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售货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28349发布日期:2021-06-11 21:42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售货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售货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售货柜。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售货柜,其取送货方式一般是将货物从货架上由后往前推,货物直接从高处掉落至取送货口,这样的取送货方式不仅对货物有所损害,而且还会存在因操作有误而导致被货物砸伤的风险,从而需要对自动售货柜的取送货方式进行改善和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售货柜,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自动售货柜取送货不安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售货柜,包括,

柜体;

连接框体,所述连接框体安装于柜体的柜口处;

驱动座组件,所述驱动座组件活动设置于所述连接框体内;

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框体上,且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驱动座组件相接,在所述动力组件的作用下使得所述驱动座组件能沿着横向或纵向运动;

货架装置,所述货架装置包括多个均匀排列的货道组件,每个货道组件均设置有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用于推动货道组件内的货物,且其推动方向朝向所述驱动座组件处;

其中,在所述推动组件的作用下,使得货物被推送至驱动座组件上;在动力组件的作用下,使得驱动座组件能够将货物运送至相应取货位置处。

本申请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动组件包括,

推动件,所述推动件滑动设置于所述货道组件上,且所述推动件位于所述货道组件上放置的货物的后方;

拉动弹性件,所述拉动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货道组件的前端部,其另一端与所述推动件相接;在所述拉动弹性件的作用下,使得所述推动件能够从货道组件的后端部朝向货道组件的前端部进行滑动。

本申请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货道组件包括,

货道底板;

左货道板,所述左货道板活动设置于所述货道底板的一侧;

右货道板,所述右货道板活动设置于所述货道底板的另一侧;

其中,所述货道底板、左货道板、右货道板之间围成货道,所述货道的宽度由柜体内向柜体外逐渐减小,用于夹紧货物。

本申请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货道组件上设置撑开组件,所述撑开组件包括撑开件,所述撑开件滑动设置于所述货道底板前端,且所述撑开件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左货道板和右滑道板滑动相接;

所述驱动座组件包括驱动件和推出件,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推出件相接,且在所述驱动件的作用下,使得所述推出件移动至所述撑开件处并推动撑开件朝向柜体内移动,使得所述左货道板和右货道板均朝向远离货道底板的方向运动,实现货道的扩张。

本申请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撑开组件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置于所述货道底板上,且所述导向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撑开件的的运动方向相一致;所述撑开件与所述导向件滑动相接。

本申请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撑开组件还包括第二复位弹性件,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货道底板相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撑开件相接;在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使得所述撑开件能够运动至初始位置。

本申请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撑开件包括,

第一撑开部,所述第一撑开部滑动设置于所述货道底板靠近柜体内部的一端;

第二撑开部,所述第二撑开部与第一撑开部固定相接,且第二撑开部设置于所述货道底板远离柜体内部的一端;且所述第二撑开部的横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撑开部的横向尺寸,用于撑开货道,使得货道得到扩张。

本申请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撑开组件还包括,

左滑动件,所述左滑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左货道板固定相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撑开件的一侧边滑动相接;

右滑动件,所述右滑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右货道板固定相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撑开件的另一侧边滑动相接;

其中,当所述撑开件朝向所述柜体内运动时,所述左滑动件与右滑动件由所述第一撑开部滑动至第二撑开部处,使得所述左滑动件带动所述左货道板朝向远离货道底板的一侧运动,右滑动件带动所述右货道板朝向远离货道底板的另一侧运动,使得货道被扩张。

本申请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框体的一侧设置有取货仓组件,所述取货仓组件包括,

取货腔体,所述取货腔体用于放置所述驱动座组件运送的货物;

第一仓门,所述第一仓门转动设置于所述取货腔体上,且所述第一仓门朝所述驱动座组件的方向设置;

第二仓门,所述第二仓门转动设置于所述取货腔体上,且所述第二仓门朝用户拿取货物的方向设置。

本申请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组件包括,

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设置于所述连接框体的顶部,且沿水平方向由所述连接框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丝杠活动连接,其另一端沿竖直方向延伸至所述连接框体的底部;

驱动座组件,所述驱动座组件包括,

驱动底座,所述驱动底座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丝杠上,且在所述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的作用下使得所述驱动底座能够沿着横向或纵向移动;

货物承载件,所述货物承载件转动设置于所述驱动底座上,用于定位承载货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自动售货柜,通过在连接框体上设置驱动座组件和动力组件,且柜体内设置有货架装置,货架装置上的每个货道组件上均设置有推动组件,推动组件的推动方向朝向驱动座组件处,从而使得货道组件上的货物能够被推送至驱动座组件上。同时在动力组件作用下,使得驱动座组件能够沿着横向或纵向运动,从而使得驱动座组件能够移动至货架装置中的每个货道组件处,并能够将货物运送至用户取货处,从而使得用户能够在相应位置处取货,避免了从高处直接掉落至取送货口处,导致货物或柜体受损的现象。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动售货柜取送货不安全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自动售货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自动售货柜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货物取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

图4是本发明中货物取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

图5是本发明中货物取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3;

图6是本发明中取货仓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驱动座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驱动座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货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单个货道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货道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柜体;2、柜门;3、制冷机组;4、控制面板;

5、货物取送装置;51、连接框体;52、取货仓组件;521、取货腔体;522、第一仓门;523、第二仓门;524、固定齿条;53、驱动座组件;531、驱动底座;5311、底座壳体;5312、底座盖板;532、货物承载件;533、齿轮;534、缺口;535、驱动件;536、推出件;537、连接件;538、第一复位弹性件;539、第一导向槽;54、第一丝杠;55、第二丝杠;

6、货架装置;61、货道组件;611、货道底板;6111、第二导向槽;612、左货道板;613、右货道板;62、推动组件;621、推动件;622、拉动弹性件;63、撑开组件;631、撑开件;6311、第一撑开部;6312、第二撑开部;632、左滑动件;633、右滑动件;634、导向件;635、第二复位弹性件;636、左滑道;637、右滑道;7、门体取货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第一”“第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属于“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时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简介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自动售货柜取送货不安全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自动售货柜,通过在连接框体上设置驱动座组件和动力组件,且柜体内设置有货架装置,货架装置上的每个货道组件上均设置有推动组件,推动组件的推动方向朝向驱动座组件处,从而使得货道组件上的货物能够被推送至驱动座组件上。同时在动力组件作用下,使得驱动座组件能够沿着横向或纵向运动,从而使得驱动座组件能够移动至货架装置中的每个货道组件处,并能够将货物运送至取货处,从而使得用户能够在相应位置处取货,从而避免了从高处直接掉落至取送货口处,从而导致货物或柜体受损的现象,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动售货柜取送货不安全的技术问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自动售货柜,包括柜体1、柜门2、制冷机组3、控制面板4、货物取送装置5、货架装置6。

具体地说,柜门2活动盖合在柜体1的前端面上,控制面板4设置于柜门2上,且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面板4设于柜门2的右侧。制冷机组3、货物取送装置5分别与控制面板4电性连接;通过控制面板4可以选取对应位置的货物,用户只需将纸币或硬币投入到控制面板4的投币口中即可自动地获取到对应的货物,达到自动售货的目的。进一步,柜门2上还设有用于观察柜体1内部的观察窗口,该观察窗口为透明材料制成的,一些实施例中,观察窗口采用玻璃来制成。柜体1内设有用于活动承载货物的货架装置6,货架装置6和柜门2之间设有用于接取和输送货物的上述货物取送装置5。卖家把货物整齐地存放在货架装置6上,当控制面板4接收到取送货命令后,货物取送装置5带动货架装置6运转,货架装置6依次地将货物向前推送,使得货物从货架装置6上移动至货物取送装置5中,从而实现接取和输送货物的目的,达到自动化的效果。

货物取送装置5,其包括连接框体51、动力组件、驱动座组件53、取货仓组件52。

所述连接框体51安装于柜体1上,动力组件包括第一丝杠54和第二丝杠55;第一丝杠54设置于所述连接框体51的顶部,且沿水平方向由连接框体5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第二丝杠55的一端与第一丝杠54活动连接,其另一端沿竖直方向延伸至连接框体51的底部;驱动座组件53活动安装于第二丝杠55上;取货仓组件52设置于连接框体51的一侧,且与驱动座组件53相对应设置。当第一丝杠54转动时,第二丝杠55能够带动驱动座组件53沿横向来回运动;当第二丝杠55转动时,驱动座组件53能够沿纵向来回运动;使得驱动座组件53能够将货物运送至取货仓组件52处。

具体地说,连接框体51为矩形边框结构,且其结构与柜体1的结构相配合,使得连接框体51能够安装于柜体1与柜门2之间。

取货仓组件52设置于连接框体51的一侧,且取货仓组件52与门体取货口7相对应设置。取货仓组件52包括取货腔体521、第一仓门522、第二仓门523。取货腔体521用于放置于驱动座组件53运送的货物,第一仓门522转动设置于取货腔体521上,且第一仓门522朝驱动座组件53方向设置;第二仓门523转动设置于取货腔体521上,且第二仓门523朝用户拿取货物的方向设置。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仓门522和第二仓门523用于对取货腔体521进行封闭,同时第一仓门522和第二仓门523均铰接于取货腔体521上,即第一仓门522与第二仓门523均能够转动打开。由于第一仓门522是朝向驱动座组件53方向设置,由此可便于驱动座组件53通过此第一仓门522,将货物运送至取货腔体521内;第二仓门523朝向用户拿取货物的方向设置,从而便于用户从取货腔体521中取出货物。进一步,取货仓组件52还包括固定齿条524,该固定齿条524沿水平方向朝靠近驱动座组件53处延伸。

动力组件包括第一丝杠54和第二丝杠55。第一丝杠54设置于连接框体51的顶部,且第一丝杠54沿水平方向由连接框体5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即沿着连接框体51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二丝杠55的一端与第一丝杠54相接,其另一端沿纵向延伸至连接框体51的底部。由于第二丝杠55的一端与第一丝杠54相接,根据丝杠的工作原理可知,第一丝杠54的转动运动能够转化为第二丝杠55整体的直线运动;由此,当第一丝杠54转动时,第二丝杠55能够沿着横向进行来回运动,由于驱动座组件53与第二丝杠55相连接,所以驱动座组件53能够随着第二丝杠55同步运动,进而使得驱动座组件53能够实现横向的运动。同理,根据丝杠的工作原理,当第二丝杠55转动时,驱动座组件53能够沿着第二丝杠55的延伸方向进行来回运动,即沿着纵向来回移动。由此,在第一丝杠54和第二丝杠55的作用下,使得驱动座组件53能够在连接框体51内沿着横向或纵向移动,驱动座组件53能够移动至货架装置6上的每个货道的位置处,使得相应货道上的货物可以顺利地移动到驱动座组件53上,并将货物运送至取货仓组件52处。

驱动座组件53包括驱动底座531和货物承载件532。具体地说,驱动底座531滑动设置于连接框体51内,且驱动底座531在第一丝杠54和第二丝杠55的作用下能够在连接框体51内沿着横向或纵向移动。货物承载件532转动设置于驱动底座531上,用于防止货物偏移或者从驱动底座531上意外掉落。更具体地说,驱动底座531上设置有空腔,同时驱动底座53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安装孔,此安装孔与空腔相连通,且空腔的一侧设置有缺口534,此缺口534朝向取货仓组件52处的固定齿条524。本实施例中,驱动底座531包括底座盖板5312和底座壳体5311,底座壳体5311与底座盖板5312之间形成上述空腔。

进一步,货物承载件532的底部设置有齿轮533,齿轮533设置于底座的壳体内。具体地说,齿轮533通过上述安装孔并设置于驱动底座531的空腔内,且齿轮533与固定齿条524相对应设置,同时货物承载件532上设置有取货开口,取货开口正对货架装置6,从而使得货物能够从货架装置6上移动至驱动底座531上,此时货物承载件532起到定位和承载货物的作用;且在驱动底座531运动至靠近取货仓组件52处时,固定齿条524通过缺口534进入驱动底座531内,并与齿轮533相啮合,随着驱动底座531继续朝取货仓组件52处移动,在固定齿条524与齿轮533的作用下,货物承载件532产生旋转,使得取货开口能够转动至朝向用户。更进一步,本实施例中,货物承载件532包括第一旋转部、第二旋转部、第三旋转部,且通过上述三个旋转部依次连接并围成容纳腔,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上述取货开口,且此容纳腔的结构与货物相配合,使得货物能够放置于容纳腔内,且货物通过上述取货开口进入容纳腔内。本实施例中,第一旋转部、第二旋转部、第三旋转部为一体结构,从而使得货物承载件532的结构更加简单牢固。由此,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当驱动座组件53移动至取货仓组件52处时,驱动座组件53撞开第一仓门522后进入到取货腔体521内,同时,固定齿条524通过缺口534伸入到驱动底座531的空腔内,继而与齿轮533啮合,随着驱动座组件53继续往取货腔体521内移动,货物承载件532在齿轮533和固定齿条524的共同作用下旋转,其旋转的角度可选为170°~180°,旋转后的货物承载件532的取货开口对着第二仓门523,用户通过门体取货口7将第二仓门523打开后即可从驱动底座531上取出货物。进一步,驱动底座531的上端面上还设置有第一导向槽539,即底座盖板5312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539,货物承载件532滑动设置于此第一导向槽539内,且第一导向槽539的结构与货物承载件532的结构及运动轨迹相配合,从而使得货物承载件532能够沿着第一导向槽539滑动,进而使得货物承载件532上的取货开口能够转动至朝向货道或朝向用户取货方向。通过设置此结构,能够防止货物承载件532在转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从而使得货物承载件532能够更加稳定的转动。

驱动座组件53还包括驱动件535和推出件536,驱动件535的动力输出端与推出件536相接,且推出件536朝向货道组件61延伸;在驱动件535的作用下,使得推出件536能够延伸至货道组件61处。进一步,驱动座组件53还包括连接件537,连接件537的一端与驱动件535的动力输出端相接,其另一端与推出件536相接;通过设置此连接件537使得驱动件535能够更加稳定的将推出件536推出。具体地说,驱动件535安装于驱动底座531内,推出件536滑动安装于驱动底座531内,在驱动件535的驱动作用下,使得连接件537能够带动推出件536伸出驱动底座531至货道组件61处。进一步,驱动座组件53还包括第一复位弹性件538,第一复位弹性件538的一端固定设置于驱动底座531上,其另一端与推出件536相接。在推出件536复位时,第一复位弹簧能够拉动推出件536回缩至初始位置。本实施例中,驱动件535为电磁铁芯,推出件536为杆状结构,连接件537为板状结构。

货架装置6包括若干组均匀排列的货道组件61,若干个货道组件61沿横向依次排列形成一层货架,以增加装货量。货架装置6有多层货架组成,可以根据柜体1的大小设定货架层数。具体地说,所述货道组件61包括货道底板611、左货道板612、右货道板613,所述左货道板612活动设置于货道底板611的一侧,右货道板613活动设置于货道底板611的另一侧,且货道底板611、左货道板612、右货道板613之间围成货道。同时,货道的宽度由柜体1内向外逐渐缩小,从而形成夹紧货物的状态,换言之,左货道板612和右货道板613均是向内倾斜设置的。

进一步,每个货道组件61上均设置有推动组件62和撑开组件63。

推动组件62包括推动件621和拉动弹性件622。推动件621滑动设置于货道组件61上,且所推动件621位于货道组件61上货物的后方;拉动弹性件622的一端固定设置于货道组件61的前端部,其另一端与推动件621相接;在拉动弹性件622的作用下,使得述推动件621能够从货道组件61的后端部朝向货道组件61的前端部进行滑动。具体地说,本实施例中,推动件621为推动板,拉动弹性件622为卷簧。推动件621滑动设置于货道底板611上,且推动件621位于货道上最靠柜体1内部的货物的后方,即推动件621位于柜体1的最内侧;由于拉动弹性件622的一端与货道底板611的前端固定相接,其另一端与推动件621相连接,从而使得推动弹性件处于受力状态,由此推动件621在拉动弹性件622的作用力下一直具有向前推的趋势,使得货道最前端的货物落入到驱动座组件53上。

撑开组件63包括撑开件631,撑开件631滑动设置于货道底板611前端,且撑开件631的两侧边分别与左货道板612和右滑道637板滑动相接;在驱动件535的作用下,推出件536移动至撑开件631处并推动撑开件631朝向柜体1内移动,使得左货道板612和右货道板613左货道板612朝向远离货道底板611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货道的扩张,使得货物从被夹紧的状态转换到松开的状态,并在在推动组件62的推动作用下将货物往前推,使得货物可以落入到驱动底座531和货物承载件532内。具体地说,撑开件631包括第一撑开部6311和第二撑开部6312,第一撑开部6311滑动设置于货道底板611靠近柜体1内部的一端,第二撑开部6312与第一撑开部6311固定相接,第二撑开部6312设置于货道底板611远离柜体1内部的一端,第二撑开部6312的横向尺寸大于第一撑开部6311的横向尺寸,即第一撑开部6311的横向尺寸小于或等于货道的横向宽度,第二撑开部6312的横向尺寸大于货道的横向宽度,由此,在驱动件535的作用下,使得第二撑开部6312进入到货道内时,左货道板612与右货道板613向远离货道底板61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货道得到扩张。本实施例中,撑开件631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滑道,即左滑道636和右滑道637;由于第一撑开部6311的横向尺寸小于第二撑开部6312的横向尺寸,且左滑道636和右滑道637均由第一撑开部6311延伸至第二撑开部6312的末端,由此左滑道636和右滑道637均呈弧形结构,且在横向方向上,此弧形由第一撑开部6311向第二撑开部6312延伸时,均朝向远离货道底板611的方向弯曲,即左滑道636与右滑道637均向外弯曲延伸。

进一步,撑开组件63还包括左滑动件632和右滑动件633。左滑动件632的一端与左货道板612固定相接,其另一端与撑开件631的一侧边滑动相接;右滑动件633的一端与右货道板613固定相接,其另一端与撑开件631的另一侧边滑动相接;当所述撑开件631朝向所述柜体1内运动时,左滑动件632与右滑动件633由第一撑开部6311滑动至第二撑开部6312处,使得左滑动件632带动左货道板612朝向远离货道底板611的一侧运动,右滑动件633带动右货道板613朝向远离货道底板611的另一侧运动,使得货道被扩张。具体地说,左滑动件632包括左连接部和左滑动轮,左连接部的一端与左货道板612相接,其另一端与左滑动轮相接,左滑动轮与撑开件631的左滑道636滑动相接,使得左滑道636对左滑动的滑动起到导向作用;右滑动件633包括右连接部和右滑动轮,右连接部的一端与右货道板613相接,其另一端与右滑动轮相接,右滑动轮与撑开件631的右滑道637滑动相接,使得右滑道637对右滑道637轮的滑动起到导向作用。由于,左滑道636与右滑道637均向外弯曲延伸,所以左滑轮和右滑轮能够分别带动左货道板612、右货道板613共同向外松开或向内夹紧货物。同时,货道底板611上设有用于导向左货道板612、右货道板613向外扩张或向内夹紧的第二导向槽6111。

进一步,撑开组件63还包括导向件634,本实施例中,导向件634为杆状结构,导向件634设置于货道底板611上,且导向件634的延伸方向与撑开件631的运动方向相一致,即导向件634由柜体1内朝向柜体1外延伸,撑开件631与导向件634滑动相接。通过设置此导向件634,能够防止撑开件631在多次来回滑动后发生偏移,从而保证撑开件631的正常工作。同时,撑开组件63还包括第二复位弹性件635,本实施例中,第二复位弹性件635为弹簧结构。第二复位弹性件635的一端与货道底板611相接,其另一端与撑开件631相接,由此在第二复位弹性件635的作用下,使得撑开件631能够运动至初始位置。

综上可知,通过在连接框体51上设置驱动座组件53和动力组件,且柜体1内设置有货架装置6,货架装置6上的每个货道组件61上均设置有推动组件62,推动组件62的推动方向朝向驱动座组件53处,从而使得货道组件61上的货物能够被推送至驱动座组件53上。同时在动力组件作用下,使得驱动座组件53能够沿着横向或纵向运动,从而使得驱动座组件53能够移动至货架装置6中的每个货道组件61处,并能够将货物运送至取货处,从而使得用户能够在相应位置处取货,从而避免了从高处直接掉落至取送货口处,从而导致货物或柜体1受损的现象,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动售货柜取送货不安全的技术问题。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下面以图1至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为例就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中货道的宽度由柜体1内向柜体1外逐渐减小,即货道靠近驱动座组件53的一端的宽度小于货物本身的尺寸,从而能够夹紧货物。由此为了使得货物能够被运送至驱动座组件53上,货道组件61上设置了撑开组件63和推动组件62。具体地说,当控制面板4接收到取送货命令后,动力组件带动驱动座组件53运动至用户所选的货物所在位置处,控制面板4控制电磁铁芯得电,电磁铁芯得电后吸合收缩,使得连接件537朝向靠近货道组件61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驱动杆朝向货道组件61处移动,驱动件535推动撑开件631朝向柜体1内移动,从而使得第二撑开部6312进入货道内,且左滑轮沿左滑道636由第一撑开部6311滑动至第二撑开部6312,从而使得左货道板612向外移动,右滑轮沿右滑道637由第一撑开部6311滑动至第二撑开部6312,从而使得右货道板613向外移动,从而实现货道的扩张。同时,推动件621推动货物朝向驱动底座531处运动,并将货物推送至驱动底座531和货物承载件532中。当取货完毕后,控制面板4控制电磁铁芯失电,电磁铁芯失电后带动连接件537朝向远离货架装置6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驱动件535同步运动至初始位置。由于驱动件535复位,此时撑开件631在第二复位弹性件635的作用下返回至初始位置。货物被运送至驱动座组件53上后,在动力组件的作用下使得驱动座组件53运动至取货仓组件52处,且取货仓组件52上的固定齿条524通过驱动底座531上的缺口534进入驱动底座531内并与齿轮533相啮合,随着驱动座组件53继续朝向取货仓组件52处移动,齿轮533转动并带动货物承载件532转动,当驱动座组价进入到取货仓的腔体内时,货物承载件532上的取货开口朝向门体上的取货口处,从而使得用户能够便利的取到货物,从而避免了从高处直接掉落至取送货口处,导致货物或柜体1受损的现象,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动售货柜取送货不安全的技术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