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自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5932发布日期:2018-08-31 23:19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融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金融自助设备。



背景技术:

自动柜员机,即ATM,是指银行在不同地点设置一种小型机器,利用一张信用卡大小的胶卡上的磁带记录客户的基本户口资料(通常就是银行卡),让客户可以透过机器进行提款、存款、转账等银行柜台服务,大多数客户都把这种自助机器称为自动提款机。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ATM机存在着其固有的缺点,如:在客户进行自助设备进行有卡交易时,误操作等原因造成的吞卡,吞卡后需要通过拨打银行客服电话进行申述,或者通过银行工作人员到柜台提供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进行验证,并且工作人员进行对自助设备暂停使用到后台进行取卡。因设备现场没有银行人员,只能是打报修电话,让银行人员到现场处理,同时还需要被吞卡客户提供身份证等有效证件,不仅造成客户不便,也增加了银行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融自助设备,该过程不需要银行设备管理人员的参与,节省客户及银行设备管理人员的人力、物力、精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融自助设备,包括机柜,所述机柜表面设置有显示器、存取款口、凭条出口、第一插卡口、密码键盘和摄像头,所述机柜内设置有存钞箱、银行卡暂存区,纸钞传输机构、凭条打印机、处理控制器、读卡装置和退卡装置,所述机柜上设置有第二插卡口,所述退卡装置包括银行卡存储区,所述银行卡存储区与所述第二插卡口之间设置有退卡通道,所述银行卡暂存区与所述银行卡存储区之间设置有吞卡通道;

所述银行卡存储区内底部设置有识别器槽和若干银行卡槽,若干所述银行卡槽相互平行,若干所述银行卡槽与所述识别器槽连通,所述识别器槽内设置有银行卡识别器;

所述银行卡存储区顶部设置有银行卡夹取装置;所述银行卡存储区一侧上方设置有银行卡进口,另一侧上方设置有银行卡出口;所述银行卡进口与所述吞卡通道连通,所述银行卡出口与所述退卡通道连通;

所述吞卡通道内上表面设置第一传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下表面设置有第二传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上绕有第一上压传送带,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上绕有第一下压传送带;

所述机柜上设置有退卡按键;

所述退卡通道内上表面设置有第三传动轮和第三从动轮,下表面设置有第四传动轮和第四从动轮,所述第三传动轮与所述第三从动轮上绕有第二上压传送带,所述第四传动轮与所述第四从动轮上绕有第二下压传送带;

所述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三传动轮、所述第四传动轮均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四传动轮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第三传动轮逆时针转动;

所述处理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银行卡识别器、所述银行卡夹取装置、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退卡按键连接。

优选地,所述银行卡槽与所述识别器槽相互垂直。

优选地,若干所述银行卡槽顶部均设置有升降装置,若干所述升降装置分别与所述处理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机柜上还设置有身份证识别区,与所述身份证识别区相应的所述机柜内设置有身份证识别器,所述身份证识别器与所述处理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机柜上设置有摄像区,与所述摄像区相对应的所述机体内设置有红膜识别装置和人脸识别装置;所述处理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红膜识别装置和所述人脸识别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上压传送带、所述第二上压传送带、所述第一下压传送带、所述第二下压传送带上均设置有摩擦导条。

优选地,所述吞卡通道的厚度从所述银行卡暂存区到所述银行卡存储区呈渐缩。

优选地,靠近所述银行卡存储区的所述吞卡通道上设置有若干环形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摩擦垫,所述摩擦垫的厚度与所述凹槽的高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融自助设备,被吞的卡由银行卡暂存区沿吞卡通道进入银行卡进口,银行卡夹取装置将银行卡进口的卡放置到银行卡槽内,当按下退卡按键后,银行卡夹取装置将银行卡槽内的卡放入到银行卡出口,并在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的带动下将卡退出,该过程不需要银行设备管理人员的参与,节省客户及银行设备管理人员的人力、物力、精力。银行可以在软件流程方面及退卡业务中进行个性化设计,以实现服务中更具人性化及凸现服务提供银行的服务理念,并且能够很及时、有效、安全的为客服提供服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金融自助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银行卡存储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吞卡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显示器;2、存取款口;3、凭条出口;4、第一插卡口;5、摄像头;6、退卡按键;7、密码键盘;8、银行卡存储区;9、退卡通道;10、银行卡槽;11、识别器槽;12、银行卡进口;13、银行卡出口;14、第一传动轮;15、第二传动轮;16、第一从动轮;17、第二从动轮;18、摩擦导条;19、机柜;20、上压传送带;21、下压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融自助设备,包括机柜19,机柜19表面设置有显示器1、存取款口2、凭条出口3、第一插卡口4、密码键盘7、屏幕按钮和摄像头5,机柜19内设置有存钞箱、银行卡暂存区,纸钞传输机构、凭条打印机、处理控制器、读卡装置和退卡装置,机柜19上设置有第二插卡口,退卡装置包括银行卡存储区8,银行卡存储区8与第二插卡口之间设置有退卡通道9,银行卡暂存区与银行卡存储区8之间设置有吞卡通道;

银行卡存储区8底部设置有识别器槽11,若干银行卡槽10,若干银行卡槽10相互平行,若干银行卡槽10与识别器槽11连通,识别器槽11内设置有银行卡识别器;

银行卡存储区8顶部设置有银行卡夹取装置;银行卡存储区一侧上方设置有银行卡进口12,另一侧上方设置有银行卡出口13;银行卡进口12与吞卡通道连通,银行卡出口13与退卡通道9连通;

吞卡通道内上表面设置第一传动轮14和第一从动轮16,下表面设置有第二传动轮15和第二从动轮17,第一传动轮14与第一从动轮16上绕有第一上压传送带20,第二传动轮15与第二从动轮17上绕有第一下压传送带21;

机柜19上设置有退卡按键6;

所述退卡通道内上表面设置有第三传动轮和第三从动轮,下表面设置有第四传动轮和第四从动轮,所述第三传动轮与所述第三从动轮上绕有第二上压传送带,所述第四传动轮与所述第四从动轮上绕有第二下压传送带;

第一传动轮14、第二传动轮15、第三传动轮和第四传动轮均与驱动装置连接;处理控制器分别与银行卡识别器、银行卡夹取装置、驱动装置、退卡按键6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被吞的卡由银行卡暂存区沿吞卡通道进入银行卡进口12,银行卡夹取装置将银行卡进口12的卡放置到银行卡槽10内,当按下退卡按键6后,银行卡夹取装置将银行卡槽10内的卡放入到银行卡出口13,并在第一传动轮14、第二传动轮15的带动下将卡退出,该过程不需要银行设备管理人员的参与,节省客户及银行设备管理人员的人力、物力、精力。银行可以在软件流程方面及退卡业务中进行个性化设计,以实现服务中更具人性化及凸现服务提供银行的服务理念,并且能够很及时、有效、安全的为客服提供服务。

识别器槽11和银行卡识别器的设置,能够对将银行卡槽10内的卡进行识别,便于退出相应客户的卡。需要说明的是,银行卡槽10与识别器槽11相互垂直。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使得银行卡夹取装置夹取正确率,若干银行卡槽10顶部均设置有升降装置,若干升降装置分别与处理控制器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安全性,机柜19上还设置有身份证识别区,与身份证识别区相应的机柜19内设置有身份证识别器,身份证识别器与处理控制器连接;上述中,当用户将身份证放在身份证识别区进行识别,并将该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将该信息发送给识别器,识别器通过对身份证信息进行识别获取,得到相应的银行卡位置,控制器一方面控制相应银行卡槽10内的银行卡上升,另一方面控制银行卡夹取装置将银行卡进行夹取放置到银行卡出口13。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金融安全性,机柜19上设置有摄像区,与摄像区相对应的机体内设置有红膜识别装置和人脸识别装置;处理控制器分别与红膜识别装置和人脸识别装置连接;上述中,当红膜识别装置和人脸识别装置识别到的客户信息与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一致时,被吞的卡能够从退卡通道9退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传送带上银行卡的稳定性,第一上压传送带20、第一下压传送带21、第二上压传送带与第二下压传送带的表面设置有摩擦导条18。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吞卡通道内的银行卡不能停留在银行卡进口12直接进入银行擦存储区,吞卡通道的厚度从银行卡暂存区到银行卡存储区8呈渐缩,。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对吞卡通道内的银行进行减速,使得银行卡能够停留在银行卡出口13,靠近银行卡存储区8的吞卡通道上设置有若干环形凹槽,凹槽内设置有摩擦垫,摩擦垫的厚度与凹槽的高度相同。

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