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智能门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2774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物智能门禁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禁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物智能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门禁系统,在智能建筑领域,指"门"的禁止权限,是对"门"的戒备防范。这里的"门",广义来说,包括能够通行的各种通道,包括人通行的门,车辆通行的门等。

出入口门禁安全管理系统是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它集微机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它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新技术。它是解决重要部门出入口实现安全防范管理的有效措施。其中,智能卡门锁是常见的门禁方式之一,其常用于银行、酒店、机房、军械库、机要室、办公间等场所。尤其像银行、机房、军械库、机要室、办公间等机密度比较高的场所,其对门禁系统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上述场所的门禁系统就是在门体上安装智能卡门锁,智能卡门锁包括锁体、感应器、控制器,感应器需要有相应的感应卡匹配,当感应器感应到与之匹配的感应卡时,感应器将授权的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会把锁体内的保险解锁,然后转动把手,就能把门体打开了。现有的感应卡门锁的感应器通常都设置在门体前面,但其实这样还不够安全;如酒店,当客人进入房间休息后,如果忘记反锁,酒店的工作人员还是能够有授权的感应卡快速的进入到房间内,银行、机房等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更高安全性的建筑物智能门禁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物智能门禁系统,包括门体,安装在门体上的智能卡门锁,所述智能卡门锁包括锁体、控制锁体保险开闭的控制器、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感应器可拆卸固定于门体背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感应器可拆卸固定于门体背面,所以只有第一次进去的主人知道这个感应器位于门体的哪个位置,他能快速的对准这个位置感应授权后打开门体,进入房间后,可以马上调整感应器位置,这样可以让后来的人无法快速的找到感应位置;甚至可以直接拆下感应器,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提高了安全性能;这种方式非常适合银行、酒店、机房、军械库、机要室、办公间等机密度比较高的场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门体由铁制成,所述感应器上固定连接有磁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磁铁直接吸附在铁门上,其固定紧密、可靠,而且安装与拆卸都非常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磁铁设有两块,分别固定于感应器的上下两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块磁铁能使得感应器被固定的更加稳定,防止出现脱落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磁铁与感应器之间设有铝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铝片能屏蔽感应器与磁铁之间的磁感应,避免磁铁干扰感应器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感应器上设有能吸附在门体背面的吸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吸盘非常实用,相比磁铁其整体质量更轻,而且成本更低,而且拆装也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感应器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固定板,所述吸盘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如果吸盘直接设置在感应器与门体之间,那会增加感应距离,容易导致感应不灵敏,因此在感应器的上下两侧设置固定板,在将吸盘固定在固定板上,然后吸盘再与门体连接;上下两侧都设置吸盘,连接也非常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感应器与控制器通过红外或蓝牙或无线信号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感应器要随时移动,所以用实体的导线连接会非常不方便,通过红外、蓝牙、无线的方式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使用非常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感应器至于门体背面,而且能够随时拆装,使得先进去的人有权利提高门禁的安全等级,将感应器挪位,或者直接暂时拆下感应器,以防止其他人快速进入,提高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门体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门体;2、锁体;3、感应器;31、固定板;4、磁铁;5、铝片;6、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建筑物智能门禁系统,包括门体1,安装在门体1上的智能卡门锁,智能卡门锁包括锁体2、控制锁体2保险开闭的控制器、感应器3,感应器3与控制器通过红外或蓝牙或无线信号连接。其中,门体1由铁或者钢制成,感应器3上固定连接有磁铁4,感应器3通过磁铁4吸附在门体1上。作为优选方式,磁铁4最好设有两块,分别固定于感应器3的上下两侧,这样能使感应器3被固定的更加稳定。另外,为了减弱磁性干扰,在磁铁4与感应器3之间设置铝片5,使得感应器3受磁铁4的影响客户。

实施例2

如图1图3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感应器3的固定方式,实施例2中的感应器3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固定板31,固定板31面向门体1的一面设置有吸盘6;吸盘6相比磁铁4其整体质量更轻,而且成本更低,而且拆装也非常方便。使用时,吸盘6吸附在门体1的光滑部位,需要拆卸时,可以将吸盘6以门为平面横移到有缝隙的部位即可轻松拆下吸盘6。

在机库、办公室等,需要一个不想被打扰的空间,或者需要高度保密的空间时,在门体1的背面可以将该感应器3移动到平常难以发现的位置,每次都有不同的变化,那别人就算拿了感应卡也不能很快的打开房间,相对提高了安全性能。而且由于感应器3放在门体1背后,通常没有事先了解,别人也不会发现这个门体1需要感应卡才能打开,所以也是变相提高了安全性。另外,当自己待在房间内时,可以直接把感应器3拿下来,暂时防止别人的打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