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认证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锁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44951发布日期:2019-11-15 23:24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身份认证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锁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身份认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身份认证方法,还涉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锁。



背景技术:

在智能门锁已经普及高级住宅的今天,如何让智能门锁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与安全性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指静脉认证是当今安全系数最高的认证方式,广泛使用于银行、金融业等场景中。鉴于指静脉认证的高安全性,如今高端智能门锁已普遍使用指静脉认证代替指纹认证。由于指静脉认证的高安全性,其认证拒真率也偏高,因此在采用指静脉方式进行认证时,由用户手指未放正而产生的侧偏就会导致认证失败,常常出现需要认证多次才能成功的现象。

可见,现有技术中智能门锁指静脉识别存在的问题为:从指静脉认证原理来说,出现拒真的情况是由于用户认证时模块采集到的指静脉图像的特征点中与模块用户指静脉图像库中的特征点匹配数目没有达到通过认证的需求,一般是由于用户的操作不规范导致,如手指完全没放正等。因此,指静脉识别虽然有着强大的安全性能,但对用户较为苛刻,降低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指静脉识别虽然有着强大的安全性能,但对用户较为苛刻,降低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身份认证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锁。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其包括:

采集待认证用户的认证信息;

判断当前认证时刻是否在预设时间段内;

在判断出当前认证时刻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情况下,基于第一认证条件进行身份认证;

在判断出当前认证时刻在预设时间段之外的其他时间段内的情况下,基于第二认证条件进行身份认证,

其中,基于所述第一认证条件的身份认证成功率大于基于所述第二认证条件的身份认证成功率。

优选的是,所述认证信息为手指静脉图像。

优选的是,基于第一认证条件进行身份认证,包括:

对所述手指静脉图像与作为密钥的标准手指静脉图像进行特征点匹配,得到手指静脉图像中匹配成功的特征点个数;

判断所述匹配成功的特征点个数是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认证条件中的个数阈值;

在判断出所述匹配成功的特征点个数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认证条件中的个数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待认证用户的身份合法;

其中,所述第一认证条件中的个数阈值小于所述第二认证条件中的个数阈值。

优选的是,基于第一认证条件进行身份认证,还包括:

在判断出所述匹配成功的特征点个数小于所述第一认证条件中的个数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待认证用户的身份不合法。

优选的是,基于第二认证条件进行身份认证,包括:

对所述手指静脉图像与作为密钥的标准手指静脉图像进行特征点匹配,得到手指静脉图像中匹配成功的特征点个数;

判断所述匹配成功的特征点个数是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认证条件中的个数阈值;

在判断出所述匹配成功的特征点个数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认证条件中的个数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待认证用户的身份合法;

其中,所述第一认证条件中的个数阈值小于所述第二认证条件中的个数阈值。

优选的是,基于第二认证条件进行身份认证,还包括:

在判断出所述匹配成功的特征点个数小于所述第二认证条件中的个数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待认证用户的身份不合法。

优选的是,在采集待认证用户的认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离线采集作为密钥的标准手指静脉图像。

优选的是,所述预设时间段是经由客户端设置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身份认证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锁,其包括:

处理器;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与所述处理器通讯连接,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身份认证方法;以及

锁体结构,其受控于所述处理器,以在待认证用户的身份合法时开锁。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身份认证方法,通过在不同时段设置不同的认证门槛,提高身份认证的灵活性,例如可以实现在用户频繁认证的时间段适当降低安全性能,提高通过率。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下文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可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范围。其中所包括的附图是: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身份认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第一认证条件进行身份认证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第二认证条件进行身份认证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用户根据时间段调节指静脉安全性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根据时间段调节指静脉安全性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法,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现有技术中智能门锁指静脉识别存在的问题为:从指静脉认证原理来说,出现拒真的情况是由于用户认证时模块采集到的指静脉图像的特征点中与模块用户指静脉图像库中的特征点匹配数目没有达到通过认证的需求,一般是由于用户的操作不规范导致,如手指完全没放正等。因此,指静脉识别虽然有着强大的安全性能,但对用户较为苛刻,降低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身份认证方法。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身份认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身份认证方法主要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4。

在步骤s101中,采集待认证用户的认证信息。

具体地,认证信息可以是待认证用户的生物生物,例如待认证用户的指纹信息、掌型信息、脸型信息、视网膜信息、虹膜信息、手指静脉图像等。在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认证信息优选为待认证用户的手指静脉图像。

在步骤s102中,判断当前认证时刻是否在预设时间段内。

具体地,预设时间段可以由已经过认证的用户经由手机客户端设置的。一般来讲,该用户将频繁认证的时间段设置为预设时间段。用户可在手机等终端app中设置指静脉常用时间段,如该时间段设置为6:00pm-7:00pm。

值得说明的是,用户可通过软件根据个人习惯调节该预设时间段。

在步骤s103中,在判断出当前认证时刻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情况下,基于第一认证条件进行身份认证。

在步骤s104中,在判断出当前认证时刻在预设时间段之外的其他时间段内的情况下,基于第二认证条件进行身份认证。这里,基于所述第一认证条件的身份认证成功率大于基于所述第二认证条件的身份认证成功率。即,第一认证条件比第二认证条件宽松,用户容易通过认证,此时,即使用户出现侧偏,也是有可能通过相对宽松的第一认证条件的。相反地,第二认证条件比第一认证条件严苛,用户较难通过认证,此时,用户需要严格对准检测装置,出现大幅度侧偏时是不能通过相对严苛的第二认证条件的。

具体地,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第一认证条件进行身份认证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第一认证条件进行身份认证的方法主要包括步骤s1031至步骤s1034。

在步骤s1031中,对所述手指静脉图像与作为密钥的标准手指静脉图像进行特征点匹配,得到手指静脉图像中匹配成功的特征点个数。这里,标准手指静脉图像可以预先离线采集好,以作为匹配时的密钥。

在步骤s1032中,判断所述匹配成功的特征点个数是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认证条件中的个数阈值。这里,所述第一认证条件中的个数阈值小于所述第二认证条件中的个数阈值。举例来说,第一认证条件中的个数阈值为13个,而第二认证条件中的个数阈值为23个。

在步骤s1033中,在判断出所述匹配成功的特征点个数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认证条件中的个数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待认证用户的身份合法。

在步骤s1034中,在判断出所述匹配成功的特征点个数小于所述第一认证条件中的个数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待认证用户的身份不合法。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第二认证条件进行身份认证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第二认证条件进行身份认证的方法主要包括步骤s1041至步骤s1044。

在步骤s1041中,对所述手指静脉图像与作为密钥的标准手指静脉图像进行特征点匹配,得到手指静脉图像中匹配成功的特征点个数。

在步骤s1042中,判断所述匹配成功的特征点个数是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认证条件中的个数阈值。这里,所述第一认证条件中的个数阈值小于所述第二认证条件中的个数阈值。举例来说,第一认证条件中的个数阈值为13个,而第二认证条件中的个数阈值为23个。

在步骤s1043中,在判断出所述匹配成功的特征点个数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认证条件中的个数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待认证用户的身份合法。

在步骤s1044中,在判断出所述匹配成功的特征点个数小于所述第二认证条件中的个数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待认证用户的身份不合法。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身份认证方法,通过在不同时段设置不同的认证门槛,提高身份认证的灵活性,例如可以实现在用户频繁认证的时间段适当降低安全性能,提高通过率。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实现了一种用户根据时间段调节智能门锁指静脉识别安全性能的方法,通过在不同时间段内对认证指静脉图像特征点与匹配数量设置不同,可实现在用户常用的时间段适当降低安全性能,提高通过率。

实施例二

下面结合图4和图5对本发明一实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4,示出了用户根据时间段调节指静脉安全性工作流程图。如图4所示,用户可在手机等终端app中设置指静脉常用时间段,如该时间段设置为6:00pm-7:00pm。若用户在所设置时间段内进行指静脉认证,则指静脉认证时所需匹配特征点数目减少,录入过指静脉的用户将更容易通过认证。若用户在设置时间段外的其他时段进行指静脉认证,则指静脉按照正常标准认证,认证时所需匹配的静脉图像特征点较多,安全性能达到金融级别,认证标准较为严苛。

参照图5,示出了用户根据时间段调节指静脉安全性工作原理图。如图5所示,在用户设置的常用指静脉时间段中,如在6:00pm-7:00pm期间,用户进行指静脉认证时所需匹配的图像特征点较少(图5的(a)部分中示例为13个特征点),此时用户容易通过认证,不易出现拒真的情况。而在时间段外时,用户进行指静脉认证时所需匹配的图像特征点较多(图5的(b)部分中示例为23个特征点),此时指静脉识别安全性能极高,用户人身、财产都可有所保障。

应用本实施例的身份认证方法,由用户在手机app等智能终端平台中设置用户的常用认证时间,例如下班时间6:00pm-7:00pm。在此时间段内进行指静脉认证需要匹配的指静脉特征点数量比平时少,即安全性能下降(指静脉是手指血管图像,无法复制,安全性能仍远高于指纹),此时用户使用指静脉认证认证要求将降低,即使用户手指有一定偏离也能认证成功,提高了用户体验,而过了该时间段6:00pm-7:00pm,恢复正常,即恢复认证严苛的情况。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身份认证方法。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在不同时段设置不同的认证门槛,提高身份认证的灵活性,例如可以实现在用户频繁认证的时间段适当降低安全性能,提高通过率。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在不同时间段内对认证指静脉图像特征点与匹配数量设置不同,可实现在用户常用的时间段适当降低安全性能,提高通过率。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电子锁,其包括处理器以及均与处理器通讯连接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锁体结构。

具体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处理器通讯连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身份认证方法。锁体结构受控于所述处理器,在待认证用户的身份合法时开锁。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子锁,通过在不同时段设置不同的认证门槛,提高身份认证的灵活性,例如可以实现在用户频繁认证的时间段适当降低安全性能,提高通过率。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在不同时间段内对认证指静脉图像特征点与匹配数量设置不同,可实现在用户常用的时间段适当降低安全性能,提高通过率。

虽然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