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本交接柜及标本交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220715发布日期:2021-05-28 14:2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标本交接柜及标本交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标本交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标本交接柜及标本交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医院等疾病治疗场所,经常会出现需要化验标本的情况,以对病人的情况进行更好的了解,以方便最终的对症治疗。现有的标本检测流程都是病人拿取标本储存杯后,到一定的地方去准备标本,然后交付到医护人员的窗口,在这个过程中,由医护人员再对标本统一进行检测,这个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标本检测一般都是有时间要求的,但是病人获得标本后放取标本的时间不好把控,医护人员拿到病人的标本后去化验检测的时间也不好把控,这样就会造成最终检测的标本可能已经超过最佳检测时间的情况,造成检测数据不准确以导致后期的治疗问题等等,而耽误时间的症结点出现在哪里也难易查询,流程的无法把控造成的时间问题对病人来说无疑是严重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本交接柜及标本交接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标本交接柜,包括柜体和存放架,存放架安装于柜体内;所述柜体上设置有第一电动柜门和扫码控制单元,扫码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一电动柜门,用以扫码后控制第一电动柜门的开启和接收第一电动柜门关闭的信号;所述存放架上均匀的设置多个独立的存放空间,其中一个存放空间与第一电动柜门对应设置,便于在第一电动柜门打开时将物品存放于对应的存放空间内;所述存放架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电连接扫码控制单元,用以在每次第一电动柜门关闭后驱动存放架上未存放物品的存放空间移动至第一电动柜门处。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柜体上设置有人工进出柜门,用以维护和拿取存放架上的标本时使用。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存放架滑动连接于柜体内,柜体内设置有滑轨,存放架滑动连接于滑轨上。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存放架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柱,存放架转动连接于支撑柱上。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柱包括下部滑柱和上部旋转柱,上部旋转柱转动连接于下部滑柱上,存放架安装于上部旋转柱上;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下部滑柱上,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下部滑柱上固定有位于存放架下方的被动齿轮,被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存放架设置有多个,所述上部旋转柱也设置有多个,每个存放架均固定于一个上部旋转柱上,多个上部旋转柱之间依次转动连接;相邻的两个上部旋转柱中,位于上方的上部旋转柱的驱动电机安装于位于下方的上部旋转柱上;所有上部旋转柱中,位于下端的上部旋转柱的驱动电机安装于下部滑柱上。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存放空间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台,限位台的中部为设置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朝向存放空间外侧设置,用以匹配的放置标本储存杯;所述限位台的上方设置有方便拿取标本储存杯用的预留空间。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存放空间的内底面设置有限位凹槽,用以对放置于其内部的标本储存杯进行限位。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柜体上设置有第二电动柜门,第二电动柜门内设置有大型储物室;所述大型储物室位于柜体内,且大型储物室的上端开口设置。

一种标本交接方法,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标本交接柜,包括依次进行的存放阶段、取件阶段和交接阶段,

存放阶段包括:

扫码控制单元读取标本存放杯上的二维码信息,并推送开门信息给第一电动柜门,第一电动柜门接收开门信息后打开;

待标本存放杯放置于存放空间,第一电动柜门关闭后,第一电动柜门推送关门信息给扫码控制单元;

扫码控制单元接收关门信息,推送更换存放空间的信息给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存放架移动,控制未存放物品的存放空间移动至第一电动柜门处,等待下一次存放标本;

取件阶段包括:

扫码控制单元读取取件人员信息,推送取件信息给人工进出柜门,人工进出柜门接收取件信息后打开;

待取件人员取件完成并关闭人工进出柜门后,人工进出柜门推送取件完成信息给扫码控制单元,扫码控制单元将所有的标本信息推动给信息接收端电脑,并将所有存放空间的信息更改为等待存放标本的未存放状态,等待下一次存放标本;

交接阶段包括:

扫码枪读取每个标本存放杯上的二维码信息,并将读取的二维码信息推送给信息接收端电脑;

信息接收端电脑接收扫码枪推送的二维码信息,将所有的标本信息中与之相对应的标本信息删除,直至删除所有的标本信息,完成最终的标本交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在存放标本前,病人或病人家属可以利用扫码控制单元扫描标本储存杯上的二维码,扫码控制单元读取数据后开启第一电动柜门,病人或病人家属将标本储存杯放置于对应的存放空间内,关闭第一电动柜门,驱动电机驱动存放架上未存放物品的存放空间移动至第一电动柜门处,便于下一次存放,从而对每一次存放都可以形成记录,便于后期的查询,同时可以记录存放的时间信息等等,便于对每个标本进行监控,从而把控时间,避免有遗漏或时间超过检测最佳时间而无法得知的情况等等,更加便于对标本进行监控,也为后期的及时检测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存放架设置有多个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存放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柜体的主视图。

图中:1-柜体;101-第一电动柜门;102-扫码控制单元;103-第二电动柜门;2-存放架;201-存放空间;202-限位台;203-限位凹槽;3-驱动电机;4-支撑柱;401-下部滑柱;402-上部旋转柱;5-主动齿轮;6-被动齿轮;7-大型储物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发明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一些例子中,由于一些实施方式属于现有或常规技术,因此并没有描述或没有详细的描述。

此外,本文中记载的技术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还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意合适的方式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易于理解与本文提供的实施例有关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顺序还可以改变。附图和实施例中的任何顺序仅仅用于说明用途,并不暗示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除非明确说明要求按照某一顺序。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在合理情况下(不构成自相矛盾的情况下),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标本交接柜,包括柜体1和存放架2,存放架2安装于柜体1内;所述柜体1上设置有第一电动柜门101和扫码控制单元102,扫码控制单元102电连接第一电动柜门101,用以扫码后控制第一电动柜门的开启和接收第一电动柜门101关闭的信号,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扫码控制单元102与第一电动柜门101的结构与现有的快递柜或者物品存放柜的结构是相同的,直接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实现,不需要做出特殊的改进,因此不做详细说明;所述存放架上均匀的设置多个独立的存放空间201,其中一个存放空间201与第一电动柜门101对应设置,便于在第一电动柜门101打开时将物品存放于对应的存放空间201内,相邻的存放空间之间会用隔板分隔开;所述存放架2连接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电连接扫码控制单元102,用以在每次第一电动柜门101关闭后驱动存放架2上未存放物品的存放空间201移动至第一电动柜门101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存放空间201优选的会设计成只能存放一个标本储存杯。

本发明在存放标本前,病人或病人家属可以利用扫码控制单元102扫描标本储存杯上的二维码,扫码控制单元102读取数据后开启第一电动柜门,病人或病人家属将标本储存杯放置于对应的存放空间201内,关闭第一电动柜门,驱动电机3驱动存放架2上未存放物品的存放空间201移动至第一电动柜门101处,便于下一次存放,从而对每一次存放都可以形成记录,便于后期的查询,同时可以记录存放的时间信息等等,便于对每个标本进行监控,从而把控时间,避免有遗漏或时间超过检测最佳时间而无法得知的情况等等,更加便于对标本进行监控,也为后期的及时检测提供了保障。

本实施例中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柜体1上设置有人工进出柜门,用以维护和拿取存放架2上的标本时使用。人工进出柜门方便拿取标本的物流类医护人员进出,从内部拿取所有的标本,从而将标本送往检测室进行检测。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具体区别是:

本实施例中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存放架2滑动连接于柜体1内,柜体1内设置有滑轨,存放架2滑动连接于滑轨上。在拿取标本时,可以将存放架2滑动至柜体1的中部等位置,便于拿取存放架2上所有的标本。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二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具体区别是:

本实施例中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存放架2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柱4,存放架2转动连接于支撑柱4上,便于调整存放架2的位置,从而将未放置标本的存放空间201转动至第一电动柜门101对应的位置。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三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具体区别是:

本实施例中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支撑柱4包括下部滑柱401和上部旋转柱402,上部旋转柱402转动连接于下部滑柱401上,存放架2安装于上部旋转柱402上;所述驱动电机3固定于下部滑柱401上,驱动电机3的电机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5,下部滑柱401上固定有位于存放架2下方的被动齿轮6,被动齿轮6与主动齿轮5相啮合。当需要调整存放架2时,启动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带动主动齿轮5转动,主动齿轮5带动被动齿轮6转动,被动齿轮6带动固定于部旋转柱402上的存放架2转动,实现对存放架2的调整,便于连续的存放标本。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四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具体区别是:

本实施例中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存放架2设置有多个,所述上部旋转柱402也设置有多个,每个存放架2均固定于一个上部旋转柱402上,多个上部旋转柱402之间依次转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存放架2均对应一个第一电动柜门;相邻的两个上部旋转柱402中,位于上方的上部旋转柱402的驱动电机3安装于位于下方的上部旋转柱402上;所有上部旋转柱402中,位于下端的上部旋转柱402的驱动电机3安装于下部滑柱401上。当需要调整哪个存放架2时,直接启动这个存放架下方的驱动电机即可,存放架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满足使用要求即可,其中不同存放架上的存放空间的大小也可以不同,用以存放不同的标本。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中任一实施例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二中任一实施例的具体区别是:

本实施例中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存放空间201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台202,限位台202的中部为设置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朝向存放空间201外侧设置,用以匹配的放置标本储存杯,具有一定的限位效果;所述限位台202的上方设置有方便拿取标本储存杯用的预留空间,便于拿取标本。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六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六的具体区别是:

本实施例中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存放空间201的内底面设置有限位凹槽203,用以对放置于其内部的标本储存杯进行限位,可以避免存放架在转动时标本储存杯晃动,提高稳定性。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七中任一实施例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七中任一实施例的具体区别是:

本实施例中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柜体1上设置有第二电动柜门103,第二电动柜门103内设置有大型储物室7,便于存放批量的标本,比如已经由医护人员收集好的标本。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八中任一实施例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八中任一实施例的具体区别是:

本实施例中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大型储物室7位于柜体1内,且大型储物室7的上端开口设置,便于在拿取标本时直接拿取,方便后期的操作,提高了便利性。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提成了一种标本交接方法,采用了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九中任一项所述的标本交接柜,包括依次进行的存放阶段、取件阶段和交接阶段,

存放阶段包括:

扫码控制单元读取标本存放杯上的二维码信息,并推送开门信息给第一电动柜门,第一电动柜门接收开门信息后打开;便于获取病人或者病人家属存放保本的标本信息和时间信息;

待标本存放杯放置于存放空间,第一电动柜门关闭后,第一电动柜门推送关门信息给扫码控制单元;

扫码控制单元接收关门信息,推送更换存放空间的信息给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存放架移动,控制未存放物品的存放空间移动至第一电动柜门处,等待下一次存放标本,并进入下一个存放阶段;

取件阶段包括:

扫码控制单元读取取件人员信息,推送取件信息给人工进出柜门,人工进出柜门接收取件信息后打开;取件人会有自己单独的取件二维码,也就是自己的取件人员信息,用于取件时使用;

待取件人员取件完成并关闭人工进出柜门后,人工进出柜门推送取件完成信息给扫码控制单元,扫码控制单元将所有的标本信息推动给信息接收端电脑,便于信息接收端电脑对标本信息进行核对,并将所有存放空间的信息更改为等待存放标本的未存放状态,等待下一次存放标本,也就是等待下一个取件阶段;

交接阶段包括:

扫码枪读取每个标本存放杯上的二维码信息,并将读取的二维码信息推送给信息接收端电脑;

信息接收端电脑接收扫码枪推送的二维码信息,将所有的标本信息中与之相对应的标本信息删除,直至删除所有的标本信息,完成最终的标本交接,假如删除了所有的标本信息,表示标本全部接收,假如有标本信息没有删除,表示还有没有接收的标本。

本发明的每个时间节点都是可以进行监控的,便于对各个节点进行监控,进而准备的把握化验检测的时间和出现问题时问题所在的节点。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