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6176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门锁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生活用具的使用体验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锁具是保护人们财产安全的重要防线,其使用的方便性和安全性是最受关注的指标,传统的用普通钥匙开启的锁具已不能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求,基于此,通过其他方式开启的智能锁具应运而生。然而,目前的智能锁具开启方式比较单一,从而导致一些特殊情况下人们开启锁具会存在不便。比如,密码锁忘记密码时会无法开启,而人们手指受伤或者沾染了其他不易擦掉的物品时,指纹锁的开启也会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锁具,该锁具使用方便,可储存多组开锁信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门锁,包括:

智能监控器,该智能监控器包括电性连接的电源、控制器、显示器、存储器、解调器和A/D转换器;

电子锁具,该电子锁具包括锁体和驱动装置,锁体内设有锁芯,锁芯上安装有锁舌,锁体的外部罩有锁壳,锁壳与锁体之间设有容纳智能监控器的空腔,锁壳上设有把手、操作面板和与显示器相适配的缺口,操作面板上设有开锁信号输入装置;

把手与锁舌联动,用于控制锁舌的伸缩;操作面板与A/D转换器电性连接,用于向智能监控器输入信号;智能监控器与电子锁具的驱动装置之间通过二芯电缆相连接。

进一步的,开锁信号输入装置包括以下装置的一种或几种:数字键盘、字母键盘、指纹扫描器、磁卡扫描器、红外线遥控信号接收器、网络信号接收器、摄像头。随着科技的发展,能够识别人们身份的信息越来越多,可以灵活选择设置多种开锁方式,避免开锁方式单一带来的不便。

进一步的,锁壳包括门外锁壳组件和门内锁壳组件,把手包括外把手和内把手,外把手安装在门外锁壳组件上,内把手安装在门内锁壳组件上;锁舌上固定连接有一驱动轴,驱动轴的横截面为长圆形、椭圆形或者带有棱角的多边形,外把手和内把手的转轴上分别设有与驱动轴相适配的连接孔;驱动轴的两端分别插入外把手和内把手上的连接孔,驱动轴的中部套置有驱动其复位的驱动轴弹簧。连接孔与驱动轴相适配,驱动轴插入连接孔内,由于驱动轴为长圆形、椭圆形或者带有棱角的多边形,所以把手转动时,会通过连接孔带动驱动轴同步转动,松手后,驱动轴弹簧会带动驱动轴复位,实现锁舌的伸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门外锁壳组件上设有隐藏式钥匙孔。将钥匙孔设为隐藏式,不容易被发觉,既减小了被撬开的隐患,同时还可以防止雨雪天气进水。

一种可选择的技术方案为:隐藏式钥匙孔设置在门外锁壳组件的底端面上。

另一种可选择的技术方案为:隐藏式钥匙孔设置在门外锁壳组件的正面,门外锁壳组件上设有将隐藏式钥匙孔罩住的盖板,盖板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门外锁壳组件上。将隐藏式钥匙孔设置在门外锁壳组件的正面,便于开锁的操作,同时设置盖板也达到了将钥匙孔隐藏起来的效果。

进一步的,盖板的边缘内侧设有防水胶条。设置防水胶条,在盖板和门外锁壳组件的表面之间形成密封,进一步的避免钥匙孔进水。

进一步的,锁体设有锁舌的端面上设有长方体状的安装板,安装板的四个角处分别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为螺纹孔。设置有安装板,锁体在门上的安装十分方便,在安装板的四个角处均设置安装孔,锁体安装后非常牢固,螺纹孔与螺纹连接件相配合,装拆方便。

进一步的,电源为干电池,门内锁壳组件上设有容纳干电池的电池仓,电池仓的开口处设有电池仓盖。

进一步的,门外锁壳组件上设有备用电源接口,备用电源接口与9V电池相适配。设置备用电源接口,若是在电源的电能耗尽之前人们没有及时的更换电源,也可采用备用电源进行应急开锁,避免了因为人们疏忽没有及时更换电源导致的锁打不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示例的智能锁具,设置有存储器、解调器和A/D转换器,可以存储多组开锁信号,开锁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智能监控器与电子锁具的驱动装置之间通过二芯电缆相连接,使电能供给和信息传输共用一根二芯电缆,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示例的智能锁具,设置隐藏式钥匙孔,使锁具的开启不仅仅依赖电子器件,增加锁具开启的灵活性,同时,将钥匙孔设为隐藏式,不容易被发觉,既减小了被撬开的隐患,同时还可以防止雨雪天气进水。

3、本实用新型示例的智能锁具,设置备用电源接口,若是在电源的电能耗尽之前人们没有及时的更换电源,也可采用备用电源进行应急开锁,避免了因为人们疏忽没有及时更换电源导致的锁打不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门外锁壳组件所装配器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门内锁壳组件所装配器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隐藏式钥匙孔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隐藏式钥匙孔的示意图。

图中:1-门外锁壳组件,2-门内锁壳组件,3-锁体,4-锁芯,5-驱动轴,51-连接孔,6-连接螺套,7-门,8-驱动轴弹簧,9-连接排线,10-电池仓盖,11-干电池,12-M5长螺丝,13-M5短螺丝,14-M3内六角螺丝,15-外把手,16-A/D转换器,17-解调器,18-扬声器,19-控制器,20-内把手,21-电池仓,22-备用电源接口,23-隐藏式钥匙孔,24-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门锁,包括智能监控器和电子锁具,该智能监控器包括电性连接的电源、控制器19、显示器、存储器、解调器17和A/D转换器16;该电子锁具包括锁体3和驱动装置,锁体3内设有锁芯4,锁芯4上安装有锁舌,锁体3的外部罩有锁壳,锁壳与锁体3之间设有容纳智能监控器的空腔,锁壳上设有把手、操作面板和与显示器相适配的缺口,操作面板上设有开锁信号输入装置;把手与锁舌联动,用于控制锁舌的伸缩;操作面板与A/D转换器16电性连接,用于向智能监控器输入信号;智能监控器与电子锁具的驱动装置之间通过二芯电缆相连接。

锁壳包括门外锁壳组件1和门内锁壳组件2,把手包括外把手15和内把手20,外把手15安装在门外锁壳组件1上,内把手20安装在门内锁壳组件2上;锁舌上固定连接有一驱动轴5,驱动轴5为方轴,外把手15和内把手20的转轴上分别设有与驱动轴5相适配的连接孔51;驱动轴5的两端分别插入外把手和内把手上的连接孔51,驱动轴5的中部套置有驱动其复位的驱动轴弹簧8。连接孔51与驱动轴相适配,驱动轴5插入连接孔51内,由于驱动轴5为方轴,驱动轴5与连接孔51被棱角处卡住,不会发生相对转动,所以把手转动时,会通过连接孔51带动驱动轴5同步转动,松手后,驱动轴弹簧8会带动驱动轴5复位,实现锁舌的伸缩。

如图2、图3所示,电源和电子锁具的驱动装置安装在门内锁壳组件2的内部,控制器19、显示器、存储器、解调器17和A/D转换器16安装在门外锁壳组件1的内部,此外,该智能门锁还设有置有扬声器18,所述扬声器18通过控制器19与存储器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开锁信号输入装置包括:数字键盘、字母键盘、指纹扫描器、磁卡扫描器、红外线遥控信号接收器、网络信号接收器和摄像头。设置数字键盘和字母键盘,可以为锁具的开启设置数字密码、字母密码或者数字和字母组合的密码,指纹扫描器可以录入指纹开锁信息,磁卡扫描器可以设置身份证、银行卡等磁卡开锁信息,红外线遥控信号接收器可以与遥控器相匹配实现遥控开锁,网络信号接收器可实现手机APP开锁,摄像头可以实现面部识别开锁。随着科技的发展,能够识别人们身份的信息越来越多,可以灵活选择设置多种开锁方式,避免开锁方式单一带来的不便。

如图4所示,门外锁壳组件1上设有隐藏式钥匙孔23,隐藏式钥匙孔23设置在门外锁壳组件1的底端面上。将钥匙孔设为隐藏式,不容易被发觉,既减小了被撬开的隐患,同时还可以防止雨雪天气进水。门外锁壳组件1上还设有备用电源接口22,备用电源接口22也设置在门外锁壳组件1的底端面上,备用电源接口22与9V电池相适配。设置备用电源接口,若是在电源的电能耗尽之前人们没有及时的更换电源,也可采用备用电源进行应急开锁,避免了因为人们疏忽没有及时更换电源导致的锁打不开的问题。

锁体3设有锁舌的端面上设有长方体状的安装板,安装板的四个角处分别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为螺纹孔。设置有安装板,锁体3在门上的安装十分方便,在安装板的四个角处均设置安装孔,锁体安装后非常牢固,螺纹孔与螺纹连接件相配合,装拆方便。

电源采用四节5号干电池11,门内锁壳组件2上设有容纳干电池的电池仓21,电池仓21的开口处设有电池仓盖10。

门外锁壳组件1、锁体3和门内锁壳组件2之间通过连接螺套6连接在一起,连接螺套6穿过门外锁壳组件1和锁体3后到达门内锁壳组件2内,M5长螺丝12和M5短螺丝13安装在连接螺套6内,从而将锁具安装在门7上。门外锁壳组件1和门内锁壳组件2上的部件通过连接排线9实现电性连接,电池仓盖10采用M3内六角螺丝14进行固定,保证其安装的牢固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特征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特征在于:如图5所示,隐藏式钥匙孔23设置在门外锁壳组件1的正面,门外锁壳组件1上设有将隐藏式钥匙孔23罩住的盖板24,盖板24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门外锁壳组件1上。将隐藏式钥匙孔23设置在门外锁壳组件1的正面,便于开锁的操作,同时设置盖板24也达到了将钥匙孔隐藏起来的效果。盖板24的边缘内侧设有防水胶条。设置防水胶条,在盖板24和门外锁壳组件1的表面之间形成密封,进一步的避免钥匙孔进水。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一个使用过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锁具按照图1所示安装在门7上,将四节5号干电池11安装在电池仓21内,并安装电池仓盖10将干电池11封装在电池仓21内,在操作面板上输入开锁信号并储存,输入的信号会经A/D转换器16转化为可识别信号发送给控制器19和存储器,当输入的开锁信号与初始设置的开锁信号相匹配时,控制器19发出信号,指示驱动装置开锁。开锁后,人们转动外把手15带动锁舌收缩,从而将门7打开。

若是电池仓21中的电池电量耗尽而人们由于疏忽没有及时的更换电池,可临时购置一节9V电池,将9V电池接入备用电源接口22,然后正常通过输入开锁信号进行开锁,开锁后再更换电池仓21内的电池,也可直接用钥匙开锁。

显示屏可以显示日期、时间和剩余电量,该功能通过现有技术即可实现,可参考现有的门上通过LCD显示屏或者LED显示屏显示时间和日期的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通信采用zigbee协议传输,能耗和成本低,容量大,安全性高,可以实现防偷窥密码技术,比如开锁密码设置为六位数组,而如果开锁时有其他人在场,又不便于遮挡的情况下,可以输入大于六位的数字,其中任意六位数字与开锁密码重合,即可以实现开锁。为了提高通信可靠性,本文在通信协议中采用重复发送的方式,电子锁具对每一组数据重复发送5次,智能监控器接收到这组数据后,采用大数译码定律纠错,保证了数据接收的准确性。另外为了节约内存需对接收到的数据采用预处理技术,即每接收到一个数据后,首先将该数据与设定的门限值比较,如果大于门限值,则发出超限报警;如果小于门限值,则将该数据与当日接收到的同类数据比较,保留较大者。这样每天存储的数据为同类数据中的最大值。

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器19采用51单片机即可,其内部的芯片采用现有电子锁的芯片即可实现上述功能,其芯片内部的程序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其程序在此不再赘述,电子锁具的驱动装置可采用马达。还可设置报警装置,如设置蜂鸣器,当开锁信号输入错误到达一定次数或者非正常拆卸锁具时,会触发蜂鸣器报警。本实用新型的摄像头除去起到面部识别开锁的作用外,还可与电脑等监控设备相连接实现对门外情况的监控。

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轴5不限于采用实施例所述的方轴,还可以采用横截面除圆形以外的其他形状,如长圆形、椭圆形或者其他形状的多变性甚至不规则图形,只要能使连接孔带动驱动轴同步旋转即可。长圆形是指中部为两条平行的直边,两端为对称的半圆形边。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电性连接是指相连接的各个部件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及电能的传输,采用电缆连接可以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