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行车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2001发布日期:2019-07-06 12:10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行车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车记录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行车记录仪。



背景技术:

行车记录仪即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安装行车记录仪后,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喜欢自驾游的人,还可以用它来记录征服艰难险阻的过程。开车时边走边录像,同时把时间、速度、所在位置都记录在录像里,相当“黑匣子”。也可在家用作DV拍摄生活乐趣,或者作为家用监控使用。平时还可以做停车监控,安装行车记录仪,视频资料不可以裁剪,如果裁剪,在责任事故发生后则无法提供帮助。也是为了防止现在社会那些不可避免的碰瓷行为。

传统的行车记录仪安装不便,且不具有减震功能,当汽车行驶在不平道路时会发生颠簸,从而使得行车记录仪震动,不便于记录汽车行驶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且易使得行车记录仪因震动而损坏,从而降低了行车记录仪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行车记录仪,解决了传统的行车记录仪安装不便,且不具有减震功能,当汽车行驶在不平道路时会发生颠簸,从而使得行车记录仪震动,不便于记录汽车行驶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且易使得行车记录仪因震动而损坏,从而降低了行车记录仪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行车记录仪,包括行车记录仪本体,所述行车记录仪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两个挤压板的内壁搭接,且两个挤压板相远离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伸缩装置,且两个伸缩装置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U形板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U形板的背面开设有放置通孔,所述行车记录仪本体的摄像头位于放置通孔内,所述行车记录仪本体摄像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且两个固定板的相对面卡接有同一个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的外壁设置有两个橡胶圈,且转动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且两个连接杆的顶端均与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U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吸盘。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安装孔,且两个安装孔的内壁均设置有螺纹。

优选的,所述挤压板的形状为弧形,所述挤压板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上表面分别与两个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且转轴的外壁套接有两个轴承,且两个轴承分别卡接在两个固定板的相对面,且两个轴承的相对面均设置有橡胶圈,且两个橡胶圈的内壁均与转轴的外壁搭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壁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和伸缩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U形板内壁的上表面和挤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与U形板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壳体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滑槽,且两个滑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且两个滑块的相对面分别与活动杆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底端延伸至壳体的外部并与挤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具有减震功能的行车记录仪,通过弹簧、伸缩杆、挤压板和U形板的共同作用,在行驶过程过程中路面不平,行车记录仪本体震动,行车记录仪本体向上运动,使得上方挤压板向上运动,上方弹簧和伸缩杆缩短,下方挤压板向上运动,下方弹簧和伸缩杆伸长,上方挤压板在上方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使得行车记录仪本体向下运动,下方挤压板向下运动,下方弹簧和伸缩杆缩短,以此往复,从而实现了行车记录仪本体减震,方便记录汽车行驶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降低了行车记录仪本体因震动而使得内部结构损坏情况发生的概率,从而保障了行车记录仪本体的使用寿命。

2、该具有减震功能的行车记录仪,通过转轴、轴承和盖板的共同作用,当不使用行车记录仪本体时,使用者转动盖板,使得盖板带着连接杆在轴承和转轴的作用下转动,从而使得盖板与行车记录仪本体的摄像头接触,从而实现了行车记录仪本体摄像头的防尘,避免了不使用行车记录仪本体时灰尘覆盖在行车记录仪本体摄像头的情况,保障了行车记录仪本体拍摄时的清晰度。

3、该具有减震功能的行车记录仪,通过设置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壁开设有螺纹,从而方便了通过螺栓对支撑板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吸盘,从而方便支撑板吸附在车的内部,从而方便了对于支撑板的固定,方便行车记录仪本体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伸缩杆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行车记录仪本体、2挤压板、3伸缩装置、31伸缩杆、311壳体、312滑槽、313滑块、314活动杆、32弹簧、4 U形板、5放置通孔、6固定板、7转动装置、71轴承、72转轴、8连接杆、9盖板、10支撑杆、11支撑板、12吸盘、13安装孔、14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行车记录仪,包括行车记录仪本体1,行车记录仪本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两个挤压板2的内壁搭接,挤压板2的形状为弧形,挤压板2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垫,通过设置挤压板2的形状为弧形,使得挤压板2与行车记录仪本体1的接触更加全面,且挤压板2的内壁设置橡胶垫,从而实现了对行车记录仪本体1的防护,降低了行车记录仪本体1的硬性挤压,且增大了挤压板2与行车记录仪本体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行车记录仪本体1的固定更加稳定,且两个挤压板2相远离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伸缩装置3,且两个伸缩装置3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U形板4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伸缩装置3包括伸缩杆31,通过设置伸缩杆31,使得挤压板2的升降更加平稳,从而保障了行车记录仪本体1的减震效果,伸缩杆31包括壳体311,壳体311的上表面与U形板4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壳体31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滑槽312,且两个滑槽312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313,通过设置滑槽312与滑块313,从而使得活动杆314升降更加平稳,从而使得挤压板2的升降更加平稳,保障了行车记录仪本体1的减震效果,且防止了活动杆314转动,从而防止了挤压板2的转动,使得挤压板2与行车记录仪本体1的接触更加稳定,且两个滑块313的相对面分别与活动杆314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活动杆314的底端延伸至壳体311的外部并与挤压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伸缩杆31的外壁套接有弹簧32,通过弹簧32、伸缩杆31、挤压板2和U形板4的共同作用,在行驶过程过程中路面不平,行车记录仪本体1震动,行车记录仪本体1向上运动,使得上方挤压板2向上运动,上方弹簧32和伸缩杆31缩短,下方挤压板2向上运动,下方弹簧32和伸缩杆31伸长,上方挤压板2在上方弹簧32弹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使得行车记录仪本体1向下运动,下方挤压板2向下运动,下方弹簧32和伸缩杆31缩短,以此往复,从而实现了行车记录仪本体1减震,方便记录汽车行驶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降低了行车记录仪本体1因震动而使得内部结构损坏情况发生的概率,从而保障了行车记录仪本体1的使用寿命,弹簧32和伸缩杆3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U形板4内壁的上表面和挤压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U形板4的背面开设有放置通孔5,通过设置放置通孔5,从而方便了行车记录仪本体1摄像头的放置,且预留了行车记录仪本体1摄像头运动的空间,避免了行车记录仪本体1摄像头的碰撞,行车记录仪本体1的摄像头位于放置通孔5内,行车记录仪本体1摄像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6,且两个固定板6的相对面卡接有同一个转动装置7,转动装置7的外壁设置有两个橡胶圈14,且转动装置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8,转动装置7包括转轴72,转轴72的上表面分别与两个连接杆8的底端固定连接,且转轴72的外壁套接有两个轴承71,通过设置转轴72和轴承71,从而实现了盖板9的转动,且两个轴承71分别卡接在两个固定板6的相对面,且两个轴承71的相对面均设置有橡胶圈14,通过两个轴承71的相对面均设置有橡胶圈14,从而增大了橡胶圈14与转轴7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盖板9的转动更加平稳,避免了盖板9的随意转动,且两个橡胶圈14的内壁均与转轴72的外壁搭接,且两个连接杆8的顶端均与盖板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转轴72、轴承71和盖板9的共同作用,当不使用行车记录仪本体1时,使用者转动盖板9,使得盖板9带着连接杆8在轴承71和转轴72的作用下转动,从而使得盖板9与行车记录仪本体1的摄像头接触,从而实现了行车记录仪本体1摄像头的防尘,避免了不使用行车记录仪本体1时灰尘覆盖在行车记录仪本体1摄像头的情况,保障了行车记录仪本体1拍摄时的清晰度。

U形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支撑杆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的上表面设置有吸盘12,通过设置吸盘12,从而方便支撑板11吸附在车的内部,从而方便了对于支撑板11的固定,方便行车记录仪本体1的使用,支撑板11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安装孔13,且两个安装孔13的内壁均设置有螺纹,通过设置安装孔13,且安装孔13的内壁开设有螺纹,从而方便了通过螺栓对支撑板11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为:

S1、使用者拉动两个挤压板2,使得两个挤压板2相互远离并与行车记录仪本体1分离,伸缩杆31和弹簧32缩短,从而取下行车记录仪本体1,当进行安装时,拉动两个挤压板2,使得两个挤压板2相互远离,伸缩杆31和弹簧32缩短,把行车记录仪本体1放置在两个挤压板2之间,松开两个挤压板2,使得两个挤压板2在两个弹簧32弹力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并与行车记录仪本体1接触,两个弹簧32伸长,从而实现了行车记录仪本体1的安装;

S2、在行驶过程过程中路面不平,行车记录仪本体1震动,行车记录仪本体1向上运动,使得上方挤压板2向上运动,上方弹簧32和伸缩杆31缩短,下方挤压板2向上运动,下方弹簧32和伸缩杆31伸长,上方挤压板2在上方弹簧32弹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使得行车记录仪本体1向下运动,下方挤压板2向下运动,下方弹簧32和伸缩杆31缩短,以此往复,从而实现了行车记录仪本体1减震;

S3、当不使用行车记录仪本体1时,使用者转动盖板9,使得盖板9带着连接杆8在轴承71和转轴72的作用下转动,从而使得盖板9与行车记录仪本体1的摄像头接触,从而实现了行车记录仪本体1摄像头的防尘。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