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值税专用发票批量查验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21317发布日期:2020-05-06 20:51阅读:8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值税专用发票批量查验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发票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值税专用发票批量查验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企业在对外采购物资或被提供服务后,供应商在提供相应的物资或服务后向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在办理业务结算时需对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真伪性查验,确保收到发票真实性、状态正常,且发票联与抵扣联信息一致。

传统模式下企业财务人员在收到发票后,通过登录本地的税务网站查询或登录税务总局的全国发票增值税发票查验系统进行查验、人工核对发票联与抵扣联的一致性。或建设发票查验系统,通过扫描枪读取发票联、抵扣联的二维码信息后连接到税务局进行查验、核对。

企业每月收到大量的增值专用发票,需进行真伪查验,市场上虽然有不同查验软件及设备,但都无法解决批量查验的效率问题。同时企业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都有发票联和抵扣联,需要手工进行信息一致性的校验,工作量大,效率低、易出错。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增值税专用发票批量查验设备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设备查验效率低且错误率高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增值税专用发票批量查验设备,包括:

发票存放单元,用于存放待查验的批量发票,所述发票包括发票联和抵扣联;

发票扫描单元,用于接收发票存放单元依次输出的发票,扫描所述发票的二维码,得到发票四要素;

发票信息确认单元,用于通过ocr读取发票扫描单元扫描失败的发票四要素,经确认后,输出至发票查验单元;

发票查验单元,用于接收发票扫描单元和/或发票信息确认单元输出的发票四要素,并调用发票池或税务系统的相应信息,通过对比进行真伪查验,得到真伪查验结果并记录;

所述发票四要素包括开票日期、开票金额、发票号码和发票代码。

进一步,所述发票查验单元还用于通过下述步骤验证发票联和抵扣联的一致性:

从发票池或税务系统获取通过真伪查验的发票的全票面信息;

以发票号码和发票代码为唯一标识,获得相匹配的发票联和抵扣联,通过核对相匹配的所述发票联和抵扣联的全票面信息是否一致,验证所述发票联和抵扣联的一致性。

进一步,所述发票查验单元包括业务数据获取接口;

所述业务数据获取接口,用于所述发票查验单元将全票面信息中的销售单位名称和销售单位税号输出至业务系统,以便业务系统根据所述销售方名称和销售方税号得到结算金额;

所述发票查验单元,还用于通过下述步骤进行金额匹配:

接收业务系统发送的所述结算金额,以及将所述结算金额与发票四要素中的开票金额进行匹配,若结算金额与开票金额一致,则匹配通过,若结算金额与开票金额不一致,则匹配不通过。

进一步,所述发票扫描单元,还用于扫描所述发票的全票面,得到发票影像,并将所述影像输出至发票查验单元。

进一步,还包括发票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发票查验单元验证通过的发票的全票面信息、发票联和抵扣联的一致性验证结果、金额匹配结果和/或发票影像;以及用于根据用户查询指令提供发票真伪查验、发票联和抵扣联一致性、金额匹配和/或发票影像的查询结果。

进一步,还包括与所述发票查验单元相连接的发票结构信息接口单元,用于发票查验单元将通过真伪查验的发票的全票面信息输出至业务系统。

进一步,还包括与所述发票查验单元相连接的发票影像接口单元,用于所述发票查验单元将发票影像输出至业务系统。

进一步,还包括发票出口单元,用于接受发票查验单元输出的发票。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值税专用发票批量查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待查验的批量发票,所述发票包括发票联和抵扣联;

依次扫描所述发票的二维码,得到开票日期、开票金额、发票号码和发票代码;若扫描失败,通过ocr读取发票票面并经确认后得到开票日期、开票金额、发票号码和发票代码;

将所述开票日期、开票金额、发票号码和发票代码与发票池或税务系统的相应信息进行对比,得到真伪查验结果并记录。

进一步,通过下述步骤验证发票联和抵扣联的一致性:

从发票池或税务系统获取通过真伪查验的发票的全票面信息;以发票号码和发票代码为唯一标识,获得相匹配的发票联和抵扣联,通过核对相匹配的所述发票联和抵扣联的全票面信息是否一致,验证所述发票联和抵扣联的一致性;

通过下述步骤进行金额匹配:

将全票面信息中的销售单位名称和销售单位税号输出至业务系统,以便业务系统根据所述销售方名称和销售方税号得到结算金额;接收业务系统发送的所述结算金额,以及将所述结算金额与发票四要素中的开票金额进行匹配,若结算金额与开票金额一致,则匹配通过,若结算金额与开票金额不一致,则匹配不通过;

扫描所述发票的全票面,得到发票影像;

接收验证通过的发票的全票面信息、发票联和抵扣联的一致性验证结果、金额匹配结果和/或发票影像;根据用户查询指令提供发票真伪查验、发票联和抵扣联一致性、金额匹配和/或发票影像的查询结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通过发票扫描单元,实现了发票四要素的获取;通过发票信息确认单元,实现了发票扫描单元识别发票四要素失败时的数据补偿,为发票查验提供了数据基础,提高了发票信息获取的效率;通过发票查验单元,实现了对批量发票的真伪查验,提高了设备的查验效率,减小了错误率。

2、通过发票信息处理单元,实现了发票真伪校验、发票联与抵扣联一致性校验、金额匹配以及发票影像等结果的查询功能,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3、通过发票结构信息接口单元,实现了发票全票面信息向业务系统的传递,提高了发票数据录入效率。

本发明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增值税专用发票批量查验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增值税专用发票批量查验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发明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增值税专用发票批量查验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发票存放单元,用于存放待查验的批量发票,所述发票包括发票联和抵扣联;具体存放时,批量待查验的发票联和抵扣联随机放入即可,同一发票的发票联和抵扣联无需紧挨放入。减少了发票放置时的人工整理工作。

发票扫描单元,用于接收发票存放单元依次输出的发票,扫描所述发票的二维码,得到发票四要素;所述发票信息包括开票日期、开票金额、发票号码和发票代码。

发票存放单元通过执行机构将存放的发票依次输出至预定位置,预定位置指的是便于发票扫描单元对发票上二维码进行扫描的预先设定位置。具体的,发票扫描单元通过ocr扫描发票上的二维码得到发票四要素。ocr(opticalcharacterrecognition,中文叫做光学字符识别),利用光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印在或写在纸上的二维码或文字读取出来,并转换成一种计算机能够接受、人又可以理解的格式。

考虑到发票二维码或许会存在不清楚,无法实现扫描的情况,因此,设置发票信息确认单元,对于扫描失败的发票,通过ocr定位发票票面的四要素并读取,经确认后,将发票四要素输出至发票查验单元。具体包括:发票信息确认单元将通过ocr读取的发票四要素发送至显示屏,用户可以通过显示屏核对发票四要素是否正确,若显示屏显示的发票四要素有误,用户通过手动修改得到正确的发票四要素,并将其输出至发票查验单元。ocr识别加上手工确认保证了数据读取的准确性。

发票查验单元,用于接收发票扫描单元和/或发票信息确认单元输出的发票四要素,并调用发票池或税务系统的相应信息,通过对比进行真伪查验,得到真伪查验结果并记录。

税务系统是国税总局对企业发票真伪查验、抵扣认证的税务处理系统。发票池是企业与税务系统建立的数据接口,用户可以从税局系统获取本企业开具或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查验单元将接收到的发票四要素与发票池/税务系统的相应四要素对比,若两者的发票四要素信息一致,则该发票为真,若两者的发票四要素信息不一致,则该发票为假。

通过发票扫描单元,实现了发票四要素的获取;通过发票信息确认单元,实现了发票扫描单元识别发票四要素失败时的数据补偿,为发票查验提供了数据基础,提高了发票信息获取的效率;通过发票查验单元,实现了对批量发票的真伪查验,提高了设备的查验效率,减小了错误率。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和抵扣联构成一对发票,企业收票时要一对验收。一致性检验就是校验收到的发票是否成对。

优选的,所述发票查验单元还用于通过下述步骤验证发票联和抵扣联的一致性:

从发票池或税务系统获取通过真伪查验的发票的全票面信息;

以发票号码和发票代码为唯一标识,获得相匹配的发票联和抵扣联,通过核对相匹配的所述发票联和抵扣联的全票面信息是否一致,验证所述发票联和抵扣联的一致性。

具体的,全票面信息包括销售单位名称、销售单位税号、购方单位名称、购方单位税号、开票日期、开票金额、发票号码和发票代码商品名称、数量、单价、税率、税额、价税合计、备注等信息。

通过发票查验单元,实现了对批量发票的发票联和抵扣联的一致性校验,提高了设备的校验效率,减小了错误率。

优选的,所述发票查验单元包括业务数据获取接口;

所述业务数据获取接口,用于所述发票查验单元将全票面信息中的销售单位名称和销售单位税号输出至业务系统,以便业务系统根据所述销售方名称和销售方税号得到结算金额。

所述发票查验单元,还用于通过下述步骤进行金额匹配:

接收业务系统发送的所述结算金额,以及将所述结算金额与发票四要素中的开票金额进行匹配,若结算金额与开票金额一致,则匹配通过,若结算金额与开票金额不一致,则匹配不通过。

金额匹配校验就是验证业务系统的结算金额与发票查验单元的开票金额是否一致,方便后续进行结算处理。

通过发票查验单元,实现了对批量发票的金额匹配校验,保证了后期结算处理的可靠行,提高了设备的校验效率,减小了错误率。

优选的,所述发票扫描单元,还用于扫描所述发票的全票面,得到发票影像,并将所述影像输出至发票查验单元。

通过发票扫描单元,实现了对发票影像的扫描,为用户后期进行发票影像查询提供了基础,提高了查验设备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还包括发票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发票查验单元验证通过的发票的全票面信息、发票联和抵扣联的一致性验证结果、金额匹配结果和/或发票影像;以及用于根据用户的查询指令提供发票真伪查验、发票联和抵扣联一致性、金额匹配和/或发票影像的查询结果。

具体的,发票信息处理单元按开票单位和开票日期汇总发票的全票面信息,同时按照发票号码绑定发票影像。并将发票真伪查验结果、发票联与抵扣联一致性校验、金额匹配结果以及发票影像展现给用户。

根据用户的查询指令提供发票真伪查验、发票联和抵扣联一致性、金额匹配和/或发票影像的查询结果,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用户输入的发票号码,显示屏以竖列形式呈现真伪查验、发票联与抵扣联一致性、金额匹配和发票影像等结果;

通过真伪查验结果标识,得到“真伪查验通过”或“真伪查验不通过”;

通过发票联与抵扣联一致性标识,得到“一致”或“不一致”;

通过金额匹配标识,得到“已匹配”或“未匹配”;

通过发票影像标识,得到发票影像结果。

通过发票信息处理单元,实现了发票真伪校验结果、发票联与抵扣联一致性校验、金额匹配以及发票影像等查询功能,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发票查验单元相连接的发票结构信息接口单元,用于发票查验单元将通过真伪查验的发票的全票面信息输出至业务系统。

业务系统包括采购订单录入、物资到货、物资入库、采购结算、采购付款等功能。发票信息输出到业务系统后,业务系统的采购结算功能根据发票和入库单、采购订单匹配一致后进行结算处理。后续付款申请时发票作为付款申请依据。

通过发票结构信息接口单元,实现了发票全票面信息向业务系统的传递,提高了发票数据录入效率。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发票查验单元相连接的发票影像接口单元,用于所述发票查验单元将发票影像输出至业务系统。

业务系统在发起采购结算时,结算单据需与发票影像挂接作为单据附件以备审核,付款申请时也需将发票影像作为付款单的附件以备审核。

通过发票影像接口单元,解决了发票影像与业务单据无法匹配的问题,实现了发票影像与业务系统的影像挂接,提高了可靠性。

优选的,还包括发票出口单元,用于接受发票查验单元输出的发票。

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增值税专用发票批量查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待查验的批量发票,所述发票包括发票联和抵扣联;

依次扫描所述发票的二维码,得到开票日期、开票金额、发票号码和发票代码;若扫描失败,通过ocr读取发票票面并经确认后得到开票日期、开票金额、发票号码和发票代码;

将所述开票日期、开票金额、发票号码和发票代码与发票池或税务系统的相应信息进行对比,得到真伪查验结果并记录。

优选的,通过下述步骤验证发票联和抵扣联的一致性:

从发票池或税务系统获取通过真伪查验的发票的全票面信息;以发票号码和发票代码为唯一标识,获得相匹配的发票联和抵扣联,通过核对相匹配的所述发票联和抵扣联的全票面信息是否一致,验证所述发票联和抵扣联的一致性;

通过下述步骤进行金额匹配:

将全票面信息中的销售单位名称和销售单位税号输出至业务系统,以便业务系统根据所述销售方名称和销售方税号得到结算金额;接收业务系统发送的所述结算金额,以及将所述结算金额与发票四要素中的开票金额进行匹配,若结算金额与开票金额一致,则匹配通过,若结算金额与开票金额不一致,则匹配不通过;

扫描所述发票的全票面,得到发票影像;

接收验证通过的发票的全票面信息、发票联和抵扣联的一致性验证结果、金额匹配结果和/或发票影像;根据用户查询指令提供发票真伪查验、发票联和抵扣联一致性、金额匹配和/或发票影像的查询结果。

由于方法实施例与设备实施例具有相同的发明构思,因此能够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且未重复描述之处可相互借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磁盘、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或随机存储记忆体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