要求提取食材时,三轴坐标系带动食材上提取开袋机械手1.6联合移动将所需要的食材从食材放置箱1.2中取出。

材料储存准备模块1还设有食材下旋转分离机械手1.7、食材输送装置1.8和食材包装收集装置1.9,食材上提取开袋机械手1.6将从食材放置箱1.2取出的食材移动至食材下旋转分离机械手1.7处,食材下旋转分离机械手1.7夹紧食材,同时食材上提取开袋机械手1.6上的开袋机构(可为常用的机械剪刀等)动作,将食材包装剪开,食材上提取开袋机械手1.6移动将残袋放入食材包装收集装置1.9(如收集箱等)中;同时,食材下旋转分离机械手1.7旋转将食材倾倒至食材输送装置1.8(如输送带等)上,然后再反向旋转将食材袋放入到食材包装收集装置1.9中,至此,食材整体准备工作完成。

食材上提取开袋机械手1.6和食材下旋转分离机械手1.7可选用常用的机械手,只要能够实现其各自相应的功能即可。

如图5至图8所示,加热操作模块设有支撑架2.9,支撑架2.9上设有两轴坐标系,两轴坐标系设有横轴2.1,横轴2.1上设有移动块2.10,移动块2.10上设有纵轴2.2,移动块2.10可以带动纵轴2.2沿横轴2.1长度方向来回移动;纵轴2.2上设有电磁铁旋转机械手2.3,纵轴2.2可以带动电磁铁旋转机械手2.3沿移动块2.10上下运动。电磁铁旋转机械手2.3设有旋转电机2.12,当磁铁旋转机械手2.3通电产生磁性后将下方的食材放置锅2.5吸住,旋转电机2.12带动其旋转移动。

支撑架2.9上、两轴坐标系的下方还设有锅架2.11,锅架2.11上设有并排的多个电加热煮锅2.4,每个电加热煮锅2.4内均设有一个食材放置锅2.5。支撑架2.9上、与锅架2.11相邻还设有自动上水加热箱2.6,自动上水加热箱2.6还连接有上水控制器2.7和放水控制器2.8。自动上水加热箱2.6的自动上水功能可通过水位控制器和水泵来实现,加热功能可通过加热棒来实现。

加热操作模块2的工作过程如下:

纵轴2.2沿横轴2.1横向移动,以调整电磁铁旋转机械手2.3在电加热煮锅2.4上方的横向位置;纵轴2.2带动电磁铁旋转机械手2.3沿竖直方向运动,以调整其距离电加热煮锅2.4的上下距离。调整完毕后,电磁铁旋转机械手2动作,将食材放置锅2.5从电加热煮锅2.4中取出,当食材提取到食材放置锅2.5中后,电磁铁旋转机械手2.3带动食材放置锅2.5再移动到电加热煮锅2.4处,将食材放置锅2.5放置到电加热煮锅2.4中后移开。自动上水加热箱2.6通过上水控制器2.7将热水引入电加热煮锅2.4中,加热启动。食材加热完成后,放水控制器2.8控制电加热煮锅2.4内的水放出,以便清洗或者更换新热水。至此,食材加热工作完成。

碗类管理模块3设于加热操作模块2的一侧,如图9和图10所示,碗类管理模块3按顺序依次设有存放碗装置3.8、抓送碗装置3.9和输送碗装置3.7。

存放碗装置3.8设有存放转台3.1,存放转台3.1上沿其圆周均匀设有12个碗体放置位,每个碗体放置位均由四根限位杆3.2围绕形成,每四根限位杆3.2围绕形成的碗体放置位内部均摞放有多个碗体。

抓送碗装置3.9设有支撑架3.3,支撑架3.3上设有可沿支撑架3.3上下移动的取碗杆3.4,取碗杆3.4的底部设有可旋转的移碗旋转杆3.5,移碗旋转杆3.5上设有取碗机械手3.6。取碗杆3.4连接有取碗升降电机,移碗旋转杆3.5连接有移碗旋转电机。

输送碗装置3.7可以为转角式输送线。

碗类管理模块3的工作过程如下:取碗升降电机带动取碗杆3.4下行,进而带动移碗旋转杆3.5和取碗机械手3.6在存放转台3.1上的碗体放置位上抓取碗,如果当前碗体放置位上没有碗,则存放转台3.1旋转到另一碗体放置位处。然后取碗杆3.4升起到位,移碗旋转电机带动移碗旋转杆3.5旋转,带动取碗机械手3.6到达转角式输送线3.7处,取碗杆3.4下落到位,取碗机械手3.6放碗;取碗杆3.4升起,移碗旋转杆3.5旋转到取碗位。同时转角式输送线3.7移动1个设定距离。至此,碗类管理模块完成1个动作循环。

与碗类管理模块3相邻还设有汤类管理模块4,如图11和图12所示,汤类管理模块4设有底座4.1,底座4.1上设有升降平台4.2,升降平台4.2可通过升降气缸等装置来实现其升降功能;升降平台4.2上放置有若干个汤桶4.3,汤桶4.3内存放有汤类液体。升降平台4.2可以带动汤桶4.3上下移动,从而方便操作人员更换汤桶4.3。

汤桶4.3下端的开口通过进汤控制电磁阀4.4、流量控制器4.5与食品级热交换器4.6相连。

汤类管理模块4的工作过程如下:升降平台4.2放下,工作人员将汤桶4.3放置好后升起。当接受进汤指令后,进汤控制电磁阀4.4打开,流量控制器4.5控制进汤量的多少,经过316食品级热交换器4.6加热后流入碗内。至此,完成加汤动作。

配料管理模块5设于加热操作模块2与碗类管理模块3之间,如图13所示,配料管理模块5设有配料机械手5.1,配料机械手5.1可以完成模拟人的多种动作,例如搅和汤东西,配比调料,再是将加热操作模块2中已经加热好的食材,按照比例放置在碗类管理模块3上已经被汤类管理模块4注入热汤的碗里。至此,一碗高质量的面条或者馄饨水饺等加工完成。

配送管理模块6与转角式输送线3.7相邻,如图14和图15所示,配送管理模块6设有柜台6.1,柜台6.1上设有若干并排的取餐平台6.6,每个取餐平台6.6对应设有一个二维码扫码器6.2。柜台6.1上还设有支撑架6.7,支撑架6.7上设有横轴6.8,横轴6.8上设有滑块6.9,滑块6.9上设有配送移动块6.3,配送移动块6.3可跟随滑块6.9沿横轴6.8在柜台6.1的横向方向上平行移动。

配送移动块6.3可通过升降电机来进行上下移动,配送移动块6.3的底部设有配送旋转块6.4,配送旋转块6.4上设有配送机械手6.5,配送旋转块6.4可通过旋转电机带动配送机械手6.5旋转。

配送管理模块6的工作过程如下:当用户被通知来柜台6.1取餐、用手机在二维码扫码器6.2上扫码后,柜台6.1读取到当前用户的购餐信息,配送移动块6.3、配送旋转块6.4带动配送机械手6.5将已经完成的相对于客户购餐信息的面食,抓取后放置到用户对应的取餐平台6.6上,并监视食品取走,如果取走完成当次购餐步序。

网络终端操作模块设7设有plc通讯模块w-box-t,实现操作终端(手机等)与设备控制plc互通。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