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禁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44640发布日期:2019-06-11 21:35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禁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门禁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门禁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小区以及办公大厦主要采用独立的进出管理系统与独立的门禁管理系统对进出机房人员进行管理。独立的进出管理系统主要核对所要进出的人员是否具有进出权限,如果具备进出权限则允许其进出,否则拒绝。独立的门禁管理系统针对所要进出的每一扇门采用门禁卡进行刷卡。

现有的刷卡机制中,进入门禁系统的人员若出现门禁卡遗失或私下更换的情况,会对物业管理部门造成管理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物业管理部门对门禁系统管理效率的门禁管理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门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获取进门人员的身份信息;

步骤s20:根据所述身份信息,为所述进门人员设置进门权限;

步骤s30:根据所述所述进门权限为所述进门人员设置进门时间;

步骤s40:将所述身份信息、进门权限以及进门时间组成门禁卡信息,并将所述门禁卡信息写入门禁卡,并使用所述进门人员的身份信息作为所述门禁卡的标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门人员获取到门禁卡之前,获取该进门人员的身份信息,能够在获取到门禁卡之后,将该门禁卡与该进门人员进行绑定,使进门人员在进行刷卡时,物业管理人员能够获取进门人员的信息,并根据统计得到的进门人员的信息,便于物业管理人员对进出门禁的人员进行管理;同时,根据进门人员的身份信息设置对应的权限,能够使高权限的进门人员获取到更长的进门时间以及获取得到的门禁卡能够允许进入更多的地方,有利于楼宇内的人员对内部进行管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步骤s10中,所述身份信息包括所述进门人员的身份证信息和生物识别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身份证信息能够与进门人员唯一对应,通过该身份证信息与进门人员唯一绑定;通过获取进门人员的生物识别信息,能够使进门人员在遗失门禁卡的情况,通过生物识别技术通过门禁,而无需立即对门禁卡进行挂失、补办等操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20包括:

步骤s21:若所述进门人员为常驻用户,则为所述进门人员设置第一进门权限;

步骤s22:若所述进门人员为访客用户,则为所述进门人员设置第二进门权限。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包括:

步骤s31:若所述进门人员为第一进门权限,则为所述进门人员分配第一进门时间;

步骤s32:若所述进门人员为第二进门权限,则为所述进门人员分配第二进门时间,其中,所述第一进门时间大于所述第二进门时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常驻用户设置较大的第一进门权限,并根据该第一进门权限设置较大的第一进门时间,使常驻用户能够长时间使用该门禁卡,便于常驻用户使用;对访客用户设置第二进门权限,并根据对该第二进门权限设置较小的第二进门时间,能够有利于物业管理人员对门禁系统进行管理。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40之后,所述门禁管理方法还包括:

步骤s50:若获取到所述门禁卡的刷卡记录,则根据所述刷卡记录获取对应的刷卡时间以及刷卡位置;

步骤s60:将所述刷卡记录对应的所述门禁卡的所述身份信息发送至管理系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业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管理系统查看到室内人员的情况,尤其是对于写字楼,物业人员能够通过管理系统查看到室内人员的情况,便于对人员的管理。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门禁管理系统,所述门禁管理系统包括:

身份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进门人员的身份信息;

门限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身份信息,为所述进门人员设置进门权限;

时间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所述进门权限为所述进门人员设置进门时间;

读写模块,用于将所述身份信息、进门权限以及进门时间组成门禁卡信息,并将所述门禁卡信息写入门禁卡,并使用所述进门人员的身份信息作为所述门禁卡的标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门人员获取到门禁卡之前,获取该进门人员的身份信息,能够在获取到门禁卡之后,将该门禁卡与该进门人员进行绑定,使进门人员在进行刷卡时,物业管理人员能够获取进门人员的信息,并根据统计得到的进门人员的信息,便于物业管理人员对进出门禁的人员进行管理;同时,根据进门人员的身份信息设置对应的权限,能够使高权限的进门人员获取到更长的进门时间以及获取得到的门禁卡能够允许进入更多的地方,有利于楼宇内的人员对内部进行管理。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在进门人员获取到门禁卡之前,获取该进门人员的身份信息,能够在获取到门禁卡之后,将该门禁卡与该进门人员进行绑定,使进门人员在进行刷卡时,物业管理人员能够获取进门人员的信息,并根据统计得到的进门人员的信息,便于物业管理人员对进出门禁的人员进行管理;同时,根据进门人员的身份信息设置对应的权限,能够使高权限的进门人员获取到更长的进门时间以及获取得到的门禁卡能够允许进入更多的地方,有利于楼宇内的人员对内部进行管理;

2.身份证信息能够与进门人员唯一对应,通过该身份证信息与进门人员唯一绑定;通过获取进门人员的生物识别信息,能够使进门人员在遗失门禁卡的情况,通过生物识别技术通过门禁,而无需立即对门禁卡进行挂失、补办等操作;

3.对常驻用户设置较大的第一进门权限,并根据该第一进门权限设置较大的第一进门时间,使常驻用户能够长时间使用该门禁卡,便于常驻用户使用;对访客用户设置第二进门权限,并根据对该第二进门权限设置较小的第二进门时间,能够有利于物业管理人员对门禁系统进行管理;

4.物业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管理系统查看到室内人员的情况,尤其是对于写字楼,物业人员能够通过管理系统查看到室内人员的情况,便于对人员的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市区监控图像采集存储方法的一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市区监控图像采集存储方法中步骤s20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市区监控图像采集存储方法中步骤s30的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市区监控图像采集存储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市区监控图像采集存储系统的一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门禁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获取进门人员的身份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进门人员是指需要通过门禁设施的人员。

具体地,在进门人员通过门禁设施之前,登记进门人员的身份信息,其中该身份信息可以包括进门人员的姓名、性别、职务以及去往设施内的区域等。

步骤s20:根据身份信息,为进门人员设置进门权限。

具体地,通过该身份信息,获取进门人员对应的身份,并且根据该身份,为进门人员设置进门权限。

例如,通过该身份信息,获取到的进门人员的身份的职务为总经理,则为该进门人员的应设置较高的进门权限,使该进门人员能够通过全部的门禁设施。

步骤s30:根据进门权限为进门人员设置进门时间。

具体地,根据进门权限为进门人员设置进门时间,若该进门人员的进门权限越高,则为该进门人员设置的进门时间越长。

步骤s40:将身份信息、进门权限以及进门时间组成门禁卡信息,并将门禁卡信息写入门禁卡,并使用进门人员的身份信息作为门禁卡的标识。

具体地,将身份信息、进门权限以及进门时间组成门禁卡信息,并将门禁卡信息写入门禁卡,并使用进门人员的身份信息作为门禁卡的标识,使得管理人员能够通过该标识,获取到进门人员使用门禁卡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在进门人员获取到门禁卡之前,获取该进门人员的身份信息,能够在获取到门禁卡之后,将该门禁卡与该进门人员进行绑定,使进门人员在进行刷卡时,物业管理人员能够获取进门人员的信息,并根据统计得到的进门人员的信息,便于物业管理人员对进出门禁的人员进行管理;同时,根据进门人员的身份信息设置对应的权限,能够使高权限的进门人员获取到更长的进门时间以及获取得到的门禁卡能够允许进入更多的地方,有利于楼宇内的人员对内部进行管理。

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s10中,身份信息包括进门人员的身份证信息和生物识别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身份证信息是指该进门人员的个人身份证中记载的信息;生物识别信息是指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象、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能够对个人身份进行的鉴定的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步骤s20中,即根据身份信息,为进门人员设置进门权限,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若进门人员为常驻用户,则为进门人员设置第一进门权限。

在本实施例中,常驻用户是指需要长期进出该门禁设施的人员。

具体地,若通过进门人员的身份信息,判断出该进门人员为常驻用户,则为该进门人员设置第一进门权限。

步骤s22:若进门人员为访客用户,则为进门人员设置第二进门权限。

在本实施例中,访客用户是指临时使用该门禁设施的人员。

具体地,若通过进门人员的身份信息,判断出该进门人员为访客用户,则为该进门人员设置第二进门权限。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步骤s30中,即根据进门权限为进门人员设置进门时间,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若进门人员为第一进门权限,则为进门人员分配第一进门时间。

具体地,若该进门人员获取得到的是第一进门权限,则为该进门人员分配第一进门时间。例如该第一进门时间可以是三个月、半年或一年等。

步骤s32:若进门人员为第二进门权限,则为进门人员分配第二进门时间,其中,第一进门时间大于第二进门时间。

具体地,若该进门人员获取得到的是第二进门权限,则为该进门人员分配第二进门时间。其中,第一进门时间大于第二进门时间。例如该第二进门时间可以为24小时或三天等。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步骤s40之后,门禁管理方法还包括:

步骤s50:若获取到门禁卡的刷卡记录,则根据刷卡记录获取对应的刷卡时间以及刷卡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刷卡记录是指记录有进门人员使用门禁卡通过门禁设施的情况。

具体地,通过门禁设施获取每一次门禁卡被使用的刷卡记录,从而获取当前时间,作为该刷卡时间,并将该门禁设施的具体位置作为刷卡位置。

步骤s60:将刷卡记录对应的门禁卡的身份信息发送至管理系统。

具体地,将刷卡记录对应的门禁卡的身份信息发送至管理系统。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实施例二: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门禁管理系统,该门禁管理系统与上述实施例中门禁管理方法一一对应。如图5所示,该门禁管理系统包括身份信息获取模块10、门限设置模块20、时间设置模块30和读写模块40。各功能模块详细说明如下:

身份信息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进门人员的身份信息;

门限设置模块20,用于根据所述身份信息,为进门人员设置进门权限;

时间设置模块30,用于根据进门权限为进门人员设置进门时间;

读写模块40,用于将身份信息、进门权限以及进门时间组成门禁卡信息,并将门禁卡信息写入门禁卡,并使用进门人员的身份信息作为门禁卡的标识。

优选地,身份信息包括进门人员的身份证信息和生物识别信息。

优选地,门限设置模块20包括:

第一设置子模块21,用于若进门人员为常驻用户,则为进门人员设置第一进门权限;

第二设置子模块22,用于若进门人员为访客用户,则为进门人员设置第二进门权限。

优选地,时间设置模块30包括:

第一时间设置子模块31,用于若进门人员为第一进门权限,则为进门人员分配第一进门时间;

第二时间设置子模块32,用于若进门人员为第二进门权限,则为进门人员分配第二进门时间,其中,第一进门时间大于第二进门时间。

优选地,门禁管理系统还包括:

刷卡记录获取模块50,用于若获取到门禁卡的刷卡记录,则根据刷卡记录获取对应的刷卡时间以及刷卡位置;

发送模块60,用于将刷卡记录对应的门禁卡的身份信息发送至管理系统。

关于门禁管理系统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门禁管理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门禁管理系统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