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63700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计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费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计费装置、特别是对在计费对象区域内移动的移动体进行费用收受等的信息发送接收的对移动体使用者进行计费处理的计费装置、及安装在车辆内并当车辆通过了计费区时在规定条件成立的时刻进行用于计费区的使用费用支付的数据处理的计费装置。
背景技术
在收费设施(例如收费道路)上行驶的车辆等移动体,根据其车型及在收费道路上的行驶距离进行计费。为了在该收费道路的入口门道或出口门道自动进行费用的征收,在道路侧配置具有发送接受电波的天线的通信装置(以下,称为路上机),作为用于对该车辆查询信息的询问器,并在车辆上配置具有天线的通信装置(以下,称为车载机),作为对所查询的信息进行回答的应答器,从而构成以无线方式在车载机与路上机之间进行信息的发送接收的路车间通信系统。
例如,在特开平10-63903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以通过作为特定区域的收费道路的入口、途中路径及出口为考虑前提而对车辆征收费用的技术。
但是,当利用如上所述的路车间通信系统进行信息的发送接收时,必须在收费道路的入口门道或出口门道等计费对象区域的出入口设置路上机。当收费道路等计费对象区域为一维区域时路上机很容易设置,但当用作计费对象的地区由涉及范围很广的区划等确定时,必须在所有出入口设置路上机,因而成本将随着进入和驶出地点的数量而增加。
考虑到上述事实,本发明的第1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以简单的结构对移动体的使用者进行计费处理的计费装置。
在收费道路中,目前是在车行线上设置收费站,因此必须使车辆停下进行计费作业,在这种计费方法中,在费用征收上需花费大量的劳力,而且要耗费很多时间,并将在收费站前发生堵塞。因此,提出了一种在多条车行线上设置车辆通过判定器并通过判定在多条车行线的哪一条车行线上行驶而进行计费的系统。在特开平9-212794号公报中公开了该系统的一例。这种系统,在分支车行线及出入口(路口)少、且路口间距离较长的收费道路网上,车辆通过判定器的设置数量少,因而很容易进行系统设定。
另外,当使用可更新结余的预付卡驶出收费道路时,从车辆向天线·终端发送指示在哪条车行线上行驶的信息,天线·终端计算与行驶路线对应的费用并发送给车辆,车辆将该费用从预付卡扣除,因而不需要为支付费用而使车辆停止。但是,在分支车行线及出入口(路口)多且路口间距离短的区间多而作为道路网整体的延伸距离长的收费道路网等上,车辆通过判定器的设置数量增多,因而其设置费用和维护费用庞大。
另一方面,作为缓和堵塞、减低大气污染、降低噪声、确保地区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考虑了对特定地区即特定区进行计费。高速道路网是宽度窄的路线连续分布的计费区,与此不同,这种特定区的计费区域,是大面积的孤立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区域内道路网可能非常复杂,因而设置停车征收费用的收费站是不合理的,最好采用使用预付卡的自动计费处理系统。
与特定区域对应的计费方法是,在车辆内安装GPS测位装置和(或)陀螺导航法测位装置,用其识别车辆是否在特定区域内,并从预付卡扣除管理者根据通过特定区1次、在特定区内的行驶距离或在特定区域内的停留(存在)时间规定的相应计费金额,并将余额作为结余在预付卡上进行更新记录。可是,由于测位装置的测位误差,发生错误检测的概率很高,即,在特定区的外轮廓附近行驶时虽然原本是在特定区域外(内)的,却错误地识别为在特定区域内(外)。因此,可以预计到,车辆司机的识别(推断)与基于测位装置的位置识别的自动计费处理(卡上结余的改写),在结果上将大相径庭。
特别是,在每进入特定区域1次(进入然后驶出的1次通行)支付管理者规定金额的按每进入1次计费的系统的情况下,支付金额将会产生很大的偏差。例如,从图55A可以看出,当在计费区1内直线通行1次时,由于道路靠近计费区1的外轮廓,所以如双点锁线所示,测位装置对计费区1的内、外检测,呈现内、外波动的状态,由于这种波动,虽然原本是通行1次的却自动识别为进入了3次,因而进行了3倍的计费。
实际上,在具有这种计费处理结果的按每进入1次计费的系统的情况下,由于从计费区的中央通行时计费金额低而在外轮廓附近通行时则计费金额暴涨,所以预计会有计费区内中心部的车辆通行量增多而外轮廓附近的车辆通行量减少的效应。然而,在反过来希望计费区内中心部的车辆通行量小而外轮廓附近的车辆通行量大的情况下,将导致与其愿望相反的结果。
另外,如上述的55A所示,当相邻计费区之间的空隙窄时,不仅自动识别为对计费区1进入了3次,而且还自动识别为对计费区2进入了2次。例如,如图55B所示,由于将相邻计费区之间的空隙设定的较宽,所以就避免了对实际上未进入的相邻计费区错误地检测为曾进入过的情况。
本发明,以提供一种可以规定与计费区外轮廓附近的车辆通行对应的计费频度的计费装置为第2目的,并以使该计费频度稳定为第3目的。
发明的公开[第1发明及第2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第1发明第1形态的计费装置,备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移动体的位置信息;决定装置,在预定的地图信息内确定计费对象区域、且在该计费对象区域与计费对象区域以外的区域的边界上确定缓冲区域,通过使上述地图信息与上述位置信息相对应,决定表示上述移动体是否至少进入了上述计费对象区域或上述缓冲区域中的任何一个的进入状态;及生成装置,根据上述决定装置的决定结果,生成对上述移动体的计费信息。
第2形态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形态的计费装置中,上述生成装置,备有预先存储了与上述进入状态对应的预定费用数据的存储装置,并用上述存储装置的费用数据生成上述计费信息。
第3形态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形态或第2形态的计费装置中,上述计费对象区域,构成为至少包含收费区域和免费区域,上述缓冲区域,在上述收费区域和免费区域之间确定。
第4形态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形态~第3形态的任何一个形态的计费装置中,上述计费对象区域,构成为至少包含多个收费区域,上述缓冲区域,在相邻的收费区域之间确定。
第5形态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4形态的计费装置中,上述多个收费区域,包含费用体系不同的收费区域。
第6形态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5形态的计费装置中,上述缓冲区域,按多个收费区域的每一个确定。
第7形态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形态~第6形态的任何一个形态的计费装置中,上述缓冲区域,根据相邻区域的任何一方的费用确定费用。
第8形态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4形态~第7形态的任何一个形态的计费装置中,上述缓冲区域,根据从该缓冲区域周边的多个区域选定的区域的费用确定费用。
第9形态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形态~第8形态的任何一个形态的计费装置中,作为上述进入状态的历史信息,当上述移动体从上述计费对象区域移动到上述缓冲区域后再次移动到同一计费对象区域时,在上述生成装置中,禁止生成与进入上述计费对象区域有关的计费信息。
第10形态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形态~第9形态的任何一个形态的计费装置中,上述生成装置,生成与根据上述计费对象区域内的行驶距离确定的费用有关的计费信息。
第11形态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形态~第9形态的任何一个形态的计费装置中,上述生成装置,还备有当跨越邻接区域的边界时存储上述计费对象区域内的行驶距离的存储装置,并根据所存储的行驶距离生成计费信息。
第2发明的第1形态发明的计费装置,备有移动体自身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移动体自身的位置;存储装置,存储预定的地图信息、在上述地图信息内确定的计费对象区域、在上述计费对象区域与计费对象区域以外的区域的边界上确定的缓冲区域、及与上述计费对象区域有关的计费数据;判定装置,通过使上述地图信息与上述位置相对应,判定表示上述移动体是否至少进入了上述计费对象区域或上述缓冲区域中的任何一个的进入状态;及计费处理装置,根据上述判定装置的判定结果,对移动体检测本身进行与上述计费对象区域有关的计费处理。
第2发明第1形态的特征在于,在第1形态的计费装置中,上述计费处理装置,用存储了结余信息的IC卡进行计费处理。
在第1发明第1形态的计费装置中,检测装置,检测车辆等移动体的位置信息。该检测装置,可以采用能够指示到达目的地的路径及显示用于辅助行驶的地图的车载用导航系统。该导航系统,如所周知,可以很容易地用GPS系统检测移动体自身的位置、例如由纬度和经度确定的位置。此外,还可以在移动体侧设置发送包含用于识别移动体自身的标识符的信号的发送装置,而在地上侧接收该发送信号,从而在地上侧检测位置信息。
可是,移动体的位置检测,有时包含着检测误差。当包含了检测误差时,真正的移动体位置,是在与所检出的位置相对应地预先根据检测误差确定了其范围大小的特定区域内的位置。因此,在位置信息内包含着移动体存在于从所检出的位置预先根据检测误差确定的特定区域内的可能性。
因此,在预定的地图信息内确定计费对象区域的同时,在计费对象区域与计费对象区域以外的区域的边界上确定缓冲区域。该缓冲区域的大小,最好设定为与检测误差对应的大小。此外,还可以设置地图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上述地图信息、计费对象区域、及缓冲区域。
决定装置,首先,使由检测装置检测出的位置信息与预定的地图信息相对应。即,由于可以从位置信息特定出移动体的位置,所以可以根据该位置、例如由纬度和经度确定的位置将移动体对应在日本国内全境地图或都道府县内的规定地区的地图等预定的地图信息上。决定装置,根据该对应结果,决定表示移动体是否至少进入了计费对象区域或缓冲区域中的任何一个的进入状态。在该地图信息上,确定了计费对象区域及缓冲区域。因此,在判别与地图信息上对应的移动体位置是否包含在计费对象区域内或缓冲区域内之后,即可判别移动体是否至少进入了计费对象区域内。即,当有检测误差时,可以根据位置信息的移动体位置在地图信息上对应出移动体有存在可能性的特定区域。因此,当移动体位于缓冲区域内时,移动体的位置有时就不在计费对象区域内。另一方面,当移动体超出缓冲区域而位于计费对象区域内时,根据检测误差确定的特定区域、即真正的移动体位置至少是位于计费对象区域内。按照这种方式,决定装置,可以将表示移动体是否至少进入了计费对象区域的状态作为进入状态决定。
生成装置,根据决定装置的决定结果,生成对移动体的计费信息。例如,预先确定着应对存在于计费对象区域内的移动体收受的费用。因此,当移动体进入计费对象区域内时,应按预定的费用进行计费,所以将应对该进入的移动体计费的费用作为计费信息生成。
这样,在本发明的计费装置中,在计费对象区域的边界上设置缓冲区域,并使由检测装置检测出的移动体位置与地图信息相对应,从而决定表示移动体是否进入了计费对象区域的进入状态,并根据该进入状态生成对移动体的计费信息,所以,即使在移动体的位置检测中产生检测误差时,也能可靠地决定是否存在于计费对象区域内,并可以根据进入状态生成对移动体的计费信息,而无需在出入口等进入和驶出的所有地点设置路上机,因而能以简单的结构对移动体的使用者进行计费处理。
另外,乘务员(司机)有时不知道移动体当前行驶着的地区是计费对象区域或接近并正要进入计费对象区域。因此,在上述计费装置中,还备有告知装置,当接近了计费对象区域时、即进入了缓冲区域时,将表示已接近或进入了计费对象区域的预告信息告知移动体,所以,当进入了计费对象区域或接近并正要进入计费对象区域时,可以事先告知乘务员,因而能使乘务员很容易地进行与进入计费对象区域有关的处理。
另外,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预先确定应对存在于计费对象区域内的移动体收受的费用。因此,如第2形态所示,生成装置备有预先存储与进入状态对应的预定费用数据的存储装置。所以,可以很容易地用存储装置的费用数据生成计费信息。这种费用数据有时按每种车型或行驶时间等分多个等级设定,也可以将其按费用表的形式存储。
这里,上述计费对象区域,在其内部有时包含公用地区等免费区域。即,计费对象区域,有时由收费区域和免费区域构成。因此,在第3形态中,上述计费对象区域。在结构上至少包含收费区域和免费区域,并将缓冲区域确定在收费区域和免费区域之间。按照这种方式,即使是收费区域和免费区域混合的计费对象区域,也能可靠地决定移动体是否存在于作为收费区域的计费对象区域内,因而不会进行不必要的费用征收。
另外,当上述计费对象区域由多个收费区域构成时,有时其费用根据移动体的位置位于哪一个收费区域而有所不同。因此,如第4形态所示,当上述计费对象区域在结构上至少包含多个收费区域时,将缓冲区域确定在相邻收费区域之间。按照这种方式,即使是存在多个收费区域的计费对象区域,也能可靠地决定移动体是否存在于作为相应的收费区域的计费对象区域内,因而不会进行不稳定的费用征收。
在存在多个上述收费区域的计费对象区域中,如第5形态所示,多个收费区域可以包含费用体系不同的收费区域。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能可靠地决定移动体是否确实存在于作为相应的收费区域的计费对象区域内,因而能可靠地进行作为对象的费用体系的征收。
上述缓冲区域,在计费对象区域与计费对象区域以外的区域的边界上确定。有时在计费对象区域内确定费用,也可以在设置于其边界上的缓冲区域内确定费用。但是,属于缓冲区域的计费对象区域,不限于一个。因此,如第7形态所示,缓冲区域,可以根据相邻区域的任何一方的费用决定费用。即,缓冲区域虽然在边界上确定,但因在隔着该边界的两侧至少有区域存在,所以可以根据相邻区域的任何一方的费用决定费用,从而能够对缓冲区域确定适当的费用。
另外,在缓冲区域上,在其周边有时也存在多个收费区域。因此,如第8形态所示,在上述缓冲区域内,可以根据从缓冲区域周边的多个区域选定的区域的费用决定费用。按照这种方式,可以对缓冲区域确定适当的费用。
可是,移动体,有时来往于计费对象区域和缓冲区域。例如,有时在计费对象区域和缓冲区域的边界附近行驶。因此,如第9形态所示,在将移动体从计费对象区域移动到缓冲区域后再次移动到同一计费对象区域的情况表示为上述进入状态的历史时,在生成装置中,禁止生成与进入同一计费对象区域有关的计费信息。按照这种方式,不会对进入同一计费对象区域生成计费信息,因而不会进行不必要的费用征收。
除了对进入的费用征收外,如第10形态所示,上述生成装置,可以生成与根据计费对象区域内的行驶距离确定的费用有关的计费信息。即,可以根据计费对象区域内的行驶距离进行计费。
在这种情况下,如第11形态所示,上述生成装置,还备有当跨越邻接区域的边界时存储上述计费对象区域内的行驶距离的存储装置,并根据所存储的行驶距离生成计费信息。按照这种方式,可以在结束了对象区域内的行驶的时刻进行费用的征收,而无需逐次进行。
在第2发明的第1形态的计费装置中,利用移动体自身位置检测装置检测移动体自身的位置。按照这种方式,可以在移动体侧特定出移动体自身的位置。在该移动体自身位置检测装置中,例如可以采用上述的导航系统等。在存储装置内,存储预定的地图信息、在上述地图信息内确定的计费对象区域、在上述计费对象区域与计费对象区域以外的区域的边界上确定的缓冲区域、及与上述计费对象区域有关的计费数据。判定装置,通过使所存储的地图信息与所检出的位置相对应,判定表示上述移动体是否至少进入了计费对象区域或缓冲区域中的任何一个的进入状态。计费处理装置,根据该判定装置的判定结果,对移动体自身进行与上述计费对象区域有关的计费处理。
上述计费处理装置,如第2形态所示,用存储了结余信息的IC卡进行计费处理。
按照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在计费对象区域的边界上设置缓冲区域,并根据由检测装置检测出的车辆位置及地图信息,生成对车辆的计费信息,所以,即使在车辆的位置检测中产生检测误差时,也能可靠地决定是否存在于计费对象区域内,并可以根据进入状态生成对车辆的计费信息,而无需在出入口等进入和驶出的所有地点设置路上机,因而具有能以简单的结构对车辆的使用者进行适当的计费处理的效果。[第3发明]另外,为达到上述目的,第3发明的第1形态发明的计费装置,备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移动体的位置信息;附加装置,根据上述检测出的移动体的位置信息,从所检出的位置确定预计上述移动体存在的缓冲区域,并将上述缓冲区域附加于上述位置信息;决定装置,在预定的地图信息内确定计费对象区域、使上述位置信息与上述地图信息相对应,并根据上述计费对象区域和上述缓冲区域决定表示上述移动体是否至少进入了上述计费对象区域的进入状态;及生成装置,根据上述决定装置的决定结果,生成对上述移动体的计费信息。
第2形态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形态的计费装置中,上述生成装置,备有预先存储了与上述进入状态对应的预定费用数据的存储装置,并用上述存储装置的费用数据生成上述计费信息。
第3形态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形态或第2形态的计费装置中,上述检测装置,根据来自测位卫星的卫星数据检测移动体的位置信息。
第4形态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形态~第3形态的任何一个形态的计费装置中,上述附加装置,根据上述检测装置的检测误差确定缓冲区域的大小。
第5形态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形态~第4形态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计费装置中,上述检测装置,包含根据上述移动体的行驶方向及行驶距离的至少一方推断移动体的位置信息的推断装置。
第7形态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5形态的计费装置中,上述附加装置,根据在上述推断装置中使用过的上述移动体的行驶方向及行驶距离的至少一方确定缓冲区域的大小。
第7形态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形态~第6形态的任何一个形态的计费装置中,上述生成装置,生成与根据上述计费对象区域内的行驶距离确定的费用有关的计费信息。在第3发明第1形态的计费装置中,检测装置,检测车辆等移动体的位置信息。该检测装置,可以采用能够指示到达目的地的路径及显示用于辅助行驶的地图的车载用导航系统。该导航系统,如所周知,可以很容易地用GPS系统检测移动体自身的位置、例如由纬度和经度确定的位置。例如,如上述第3形态所述,检测装置,也可以根据来自测位卫星的卫星数据检测移动体的位置信息。此外,还可以在移动体侧设置发送包含用于识别移动体自身的标识符的信号的发送装置等发送单元,在地上侧接收该发送信号,从而在地上侧检测位置信息。
可是,移动体的位置检测,有时包含着检测误差。当包含了检测误差时,真正的移动体位置,是从所检出的位置预先根据检测误差确定了其范围大小的特定区域内的位置。所以,位置信息内的真正的移动体位置,存在于从所检出的位置预先确定了大小的区域内的可能性很大。因此,附加装置,根据检测出的移动体的位置信息,从所检出的位置确定预计上述移动体的在的缓冲区域。即,将缓冲区域确定为从位置信息特定出的移动体存在的可能性很大的位置范围,并将其附加于位置信息。该缓冲区域的大小,如第4形态所示,根据检测误差确定。例如,最好设定为与检测误差对应的大小。
决定装置,首先,使由检测装置检测出的位置信息与预定的地图信息相对应。即,由于可以从位置信息特定出检出时刻的移动体位置,所以可以根据该位置、例如由纬度和经度确定的位置将移动体对应在日本国内全境地图或都道府县内的规定地区的地图等预定的地图信息上。由于将缓冲区域附加于该位置信息,所以也可以使缓冲区域与地图信息相对应。然后,决定装置,决定表示移动体是否至少进入了计费对象区域的进入状态。在该地图信息上,确定了计费对象区域。因此,在判别包含着与地图信息上对应的移动体位置的缓冲区域是否包含在计费对象区域内之后,即可判别移动体是否至少进入了计费对象区域内。例如,当缓冲区域全部包含在计费对象区域内时,即使考虑到检测误差,也能特定出移动体在计费对象区域内存在的情况。而当缓冲区域的一部分包含在计费对象区域内时,移动体也有可能不存在于计费对象区域内。按照这种方式,决定装置,可以将表示移动体是否至少进入了计费对象区域的状态作为进入状态决定。
生成装置,根据决定装置的决定结果,生成对移动体的计费信息。例如,预先确定着计费对象区域内应对所存在的移动体收取的费用。因此,当移动体进入计费对象区域内时,应按预定的费用进行计费,所以将应对该进入的移动体计费的费用作为计费信息生成。
这样,在本发明的计费装置中,将缓冲区域附加于移动体的位置信息,并使移动体位置及缓冲区域与地图信息相对应,从而决定表示移动体是否进入了计费对象区域的进入状态,并根据该进入状态生成对移动体的计费信息,所以,即使在移动体的位置检测中产生检测误差时,也能可靠地决定是否存在于计费对象区域内,并可以根据进入状态生成对移动体的计费信息,而无需在出入口等进入和驶出的所有地点设置路上机,因而能以简单的结构对移动体的使用者进行计费处理。
乘务员(司机),有时不知道移动体当前行驶着的地区是计费对象区域或接近并正要进入计费对象区域。因此,在上述计费装置中,还备有告知装置,当接近了计费对象区域时、即缓冲区域靠近或有一部分包含在计费对象区域内时,将表示已接近或进入了计费对象区域的预告信息告知移动者,所以,当进入了计费对象区域或接近并正要进入计费对象区域时,可以事先告知乘务员,因而能使乘务员很容易地进行与进入计费对象区域有关的处理。
可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预先确定应对存在于计费对象区域内的移动体收受的费用。因此,如第2形态所示,生成装置备有预先存储与进入状态对应的预定费用数据的存储装置。所以,可以很容易地用存储装置的费用数据生成计费信息。这种费用数据有时按每种车型或行驶时间等分多个等级设定,也可以将其按费用表的形式存储。
这里,当车辆等移动体在隧道或电波干扰大的地区行驶时,用检测装置不能检测到位置信息。因此,如第5形态所示,在上述检测装置中,包含根据移动体的行驶方向及行驶距离的至少一方推断移动体的位置信息的推断装置,因此可以根据移动体的行驶方向或行驶距离、或二者的组合特定出自身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缓冲区域的大小确定为与可以由检测装置检测位置信息时相同,则对计费对象区域的进入状态的决定有时不稳定。即,根据移动体的行驶方向或行驶距离、或二者的组合推断自身的位置,有时与实际位置存在着误差,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按推断出的位置错误地判断为移动体已进入了计费对象区域。因此,如第6形态所示,上述附加装置,根据在推断装置中使用过的移动体的行驶方向及行驶距离的至少一方确定缓冲区域的大小,例如,可以根据上一次设定的大小进行大小设定,从而在决定对计费对象区域的进入状态时能够提高可靠性。
另外,移动体,有时来往于计费对象区域和缓冲区域。例如,有时在计费对象区域和缓冲区域的边界附近行驶。因此,在将上述进入状态作为历史而按时间序列存储并使其表示移动体从计费对象区域移动到缓冲区域后再次移动到同一计费对象区域的情况时,在生成装置中,禁止生成与进入同一计费对象区域有关的计费信息。按照这种方式,不会对进入同一计费对象区域生成计费信息,因而不会进行不必要的费用征收。
除了对进入的费用征收外,如第7形态所示,上述生成装置,可以生成与根据计费对象区域内的行驶距离确定的费用有关的计费信息。即,可以根据计费对象区域内的行驶距离进行计费。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生成装置,还备有当跨越邻接区域的边界时存储上述计费对象区域内的行驶距离的存储装置,并根据所存储的行驶距离生成计费信息。按照这种方式,可以在结束对象区域内的行驶的时刻进行费用的征收,而无需逐次进行。
另外,上述计费处理装置,可以用存储了结余信息的IC卡进行计费处理。
按照如上所述的本发明,根据所检出的自身位置求出和赋予缓冲区域,并根据移动体的位置和缓冲区域以及地图信息生成对移动体的计费信息,所以,即使在移动体的位置检测中产生检测误差时,也能可靠地决定是否存在于计费对象区域内,并可以根据进入状态生成对移动体的计费信息,而无需在出入口等进入和驶出的所有地点设置路上机,因而具有能以简单的结构对移动体的使用者进行适当的计费处理的效果。[第4发明]在上述系统(特愿平10-37714号公报)中,当交通状况由于日期、时间段及各种环境原因而发生了变化时,设定过一次的计费对象区域,将产生已不再需要计费的区或新的必需计费的区。此外,计费金额也必需根据交通状况的变化和物价的变动而调整。
但是,当在上述系统中变更计费对象区域和计费金额等计费信息时,必须在每个车载机侧改写记录在IC卡上的计费信息,并将计费信息一齐更新,而这是很困难的。
因此,考虑到上述事实,提出了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很容易地更新计费信息的移动体用计费装置的第4发明。
即,第4发明第1形态的计费装置的特征在于,备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移动体的当前位置;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包含着计费区域数据及与上述计费区域对应的计费数据的至少一方的计费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上述计费信息;更新装置,根据由上述接收装置接收到的上述计费信息更新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内的计费信息;及计费处理装置,根据由上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上述移动体的当前位置及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内的上述计费信息对上述移动体进行计费处理。
第4发明第2形态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形态的计费装置中,上述计费信息,通过FM多路通信从中心侧传送。
第4发明第3形态的特征在于,在第1形态或第2形态的计费装置中,包含决定装置,通过将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内的计费信息与由上述接收装置接收到的计费信息进行比较,决定是否更新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内的计费信息。
在第1形态的计费装置中,检测装置,检测移动体的当前位置。该检测装置,可以采用能够指示到达目的地的路径及显示用于辅助行驶的地图的车载用导航系统。该导航系统,如所周知,可以很容易地用GPS系统检测车辆自身的位置、例如由纬度和经度确定的位置。
接收装置,从外部接收包含着计费区域数据及与计费区域对应的计费数据的至少一方的计费信息。此外,计费信息,如第2形态所示,也可以通过FM多路通信从中心侧传送。计费区域数据是用于特定计费区域的数据,计费数据是与计费区域对应的计费金额数据。这些数据随交通状况而变化,或随日期或时间段、或者二者的组合而变化。
更新装置,根据由接收装置接收到的计费信息更新存储在存储装置内的计费信息。存储在存储装置内的计费信息的更新,例如,可以随时按照由接收装置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更新,也可以如第3形态所示,由决定装置将存储在存储装置内的计费信息与由接收装置接收到的计费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决定是否更新存储在存储装置内的计费信息,并根据其决定结果进行更新。存储在存储装置内的计费信息与由接收装置接收到的计费信息的比较,例如,按如下方式进行,即,将版本号或发送日期等用于比较信息的新旧的信息包含在计费信息内,并将由接收装置接收到的计费信息中所包含的用于比较新旧的信息与存储在存储装置内的计费信息中所包含的用于比较新旧的信息进行比较。此外,还可以将计费信息本身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是否有差异,并当有差异时进行更新。进一步,还可以将指示计费信息从何时起变为有效的生效日期时刻包含在计费信息内,并将由接收装置接收到的计费信息中所包含的生效日期时刻与当前日期时刻进行比较,当已到了生效日期时刻时进行更新。
计费处理装置,根据由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移动体的当前位置及存储在存储装置内的计费信息对上述移动体进行计费处理。
按照这种方式,由接收装置接收计费信息,并根据该接收到的计费信息进行计费处理,所以,不需要在接收侧从记录媒体等读入计费信息而进行更新。此外,还可以将计费信息一齐更新。
如上所述,第4发明,由更新装置根据由接收装置接收到的计费信息更新存储在存储装置内的计费信息并由计费处理装置进行计费处理,所以,具有不需要从记录媒体等读入计费信息而进行更新并可以很容易地将计费信息一齐更新的效果。[第5发明]在上述的路车间通信系统中,在收费道路的入口门道或出口门道等计费对象区域的出入口设置路上机并进行信息的发送接收,但当用作计费对象的地区由涉及范围很广的区划等确定因而不能特定出入口时,必须在预测可以用作出入口的所有地点设置路上机。
为解决这一问题,由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在车辆侧检测车辆的存在位置后发送到综合中心并在综合中心侧对计费对象区域进行计费处理从而使系统总体结构得到简化的系统(特开平10-37711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系统中,车辆的驾驶者很难判明计费对象区域位于何处,因而很难从费用方面选择最佳路径。
因此,考虑到上述事实,提出了其目的在于当驾驶者选择路径时可以很容易地判断进入或避开计费对象区域的第5发明。
即,第5发明第1形态的移动体用计费区域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移动体的当前位置;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与计费信息有关的信息;判断装置,判断在包含着由上述检测装置检测出的上述移动体的当前位置的规定区域内是否包含计费区域;通告装置,当由上述判断装置判定为在包含着上述移动体的当前位置的规定区域内包含计费区域时,通告在上述规定区域内存在上述计费区域;及计费处理装置,根据上述移动体的当前位置及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内的与计费信息有关的信息对上述移动体进行计费处理。
在第1形态的移动体用计费区域装置中,检测装置,检测移动体的当前位置。该检测装置,可以采用能够指示到达目的地的路径及显示用于辅助行驶的地图的车载用导航系统。该导航系统,如所周知,可以很容易地用GPS系统检测移动体自身的位置、例如由纬度和经度确定的位置。
在存储装置中,存储着与计费信息有关的信息。在与计费信息有关的信息中,可以包含用于特定计费区域的数据及根据计费区域规定的计费金额数据等。
判断装置,用于判断在包含着由检测装置检测出的移动体的当前位置的规定区域内是否包含计费区域。该判断,例如,可以通过在移动体的直线行驶方向及与直线行驶方向大致正交的左右方向上分别测定到计费区域的距离并判断是否在规定距离以内进行。另外,不限于直线行驶方向及左右方向,也可以判断在以各个方向为中心的两侧各45度的范围内是否包含计费区域。
通告装置,当由判断装置判定为在包含着移动体的当前位置的规定区域内包含计费区域时,通告在规定区域内存在计费区域。当进行通告时,例如可以通过在屏面上显示进行通告,也可以用声音通告。因此,在移动体进入计费区域之前,可以很容易地确认正在接近计费区域,因而可以很容易地判断进入或避开计费对象区域。
即,当由判断装置判定为在包含着移动体的当前位置的规定区域内包含计费区域时,通告在规定区域内存在计费区域,所以,在移动体进入计费区域之前,可以很容易地确认正在接近计费对象区域,因而可以很容易地判断进入或避开计费对象区域。
第5发明第2形态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形态的移动体用计费区域显示装置中,上述通告装置,通告以上述当前位置为基准的计费区域存在的方向。
按照第2形态,由于用通告装置通告以移动体当前位置为基准的计费区域存在的方向,所以可以很容易地识别计费区域存在的方向,因而易于进行行驶方向的选择判断。
第5发明第3形态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形态或第2形态的移动体用计费区域显示装置中,上述通告装置,通过将上述计费区域重叠显示在上述移动体的当前位置附近的地象上而进行通告。
按照第3形态,通告装置,将计费区域重叠显示在移动体当前位置附近的地象上。例如,通过改变计费区域的道路的色彩或亮度进行显示,或在整个计费区域上加阴影线进行显示。因此,易于获得到达计费区域前的距离感。此外,可以很容易地识别计费区域的范围。色彩、亮度及阴影线,可以随着接近距离而变更,也可以根据计费金额改变。
第4形态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形态~第3形态的移动体用计费区域显示装置中,上述通告装置,还通告与上述计费区域对应的计费金额。
按照第4形态,通告装置还通告与上述计费区域对应的计费金额,所以很容易选择更为低廉的路径。[第6发明](1)第6发明的计费装置,备有存储装置(CRD),存储余额信息(结余);读写装置(5),从该存储装置(CRD)读出余额信息,并将余额信息写入该存储装置(CRD);区域内外检测装置(20~26、2),检测自身在计费区域(计费区j)内或在其外;信息操作装置(2),当没有指示进入上述计费区域内的状态信息(RAEj=0)时,如该区域内外检测装置(20~26、2)检测到是在上述计费区域内,则生成上述状态信息(RAEj=1),然后,当上述计费区域的内或外的检测从内变化为外时,开始测量经过时间,当从外向内变化时使该测量无效,并继续保持该状态信息(RAEj=1),当经过时间的测量值超过设定值(TRj)时,将该状态信息删除;及计费处理装置(2),根据保持着上述状态信息(RAEj=1)的期间的上述计费区域的计费费用,通过上述读写装置(5)将上述存储装置(CRD)的余额信息(结余)更新。为易于理解,在括号内标出附图所示并将在后文中说明的实施形态的对应要素的符号或事项以供参考。
按照本发明,当车辆进入了计费区域时,生成状态信息(RAEj=1),然后,根据区域内外检测装置(20~26、2)的内、外检测,当从计费区域内向外变化(驶出变化)后在设定时间(TRj)内没有发生从外向内的进入变化时,认定为车辆驶出了计费区域,因而将状态信息(RAEj=1)删除。
例如,如将设定时间(TRj)设定为24小时,则在24小时内无论对计费区域反复进行多少次入、出也都作为1次通行计费费用支付。如将设定时间(TRj)设定为比在计费区域内且靠近外轮廓通行时的驶出变化和进入变化之间的经过时间长,则不管是在计费区域的外轮廓附近行驶还是在中心部行驶都将1次通行识别为1次,随着将设定时间(TRj)设定为比该经过时间短,在计费区域的外轮廓附近行驶时,认定为通行多次的可能性很大,因而认定次数增加。例如,如将设定时间(TRj)设定为0,则根据区域内外检测装置(20~26、2)的内、外检测,每进行1次内、外检测,就作为1次通行计费费用支付。而且认定次数最多。
因此,可以根据设定时间(TRj)规定对在计费区域的外轮廓附近实际上通行1次的计费频度(通行认定次数)。当希望使车辆通行量集中在计费区域的中央时,可将设定时间(TRj)设定得较短,而当希望在区域内均匀分布时,只需将设定时间(TRj)设定得较长即可。[第7发明](2)第7发明的计费装置,备有存储装置(CRD),存储余额信息(结余);读写装置(5),从该存储装置(CRD)读出余额信息(结余),并将余额信息写入该存储装置(CRD);区域内外检测装置(20~26、2),检测自身在计费区域内或在其外;信息操作装置(2),当没有指示进入上述计费区域内的状态信息(RAEj=0)时,如该区域内外检测装置(20~26、2)检测到是在上述计费区域内,则生成上述状态信息(RAEj=1),且开始测量经过时间,同时继续保持该状态信息(RAEj=1),接着,在经过时间的测量值超过设定值(STR)后,当上述区域内外检测装置(20~26、2)检测到在上述计费区域外时,将该状态信息(RAE=1)删除;及计费处理装置(2),根据保持着上述状态信息(RAEj=1)的期间的上述计费区域的计费费用,通过上述读写装置(5)将上述存储装置(CRD)的余额信息更新。
按照本发明,当车辆进入了计费区域时,也生成状态信息(RAEj=1),而且开始测量经过时间,接着,在经过时间超过设定值(STR)后,当区域内外检测装置(20~26、2)检测到外时,将状态信息(RAEj=1)删除。
例如,如将设定值(STR)设定为24小时,则在24小时内无论对计费区域反复进行多少次入、出,也都作为1次通行计费费用支付。如将设定值(STR)设定为比计费区域的1次往返或在其内部巡回1周所需时间稍长的时间值,则无论是在计费区域的外轮廓附近行驶还是在中心部行驶都将1次通行识别为1次,随着将设定值(STR)设定为比该所需时间短,在计费区域的外轮廓附近行驶时,认定为通行多次的可能性很大,因而认定次数增加。例如,如将设定值(STR)设定为0,则根据区域内外检测装置(20~26、2)的内、外检测,每进行1次内、外检测,就作为1次通行计费费用支付。而且认定次数最多。
因此,可以根据设定值(STR)规定对在计费区域的外轮廓附近实际上通行1次的计费频度(通行认定次数)。当希望使车辆通行量集中在计费区域的中央时,可将设定值(STR)设定得较短,而当希望在区域内均匀分布时,只需将设定值(STR)设定得较长即可。[第8发明](3)第8发明的计费装置,备有存储装置(CRD),存储余额信息(结余);读写装置(5),从该存储装置(CRD)读出余额信息(结余),并将余额信息写入该存储装置(CRD);区域内外检测装置(20~26、2),检测自身在计费区域内或在其外;信息操作装置(2),当没有指示进入上述计费区域内的状态信息(RAEj=0)时,如该区域内外检测装置(20~26、2)检测到是在上述计费区域内,则生成和保持上述状态信息(RAEj=1),接着,在经过了目单位以上的日历单位的期间(日期)后,当上述区域内外检测装置(20~26、2)检测到在上述计费区域外时,将该状态信息(RAEj=1)删除;及计费处理装置(2),根据保持着上述状态信息(RAEj=1)的期间的上述计费区域的计费费用,通过上述读写装置(5)将上述存储装置(CRD)的余额信息(结余)更新。
例如,如将1日规定为日历单位期间,则在本日第1次通过计费区域时,生成状态信息(RAEj=1),然后,当日期改变为明日且车辆在计费区域外时,将本日生成的状态信息(RAEj=1)删除。因此,无论在本日通过计费区域多少次,也按通行1次处理。当日历单位期间为周或月时,在发生周的变化或月的变化之前,均按通行1次处理。
(4)上述区域内外检测装置(20~26、2),检测多个计费区域(计费区j,j=1、2、…)的每一个区域的内或外;上述信息操作装置(2),按每个计费区域生成状态信息(RAEj=1);上述计费处理装置(2),根据保持着各状态信息(RAEj=1)的期间的各计费区域(计费区j)的计费费用,通过上述读写装置(5)将上述存储装置(CRD)的余额信息(结余)更新。
例如,当车辆如图55A所示行驶时,支付计费区1~4的全部计费。当计费区3及3的计费费用可以不用支付时,只需将区域1和2之间、区域3和4之间的区域外空间设定得较宽即可。
(5)上述信息操作装置(2),将上述状态信息(RAEj=1)保持在即使点火钥匙开关(IGsw)关断时也能保持信息的存储器内。
当在计费区域内停车(点火钥匙开关关断发动机停止)然后重新开始行驶(点火钥匙开关闭合发动机运行)时,由于状态信息(RAEj=1)未消失,所以不会支付2次。
(6)还备有通告装置(2、4B5、10、SP),当更新后的值是负值时,催促更换存储装置(CRD);余额信息处理装置(2、5),当已更换时,按该负值部分将更换后的存储装置的余额信息更新;及异常通告装置(2、4f2),当上述存储装置(CRD)未更换而所设定的条件已成立时,向车外通告异常。
(7)所设定的条件,是以2以上的设定次数反复进行催促更换的通告。
(8)所设定的条件,是经过了设定时间(Tw)。
(9)所设定的条件,是驶过了设定距离(Lk)。
按照上述的(6)~(9),当存储装置(CRD)的余额信息(结余)为负值时,通告装置(2、4B5、10、SP),进行催促更换存储装置(CRD)的通告。这时,用户(司机)如不进行存储装置(CRD)的更换,则在这之后当催促更换的通告达到了设定次数(2)时,异常通告装置(2、4f2),向车外通告异常。或当存储装置(CRD)未更换而经过了设定时间(Tw)时,异常通告装置(2、4f2),向车外通告异常。或者,当存储装置(CRD)未更换而行驶了设定距离(Lk)时,异常通告装置(2、4f2),向车外通告异常。
该异常通告意味着计费不正当或计费违规,有管理权限的部门,根据该通告,例如可以让车辆停车,要求其完成计费处理。
例如,在后文所述的实施形态中,该异常通告,在如下的情况下产生,即,在余额信息(结余)变为负值后,即使按规定时间间隔进行将更换要求通告反复3次的更换催促(第1次更换催促)也不更换,在这之后当为进行计费处理或为其作准备而访问存储装置(CRD)的余额时仍然是负值因而再一次进行更换催促(第2次更换催促)但仍不更换。此外,当进行第1次更换催促后经过了设定时间Tw时,或当进行第1次更换催促后行驶了设定距离Lk时,如余额仍是负值,则产生向车外的异常通告。如果用户在从开始第1次更换催促时起到第2次更换催促结束时的期间、而且是在设定时间Tw内及设定距离Lk内行驶的期间对卡进行了更换,则不进行对车外的异常通告。
(10)上述余额信息处理装置(2),当更新后的值变为负值但没有更换存储装置(CRD)时,将负值写入存储器(异常历史存储器)。当通过计费处理而使存储装置(CRD)的余额变为负值但没有对其进行细算时,将细算要求金额(上述负值)保存在存储器内。即使将存储装置(CRD)去掉,细算要求金额也不消失。
(11)上述余额信息处理装置(2),当存储装置(CRD)已更换时,将该余额信息更新为对存储器的负值进行细算后的信息,并将存储器的负值清除。按照这种方式,即可在本次更换后的存储装置(CRD)内对与更换前的存储装置(CRD)有关的细算要求金额(上述负值)进行细算,从而可靠地实现以前的缺额细算。
(12)余额信息处理装置(2),当更新后的值为负值但没有更换存储装置(CRD)时,将异常信息与发生时刻信息一起写入异常历史存储器(2)。按照这种方式,由于将逃避计费与其发生时刻信息(日期时刻)一起写入异常历史存储器(2),所以随后可以对逃避计费进行确认和追究。
(13)异常通告装置(2、4f2),包含将车上的计费异常向车外显示的显示装置(4f2)。有管理权限的部门,可以凭目视确认有该异常显示的车辆,从而可以在路上让该车辆停车,要求其完成计费处理。
(14)计费装置,还备有异常信息读出装置(2),根据特定的输入,输出上述异常历史存储器的数据;及异常数据删除装置(2),以该异常信息读出装置(2)输出数据后的情况为条件根据删除指示将表示上述异常历史存储器异常的数据删除。
让有显示装置(2、W4f2、W4f3)的异常显示的车辆停车的计费管理者(计费系统运营体的职员或接受委任的警官),将特定输入供给异常信息读出装置(2),从而可以输出异常历史存储器(2)的数据。在后文所述的实施形态中,将输出数据显示在车上的显示器上,计费管理者用所携带的数据收集器的打印机将其打印输出,并写入到该数据收集器的存储装置内。
计费管理者,可以提示该打印输出而征求对打印数据的认同,并要求对未计费部分进行细算。当收到未计费费用且车上乘务员购入新的有足够余额的存储装置(CRD)时,计费管理者,将删除指示(清除指示)供给异常信息读出装置(2)。由于先前已进行着数据的输出,所以异常数据删除装置(2)根据该删除指示将表示异常历史存储器(2)的异常的数据删除。由此,即可将完成细算的不正当信息从存储器删除。
异常历史存储器(2)的数据删除,以与特定输入对应的数据输出及删除指示(清除指示)的输入为条件进行,所以,如果只由计费管理者执行特定输入,则异常历史存储器(2)上的异常(不正当)信息保存,有很高的可靠性。[第9发明](15)第9发明第1形态的计费装置,备有存储装置(CRD),存储余额信息(结余);读写装置(5),从该存储装置(CRD)读出余额信息,并将余额信息写入该存储装置(CRD);区域内外检测装置(20~26、2),检测自身在计费区域内或在其外;信息操作装置(2),当没有指示进入计费区域j内的j状态信息(RAEj=0)时,如该区域内外检测装置(20~26、2)检测到是在计费区域j内,则生成j状态信息(RAEj=1),并将指示进入其他计费区域(k)的(k)状态信息删除,当没有指示进入其他计费区域(k)内的(k)状态信息时,如该区域内外检测装置(20~26、2)检测到是在其他计费区域(k)内,则生成分配给其他计费区域(k)的(k)状态信息,并将j状态信息删除;及计费处理装置(2),根据保持着各状态信息期间的各计费区域(j,k)的计费费用,通过上述读写装置(5)将上述存储装置(CRD)的余额信息(结余)更新。
按照这种方式,当车辆进入某个计费区域j时,除了在此前已进入的车辆外,将指示进入了计费区域(k)内的发送给该其他计费区域(k)的状态信息删除,并生成指示进入计费区域j的状态信息(RAEj=1)。因此,例如,如图55B所示,当车辆在计费区1和2内通行时,在通过计费区1的过程中,区域内外检测装置(20~26、2)的检测虽然是计费区1的内、外,内的波动状态,但仍继续保持指示进入计费区域j的状态信息(RAEj=1),当在计费区1内通行1次时,不会发生出入了几次的状态信息变化(RAEj=1/0)。有关计费区4的通行与上述相同。
(16)在第9发明的第2形态中,上述信息操作装置(2),当没有指示进入计费区域j内的j状态信息(RAEj=0)时,如该区域内外检测装置(20~26、2)检测到是在计费区域j内,则生成j状态信息(RAEj=1),然后,当计费区域j的内或外的检测从内变化为外时,开始测量经过时间,当从外向内变化时使该测量无效,并继续保持该j状态信息(RAEj=1),当经过时间的测量值超过设定值(TRj)、且区域内外检测装置检测到是在其他计费区域内时,将j状态信息删除并生成分配给其他计费区域的状态信息。
在上述第1形态中,当计费区如图55A所示其邻接区域间的空隙狭窄时,例如在通过计费区1的过程中,区域内外检测装置,有时会错误地检测为车辆位于计费区2内,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将指示存在于计费区1的状态信息删除并生成指示位于计费区2的状态信息,所以当在计费区1内通行1次时,将发生在计费区1和2内通行几次的状态信息变化。在第2形态中,如区域内外检测装置错误地检测为车辆离开了计费区1后在设定时间(TRj)内正确地检测为位于计费区1内,则信息操作装置(2)能继续保持指示车辆存在于计费区1的状态信息,所以,区域内外检测装置的是否存在于区域内的判定,在设定时间(TRj)内即使在区域1、区域2之间波动,也不会引起状态信息的切换,不管是按图55B的形态行驶、或按图55A的形态行驶,当在计费区1内通行1次时,都不会发生出入了计费区1和2几次的状态信息变化(RAEj=1/0)。
(17)在第9发明的第3形态中,上述信息操作装置(2),将上述状态信息(RAEj=1)保持在即使点火钥匙开关(IGsw)关断时也能保持信息的存储器内。
当在计费区域内停车(点火钥匙开关关断发动机停止)然后重新开始行驶(点火钥匙开关闭合发动机运行)时,由于状态信息(RAEj=1)未消失,所以不会支付2次。
(18)在第9发明的第4形态中,还备有通告装置(2、4B5、10、SP),当更新后的值是负值时,催促更换存储装置(CRD);余额信息处理装置(2、5),当已更换时,按该负值部分将更换后的存储装置的余额信息更新;及异常通告装置(2、4f2),当上述存储装置(CRD)未更换而所设定的条件已成立时,向车外通告异常。
(19)在第9发明的第5形态中,所设定的条件,是以2以上的设定次数反复进行催促更换的通告。
(20)在第9发明的第6形态中,所设定的条件,是经过设定时间(Tw)。
(21)在第9发明的第7形态中,所设定的条件,是驶过设定距离(Lk)。
按照上述的第4形态~第7形态,当存储装置(CRD)的余额信息(结余)变为负值时,通告装置(2、4B5、10、SP),进行催促更换存储装置(CRD)的通告。这时,用户(司机)如不进行存储装置(CRD)的更换,则在这之后当催促更换的通告达到了设定次数(2)时,异常通告装置(2、4f2),向车外通告异常。或当存储装置(CRD)未更换而经过了设定时间(Tw)时,异常通告装置(2、4f2),向车外通告异常。或者,当存储装置(CRD)未更换而行驶了设定距离(Lk)时,异常通告装置(2、4f2),向车外通告异常。
该异常通告意味着计费不正当或计费违规,有管理权限的部门,根据该通告,例如可以让车辆停车,要求其完成计费处理。
例如,在后文所述的实施F例中,该异常通告,在如下的情况下产生,即,在余额信息(结余)变为负值后,即使按规定时间间隔进行将更换要求通告反复3次的更换催促(第1次更换催促)也不更换,在这之后当为进行计费处理或为其作准备而访问存储装置(CRD)的余额时仍然是负值因而再一次进行更换催促(第2次更换催促)但仍不更换。此外,当进行第1次更换催促后经过了设定时间Tw时,或当进行第1次更换催促后行驶了设定距离Lk时,如余额仍是负值,则产生向车外的异常通告。如果用户在从开始第1次更换催促时起到第2次更换催促结束时的期间、而且在设定时间Tw内及设定距离Lk内行驶的期间对卡进行了更换,则不进行对车外的异常通告。
(22)在第9发明的第8形态中,上述余额信息处理装置(2),当更新后的值变为负值但没有更换存储装置(CRD)时,将负值写入存储器(异常历史存储器)。当通过计费处理而使存储装置(CRD)的余额变为负值但没有对其进行细算时,将细算要求金额(上述负值)保存在存储器上。即使将存储装置(CRD)去掉,细算要求金额也不消失。
(23)在第9发明的第9形态中,上述余额信息处理装置(2),当存储装置(CRD)已更换时,将该余额信息更新为对存储器的负值进行细算后的信息,并将存储器的负值清除。按照这种方式,即可在本次更换后的存储装置(CRD)内对与更换前的存储装置(CRD)有关的细算要求金额(上述负值)进行细算,从而可靠地实现以前的缺额细算。
(24)在第9发明的第10形态中,余额信息处理装置(2),当更新后的值为负值但没有进行存储装置(CRD)的更换时,将异常信息与发生时刻信息一起写入异常历史存储器。按照这种方式,由于将逃避计费与其发生时刻信息(日期时刻)一起写入异常历史存储器(2),所以随后可以对逃避计费进行确认和追究。
(25)在第9发明的第11形态中,异常通告装置(2、4f2),包含将车上的计费异常向车外显示的显示装置(4f2)。有管理权限的部门,可以通过目视而确认有该异常显示的车辆,从而可以在路上让车辆停车,要求其完成计费处理。
(26)在第9发明的第12形态中,如果还备有异常信息读出装置(2),根据特定的输入,输出上述异常历史存储器的数据;及异常数据删除装置(2),以该异常信息读出装置(2)输出数据后的情况为条件根据删除指示将表示上述异常历史存储器的异常的数据删除,则让有显示装置(2、W4f2、W4f3)的异常显示的车辆停车的计费管理者(计费系统运营体的职员或接受委任的警官),将特定输入供给异常信息读出装置(2),从而可以输出异常历史存储器(2)的数据。在后文所述的实施例中,将输出数据显示在车上的显示器上,计费管理者用所携带的数据收集器的打印机将其打印输出,并写入到该数据收集器的存储装置内。
计费管理者,可以提示该打印输出而征求对打印数据的认同,并要求对未计费部分进行细算。当收到未计费费用且车上乘务员购入新的有足够余额的存储装置(CRD)时,计费管理者,将删除指示(清除指示)供给异常信息读出装置(2)。由于先前已进行着数据的输出,所以异常数据删除装置(2)根据该删除指示将表示异常历史存储器(2)的异常的数据删除。由此,即可将完成细算的不正当信息从存储器删除。
异常历史存储器(2)的数据删除,以与特定输入对应的数据输出及删除指示(清除指示)的输入为条件进行,所以,如果只由计费管理者执行特定输入,则异常历史存储器(2)上的异常(不正当)信息保存,有很高的可靠性。[第10发明]按照前述的现有计费处理,例如,以想要减轻交通堵塞的区域为计费区域,测量堵塞(行驶速度例如在20Km/h以下)中的该区域存在时间,并按该时间对以时间为单位的费用进行计费,从而可以考虑以提高堵塞区域的通行费用而使司机自发地避开堵塞区域等各种目的进行计费,因而可以有各种计费项目(例如,区域进入、区域内行驶距离、区域通行时间、堵塞行驶时间)。
以往,当车辆进入了计费区时,参照该计费区的计费表,判断该计费区是哪一种计费项目的区域,例如在设定为按区域进入计费的地区,对每进入1次的计费费用进行支付处理(卡的扣除数据处理)。如果是按行驶距离(停留时间)计费的区域,则开始测量区域内行驶距离(停留时间),并当规定条件、例如从该区域驶出成立时,计算「计费费用=行驶距离(停留时间)×距离单价」后进行支付处理。当考虑按堵塞时的区域内存在进行计费时,测量车速例如在20Km/h以下的区域内经过时间(累计间断的20Km/h以下的经过时间),并在驶出计费区时按与测量值成比例的金额进行支付处理。
可是,也可以考虑根据需要依次设定各种计费项目的计费区,并根据需要或定期变更计费项目。特别是,当希望细致地进行交通量调整或费用征收时,计费区的设定,可以考虑小区密集分布的方式,也可以设置多种计费项目。以往,在计费装置中按每种计费体系备有每当进入1个计费区时判定该区域的计费项目(计费体系)、开始与其相应的处理并在与计费项目对应的时刻计算费用从而进行支付处理的数据处理算法,这是很烦杂的。另一方面,如果在计费装置中装备了只是各种计费项目(例如,区域进入、区域内行驶距离、区域通行时间、堵塞行驶时间)中的特定项目的处理算法,则将来就不能适应其他体系的计费区的设定或计费体系的变更。
因此,所提出的第10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各种计费体系的计费处理的通用性高、且用于计费处理的数据处理简单的计费装置。
(27)在第10发明的第1形态中,计费装置备有存储装置(CRD),存储余额信息(结余);读写装置(5),从该存储装置(CRD)读出余额信息,并将余额信息写入该存储装置(CRD);区域内外检测装置(20~26、2),检测自身在计费区域内或在其外;计费处理装置(2),根据计费区域(j,k)的计费费用,计算计费区域的通行费用(Y)并按该费用部分通过上述读写装置(5)将上述存储装置(CRD)的余额信息(结余)更新,该计费装置的特征在于,备有单价存储装置(2),用于保持多个计费区域(计费区1~4)的计费项目(区域内进入次数、行驶距离、通行时间、堵塞行驶时间)的计费单价(A1、A2、A3、A4);及计费变量测量装置(2),在各计费区域内测量各计费项目的值,以便取得各计费项目的实际值(进入次数Z、行驶距离D、通行时间T、堵塞行驶时间C),上述计费处理装置(2),根据计费区域的各计费单价(A1、A2、A3、A4)与各计费区域内的测量值(Z、D、T、C)的乘积之和(Y=A1×Z+A2×D+A3×T+A4×C),计算计费区域的通行费用(Y)。
按照这种形态,例如,如表12所示,按所有计费区域(计费区1~4)的每个区域规定各种计费体系的所有计费项目的计费单价(A1、A2、A3、A4),并可以通过有选择地设定各项目的计费单价(A1、A2、A3、A4)而决定各计费区域的计费特征(计费体系)。
例如,表12上的计费区No.1,进入次数计费单价A1为70日元/次,行驶距离计费单价A2为50日元/Km,通行时间计费单价A3为0,堵塞行驶时间计费单价A4也为0,所以,计费区No.1,是按区域进入次数和区域内行驶距离计费的体系,计费区No.2,是按区域进入次数和堵塞行驶时间计费的体系,计费区No.3,是只按区域内行驶距离计费的体系,计费区No.4,是按区域进入次数和区域内通行时间计费的体系。通过变更A1、A2、A3、A4的值,改变区域的计费体系。当设定新的计费区时,为实现所需的计费体系,只需设定A1、A2、A3、A4的各值即可。
总之,按照本发明,单价存储装置(2),保持发送给各计费区域的各计费项目的计费单价(A1、A2、A3、A4),计费变量测量装置(2),按每个计费区域测量各计费项目的实际值(进入次数Z、行驶距离D、通行时间T、堵塞行驶时间C),计费处理装置(2),为计算各计费单价与各测量值的乘积和的乘积和运算处理(Y=A1×Z+A2×D+A3×T+A4×C)提供所通行的各计费区域的计费单价(A1、A2、A3、A4)及实际值(Z、D、T、C),从而计算各计费区域的通行费用(Y)。即使计费体系不同,但其通行费用计算处理相同,所以,对各种计费体系的计费处理的通用性高,而且用于计费处理的数据处理也可以简易地完成。与计费区的增设、计费区的计费体系的变更或调整对应的变更,仅对只由单价存储装置(2)保存的数据进行即可,所以很容易进行计费区的增设、变更。例如,计费装置,如通过通信从管理站取得例如表2所示的计费表并保存在存储器内,则不需要用人工进行的硬件变更或程序的再投入等烦杂的作业。
(28)第10发明的第2形态,计费单价(A1、A2、A3、A4),包含意味着不计费的零(表2),计费变量测量装置(2),至少要测量计费单价不是零的计费单价的计费项目的值,以便取得该计费项目的实际值。
(29)在第10发明的第3形态中,计费单价,包含与进入计费区域对应的每1次的计费费用A1、与区域内行驶距离对应的每单位距离的计费费用A2及与区域内行驶通行时间对应的每单位时间的计费费用A3;计费变量测量装置(2),测量区域内进入次数Z、区域内行驶距离D及区域内通行时间T计费处理装置(2),为计算各计费单价与各变量的乘积和的乘积和运算处理Y=A1×Z+A2×D+A3×T…(1)提供应计算通行费用的计费区域的计费单价A1、A2、A3及计费变量测量装置(2)测得的进入次数Z、行驶距离D、通行时间T,从而计算计费区域的通行费用(Y)。
(30)在第10发明的第4形态中,计费单价,包含与进入计费区域对应的每1次的计费费用A1、与区域内行驶距离对应的每单位距离的计费费用A2及与区域内堵塞行驶时间对应的每单位时间的计费费用A4;计费变量测量装置(2),测量(区域内进入次数Z、区域内行驶距离D及区域内堵塞行驶时间C;计费处理装置(2),为计算各计费单价与各变量的乘积和的乘积和运算处理Y=A1×Z+A2×D+A4×C…(2)提供应计算通行费用的计费区域的计费单价A1、A2、A4及计费变量测量装置测得的进入次数Z、行驶距离D、堵塞行驶时间C,从而计算计费区域的通行费用(Y)。
(31)在第10发明的第5形态中,计费单价,包含与进入计费区域对应的每1次的计费费用A1、与区域内行驶距离对应的每单位距离的计费费用A2、与区域内行驶通行时间对应的每单位时间的计费费用A3及与区域内堵塞行驶时间对应的每单位时间的计费费用A4;计费变量测量装置(2),测量区域内进入次数Z、区域内行驶距离D、区域内通行时间T及区域内堵塞行驶时间C计费处理装置(2),为计算各计费单价与各变量的乘积和的乘积和运算处理Y=A1×Z+A2×D+A3×T+A4×C…(3)提供应计算通行费用的计费区域的计费单价A1、A2、A3、A4及计费变量测量装置测得的进入次数Z、行驶距离D、通行时间T、堵塞行驶时间C,从而计算计费区域的通行费用(Y)。[第11发明]可是,在用预付卡在车辆上将从卡的余额扣除计费金额后的结余作为余额而对卡进行更新存储的车上计费处理中,有时通过计费处理而使卡的结余变为负值(未缴纳金额)、即支付不足。为对其进行处理,将卡的余额不足通告用户,催促其更换新卡,并当更换为新卡时,最好将其余额更新为对先前的缺额部分进行细算后的值,在卡的结余为负值的状态下放置不理时,最好是能向车外显示计费异常和(或)用无线通信向中心站通告计费异常,从而很容易进行目的在于强制性地使其对负值进行细算的揭露。
另外,在预付卡的余额减少的情况下,当虽有余额却使用新卡时,该余额就浪费了。但是,如以很少的余额使用卡,则在使用中余额将会变为负值。例如,用户事先预料到这种情况而且也带有新卡,当通告余额为负值时,当然考虑更换为新卡,但如刚一变为负值就进行向车外显示计费异常和(或)以无线通信方式向中心站通告计费异常等的违规通告,则当更换为新卡时(已经发出了违规通告,这将使卡的用户感到很不愉快。
因此,当余额变为负值时,通告该情况后按规定时间等待卡的更换,在此期间当然要暂缓进行违规通告,但应考虑到在车辆行驶中很难迅速地进行卡的更换,所以希望进行合理的异常通告。
因此,所提出的第11发明的目的在于,以对卡的用户在卡的更换上提供宽裕的时间为第1前提,使计费收集可靠地进行,并使计费管理者很容易揭露不能计费的车辆,因而使计费管理者很容易收取未处理计费。
(32)第11发明的第1形态,其计费装置备有存储装置(CRD),存储余额信息(结余);读写装置(5),从该存储装置(CRD)读出余额信息,并将余额信息写入该存储装置(CRD);计费处理装置(2),对应于计费区域的通行,通过读写装置(5)根据计费费用更新上述存储装置(CRD)的余额信息;通告装置(2、4B5、10、SP),当更新后的值是负值时,催促更换存储装置(CRD);余额信息处理装置(2、5),当已更换时,按该负值部分将更换后的存储装置的余额信息更新;及异常通告装置(2、4f2),当上述存储装置(CRD)未更换并以2以上的设定次数反复进行了催促更换的通告时、当经过了设定时间(Tw)时、当行驶了设定距离(Lk)时,向车外通告异常。
按照本形态,当存储装置(CRD)的余额信息(结余)变为负值时,通告装置(2、4B5、10、SP),进行催促更换存储装置(CRD)的通告。这时,用户(司机)如不进行存储装置(CRD)的更换,则在这之后当催促更换的通告达到了设定次数(2)时,异常通告装置(2、4f2),向车外通告异常。或当存储装置(CRD)未更换而经过了设定时间(Tw)时,异常通告装置(2、4f2),向车外通告异常。或者,当存储装置(CRD)未更换而行驶了设定距离(Lk)时,异常通告装置(2、4f2),向车外通告异常。
该异常通告意味着计费不正当或计费违规,有管理权限的部门,根据该通告,例如可以让车辆停车,要求其完成计费处理。
例如,在后文所述的形态中,该异常通告,在如下的情况下产生,即,在余额信息(结余)变为负值后,即使按规定时间间隔进行将更换要求通告反复3次的更换催促(第1次更换催促)也不更换,在这之后当为进行计费处理或为其作准备而访问存储装置(CRD)的余额时仍然是负值因而再一次进行更换催促(第2次更换催促)但仍不更换。此外,当进行第1次更换催促后经过了设定时间Tw时,或当进行第1次更换催促后行驶了设定距离Lk时,如余额仍是负值,则行驶产生向车外的异常通告。如果用户在从开始第1次更换催促时起到第2次更换催促结束时的期间、而且在设定时间Tw内及设定距离Lk内行驶的期间对卡进行了更换,则不进行对车外的异常通告。
(33)在第11发明的第2形态中,上述余额信息处理装置(2),当更新后的值变为负值但没有更换存储装置(CRD)时,将负值写入存储器(异常历史存储器)。当通过计费处理而使存储装置(CRD)的余额变为负值但没有对其进行细算时,将细算要求金额(上述负值)保存在存储器内。即使将存储装置(CRD)去掉,细算要求金额也不消失。
(34)在第11发明的第3形态中,上述余额信息处理装置(2),当存储装置(CRD)已更换时,将该余额信息更新为对存储器的负值进行细算后的信息,并将存储器的负值清除。按照这种方式,即可在本次更换后的存储装置(CRD)内对与更换前的存储装置(CRD)有关的细算要求金额(上述负值)进行细算,从而可靠地实现以前的缺额细算。
(35)在第11发明的第4形态中,余额信息处理装置(2),当更新后的值为负值但没有更换存储装置(CRD)时,将异常信息与发生时刻信息一起写入异常历史存储器。按照这种方式,由于将逃避计费与其发生时刻信息(日期时刻)一起写入异常历史存储器(2),所以随后可以对逃避计费进行确认和追究。(36)在第11发明的第5形态中,异常通告装置(2、4f2),包含将车上的计费异常向车外显示的显示装置(4f2)。有管理权限的部门,可以通过目视而确认有该异常显示的车辆,从而可以在路上让车辆停车,要求其完成计费处理。
(37)在第11发明的第6形态中,计费装置,还备有异常信息读出装置(2),根据特定的输入,输出上述异常历史存储器的数据;及异常数据删除装置(2),以该异常信息读出装置(2)输出数据后的情况为条件根据删除指示将表示上述异常历史存储器异常的数据删除。
让有显示装置(2、W4f2、W4f3)的异常显示的车辆停车的计费管理者(计费系统运营体的职员或接受委任的警官),将特定输入供给异常信息读出装置(2),从而可以输出异常历史存储器(2)的数据。在后文所述的实施形态中,将输出数据显示在车上的显示器上,计费管理者用所携带的数据收集器的打印机将其打印输出,并写入到该数据收集器的存储装置内。
计费管理者,可以提示该打印输出而征求对打印数据的认同,并要求对未计费部分进行细算。当收到未计费费用且车上乘务员购入新的有足够余额的存储装置(CRD)时,计费管理者,将删除指示(清除指示)供给异常信息读出装置(2)。由于先前已进行着数据的输出,所以异常数据删除装置(2)根据该删除指示将表示异常历史存储器(2)异常的数据删除。由此,即可将完成细算的不正当信息从存储器删除。
异常历史存储器(2)的数据删除,以与特定输入对应的数据输出及删除指示(清除指示)的输入为条件进行,所以,如果只由计费管理者执行特定输入,则异常历史存储器(2)上的异常(不正当)信息保存,有很高的可靠性。[第12发明~第16发明]
可是,在用预付卡在车辆上将从卡的余额扣除计费金额后的结余作为余额而对卡进行更新存储的车上计费处理中,需要有用于整理计费处理所需信息的设备(硬件)及程序(软件),考虑到因软硬件的故障或用户为逃避计费而进行的加工所引起的设备动作不正常,也将使车上的计费处理不能完成,因而希望有相应的对策。
例如,在为掌握车辆的对地位置而安装了GPS测位装置并根据车辆的对地位置当车辆进入计费区时、驶出计费区时、或位于计费区内时按每通过该区域1次、或根据该区域内的行驶距离、或根据该区域内停留时间计算计费金额并将卡的结余更新为减去该部分金额后的值的计费处理的情况下,例如,如故意将GPS天线遮蔽而使其不能接收来自GPS卫星的电波,则不能识别车辆是否进入了计费区,因而不能进行计费处理。
另外,当没有将卡插入卡读出器时、卡读出器出了故障时、不能对卡进行读、写访问,所以不能实现计费处理。如使用窜改卡、伪造卡,则不能实现对计费者的正当费用支付。当任凭卡的余额为负值而不对其进行细算时,也不能实现费用支付。
代替GPS测位装置、或作为其辅助设备,可以备有角速度传感器及移动行程运算装置,根据角速度传感器检测的角速度计算车辆行驶方向的变化量,从而掌握车辆的行驶方向,同时,通过对车轮每转动规定的微小角度产生1个脉冲的车速脉冲进行计数,计算行驶距离,或根据车速脉冲计算车辆速度并通过对车辆速度进行积分而计算行驶距离,从而将对地位置信息更新,并用陀螺导航法掌握对地位置,在上述情况下,如车速脉冲发生器或其信号线发生故障,则将不能掌握车辆的对地位置,因而不能进行计费处理。
另外,在按计费区内行驶距离计费的情况下,当使车辆的行驶距离为车速脉冲的累计值、或根据车速脉冲计算出的车速积分值时,如车速脉冲中断,则不能进行计费。
因此,所提出的第12发明~第16发明的目的在于,可以对安装在车辆上的计费装置的不能计费进行自动监视,使计费管理者很容易揭露不能计费的车辆,并使计费管理者很容易收取未处理计费。
(39)第12发明的计费装置,备有存储装置(CRD),存储余额信息(结余);读写装置(5),从该存储装置(CRD)读出余额信息,并将余额信息写入该存储装置(CRD);进入检测装置,检测车辆对计费区域的进入;计费处理装置(2),对应于计费区域的通行,通过上述读写装置(5)根据计费费用更新上述存储装置(CRD)的余额信息;异常检测装置(2),检测导致该计费处理装置(2)的该计费处理发生故障的上述各装置的至少一个异常;异常信息写入装置(2),将该异常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异常与其发生时刻信息(日期时刻)一起写入异常历史存储器(2);及显示装置(2、W4f2、W4f3),向车外显示在异常历史存储器内存有表示异常的数据。
按照本发明,将导致故障的异常与其发生时刻信息(日期时刻)一起写入异常信息写入装置(2),并用显示装置(2、W4f2、W4f3)向车外显示计费处理异常。计费管理者,可以根据该显示的有无辨认道路上的计费异常车辆,因而使计费管理者很容易揭露不能计费的车辆。计费管理者,可以让有该显示的车辆停车,并要求其进行用于计费细算及正常计费处理的修复。
(39)第13发明的计费装置,备有GPS测位装置(ANTg,20~22),用于检测车辆的对地位置;存储装置(CRD),存储余额信息(结余);读写装置(5),从该存储装置(CRD)读出余额信息,并将余额信息写入该存储装置(CRD);进入检测装置,根据上述GPS测位装置(ANTg,20~22)检测出的对地位置检测车辆对计费区域的进入;计费处理装置(2),对应于计费区域的通行,通过上述读写装置(5)根据计费费用更新上述存储装置(CRD)的余额信息;及异常信息写入装置(2),当上述GPS测位装置(ANTg,20~22)不能检测对地位置时,如在该状态持续期间的车辆行驶距离达到设定值(速度×时间TVa)以上,则将表示异常的数据与其发生时刻信息(日期时刻)一起写入异常历史存储器(2)。
例如,如GPS天线(ANTg)被遮蔽,则当在该状态下的车辆行驶距离达到设定值(速度×时间TVa)时,将GPS异常写入异常信息写入装置(2)。这里,所谓天线遮蔽,是指例如在上空开阔的场所本来可以由GPS接收机接收的GPS卫星的所有电平都变为0(全然不能接收)的状态。当遮蔽后持续行驶一定距离并一直保持着遮蔽的状态时,将看作是有意地使GPS测位不能进行,并将GPS异常写入异常信息写入装置(2)。
行驶距离的设定值,按该地区存在的隧道、山、大楼栉比的大街的最大长度等自然物或人工物持续遮蔽GPS电波的行驶距离确定。在后文所述的实施形态中,将行驶距离设定值(例如50m)除以通过使用车速脉冲的速度计算得到的车辆行驶速度所得到的所需时间值TVa确定为设定值,并当GPS测位不能进行的状态持续了TVa以上时,将GPS异常写入异常信息写入装置(2)。在车辆停止时不测量经过时间。
(40)第14发明的计费装置,备有存储装置(CRD),存储余额信息(结余);读写装置(5),从该存储装置(CRD)读出余额信息,并将余额信息写入该存储装置(CRD);进入检测装置,检测车辆对计费区域的进入;计费处理装置(2),对应于计费区域的通行,通过上述读写装置(5)根据计费费用更新上述存储装置(CRD)的余额信息;异常检测装置(2),检测导致该计费处理装置(2)的该计费处理发生故障的上述存储装置(CRD)或读写装置(5)的异常;及报警发生装置(2),当该异常检测装置(2)检测该异常时,在该异常消失或使车辆可行驶的电源关断(IGsw关断)之前发出报警(警告通告1)。
例如,当因存储装置(CRD)没有装入读写装置(5)、读写装置(5)发生故障等而不能对存储装置(CRD)进行读取、写入时,或当余额信息(结余)为负值(支付不足)时,报警发生装置(2)发出报警(警告通告1)。由于该报警在存储装置(CRD)可以正常读写并可以正常进行计费处理(余额为+)或停车之前将一直持续,所以使驾驶者不能忍受,从而提高了促使其采取行动而用正常的存储装置(CRD)进行正常计费处理(余额为+)的可能性。即该报警催促正常计费处理的效果显著。
(41)上述(3)的计费装置,还备有将上述异常检测装置(2)检测出的异常与其发生时刻信息(日期时刻)一起写入异常历史存储器的异常历史写入装置(2)按照这种结构,由于将与存储装置(CRD)有关的导致计费处理发生故障的异常与其发生时刻信息(日期时刻)一起写入异常历史存储器(2),所以可以在随后确认异常历史和追缴应付费用。
(42)第15发明的计费装置,备有GPS测位装置((ANTg,20~22),用于检测车辆的对地位置;存储装置(CRD),存储余额信息(结余);读写装置(5),从该存储装置(CRD)读出余额信息,并将余额信息写入该存储装置(CRD);进入检测装置,根据上述GPS测位装置(ANTg,20~22)检测出的对地位置检测车辆对计费区域的进入;计费处理装置(2),对应于计费区域的通行,通过上述读写装置(5)根据计费费用更新上述存储装置(CRD)的余额信息;及异常信息写入装置(2),当车速脉冲的发生频度与对应于上述GPS测位装置(ANTg,20~22)计算的车辆速度的发生频度相比异常低时,将表示异常的数据与其发生时刻信息(日期时刻)一起写入异常历史存储器(2)。
当进行距离计费时,将车速脉冲用于计算行驶距离。此外,在隧道内等不可能进行GPS测位装置(ANTg,20~22)的测位的状态下,还用于与陀螺仪的方向检测相配合的移动方向及距离的运算。当恶意的用户对车速脉冲发生器或与其连接的信号线进行加工改造从而使车速脉冲不出现或使其发生频度降低时,将使距离计费金额变为0或非常少。作为相应的对策,着眼于使GPS测位装置(ANTg,20~22)及车速脉冲都正常,从而使GPS测位装置(ANTg,20~22)根据GPS测位计算出的车辆行驶速度与根据车速脉冲在规定时间内的发生数或周期的测量计算出的车辆行驶速度大致相等。
当GPS测位装置(ANTg,20~22)正常而车速脉冲为逃避计费或使计费金额减少的异常时,车速脉冲的发生频度与对应于GPS测位装置(ANTg,20~22)计算的车辆速度的发生频度相比将变得异常低。这时,异常信息写入装置(2),将表示异常的数据与其发生时刻信息(日期时刻)一起写入异常历史存储器(2)。由此,可以在随后确认异常历史和追缴应付费用。
(43)第16发明的计费装置,备有测位装置(20,25),包含角速度检测装置(25),用于检测车辆的对地位置;存储装置(CRD),存储余额信息(结余);读写装置(5),从该存储装置(CRD)读出余额信息,并将余额信息写入该存储装置(CRD);进入检测装置,根据上述测位装置(20,25)检测出的对地位置检测车辆对计费区域的进入;计费处理装置(2),对应于计费区域的通行,通过上述读写装置(5)根据计费费用更新上述存储装置(CRD)的余额信息;及异常信息写入装置(2),当由上述角速度检测装置(25)检测出的角速度在设定值以上、且车速脉冲的发生频度异常低时,将表示异常的数据与其发生时刻信息(日期时刻)一起写入异常历史存储器(2)。
当行驶速度为低速时,根据GPS测位装置(ANTg,20~22)的测位计算的车辆速度不准确,因而在上述(5)的形态中使车速脉冲异常检测变得不准确。因此,在该实施形态(6)中,用角速度检测装置(25)判定车速脉冲异常。当车辆转弯(在交叉点左右转弯或车行路线变更)时,车辆在行驶中,因而由角速度检测装置(25)检测出相当大的角速度。这时,如车速脉冲的发生频度异常低,则异常信息写入装置(2)将表示异常的数据与其发生时刻信息(日期时刻)一起写入异常历史存储器(2)。由此,可以很容易地在随后确认异常历史和追究异常事态。
(44)上述(39)、(41)、(42)或(43)的计费费装置,还备有向车外显示在异常历史存储器内存有表示异常的数据的显示装置(2、W4f2、W4f3)。
用显示装置(2、W4f2、W4f3)向车外显示计费处理异常。计费管理者,可以根据该显示的有无辨认道路上的计费异常车辆,因而使计费管理者很容易揭露不能计费的车辆。计费管理者,可以让有该显示的车辆停车,并要求其进行用于计费细算及正常计费处理的修复。
(45)上述(38)、(40)、或(44)的计费费装置,还备有异常信息读出装置(2),根据特定的输入,输出上述异常历史存储器(2)的数据;及异常数据删除装置(2),以该异常信息读出装置(2)输出数据后的情况为条件根据删除指示(清除指示)将表示上述异常历史存储器的异常的数据删除。
让有显示装置(2、W4f2、W4f3)的异常显示的车辆停车的计费管理者(计费系统运营体的职员或接受委任的警官),将特定输入供给异常信息读出装置(2),从而可以输出异常历史存储器(2)的数据。在后文所述的实施形态中,将输出数据显示在车上的显示器上,计费管理者用所携带的数据收集器的打印机将其打印输出,并写入到该数据收集器的存储装置内。
计费管理者,可以提示该打印输出而征求对打印数据(故障或不正当)的认同,并催促对未计费部分进行细算和修复计费处理系统。在征得上述的认同后,当收到未计费费用且车上乘务员购入新的有足够余额的存储装置(CRD)时,计费管理者,将删除指示(清除指示)供给异常信息读出装置(2)。由于先前已进行着数据的输出,所以异常数据删除装置(2)根据该删除指示将表示异常历史存储器(2)的异常的数据删除。由此,即可将完成细算的不正当信息从存储器删除。
异常历史存储器(2)的数据删除,以与特定输入对应的数据输出及删除指示(清除指示)的输入为条件进行,所以,如果只由计费管理者执行特定输入,则异常历史存储器(2)上的异常(不正当)信息保存,有很高的可靠性。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自动计费系统的概念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形态的自动计费系统中的设置于地上侧的综合中心的简略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形态的自动计费系统中的车载机的简略结构的框图。
图4A~4C是表示显示装置的简略结构的斜视图。
图5是表示由第1实施形态的综合中心执行的信息发送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由第1实施形态的车载机执行的计费对象区域的决定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由第1实施形态的车载机执行的计费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计费对象区域的示意图。
图9是用于说明确定计费对象区域用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形态的检测误差的说明图。
图11A~11D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形态的缓冲区域周边的区域判定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第2实施形态的计费对象区域基本结构的线型图。
图13是表示第2实施形态的计费对象区域的线型图。
图14是表示第2实施形态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在第3实施形态的计费对象区域上行驶的车辆轨迹的线型图。
图16是表示第3实施形态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7A~17B是表示第4实施形态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在第4实施形态的计费对象区域上行驶的车辆轨迹的线型图。
图19是表示由第5实施形态的车载机执行的计费对象区域的决定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20是用于说明第5实施形态的检测误差的说明图。
图21A~21D是用于说明第5实施形态的缓冲区域周边的区域判定的说明图。
图22是表示由第6实施形态的车载机执行的计费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23是表示第7实施形态的自动计费系统中的车载机的简略结构的框图。
图24是表示由综合中心执行的计费对象区域的决定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25是表示计费对象区域的示意图。
图26是表示由车载机执行的计费对象区域的判定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27A和图27是表示由车载机执行的信息接收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28是表示由车载机执行的计费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29是表示第8实施形态的自动计费系统中的车载机的简略结构的框图。
图30是表示计费对象区域的示意图。
图31是表示由车载机执行的计费对象区域的判定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32是表示车载机的操作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33A和图33B是表示接近计费对象区域时的显示一例的图。
图34是表示接近计费对象区域时的显示一例的图。
图35是表示本发明第9实施形态的系统结构概要的框图。
图36是表示图35所示车载计费装置1的结构的框图。
图37是表示容纳图36所示车载计费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壳体的外观的斜视图。
图38是表示图35所示通告站30的结构的框图。
图39A图39B是表示图37所示的计费控制动作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40A和图40B是表示图37所示计费控制ECU2的计费控制动作的其余部分的流程图。
图41A和图41B是表示图39A和图39B所示「卡检查」4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42是表示图40A和图40B所示「车驶入处理」27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43是表示图42所示「计费异常检查」CCU1的内容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44是表示图42所示「计费异常检查」CCU1的内容的另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45是表示图42所示「计费异常检查」CCU1的内容的其余部分的流程图。
图46是表示图40A和图40B所示「中间处理」28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47是表示图40A和图40B所示「车驶出处理」30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48是表示图37所示计费控制ECU2的响应电波信号接收的中断处理1DRI1的内容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49是表示图37所示计费控制ECU2的响应电波信号接收的中断处理1DRI1的内容的其余部分的流程图。
图50是表示图39A和图39B所示「异常历史存储器的数据处理」MDP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51A和图51B是表示图38所示控制单元32的响应来自通电装置31或调制解调单元34的呼叫信号后的中断处理2DRI2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52是表示图38所示控制单元32反复执行的「费用征收和移动历史收集」CRC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53A和图53B是表示第10实施形态的计费控制ECU2的计费控制动作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54A和图54B是表示第11实施形态的计费控制ECU2的计费控制动作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55A和图55B是表示在道路网内设定的计费区的平面图。
图56A和图56B是表示第12实施形态的计费控制ECU2的计费控制动作的其余部分的流程图。
图57A和图57B是表示控制单元32的响应来自通电装置31或调制解调单元34的呼叫信号后的中断处理2DRI2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58A和图58B是表示第13实施形态的计费控制ECU2的计费控制动作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59A和图59B是表示第14实施形态的计费控制ECU2的计费控制动作的其余部分的流程图。
图60是表示图60A和图59B所示「车驶入处理」27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61A和图61B是表示第14实施形态的计费控制ECU2的响应电波信号接收的中断处理1DRI1的内容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62是表示在道路网内设定的计费区的平面图。
图63A和图63B是表示第15实施形态的计费控制ECU2的计费控制动作的其余部分的流程图。
图64是表示图63A和图63B所示「车驶入处理」27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65是表示图63A和图63B所示「车驶出处理」30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66A和图66B是表示第15实施形态的计费控制ECU2的响应电波信号接收的中断处理1DRI1的内容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67是表示在道路网内设定的计费区的平面图。
图68A和图68B是表示第16实施形态的计费控制ECU2的计费控制动作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69A和图69B是表示第16实施形态的「计费异常检查」CCU1的内容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70A和图70B是表示第16实施形态的计费控制ECU2的响应电波信号接收的中断处理1DRI1的内容的流程图。
用于实施发明的最佳形态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一例。
第1实施形态,将本发明应用于利用在车载机与路上机之间构成的路车间通信对进入收费设施(计费对象区域)的车辆(行驶车辆)自动进行计费处理的自动计费系统。在本实施形态中采用的自动计费系统,是通过在安装于车辆内的车载机与设置于地上侧的路上机之间进行通信而对费用等进行结算用的系统。
在图1中,示出了本实施形态的自动计费系统10的概念结构。本实施形态的自动计费系统10,由安装在车辆32内且备有用于接收来自GPS用卫星20、22、24的信号的GPS天线及用于地上波的地上波天线(详见后文所述)的车载机30和固定地设置于地上侧且备有用于接收来自GPS用卫星20、22、24的GPS信号的GPS天线42的作为路上机的综合中心40构成。综合中心40,也具有用于地上波的地上波天线44。
车载机30,利用来自GPS用卫星20、22、24的GPS信号特定车辆32本身的位置,并通过地上波通信发送到综合中心40。综合中心40,根据接收到的车辆的位置,进行与计费对象区域对应的计费处理(运算),并将其处理结果发送到车载机30。车载机30,根据接收到的计费处理结果进行费用收受,而费用收受也可以在综合中心40侧进行,并只发送其结果。
如图2所示,设置于地上侧的综合中心40,具有中心控制装置100。中心控制装置100,由包括CPU102、RAM104、ROM106及输入输出端口(I/O)108的微计算机构成,各个部分通过总线110连接,以便能进行命令和数据的发送接收。在ROM106内,存储着后文所述的处理例程。
在输入输出端口108上,连接具有GPS天线42的GPS用通信装置120,同时连接着具有地上波天线的地上波用通信装置122。GPS用通信装置120,利用来自GPS用卫星20、22、24的GPS信号特定自身、即综合中心40的位置。此外,地上波用通信装置122,通过与安装在车辆内的车载机30进行通信而用于相互联络或提供信息,并采用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的一例,有FM广播或FM文字广播、众所周知的电波通信、移动体通信装置等电话线路通信。
另外,在输入输出端口108上,还连接存储器124。该存储器124,包含存储了表示计费对象区域的费用的费用信息的费用表124A、存储了用于确定计费对象区域的地图信息的地图数据库124B、及存储了应以可连接于综合中心的方式进行管理的用户个人信息的用户管理数据库124C。
在中心控制装置100上,连接着可以插拔作为记录媒体的软盘(以下,简称为FD)的软盘单元(FDU)112。而后文所述的处理例程等,可以用FDU112对FD进行读写。因此,后文所述的处理例程,也可以不存储于中心控制装置100的内部,而是预先记录在FD上,从而通过FDU112执行记录在FD上的处理程序。此外,在中心控制装置100上也可以连接硬盘装置等大容量存储装置(图中省略),并将记录在FD上的处理程序存储于(装入)大容量存储装置(图中省略),从而执行该处理程序。另外,作为记录媒体,有CD-ROM等光盘、MD、MO等光磁式盘、DVD等视盘,当采用这些记录媒体时,只需代替上述FDU而使用CD-ROM装置、MD装置、MO装置、DVD装置等即可。
以下,对车载机30进行说明。在本实施形态中使用的车载机30,在结构上是将本发明应用于以图象和声音为司机提供路径辅助信息的导航系统。包含着导航系统的车载机30,安装在车辆的电子车牌上。
如图3所示,本实施形态的包含导航系统的车载机30,备有由包括分别通过总线210连接以便能进行命令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CPU202、RAM204、ROM206及输入输出端口(I/O)208的微计算机构成的装置本体200。RAM200是备份RAM,即使在电源切断时也能备份(存储)所存储的信息。在输入输出端口208上,连接着可以插拔软盘FD的软盘单元(FD装置)236。在ROM206内存储着后文所述的处理例程和各种数据。
该各种数据和后文所述的处理例程等,可以用FDU236对软盘FD进行读写。因此,后文所述的处理例程,也可以不存储在ROM206内,而是预先记录在软盘FD上,从而通过FD装置236执行记录在软盘FD上的处理程序。此外,在装置本体200上也可以连接硬盘装置等大容量存储装置(图中省略),将记录在软盘FD上的处理程序存储于(装入)大容量存储装置(图中省略),从而执行该处理程序。另外,作为记录媒体,有CD-ROM等光盘、MD、MO等光磁式盘、DVD等视盘,当采用这些记录媒体时,只需代替上述FD装置236而使用CD-ROM装置、MD装置、MO装置、DVD装置等即可。
另外,本实施形态的包含导航系统的车载机30,可以通过输入输出端口24与车辆用局域网(图中省略)连接。
在上述输入输出端口208上,连接具有车载GPS天线220A的车载用GPS装置220,同时连接着具有地上波天线222A的地上波用通信装置222。GPS用通信装置220,利用来自GPS用卫星20、22、24的GPS信号特定车辆32本身的位置。此外,地上波用通信装置222,通过与地上侧进行通信而用于相互联络或提供信息,并采用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的一例,有FM广播或FM文字广播、众所周知的电波通信、移动体通信装置等电话线路通信。因此,地上波用通信装置222,可以使用携带式电话或车载电话装置等移动体通信装置,并可以通过本车载机30在车辆与车辆外的电话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通过电话线路进行会话)。
另外,在输入输出端口208上,还连接存储器230。该存储器230,包含存储了表示计费对象区域的费用的费用信息的费用表230A、及存储了用于以图象和声音为司机提供路径辅助信息的地图信息的地图数据库230B。
另外,在上述输入输出端口208上,还连接着用于以图象为司机提供路径辅助信息的显示装置224、由备有用于为司机提供声音信息的扬声器228A的声音装置228构成的扬声器装置、及键盘和开关装置等输入装置226。显示装置224,可以显示地图信息。声音装置228,用于将从装置本体12输出的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的任何一种声音信号变换为扬声器228A的驱动信号后输出。
应存储在上述存储器230内的数据等,也可以用FD装置236存储在软盘FD或硬盘装置等记录媒体上。
进一步,在输入输出端口208上,还连接着可以装卸存储了费用结余信息等的IC卡232的卡读写装置234。该车载机30,将由车辆号码等构成的ID码及车型信息等固定数据预先存储在RAM204或ROM206内,可以参照通过卡读写装置234装入的IC卡232的费用结余信息,对IC卡232进行费用结余信息的写入。IC卡来,包括预付卡和信用卡。此外,在输入输出端口208上还连接着显示装置229。该显示装置229,用于对车辆的内外通告进入区域及计费处理状态等。
如图4A所示,显示装置229,在正面部229A上备有监视用灯227,可以设置在车辆的仪表板上,使监视用灯227发出的光射向车外。按照这种方式,可以很容易地从车外确认监视用灯227的闪烁。
如图4B所示,显示装置229,在背面部229B上设置显示屏227S,并构成为使车内的乘务员很容易确认当前的区域进入状态及计费处理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在显示屏227S上,作为当前状态可以进行正在接近计费对象区域的显示、作为计费对象区域的基准的计费金额的显示、计费处理中的金额显示(参照图4C)、计费处理开始的显示、计费处理结束的显示、不能执行计费处理(违规)的显示等。
车载机30的装载位置(安装位置),并不限定于如上所述的车辆的电子车牌上,只要是可以通过天线与地上侧进行通信联络的位置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后部座席等的车内位置。此外,车载机30,也可以是由车载机本体与天线构成的分体结构。当使车载机本体与天线按这种分体方式构成时,可以如上所述只将天线设置在电子车牌上或设置在后部座席方向的位置,同时按天线的安装位置登录安装位置信息。
另外,车载机在点火器接通时由车载电池经常地供给电源。此外,车载机可以从安装在车辆32内的图中未示出的内装计时器取得年月日及当前时刻的日期时刻信息。
如上所述,在车载机30及综合中心40双方的存储器内都存储着费用表,但只要是存储在进行计费对象的费用计算的装置侧或当通过通信取得费用信息时存储在其他装置侧即可,也可以只存储在任何一方的存储器内。
以下,说明本实施形态的作用。
首先,详细说明地上侧、即综合中心40的动作。在本实施形态中,综合中心40,向安装在车辆32内的车载机30发送用于计费处理的信息。
如图5所示,在综合中心40内,在步骤300中接收来自GPS用卫星20、22、24的GPS信号,在接着的步骤302中求得自身、即综合中心40的基准位置(基准经纬度Po),并生成GPS校正信息。该GPS校正信息,当来自GPS用卫星20、22、24的GPS信号的误差大时,用于进行校正,其原因是,由于综合中心40固定设置,所以即使是来自GPS用卫星20、22、24的GPS信号有变动时也能特定出其位置。
在接着的步骤304中,读取预定的计费对象区域信息,并在下一个步骤306中将GPS校正信息与该计费对象区域信息一起发送。该发送可以通过FM广播或电话线路进行。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说明GPS校正信息的生成情况,但如下文所述,由于使计费对象区域由核心区域及(根据GPS信号的误差确定的)缓冲区域构成,所以不是必须生成GPS校正信息,而也可以只发送计费对象区域信息。
这里,当使用GPS时,已知有规定量(例如,最大100m)的位置识别误差(检测误差)。因此,在本实施形态中,实际上是使计费对象区域由作为计费对象的核心区域及与使用GPS时的位置识别误差相当的缓冲区域构成。
因此,计费对象区域信息,在由核心区域及缓冲区域构成的计费对象区域内决定。作为这种计费对象区域Z的一例,如图8所示,由中心部的圆形形状的区域A即核心区域50及邻接于该核心区域50的外周边的大致为同心圆的环形区域B即缓冲区域52构成。计费对象区域Z周边的地上侧,划分为3个区域、即核心区域50、缓冲区域52、及缓冲区域52以外的非对象区域C。该各个区域,可以根据经纬度及其形状特定。
如图9所示,区域A,可以通过在区域A和区域B的边界线上定出多个位置并划定通过相邻位置点的直线而求得封闭空间后确定。具体地说,在将区域A、B的边界线上的任意位置定义为点Ai(aXi,aYi)时,通过点Ai和Ai+1的直线,以下式表示。
(y-ayi)/(x-axi)=(aYi+1-aYi)/(axi+1-axi)…(1)因此,区域A,满足以下条件即可。
(y-aYi)/(x-axi)-(aYi+1-aYi)/(axi+1-axi)<0式中,i=1~(m-1)m表示边界上最后位置的点的数在本实施形态中,相对于计费对象区域(的核心区域50)决定计费金额。为决定该计费金额,确定决定计费金额的运算条件(计费运算条件)。在该计费运算条件中,有如下几项。
(1)进入区域时进行计费的区域计费计费金额随着进入计费对象区域的次数的增加而增加(2)根据在区域内行驶的行驶距离进行计费的距离计费计费金额随着在计费对象区域内的行驶距离的增加而增加(3)根据在区域内行驶的时间进行计费的时间计费计费金额随着在计费对象区域内的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另外,作为其他计费运算条件,有根据区域内的混杂度改变计费金额的混杂计费、根据在区域内行驶时的车速(也可以是平均车速)改变计费金额的车速计费。
在计费对象区域信息内包含着上述计费运算条件表的情况下,可以对计费对象区域进行其地区的特定及费用的特定。
以下,说明计费对象区域Z为1个的情况,但计费对象区域信息也可以在由多个区域构成的计费对象区域上决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各区域决定不同的计费金额。例如,越靠近都市中心部计费金额越高,或可以对预定的区域改变初始的计费金额。
以下,说明车载机30的动作。
如图6所示,在安装在车辆内的车载机30中,每隔规定时间(例如1分钟)执行以下的中断处理。在步骤400中,接收来自地上侧、即综合中心40的信息。来自综合中心40的信息,如上所述,是计费对象区域信息及GPS校正信息,因而在接着的步骤402中判断接收到的信息是否是最新信息,当是最新信息时在步骤402中予以肯定,并在下一个步骤404中导出计费对象区域,同时存储GPS校正信息。
另一方面,当接收到的信息不是最新信息时,在步骤402中予以否定,在接着的步骤406中,接收来自GPS用卫星20、22、24的GPS信号,并在下一个步骤408中读取当前的日期时刻(年月日时刻),从而在接着的步骤410步骤中求得自身的位置、即车辆的位置(经纬度P(t))。当求取该经纬度P(t)时,可以利用所存储的GPS校正信息。此外,还可以在上述步骤406中检测和读取车辆的行驶距离及车速等车辆的行驶状态。
在接着的步骤412中,将所求得的经纬度P(t)与预先存储的地图数据库相对应,并在下一个步骤414中决定经纬度P(t)所属的区域。即,缓冲区域52(区域B)、核心区域50(区域A)、及其外的区域(区域C)。
在接着的步骤415中,判断在上述步骤414中决定的区域是否包含在计费对象区域Z内、即是否是缓冲区域52(区域B)或核心区域50(区域A)。当在步骤415中予以肯定时,由于可能是进入了计费对象区域Z或者是在区域Z内继续行驶中,所以在下一个步骤417中在显示屏227S上显示该状态(参照图4B)。另一方面,当在步骤415予以否定时,可能是已驶离计费对象区域Z或者是在区域Z外继续行驶中,因而在下一个步骤416中在显示屏227S上显示状态时将其删除。
在接着的步骤418中,将上述各信息、即经纬度P(t)、其日期时刻t及区域作为车辆存在历史存储。在下一个步骤419中,执行如后文所述的计费处理。在下表中示出了上述车辆存在历史一览的例。表1

上述表中的「计费」栏,是表示是否进行了将在下文中说明的计费处理的标识符。当赋予「*」号时,表示进行了计费处理。
按照如上所述的方式,每隔规定时间将认定为车辆存在的区域与日期时刻一起作为历史存储。
这里,对上述区域的决定进行说明。
计费对象区域,是对进入该区域的车辆构成计费对象的区域,当车辆存在于区域以外时不作为计费对象。如上所述,当使用GPS时,已知有规定量的位置识别误差。因此,例如,如图10所示,当车辆32实际上位于计费对象区域Z之外时,由GPS进行了位置检测的当前位置,是以位置识别误差距离R为半径的识别位置存在概率圆54内的任意一点。因此,当检测到在识别位置存在概率圆54与计费对象区域Z的重叠区域56内的位置(参照图10中的网格阴影线部分)时,尽管实际上并没有进入计费对象区域,但仍进行了计费。即,重叠区域56是误计费区域。
在本实施形态中,由具有比位置识别误差距离R长的距离r(R<r)的宽度的缓冲区域52及核心区域50构成计费对象区域。因此,当车辆实际上存在于计费对象区域之外时,虽然在GPS的位置检测中的识别位置存在概率圆54有时与缓冲区域重叠,但不会重叠到核心区域50。因此,在将车辆识别为缓冲区域52时,由于车辆有不存在于计费对象区域内的可能性,因此可以否定在计费对象区域内的存在认定。
具体地说,如图11A所示,当GPS的车辆自身检测位置33在计费对象区域Z之外(区域C)时,实际的车辆位置虽然是识别位置存在概率圆54内的任意一点,但由于车辆有不存在于计费对象区域内的可能性,所以否定在计费对象区域内的存在。如图11B所示,即使车辆自身检测位置33向接近计费对象区域Z的方向移动并位于缓冲区域52时,车辆仍有不存在于计费对象区域内的可能性,另外,如图11C所示,即使车辆自身检测位置33位于核心区域50附近的缓冲区域52内时,车辆仍有不存在于计费对象区域内的可能性,所以否定在计费对象区域内的存在。然后,如图11D所示,当车辆自身检测位置33移动到核心区域50内时,由于识别位置存在概率圆54全部包含在计费对象区域Z内,所以,可以确定存在于计费对象区域内。
因此,如果仅当车辆自身检测位置33被检测为在核心区域50内时进行计费,则当实际上没有进入计费对象区域时就不进行计费。即,不会将存在于计费对象区域之外的车辆认定为存在于计费对象区域内。按照这种设定,当车辆向接近核心区域50的方向移动时,可以仅将检测为在核心区域50内的车辆可靠地认定为存在于计费对象区域内。
以下,说明图6的步骤419的处理即车载机30的计费处理。计费处理,例如每隔规定时间执行。该规定时间,按每小时、每周规定的周几、每月的规定日期时刻、预定的年月日时刻等预定的日期时刻执行。该计费处理的执行也可以按来自综合中心40的指示进行。在本实施形态中,以这些执行的时刻为条件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在步骤420中,判断上述的预定日期时刻或是否从综合中心40发出了指示,从而判断条件是否一致。当条件不一致时,在步骤420中予以否定,并结束本例程。
另一方面,当条件一致时,在步骤420中予以肯定,并在步骤422中,取得历史信息。该历史信息,是上述图6的步骤416中存储的车辆存在历史表(表1)。在接着的步骤424中,设定运算式(计费计算式)。运算式,由上述运算条件决定。该运算条件,指的是决定计费金额的条件(计费运算条件),有区域进入次数及区域停留时间等。根据该运算条件决定计费运算式。在下式(2)中,将计费运算式作为考虑了区域的一般式示出。
(计费金额)=f(NA,NB,NC,t)…(2)式中,NA、NB、NC对区域A~C的评价(即,由计费运算条件确定的每个区域的进入次数及停留时间)t日期时刻在接着的步骤426中,利用上述设定的运算式及历史信息计算费用。当费用计算结束时,进入步骤427,判断存储了费用结余信息等的IC卡232是否已装入IC卡读写装置234。当IC卡232尚未装入IC卡读写装置234时,不能执行计费处理,并进入步骤428,将上述计算出的费用存储在存储器内。该费用的存储,有可能包含以前的未付费用,所以进行累计处理。另一方面,当IC卡232已装入IC卡读写装置234时,由于可以执行计费处理,所以在步骤427中予以肯定,并在步骤429中进行计费处理。该计费处理,是从IC卡232的结余减去上述求得的计费金额的处理。
例如,当计费运算条件只是区域进入次数(¥100/次)、而历史信息如图8所示为从起点STP到终点EDP时,如果是路径Ra或路径Rb,则计费金额如下。
Ra的计费金额=100×1+0×1+0×1=¥100Rb的计费金额=100×0+0×1+0×1=¥0这样,选择了避开中央部的路径的一方,计费金额低。即,即使通过缓冲区域52也不进行计费。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中,利用GPS信号特定自身的车辆位置,并当车辆进入计费对象区域时,通告车辆内的乘务员。另外,计费对象区域,由与GPS的误差值相对应的缓冲区域及实际上作为计费区域的核心区域构成。按照这种方式,即使当车辆的位置识别误差在接近计费对象区域的方向上已偏离到相当于其最大误差时,也不会将位于计费对象区域外的车辆决定为作为计费对象的计费对象区域内。因此,不会因GPS的位置识别误差而进入错误的计费处理。
以下,说明第2实施形态。本实施形态的结构与上述实施形态大致相同,所以对同一部分标以同一符号而将其详细的说明省略。在本实施形态中,在计费对象区域内设置多个核心区域。
如上所述,由于只对存在于核心区域的车辆收取费用,因而可以防止对位于计费对象区域外的车辆的错误计费,但对缓冲区域则不能征收费用。因此,在本实施形态中,在防止对位于计费对象区域外的车辆的错误计费的同时,可以在计费对象区域内的规定缓冲区域内征收费用。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形态中,计费对象区域Z,基本上由缓冲区域50和内部缓冲区域60构成,在计费对象区域Z的外周设置外部缓冲区域62。即,以计费对象区域Z的边界为界线,设置由内部缓冲区域60和外部缓冲区域62构成的缓冲区域53。内部缓冲区域60和外部缓冲区域62,如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所说明的那样,确定为根据GPS信号的误差决定的宽度r(位置识别误差距离R<r)。
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形态中,以上述图12的基本结构为基础,构成使计费对象区域Za、计费对象区域Zb、计费对象区域Zc相互邻接的计费对象区域Zabc。计费对象区域Za,由作为区域A的3个区域、即核心区域50A、内部缓冲区域60A、外部缓冲区域62A构成,计费对象区域Zb,由作为区域B的核心区域50B、内部缓冲区域60B、外部缓冲区域62B构成,计费对象区域Zc,由作为区域C的核心区域50C、内部缓冲区域60C、外部缓冲区域62C构成,由于使计费对象区域Za~Zc相互邻接,所以计费对象区域Za的内部缓冲区域60A的一部分,包含着与计费对象区域Zb的外部缓冲区域重叠的重叠缓冲区域60Ab、与计费对象区域Zc的外部缓冲区域重叠的重叠缓冲区域60Ac、与计费对象区域Zb及计费对象区域Zc的外部缓冲区域重叠的重叠缓冲区域60Abc。此外,计费对象区域Za的外部缓冲区域62A的一部分,包含着与计费对象区域Zb的外部缓冲区域重叠的重叠缓冲区域60ab、与计费对象区域Zc的外部缓冲区域重叠的重叠缓冲区域60ac。
另外,计费对象区域Zb的内部缓冲区域60B的一部分,包含着与计费对象区域Za的外部缓冲区域重叠的重叠缓冲区域60Ba、与计费对象区域Zc的外部缓冲区域重叠的重叠缓冲区域60Bc、与计费对象区域Za及计费对象区域Zc的外部缓冲区域重叠的重叠缓冲区域60Bac。同样,计费对象区域Zc的内部缓冲区域60C的一部分,包含着与计费对象区域Za的外部缓冲区域重叠的重叠缓冲区域60Ca、与计费对象区域Zb的外部缓冲区域重叠的重叠缓冲区域60Cb、与计费对象区域Za及计费对象区域Zb的外部缓冲区域重叠的重叠缓冲区域60Cab。此外,计费对象区域Zb的外部缓冲区域62B的一部分,包含着与计费对象区域Zc的外部缓冲区域重叠的重叠缓冲区域60bc。
以下,说明本实施形态的与计费对象区域有关的计费金额。在本实施形态中,按每个计费对象区域决定在以下的表2中示出的计费金额。表2 以下,说明本实施形态的作用。
首先,详细说明综合中心40的动作。综合中心40,向安装在车辆32内的车载机30发送用于计费处理的信息。在本实施形态中,当读取上述实施形态中预定的计费对象区域信息(图5的步骤304)并将该计费对象区域信息与GPS校正信息一起发送(图5的步骤306)时,假定还使用表2所示的计费对象区域信息。因其他与上述实施形态相同,所以将详细说明省略。
以下,说明车载机30的动作。
如图14所示,在步骤413中,执行图6的步骤400~412的处理,并在将当前的经纬度P(t)与地图数据库进行对应后,按如下方式决定所属的区域。首先,在步骤430中,判断当前的经纬度P(t)是否包含在计费对象区域Zabc内。当在步骤430中被否定时,不需要进行区域认定,所以在步骤440中禁止区域的认定处理并进入步骤418。另一方面,当在步骤430中被肯定时,进入步骤432,判断经纬度P(t)是否包含在哪一个缓冲区域内。即,判断是否包含在内部缓冲区域60A、60B、60C的任何一个内。当在步骤432中被否定时,由于位于核心区域内,所以进入步骤446,将该核心区域判定为经纬度P(t)所属的区域,并进入步骤448,决定为经纬度P(t)所属的区域。
当在步骤432中被肯定时,由于缓冲区域包含重叠区域,所以在接着的步骤434中检索与该缓冲区域重叠的区域、即共有的区域。在下一个步骤436中,判断在步骤434中检索出的检索结果区域中是否包含免费区域。这是为了不将免费区域的缓冲区域作为计费对象。当存在免费区域时,在步骤436中予以否定,并进入步骤440,不进行区域的认定。
当没有免费区域并在步骤436中予以肯定时,在接着的步骤438中,在上述步骤434中检索多个区域并判断这些区域中是否有费用差。当检索结果为1个区域时或当没有费用差时,在步骤438中予以否定,并在下一个步骤444中,将检索结果的1个区域或多个区域中的内部缓冲区域的区域决定为经纬度P(t)所属的区域,并进入步骤448。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438中被肯定时,进入步骤442,将多个区域中的最低费用区域决定为经纬度P(t)所属的区域,并进入步骤448。
当区域决定结束或为不进行认定时,与上述实施形态一样,将经纬度P(t)、其日期时刻t及区域作为车辆存在历史存储,并进行计费处理(图6的步骤418、419)。而当区域为非认定区域时,只需存储空栏或不作为计费对象的预定区域即可。当按表2所示的表执行上述处理时,作为计费对象区域Za决定的区域,是核心区域50A、重叠缓冲区域60A、60Ab、60Abc、60Ac、60Ba、60Bca、60Cab、60Ca。作为计费对象区域Zb决定的区域,是核心区域50B、、不包含重叠缓冲区域的内部缓冲区域60B、重叠缓冲区域60Bc、60Cb。而作为计费对象区域Zc决定的区域,是核心区域50C、不包含重叠缓冲区域的内部缓冲区域60C。
按照如上所述的方式,每隔规定时间将车辆存在的区域并将区域与日期时刻一起作为历史存储,并对计费对象区域进行计费处理。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中,作为缓冲区域,以计费对象区域的边界为界线确定外部缓冲区域和内部缓冲区域,并判定所检出的位置包含在哪个缓冲区域内。由此,即可在防止对位于计费对象区域外的车辆的错误计费的同时,可以在缓冲区域内征收费用。另外,将属于该判定的缓冲区域的计费对象区域中的费用最低的计费对象区域决定为相应的区域,可以进行使用者利益优先的计费对象区域的认定。此外,当包含免费区域时也视为优先,因而可以进行使用者利益优先的计费对象区域的认定。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当车辆进入计费对象区域内时、车辆接近了计费对象区域时、车辆进入停车收费对象区域时、车辆接近了停车收费对象区域时,最好用图象或声音等告知用户。通过这种告知,可以防止对用户进行不被认同的计费处理。此外,在计费处理的前后,最好将计费预计金额或计费金额告知用户。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说明了以历史信息为基础求得费用的情况,但也可以不使用历史信息而进行逐次计费处理。
以下,说明第3实施形态。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由核心区域及缓冲区域构成计费对象区域,而且对计费对象区域以外的车辆进行不计费的处理,但有时车辆也会时而在核心区域和缓冲区域的边界附近往来行驶,时而行驶到相邻的计费对象区域。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只是在计费对象区域内行驶,但假如对计费对象区域出入多次则有时会发生重复计费。
本实施形态,能可靠地检测对计费对象区域的进入并防止重复计费。本实施形态的结构与上述实施形态大致相同,所以对同一部分标以同一符号而将其详细的说明省略。
如图15所示,本实施形态的计费对象区域,使由区域A即核心区域50A及区域a即由缓冲区域52A构成的计费对象区域Za与由区域B即核心区域50B及区域b即由缓冲区域52B构成的计费对象区域Zb相互邻接。缓冲区域52A及缓冲区域52B,如上述实施形态中所说明的那样,确定为根据GPS信号的误差决定的宽度r(位置识别误差距离R<r)。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作为车辆存在历史信息,如以下的表3所示,将附加了标志的信息作为车辆存在历史存储。该标志,表示车辆存在的计费对象区域,当车辆第1次进入计费对象区域的核心区域时设定表示该区域的值,并保持到移动到下一个计费对象区域的核心区域为止。
表3

以下,说明车载机30的动作。由于地上侧的处理与上述实施形态相同,所以将其详细说明省略。此外,车载机30的处理中的区域判定处理也与上述实施形态相同,因而只对以下的不同部分、即上述表3所示的标志的设定及车辆存在历史的存储处理中对附加了标志的信息的存储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6所示,在步骤413及步骤414中,将当前的经纬度P(t)与地图数据库相对应并决定经纬度P(t)所属的区域后,按如下方式决定标志。首先,在步骤450中,判断当前的经纬度P(t)是否包含在计费对象区域的核心区域内。当在步骤450中被否定时,由于当前的经纬度P(t)在缓冲区域或计费对象区域之外,所以在接着的步骤452中进一步判断是否在计费对象区域内。当在步骤452中被否定时,不需要进行与计费处理有关的标志设定,所以在步骤456中将标志F清除,并进入步骤462。在步骤462中,存储附加了标志的历史信息。另一方面,当在步骤452中被肯定时,由于经纬度P(t)是缓冲区域,所以进入步骤458,保持标志,并进入步骤462。
当在上述步骤450中被肯定时,进入步骤454,判断当前设定的标志F表示的计费对象区域与包含在上述步骤414中决定的区域的计费对象区域是否是同一区域。当在步骤454中被肯定时,可以认定以前曾进入该核心区域,所以在接着的步骤458中保持标志,并进入步骤462。另一方面,当在步骤454中被否定时,由于是从不同的核心区域移动而进入当前的核心区域,所以在下一个步骤460中设定表示包含着在上述步骤414中决定的区域的计费对象区域的标志F作为新的标志,并在接着的步骤462中存储附加了标志的历史信息,从而结束本例程。
以下,说明车载机30的计费处理(图6的步骤419)。计费处理,每隔规定时间执行。该规定时间,按每小时、每周规定的周几、每月的规定日期时刻、预定的年月日时刻等预定的日期时刻执行。该计费处理的执行也可以按照来自综合中心40的指示进行。
另外,本实施形态的计费处理,与图7的计费处理大致相同,因而参照图7的处理进行说明。首先,当在预定的日期时刻通过边界或从综合中心40发出了指示时(参照图7的步骤420),取得历史信息(步骤422)。该历史信息,是上述图16的步骤462中存储的包含标志F的车辆存在历史表(表3)。在接着的步骤424中设定运算式(计费计算式)。
运算式,由上述运算条件决定,但在本实施形态中,说明采用区域进入次数作为运算条件即计费运算条件的情况。根据该运算条件(基于每个区域的进入次数的计费)决定计费运算式。该计费运算式,与上述的式(2)相同,但以下给出其评价值的计算例。
假定NA、NB为对区域A、B的评价值,则评价值NA=∑{(核心区域A为1,其他0)×(前一次标志A为1,其他0))评价值NB=∑{(核心区域B为1,其他0)×(前一次标志B为1,其他0)}即,当表示计费对象区域的标志F相同时,无论进入核心区域内多少次,都换算为1次。换句话说,由包含核心区域A且标志A连续的记录构成的群的个数,是对计费对象区域Za构成计费对象的进入次数。同样,由包含核心区域B且标志B连续的记录构成的群的个数,是岁计费对象区域Zb构成计费对象的进入次数。
如按该评价值累计根据进入次数进行计费的单价(例如,¥100/次),则可以求得费用。
因此,当用所设定的运算式及历史信息计算费用(步骤426)、且IC卡232没有装入IC卡读写装置234时,将所算出的费用通过累计处理存储在存储器内(在步骤427中否定后进入步骤428)。另一方面,当IC卡232已装入IC卡读写装置234时,进行从IC卡232的结余减去计费金额的计费处理(在步骤427中肯定后进入步骤429)。
例如,如图15所示,历史信息是从起点STP到终点EDP的路径,则即使进入核心区域50A多次,也只看作是进入计费对象区域Za一次,所以,计费金额,与进入对象区域Za一次、进入计费对象区域Zb一次相对应。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中,当在计费对象区域内行驶时,保持着对表示该计费对象区域的标志的设定状态,所以,当在计费对象区域内行驶着时,即使实际上进入计费的核心区域多次,也看作是1次的计费对象。因此,不会发生在同一计费对象区域内的重复计费。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说明了以历史信息为基础求得费用的情况,但即使是按进入时刻进行计费处理时也能很容易适用。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设法做到在存在于计费对象区域内的期间保持表示该计费对象区域的标志并仅当没有设定表示该计费对象区域的标志时才进行计费即可。
以下,说明第4实施形态。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进行将计费对象区域内作为计费对象的处理,但在不到与其费用对应的1个单位的状态下,可以舍去。因此,在本实施形态中,可以在保持不到1个单位的状态并延续到下一次的情况下进行累计计算。本实施形态的结构与上述实施形态大致相同,所以对同一部分标以同一符号而将其详细的说明省略。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作为累计存储器,假定备有与行驶距离有关的累计存储器Xi(i=A、B、C与区域相对应)及与时间有关的累计存储器Ti(i=A、B、C与区域相对应)。这些存储器,可采用独立的存储器构成,也可以采用存储变量构成。
在本实施形态中,用图13所示的计费对象区域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作为车辆存在历史信息,在说明中假定为以下的表4所示的费用体系。表4 以下,说明本实施形态的作用。
首先,详细说明综合中心40的动作。综合中心40,向安装在车辆32内的车载机30发送用于计费处理的信息。在本实施形态中,当读取上述实施形态中预定的计费对象区域信息(图5的步骤304)并将该计费对象区域信息与GPS校正信息一起发送(图5的步骤306)时,假定还使用表4所示的计费对象区域信息。因其他与上述实施形态相同,所以将详细说明省略。
以下,说明车载机30的动作。
如图17A和图17B所示,在步骤413中,将当前的经纬度P(t)与地图数据库进行对应后,按如下方式决定所属的区域。首先,如当前的经纬度P(t)不包含在计费对象区域Zabc内(步骤430中否定),则不进行区域认定(步骤440)并结束本例程。另一方面,当包含在计费对象区域Zabc内时(步骤430中肯定),判断经纬度P(t)在哪一个缓冲区域内、即包含在内部缓冲区域60A、60B、60C的哪一个内(步骤432)。当在步骤432中被否定时,在步骤470中检查累计存储器(Xi、Ti),并在接着的步骤472中判断数据是否存储在该区域以外的累计存储器(Xi、Ti)内,当未存储时,在步骤472中予以否定,并进入步骤446。另一方面,当在步骤472中被肯定时,在步骤474中将该区域以外的累计存储器(Xi、Ti)清除,并进入步骤446。在步骤446中将该核心区域决定为经纬度P(t)所属的区域。
在上述步骤432中被肯定时,如上所述,检索共有的区域(步骤434),并判断检索出的检索结果区域是否包含着免费区域(步骤436)。当存在免费区域时(步骤436中否定),不进行区域的认定(步骤440)并结束本例程。。
当不存在免费区域时(步骤436中肯定),判断所检索的区域中是否有费用差(步骤438),当检索结果为1个区域时或当没有费用差时(步骤438中否定),将检索结果的1个区域或多个区域中的内部缓冲区域的区域决定为经纬度P(t)所属的区域(步骤444),当在步骤438中被肯定时,将多个区域中的最低费用区域决定为经纬度P(t)所属的区域(步骤442)。
在接着的步骤476中,计算该区域中的当前行驶距离α及行驶时间β,在下一个步骤478中,对该相应的区域中的行驶距离及行驶时间执行累计计算,并存储在累计存储器(Xi、Ti)内。行驶距离α及行驶时间β,可以利用导航系统本身的功能求得,也可以用装备在车辆内的行驶距离计及计时器求得。在接着的步骤480中,判断存储在累计存储器内的值是否达到了计费单位,并当尚未达到时结束本例程,当已达到时在下一个步骤490中对计费单位的费用进行计费。
例如,如图18所示,假定历史信息是从起点STP到终点EDP的路径、车辆通过缓冲区域、核心区域的边界部分的点为P1、P2、P3、P4、P5、P6、P7、P8、P9、P10。因从起点STP到点P1不是计费对象区域,所以区域是非决定区。从点P1到点P2之间,是在计费对象区域Za的外部缓冲区域上行驶,因而计费对象区域仍未决定,所以将累计存储器清除。从点P2到点P3之间是在计费对象区域Za的内部缓冲区域上行驶,因而计费对象区域仍未决定,所以将累计存储器清除。
点P3到点P4之间,在到达(或跨过)点P3时,决定为计费对象区域Za,并按行驶距离及行驶时间进行计费。从点P4到点P5之间,是计费对象区域Za的内部缓冲区域的区域,所以计费对象区域Za的累计存储器(XA、TA)进行累计,并保持其他的累计存储器(XB、TB、XC、TC)。但是,由于计费对象区域Zb、Zc尚不是计费对象,所以进行清除。
从点P5到点P6之间,是计费对象区域Zc的内部缓冲区域的区域,所以计费对象区域Zc的累计存储器(XC、TC)进行累计,并保持其他的累计存储器(XA、TA、XB、TB)。从点P6到点P7之间,是计费对象区域Za的内部缓冲区域的区域,所以计费对象区域Za的累计存储器(XA、TA)进行累计,并保持其他的累计存储器(XB、TB、XC、TC)。从点P7到点P8之间,是计费对象区域Zb的内部缓冲区域的区域,所以计费对象区域Zb的累计存储器(XB、TB)进行累计,并保持其他的累计存储器(XA、TA、XC、TC)。
当到达(或跨过)点P8时,由于是下一个计费对象区域,所以将计费对象区域Zb的累计存储器(XB、TB)以外的累计存储器(XB、TB)清除,在点P8到点P9之间,计费对象区域Zb的累计存储器(XB、TB)进行累计,并按行驶距离及行驶时间进行计费。从点P9到点P10之间,是计费对象区域Zb的内部缓冲区域区域,所以计费对象区域Zb的累计存储器(XB、TB)进行累计,并保持其他的累计存储器(XA、TA、XC、TC)。然后,由于从点P10到终点EDP之间是在计费对象区域以外,所以将累计存储器清除。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中,对在缓冲区域上行驶中的车辆,在达到计费单位之前对行驶距离及行驶时间进行累计,并在这之后按计费单位进行费用征收。因此,即使是在区域认定频繁变化的情况下,也能根据其变化进行费用征收。
因第5实施形态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相同,故将其说明省略。
以下,说明本实施形态的作用。因本实施形态的作用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的作用也有相同的部分(综合中心40的动作(图5)、车载机30的计费处理(图7)),所以将相同部分的说明省略。
在上述第1实施形态中,由实际上作为计费对象的核心区域及配置在核心区域周边的与利用GPS时的位置识别误差相当的缓冲区域构成计费对象区域,但在本实施形态中,将核心区域50的周边的区域定义为周边区域52,而且,将从检测出车辆本身位置后的位置起的规定范围定义为缓冲区域,并仅当缓冲区域全部包含在实际上作为计费对象的区域内时进行计费处理。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对计费对象区域(的核心区域50、及周边区域52)决定计费金额。
以下,为便于说明,对作为计费对象区域仅对核心区域50决定计费金额(不对周边区域52决定计费金额)的计费对象区域Z的一种情况进行说明。
车载机30的动作,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的车载机30有相同的部分,所以对同一部分标以同一符号而将其说明省略,并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本实施形态的车载机30,如图19所示,执行步骤400~步骤410,并在接着的步骤411中,以在上述步骤410中求得的自身位置为中心决定以按GPS检测误差确定的规定长度(例如,100m)为半径r的缓冲区域54。该缓冲区域54内,是车辆本身存在的可靠性高的范围。
在接着的步骤412中,将所求得的经纬度P(t)及缓冲区域54与预先存储的地图数据库相对应,并在下一个步骤414中决定经纬度P(t)及缓冲区域54所属的区域。决定车辆本身存在的区域是周边区域52(区域B)、核心区域50(区域A)、或其以外的区域(区域C),详细内容如后文所述。接着,执行步骤415~步骤419。在步骤418的车辆存在历史中,还可以存储与上述求得的缓冲区域54有关的信息。
这里,详细说明本实施形态的区域决定。计费对象区域,是对进入该区域的车辆构成计费对象的区域。当车辆存在于该区域之外时,不作为计费对象。如上所述,当使用GPS时,已知有规定量的位置识别误差。因此,例如,如图20所示,当车辆32实际上位于计费对象区域Z之外时,由GPS进行了位置检测的当前位置,是以与位置识别误差距离R相当的距离为半径的识别位置存在概率圆54内的任意一点。当检测到在识别位置存在概率圆54与计费对象区域Z的重叠区域56内的位置(参照图20中的阴影线部分)时,尽管实际上并没有进入计费对象区域,但仍进行了计费。即,重叠区域56是误计费区域。
因此,在本实施形态中,将识别位置存在概率圆54设定为缓冲区域54。即,设定了以比位置识别误差距离R长的距离r(R<r)为半径的缓冲区域54。按照这种方式,当车辆实际上存在于计费对象区域之外时,在GPS的位置检测中的缓冲区域54有时重叠于核心区域50,但不会全部包含在核心区域50内。因此,当识别为缓冲区域52不是全部包含在核心区域50内时,车辆有不存在于计费对象区域内的可能性,所以可以否定在计费对象区域内的存在认定。
具体地说,如图21A所示,当GPS的车辆自身检测位置33在计费对象区域Z之外(区域C)时,实际的车辆位置虽然是缓冲区域54内的任意一点,但由于车辆有不存在于计费对象区域内的可能性,所以否定在计费对象区域内的存在。如图21B所示,即使车辆自身检测位置33向接近计费对象区域Z的方向移动并位于核心区域50内时,车辆仍有不存在于计费对象区域内的可能性,另外,如图21C所示,即使车辆自身检测位置33位于核心区域50内时,车辆仍有不存在于计费对象区域内的可能性,所以否定在计费对象区域内的存在。然后,如图21D所示,当车辆自身检测位置33移动到核心区域50内时,由于缓冲区域54全部包含在计费对象区域Z内,所以,可以确定在计费对象区域内的存在。
因此,如果仅当车辆自身检测位置33被检测为在核心区域50内时进行计费,则当实际上没有进入计费对象区域时不进行计费。即,不会将存在于计费对象区域之外的车辆认定为存在于计费对象区域内。按照这种设定,当车辆向接近核心区域50的方向移动时,可以仅将检测为核心区域50内的车辆可靠地认定为存在于计费对象区域内。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中,根据GPS信号特定车辆的自身位置,并当车辆进入计费对象区域内时,通告车辆内的乘务员。另外,将与GPS的误差值相对应的缓冲区域确定为车辆的自身位置,并根据该缓冲区域与实际上作为计费区域的核心区域的关系,仅当识别为缓冲区域全部包含在核心区域内时才进行计费。按照这种方式,即使发生车辆的位置识别误差时,也不会将位于计费对象区域外的车辆决定为作为计费对象的计费对象区域内。因此,不会因GPS的位置识别误差而进入错误的计费处理。
以下,说明第6实施形态。本实施形态的结构与上述第5实施形态大致相同,所以对同一部分标以同一符号而将其详细的说明省略。在本实施形态中,说明在隧道内行驶等通信困难的地区的处理。
如上所述,为决定缓冲区域54必须根据GPS信号特定当前位置。但是,在隧道内行驶等通信困难的地区,有时弄不清车辆本身的当前位置。因此,在本实施形态中,根据车辆的行驶方向及行驶距离决定缓冲区域等。
以下,说明本实施形态的作用。首先,由于综合中心40的动作与上述实施形态相同,以下,作为不同的部分说明车载机30的动作。
如图22所示,在车载机30中,每隔规定时间(例如1分钟)执行以下的中断处理,并接收来自地上侧、即综合中心40的信息(步骤400)。当不能接收来自综合中心40的信息时,直接进入步骤496(步骤492中否定)。
在步骤406中,接收来自GPS用卫星20、22、24的GPS信号,并在接着的步骤407中判断是否能够接收,并当能够接收时直接进入步骤408。另一方面,当不能接收时,在步骤407中予以否定,并在步骤407A中读取车辆的行驶方向及行驶距离,然后进入步骤408。
在接着的步骤408中,读取当前的日期时刻(年月日时刻),并在下一个步骤410中求得自身的位置、即车辆32的位置((经纬度P(t)))。当不能接收GPS信号而求取经纬度P(t)时,利用在步骤407A中读取的车辆的行驶方向及行驶距离从前一次存储的车辆位置推断当前位置。
接着,以所求得的或推断出的自身位置为中心决定以按GPS检测误差确定的规定长度(例如,100m)为半径r的缓冲区域54(步骤411),并将所求得的经纬度P(t)及缓冲区域54与预先存储的地图数据库相对应(步骤412),并决定经纬度P(t)及缓冲区域54所属的区域(步骤414)。
这样一来,在本实施形态中,即使是不能接收GPS信号时,也能根据车辆的行驶方向及车辆行驶距离推断车辆本身的位置并决定缓冲区域,所以即使在行驶中有一部分信号的接受发生困难,也仍然能够继续进行与费用征收有关的处理,而不使系统停止工作。
本实施形态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的结构有相同的部分,所以将相同部分的说明省略,而只说明不同的部分。
作为在本实施形态的综合中心40的地上波用通信装置122中采用的无线通信装置的一例,有FM多路通信、光通信。
另外,车载机30,利用来自GPS用卫星20、22、24的GPS信号特定车辆32本身的位置,并根据特定出的位置信息及从综合中心发送的包含计费对象区域和计费金额等数据的计费信息进行计费处理(运算),从而根据该处理结果进行计费处理。
另外,作为车载机30的地上波通信装置222采用的无线通信装置的一例,有FM多路通信。
另外,如图23所示,在车载机30的输入输出端口208上,连接存储器230。该存储器230,包含着用于存储从综合中心40发送的计费信息的存储区域230A、230B、及存储了用于以图象为司机提供路径辅助信息的地图信息的地图数据库230C。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可以将上述第1实施形态的显示器229省去。
以下,说明本实施形态的作用。
首先,详细说明地上侧、即综合中心40的动作。在本实施形态中,综合中心40,向安装在车辆32内的车载机30发送用于计费处理的信息。
如图24所示,在综合中心40内,执行上述的步骤300、302,并在步骤304中从存储器124读取计费信息,并在下一个步骤306中将GPS校正信息与该计费信息一起发送。该发送,例如可以通过FM多路通信或电话线路进行,并按照与GPS校正信息相同的通信协议发送计费信息。
计费信息,由表示包括多个预定区域的计费对象区域Area的数据及与其对应的计费金额确定。作为计费对象区域Area的一例,如图25所示,在结构上划分为5个区域、即矩形的区域A、与该区域A邻接的区域B、与该区域B邻接的区域C、与该区域C邻接的区域D、E。上述各个区域,可以根据经纬度及表示其形状的数据特定。此外,各区域可以根据需要改变面积,或改变形状。
另外,对各计费对象区域也可以决定不同的计费金额。例如,越靠近都市中心部计费金额越高,或可以根据使用次数变更计费金额,或根据混杂度变更计费金额,或根据使用时间和使用时间段变更计费金额,或根据行驶距离变更计费金额。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这些确定计费金额的条件称为用于计费的运算条件(计费运算条件)。作为计费运算条件有如下几种。
第1计费运算条件,使用与以下的表5中以表示每个区域的费用的表给出的时间段对应的区域进入次数及行驶距离。表5

根据如上所述的设定,计费金额将随着与时间段对应的进入计费对象区域的次数及行驶距离(每500m)而增加。
第2计费运算条件,使用以表示每个区域的费用的表给出的区域停留时间,作为第3计费运算条件,使用以表示每个区域的费用的表给出的区域混杂度,第4计费运算条件,使用以表示每个区域的费用的表给出的在区域内行驶时的车速(也可以是平均车速)。
在计费信息内包含着上述计费运算条件的表的至少一个的情况下,可以对计费对象区域进行其地区的特定及费用的特定。
另外,当变更计费信息时,有时将变更前的计费信息与变更后的计费信息一同发送。即,在某些情况下,发送内容不同的多个计费信息。因此,为了能识别在车载机30侧接收到的计费信息的新旧,应使计费信息包含版本号或发送日期时刻等数据,进一步,计费信息还可以包含指示从何时起变为有效的生效年月日。
上述计费信息,也可以预先存储于IC卡232,进一步,还可以存储从综合中心40发送的计费信息。
以下,说明车载机30的动作。
在本实施形态中,读取预先存储于IC卡232内的计费信息,并预先存储在存储器232A内。
如图26所示,在安装在车辆内的车载机30中,每隔规定时间(在本实施形态中为1分钟)执行以下的中断处理,在步骤400中,进行如图27A及图27B所示的接收来自地上侧、即综合中心40的信息的处理。来自综合中心40的信息,如上所述,是计费信息及GPS校正信息。
在图27A所示的步骤500中,接收从综合中心40发送的信息,并在步骤502中判断是否包含着计费信息,当包含着计费信息时,在步骤502中予以肯定,并在步骤504中与存储在存储器230A内的当前正在使用中的计费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是否是新的信息。当接收到的计费信息不是新的信息时,在步骤504中予以否定后返回。当接收到的计费信息是新的信息时,在步骤504中予以肯定,并在步骤506中判断在存储器230B内是否有下次计费信息。当没有下次计费信息时,在步骤506中予以否定,并在步骤510中将接收到的计费信息存储在存储器230B内后返回。当有下次计费信息时,在步骤506中予以肯定,并在步骤508中将接收到的计费信息与存储在存储器230B内的下次计费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是否是新的信息。当是新的信息时,在步骤510中对存储器230B重写和存储接收到的计费信息。而在步骤504及步骤510中的是否是新信息的判断,根据计费信息所包含的版本号或发送日期时刻进行。也可以将计费信息的本身内容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是否有差异。
当在步骤502中被否定时,即当不包含计费信息时,在步骤512中判断在存储器230B内是否有下次计费信息。当没有下次计费信息时,在步骤512中予以否定后返回,当有下次计费信息时,在步骤512中予以肯定,并在步骤514中将下次计费信息的生效日期时刻与当前日期时刻进行比较并判断是否已到了生效日期时刻、即判断下次计费信息是否已变为有效。当尚未到生效日期时刻时,在步骤514中予以否定后返回。当已到了生效日期时刻时,在步骤514中予以肯定,并在存储器230A内重写存储在存储器230B内的下次计费信息。然后,在步骤518中将存储在存储器230B内的下次计费信息删除。
这样,通过将下次生效的计费信息存储在另一个存储器内,即可在到达生效日期时刻时立即将计费信息更新。
当按如上所述方式进行信息接收处理后,在接着的步骤402中,从存储在存储器230的存储区域230A内的计费信息导出计费对象区域Area,同时存储接收到的GPS校正信息。
在接着的步骤406中,接收来自GPS用卫星20、22、24的GPS信号,并在下一个步骤408中读取当前的日期时刻(年月日时刻),从而在接着的步骤410步骤中求得自身的位置、即车辆32的当前位置(经纬度P(t))。当求取经纬度P(t)时,可以利用所存储的GPS校正信息。
在随后的步骤412中,将所求得的经纬度P(t)与预先存储的地图数据库相对应,并在下一个步骤414中决定经纬度P(t)所属的区域。在该步骤414中,利用从存储器230的存储区域230A读取的计费对象区域信息。然后,在步骤416中,将经纬度P(t)、其日期时刻t及区域作为车辆存在历史存储。因此,每隔规定时间将车辆存在的区域与日期时刻一起作为历史存储。在以下的表6中,给出车辆存在历史一览的例。表6

上述表中的「计费」栏,是表示是否进行了以下说明的计费处理的标识符。当赋予「*」号时,表示进行了计费处理。
按照如上所述的方式,每隔规定时间将确定为车辆存在的区域与日期时刻一起作为历史存储。
以下,说明车载机30的计费处理。计费处理,每隔规定时间执行。该规定时间,按每小时、每周规定的周几、每月的规定日期时刻、预定的年月日时刻等预定的日期时刻执行。该计费处理的执行也可以按照来自综合中心40的指示进行。
如图28所示,在步骤420中,判断上述的预定日期时刻或是否从综合中心40发出了指示,从而判断条件是否一致。当条件不一致时,在步骤420中予以否定,并结束本例程。
另一方面,当条件一致时,在步骤420中予以肯定,并在步骤422中,取得历史信息。该历史信息,是上述图26的步骤416中存储的车辆存在历史表(表6)。在接着的步骤424中设定运算式(计费计算式)。运算式,由上述运算务件决定。该运算条件,指的是决定计费金额的条件(计费运算条件),有与时间段对应的区域进入次数及行驶距离等。根据该运算条件决定计费运算式。在下式(3)中,将计费运算式作为考虑了区域的一般式示出。
(计费金额)=f(NA,NB,NC,ND,NE,NH,NI,NJ,t)…(3)式中,NA、NB、NC、ND、NE对区域A~C的评价(由计费运算条件确定的每个区域的进入次数及行驶距离)NH混杂度NI车速(平均车速)NJ停留时间t日期时刻在接着的步骤426中,利用上述设定的运算式及历史信息计算费用。例如,在根据与时间段对应的区域进入次数及行驶距离确定计费金额的第1计费运算条件的情况下,利用从存储器230读取的表确定各区域的与时间段对应的进入次数及每500m行驶距离的单价,将进入次数乘以从存储器230读取的表中的进入次数单价,并将相乘后的值与将行驶距离除以500后的值乘以每500m行驶距离的单价后的值相加,从而可以对计费金额进行费用运算。当费用计算结束时,进入步骤428,进行计费处理。该计费处理,是从IC卡232的结余减去上述求得的计费金额的处理。
例如,当计费运算条件只是区域进入次数(¥100/次)、而历史信息如图5所示为从起点STP到终点EDP时,假定为路径Rt、而且从7点到9点之间在区域A内行驶了1.5km、在区域B上行驶了1.0km、在区域C上行驶了3.0km,则计费金额如下。Rt的计费金额=60×1+30×(1500/500)+80×1+40×(1000/500)+90×1+50×(3000/500)=¥700这样,在本实施形态中,从综合中心40发送计费信息,并在车载机30侧根据该计费信息进行计费处理,所以,当交通状况因各种环境原因而发生变化时,可以很容易地在综合中心40侧变更计费对象区域或费用表,同时可以在车载机30侧将计费立即且一齐更新。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另设一个用于存储下次计费信息的存储器并当到达生效日期时刻时进行更新,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无条件地采用从综合中心40发送的计费信息,还可以将发送到的计费信息的生效日期时刻与当前日期时刻进行比较,并当已到了生效日期时刻时采用。
本实施形态,将本发明应用于对进入收费设施(计费对象区域)的车辆(行驶车辆)自动进行计费处理的自动计费系统。在本实施形态中采用的自动计费系统,是由车载机检测车辆位置并根据其检测结果对使用费用(行驶费用)进行结算用的系统。
本实施形态的结构,与上述第7实施形态的结构大致相同,所以只说明不同部分。
即,连接于本实施形态的车载机30的输入输出端口208的存储器230,如图29所示,包含着用于存储从综合中心40发送的计费信息的存储区域230A、及存储了用于以图象为司机提供路径辅助信息的地图信息的地图数据库230C。
以下,说明本实施形态的作用。本实施形态的作用,也与上述第7实施形态相同,所以只说明不同部分。
即,作为本实施形态的计费对象区域Area的一例,如图30所示,在结构上划分为2个区域、即矩形的区域A、与该区域A邻接的区域B另外,本实施形态的第1计费运算条件,使用与以下表7中以表示每个区域的费用的表给出的时间段对应的区域进入次数及行驶距离。表7

车载机30,如图31所示,在安装在车辆内的车载机30中,每隔规定时间(在本实施形态中为1分钟)执行以下的中断处理,在步骤400中,接收来自地上侧、即综合中心40的信息。来自综合中心40的信息,如上所述,是计费信息及GPS校正信息。在接着的步骤402中,判断接收到的信息是否是最新信息,当是最新信息时在步骤402予以肯定,并在下一个步骤404中从接收的计费信息导出表示计费对象区域Area的数据,同时将接收到的计费信息及GPS校正信息存储在存储器230的存储区域230A内。
另一方面,当接收到的信息不是最新信息时,在步骤402中予以否定,并执行步骤406~步骤416。在本实施形态中,作为车辆存在历史一览,举出表8的例。表8

上述表中的「计费」栏,是表示是否进行了以下说明的计费处理的标识符。当赋予「*」号时,表示进行了计费处理。
另外,在车载机30的计费处理中,例如,当运算条件只是区域进入次数、而历史信息如图30所示为从起点STP到终点EDP时,假定为路径Rt0、而且从7点到9点之间在区域B上行驶了1.0km、在区域A上行驶了1.5km,则计费金额如下。Rt的计费金额=80×1+40×(1000/500)+60×1+30×(1500/500)=¥310以下,进一步说明车辆行驶中的车载机及地上侧设备的动作。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费用随车辆进入计费对象区域的次数及每500m行驶距离而变动的情况。
如图32所示,当对车载机进行电源接入时,进入步骤500,进行车辆当前存在位置的区域判定。在该步骤500中,执行上述区域判定处理(图6)。在接着的步骤502中,判断由步骤500判定的区域是否是计费对象区域,当是计费对象区域时,在步骤502中予以肯定,并在接着的步骤504中判断前一次的区域是否是计费对象区域(前一次执行本例程时判定的区域)。当前一次的区域不是计费对象区域时,由于是第1次进入计费对象区域,所以在步骤504中予以否定,并在接着的步骤506中执行计费区域进入处理后进入步骤516。该计费区域进入处理,是当车辆进入计费对象区域时完成的处理,因而在显示装置224上显示进入的信息。另一方面,当前一次的区域是计费对象区域时,在步骤504中予以肯定,并直接进入步骤516。
当不是当前计费对象区域而在步骤502中被否定时,进入步骤508,判断是否接近着计费对象区域。是否接近的判断,例如,如图30所示,通过测定直线行驶方向及与直线行驶方向大致正交的左右方向上到计费对象区域的距离a和距离b并判断该测得的距离是否在规定距离内进行。因此,可以判断计费区域是否存在于规定区域内。另外,不限于直线行驶方向及左右方向,也可以使判断是否在规定距离以内的区域为以各个方向为中心的两侧各45度的范围。
当到计费对象区域的距离在规定距离以内时,在步骤508中予以肯定,并在接着的步骤514中以图象显示或以声音提供正在接近计费对象区域的情况,然后返回步骤500。另外,可以根据到计费对象区域的距离改变显示内容等。例如,在到计费对象区域的距离为第1规定距离(最好为500m左右)以下的时刻,如图33A所示显示正在接近计费对象区域的情况。在图33A中,显示出指示车辆32的行驶方向的车辆标记225,并分别显示出用于指示在车辆标记225的直线行驶方向及左方向上存在计费对象区域的符号227。此外,在到计费对象区域的距离为第2规定距离(最好为100m左右)以下的时刻,如图33B所示显示进一步接近计费对象区域。在图33B中,通过使符号227黑白反转,进一步进行强调性的显示。
当在步骤508中被否定时,进入步骤510,判断前一次的区域是否是计费对象区域。当前一次的区域不是计费对象区域时,返回步骤500。另一方面,如前一次是计费对象区域,则由于当前的情况是从计费区域脱离,所以在步骤510中予以肯定,并在接着的步骤512中执行计费区域脱离处理,然后进入步骤516。该计费区域脱离处理,是当车辆脱离计费对象区域时完成的处理,因而在显示装置224上显示脱离的信息。
在步骤516中,判断车载机的电源是否被切断,当电源仍保持接通时在步骤516中予以否定,并返回步骤500。另一方面,当电源被切断时,在步骤516中予以肯定,并结束本例程。
因此,在图30的路径Rt0上的途中点PS1处,在步骤514中提供接近计费对象区域的信息。例如,如上所述,在到计费对象区域的距离为第1规定距离以下的时刻,如图33A所示显示正在接近计费对象区域的情况。然后,在到计费对象区域的距离为第2规定距离以下的途中点PS2处,如图33B所示显示进一步接近计费对象区域。因此,可以很容易地识别进一步接近计费对象区域的情况。为进行强调性的显示,不限于使符号黑白反转,也可以使其闪烁、或改变颜色。另外,也可以用一定的时间在显示装置224上显示或以声音装置228发出的声音提供「正在接近计费对象区域」。
进一步,可以利用显示装置224将计费对象区域A和B重叠地显示在导航图象上,从而提供信息。例如,如图34所示,以改变色彩或亮度的方式显示计费对象区域A内的道路,同时显示计费对象区域名称,或可以在计费对象区域B的整个范围上显示阴影线,同时显示计费对象区域名称。另外,如图34所示,也可以显示到计费对象区域的距离(直线距离或最短路径的距离)并显示计费金额,还可以用声音对上述显示内容进行导向。此外,色彩、亮度及阴影线,可以根据接近距离变更,也可以根据计费金额变更。
这样,由于可以很容易地识别正在接近计费对象区域的情况,所以驾驶者可以很容易选择最佳的路径。例如,如图30所示,当在途中点PS1显示出正在接近计费对象区域A和B时,可以将路线从当初预定的路径Rt0变更为以图中虚线示出的路径Rt1,从而只通过计费对象区域A即可到达终点EDP,所以能够避免计费上的浪费。
图35中示出本发明第9实施形态的系统结构。安装在车辆内的车载计费装置1,通过内装的电话单元8(如后文所述)及天线ANTt与通告台30(管理站)进行通信(并交换数据。此外,由GPS天线ANTg接收来自卫星的电波,并由内装的GPS测位装置(20~28如后文所述)识别车辆的位置及行驶方向,将其与表示行驶地区的地图一起显示。当可接收卫星数不够或不能接收来自卫星的电波时,可通过采用陀螺仪的方向检测或基于行驶速度的累计的位置运算弥补信息的不足。或者进行车辆位置识别。
在图37中,示出车载计费装置1的结构。参照图37可知,在车载计费装置1中,从车上的电池持续地供给直流电压+B,并由电源电路PSC向GPS信息处理ECU20及计费控制ECU2的CPU提供动作电压。因此,将数据始终保持(保存)在计费控制ECU2的CPU的内部存储器、及虽然在CPU外但位于计费控制ECU2内部的内部存储器内。
当车辆点火钥匙开关IGsw闭合时(使车辆可行驶的车辆电源接通时),电源电路PSC向车载计费装置1的所有电路提供动作电压。车辆点火钥匙开关IGsw的关断(Si=L),指示计费区域(计费区)内停留时间的测量停止(中断),闭合(Si=H),指示计费区域(计费区)内停留时间的测量继续。
GPS测位装置(20~28),包括接收天线ANTg、GPS接收机21、GPS解调器22、显示装置24、压电振动陀螺仪25、高度传感器26、GPS信息处理ECU(电子控制装置)20、操作板23、地图检索工具27及地图数据库28。从GPS的各卫星发送的1.57542GHz的电波,由GPS接收机21通过接收天线ANTg接收,电波所载信息、即指示卫星轨道的函数、时刻等的信息,由GPS解调器22进行解调,并输入到GPS信息处理ECU20。GPS信息处理ECU20,备有日历数据存储器及数据缓冲用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接口(电气、电子电路),是以微处理器(CPU)为中心的计算机系统,CPU,根据从GPS卫星发送的信息,生成指示车本身的位置的信息(纬度、经度、高度),并根据该位置信息的时间序列推移,计算车本身的行驶方向及行驶速度。检索工具27,根据CPU生成的位置信息,从地图数据库28读出包含该位置的1页(1个画面)的地图数据,并将其显示在显示装置24上,在显示的当前位置上,还显示出指示行驶方向的当前位置指标。
接收天线ANTg、GPS接收机21、GPS解调器22及显示装置24的基本结构,以及GPS信息处理ECU20的基本动作,与已在市场上销售的众所周知的装置的各构成要素相同。
但是,为实施本发明,在GPS信息处理ECU20的CPU的动作程序中,附加如下的程序,即,响应来自计费控制ECU2的数据传送请求,将车辆(车载计费装置1)的当前位置(对地位置)、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及当前日期时刻传送到计费控制ECU2,而且,在读入计费控制ECU2传送着的计费区域信息后存储在内部存储器内,并将计费区域显示(阴影线)重叠在显示装置24显示的地图上的由计费区域信息规定的区域即计费区域上。
压电振动陀螺仪25及高度传感器26输出的模拟信号,分别输入到GPS信息处理ECU20,ECU20的CPU,通过A/D转换器将其转换为数字数据后读入。从GPS解调器22输出的信息及控制GPS解调器22的信息,通过GPS信息处理ECU20的I/O端口输入到CPU或从CPU输出。
GPS信息处理ECU20,通过「3卫星测位运算」或「4卫星测位运算」,计算车本身位置的三维坐标Ux、Uy、Uz。
在「3卫星测位运算」中,将从3个卫星接收到的3组数据分别作为参数代入预定的3元联立方程式,并求解该联立方程式,从而求得作为未知数的接收点的纬度、经度、及接收侧计时器的误差。接收点的高度,在本例中根据高度传感器26输出的信号通过计算求得,并作为已知数据代入上述方程式。而在「4卫星测位运算」中,将从4个卫星接收到的4组数据分别作为参数代入预定的4元联立方程式,并求解该联立方程式,从而求得作为未知数的接收点的纬度、经度、高度、及接收侧计时器的误差。通过执行上述任何一种测位运算,可以求得接收侧计时器的误差,所以,可根据该误差信息校正内部计时器的日期时刻。
当通过GPS测位计算对地位置信息时,GPS信息处理ECU20,通过与前一次计算出的对地位置进行比较而计算车辆的行驶方向及行驶速度,并根据本次计算出的对地位置从地图数据库28读出包含该位置的1页(1个画面)的地图数据,并将其显示在显示装置24上,在显示的当前位置上,还显示出指示行驶方向的当前位置指标,然后,在将由从计费控制ECU2接收并保存在内部存储器内的计费区域信息规定的区域即计费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包含在显示装置24的显示区域内时,可将计费区域显示(阴影线)重叠在显示画面的该区域上。驾驶者可以在显示装置24的显示画面上根据该附加显示识别计费区域。
计费控制ECU2,也是备有输入输出接口(电气、电子电路)的以微处理器(CPU)为中心的计算机系统,CPU,可以通过天线ANTt、电话单元8及调制解调器7在与通告台30之间发送接收各种信息。扩展串行输入输出接口6,进行数据的串行输入输出及串行/并行转换输入输出。
由送话器MIC输入的驾驶者的语音,通过语音识别单元9变换为表示单词文字的数字数据后,输入到计费控制ECU2的CPU。进一步,CPU,通过语音合成单元10及切换开关SW11,根据需要由车载扬声器SP(以声音)通告发送给驾驶者的报文(输出信息)。切换开关S11,当从CPU输出语音数据时,将车载声频装置与扬声器SP的连接切换为语音合成单元10与扬声器SP的连接。此时的CPU,将由扬声器SP以声音向驾驶者传送的报文同时以文字显示在显示装置4上。由此,驾驶者即可凭听觉和视觉确认从CPU发来的报文。
在计费控制ECU2上,连接着对IC卡CRD(存储装置)进行数据读取、写入的卡读出器5(读写装置),卡读出器5,在将IC卡CRD插入其卡插入口时以及当计费控制ECU2请求数据传送时,读出该卡的存储数据并传送到计费控制ECU2。卡读出器5,当从计费控制ECU2接收写入数据时,将其重写(更新写入)于IC卡CRD上。
在表1中示出IC卡CRD的存储信息。表9所示的例,示出卡的1次发行额为10000日元、卡的结余为10000日元(未使用)、发行者提供的卡的ID为MYCAR003、申请的车型类别为小型车、车辆ID(在该例中为车牌的标记号码)为A123B568。此外,计费表的数据,与卡发行后驾驶者希望(申请)的计费区域有关,因而由发行者根据申请将其写入。如发行时没有申请(写入请求),则不写入。表9卡内存储数据

在表10中示出计费表的数据例。该计费表,是按每进入1次进行计费时的费用表,对与进入(利用)次数对应的费用进行计费。表10按每进入1次计费的计费表

计费表中的计费区域信息的1组(一点)的数据,是表示计费区域的轮廓上的一点的位置信息,当只存在2组数据(2点的数据)时,各组的数据意味着4角形(矩形)的对角的转角位置,因而计费区域是矩形。在图55A中示出其一例。
当有3组以上的数据时,意味着将各组数据表示的位置(点)按数据组的写入顺序连接起来并将最后的点与起始的点连接后所显现出的多角形区域是计费区域。表10所示的例,位置(点)数据是2组,所以计费区域是4角形(矩形)。费用信息按时间段及车型类别而不同。
表有效期间,意味着数据有效期间,表有效区域信息,表示从由计费区域信息规定的计费区域的轮廓起向外扩展约600m左右的与计费区域形状大致相似的轮廓。该表有效区域信息,当设定多个计费区域时,用于由车辆选择与其接近的计费区域的计费表。图55A示出4个计费区1~4相互邻接的情况,并向各计费区分配各自的计费表。
图35所示的卡发行和细算站点(卡发行和细算所)71~73,发行IC卡CRD。这些点(经办处),设置在通告台30附近的尽量靠近通告台30管辖区域的内或外等设定了计费区的地区且便于驾驶者出入的场所,也可以设在例如市政府或办事处。在这些点内,由经办人或自动售票机根据驾驶者的要求进行IC卡的新发行、挂失时的再发行、未付款(负的卡结余)的细算及预交款的累积(卡结余的增量),并当进行这些处理时,将处理数据通过公用线路及交换台60发送到通告台30。通告台30,当进行新发行、挂失时的再发行及预交款的累积时,根据接收到的处理数据更新监视数据库WDB的数据,并当有未付款的细算时将未缴纳数据库CDB的数据更新。
在图37中示出装有车载计费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壳体外观。图37中用双点锁线方框围出表示的车载计费装置1的操作显示板3,在图37所示的壳体之外,位于GPS测位装置20~28的操作板23附近,并通过电气软线与图37所示壳体内的计费控制ECU2连接。
装有车载计费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壳体,固定在车内驾驶座位前面的通过前玻璃窗很容易从外部看到的位置,当从车辆前方观看时,用作正面的壳体面上有4个开口,分别用透明度高的红色透光板W4f1及W4f2、透明度高的黄色透光板W4f3及透明度高的蓝色透光板W4f4封闭。并且,在壳体内设有与各窗板相对的光反射用曲面镜,在其中心设有高亮度灯4f1~4f4。当高亮度灯4f1~4f4点亮时,可以看到位于其前部的透光板W4f1~W4f4以各种颜色发出明亮的光辉。
这些灯的点亮,使计费管理者(计费系统运营体的职员或接受委任的警官)可以从车外前方凭目视确认在行驶中该计费装置1是否在进行着正常的计费,而且可以用摄像机进行状态通告(点亮显示)的摄影。在计费装置1的车内侧(与司机相对的一侧)的面(从车辆前方观看时的背面)上设有与这些高亮度灯4f1~4f4相对设置的发光二极管4B1~4B5,另外,还设有一个用于显示计费区域信息的字符显示器4B5。进一步,还设有卡读出器5的卡插入口5i。
通告台30,通过无线通信将高亮度灯4f1的闪烁模式数据(点亮周期及点亮占空度)发送到计费装置1,计费装置1,根据该点亮模式数据使监视器用灯4f1及发光二极管4B1反复闪烁。监视器用灯4f1,供计费管理者从车外的监视用,发光二极管4B1,用于司机在车内的确认。当读取闪烁模式数据所包含的同步信号数据时,开始该点亮模式的闪烁。即,使实际的闪烁与通告台30预定的定时同步。
配置在道路上空的监管装置或携带用的监管装置,当检查车辆上的计费装置1是否正在工作时,接收由通告台30发送的闪烁模式数据,并分别在其点亮期间和灭灯期间用摄像机对车牌号及镶有窗板W4f1~W4f4的车辆前部进行摄影,该摄影可按点亮模式周期进行2次以上,从而得到4帧以上的图象。如计费装置1工作正常,则奇数帧的图象上窗板W4f1映亮,偶数帧的图象上变暗。当计费装置1的高亮度灯4f1持续熄灭(计费装置不使用)时或当即使反复闪烁但计费装置1也不对通告台30作出响应的闪烁动作(不正当改造等)时,根据在窗板W4f1映亮的时刻的图象上变暗、或在应变暗的时刻反而映亮等,可以得到证明计费装置1违规使用(不使用或改造)的照片。
当发生IC卡CRD不能读写(包括未安装)、数据异常(改造、伪造卡、余额不足)等不能进行访问IC卡CRD的计费处理的情况时,计费控制ECU2,将「卡错误」数据(表示异常的数据)以附有日期时刻的形式写入分配给计费控制ECU2内的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的一个存储区域的异常历史读写区域(以下,称之为异常历史存储器),并产生报警通告1。
报警通告1,使高亮度灯4f2及发光二极管4B2持续点亮从而使窗板W4f2发出红色亮光,而且由车内的扬声器SP以合成语音通告「卡异常,请装入合法卡。」。当GPS测位虽然可以进行但GPS信息处理ECU20却不能测位时,计费控制ECU2,将「GPS测位错误」数据以附有日期时刻的形式写入异常历史存储器,并产生报警通告2。
报警通告2,使高亮度灯4f2及4f3以及发光二极管4B2及4B3持续点亮,从而使窗板W4f2以红色、使窗板W4f3以黄色发出明亮的光,而且由车内的扬声器SP以合成语音通告「GPS测位异常,请修理。」。当理应产生车速脉冲但车速脉冲却没有产生时,计费控制ECU2,将「车速脉冲错误」数据以附有日期时刻的形式写入异常历史存储器,并产生报警通告3。
报警通告3,使高亮度灯4f2及4f3以及发光二极管4B2及4B3持续点亮,从而使窗板W4f2以红色、使窗板W4f3以黄色发出明亮的光,而且由车内的扬声器SP以合成语音通告「车速检测异常,请修理。」。
高亮度灯4f4及发光二极管4B4,用于指示计费装置1在工作中,计费控制ECU2,在其图中未示出的主电源接通、而且车辆的点火钥匙开关IGsw接通的期间,使高亮度灯4f4及发光二极管4B4持续点亮,通过高亮度灯4f4的点亮,使窗板W4f4以蓝色发出明亮的光,在图38中,示出通告台30的结构。在通告台30内,具有无线通信装置31,用于将来自控制器32的发送数据调制为电波信号后传送到天线40,同时通过天线40接收电波并对接收数据进行解调,然后将其供给控制器32。控制器32,是备有输入输出接口并以微处理器(MPU)为中心的计算机系统,在控制器32上,连接着终端(全套的个人计算机、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PC、计费数据库(存储器)FDB及信息管理单元33,在该信息管理单元33上,连接着未缴纳数据库CDB、监视数据库WBD及车辆出入数据库TBD。
调制解调器34连接于控制器32,控制器32,可以通过该调制解调器34及公用通信线路的交换台60(图35)与管理中心50(图35)进行声音及数据通信。
在图39A和图39B及图40A和图40B中,示出计费控制ECU2(的CPU)的计费控制动作的概要。首先,参照图39A和图39B。计费控制ECU2,等待车辆点火钥匙开关IGsw闭合(Si=H),并当闭合时,使灯4f4及发光二极管4B4点亮(步骤1、2a、2b)。在下文中,将括号内的步骤一词省略,而只写出步骤No.的数字。
接着,检查异常历史存储器内是否有表示异常的数据,并当有「卡错误」数据时,产生上述的报警通告1(2c、2d)。当有「GPS错误」数据时,产生上述的报警通告2,当有「车速脉冲异常」数据时,产生上述的报警通告3(2e~2h)。
然后,通过卡读出器5将卡CRD的数据读入内部存储器(3、4)。当卡CRD未安装时,等待安装,并在安装后将卡CRD的数据读入内部存储器。所读入的卡数据中的卡结余,显示在显示装置4的显示器4B5上。「卡检查」(4)的内容,将在后文中参照图41A和41B说明。
在「卡检查」(4)之后,计费控制ECU2,起动Tc时限的定时器Tc(6)。然后,向GPS信息处理ECU20请求数据传送,从GPS信息处理ECU20接收当前位置(对地位置)、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及日期时刻的数据后写入内部存储器(7)。
接着,计费控制ECU2,检查从GPS信息处理ECU20接收的日期时刻是否在读入内部存储器的计费表中的表有效期间内,或检查从GPS信息处理ECU20接收的当前位置是否在读入内部存储器的计费表的表有效区域信息指示的表有效区域内(8)。如日期时刻在表有效期间外、或当前位置在表有效区域外,则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计费表不适用当前日期时刻或当前地区,所以由天线ANTt发送计费表请求(9)。这时,发送附有卡数据中的卡ID、结余(余额信息)及车辆ID、和从GPS信息处理ECU20得到的当前位置(对地位置)及移动方向的计费表请求。通告台30,当接收到该计费表请求时,将卡ID、结余及车辆ID、当前位置及移动方向按每个卡ID保存在内部存储器内,并发送计费数据库FDB中存有的计费表(表20(图51A和图51B的41~44)。
在接收该计费表后,计费控制ECU2,检查从GPS信息处理ECU20接收的日期时刻是否在该计费表中的表有效期间内,或检查从GPS信息处理ECU20接收的当前位置是否在表有效区域信息指示的表有效区域内(10、11)。当日期时刻在表有效期间内、或当前位置在表有效区域内时,计费控制ECU2,将接收到的计费表重写(更新写入)于内部存储器及IC卡CRD(12)。然后,允许接收中断(13)。「接收中断」,当电波信号到达天线ANTt并发生了指示电话单元8的图中未示出的接收器可发送(可接收信号)的呼叫信号时,响应该信号后执行。其内容,将在后文中参照图48说明。当允许接收中断时,计费控制ECU2,将计费表中的计费区域信息供给GPS信息处理ECU20(14)。接收该计费区域信息后,GPS信息处理ECU20,将与该信息表示的计费区对应的计费区域显示(阴影线)附加在显示装置24上的地图显示的对应区域上。
接着,参照图40A和图40B,该GPS信息处理ECU20,按Tc周期检查当前位置是在计费表的计费区域信息表示的计费区内、或在计费区外(13A~32-1~11-13A)。然后,当在计费区外、且行驶方向为接近计费区的方向、位置距计费区在500m以内时,在显示装置4上显示「计费区500m前方」及计费表的信息(但将计费区域信息和表有效区域信息删除),同时由语音合成单元10和扬声器SP通过语音合成通告「计费区在前方500m」(A13~19)。
然后,如当前位置距计费区在400m以内时,将显示装置4上正在显示的「计费区500m前方」变更为「计费区400m前方」,并通告「计费区在前方400m 」(A13~16-20~23)。
计费区,在按Tc周期反复进行的步骤14中,重叠地显示在显示装置24的显示地图上,而且,在显示地图上还以带方向的指标显示着车辆的当前位置,所以,驾驶者可以从显示装置24的显示识别与计费区对应的车辆位置及行驶方向。
当车辆进入1个计费区j时(A13、24a),为避免在计费区j的内侧、在外侧、以及从计费区j的外轮廓之外向内部行驶很短距离的过程中因检测结果的波动而造成的进入判定的不稳定,将时限值trj为几秒左右(例如2秒)的定时器trj起动,并当该定时器到时、即开始经过时间的测量后经过设定时间trj时,将指示已进入计费区j的「1」写入寄存器RAEj,并将指示进行着上述经过时间的测量的寄存器rtfj的「1」清除,然后,将指示在计费区以外进入500m以内、400m以内的信息(寄存器RPF、RPS的数据)清除(24a~24d、25)。在起动定时器trj后,当在其到时之前检测出当前位置在计费区j之外时,在此处将计时取消(29e),当再次检测为在计费区j以内后,将定时器trj再次起动,所以在小于设定时间trj的间隔内即使计费区j的内、外检测结果出现波动,也不会将指示进入的「1」写入寄存器RAEj。当超过了设定时间trj而检测结果仍继续为在计费区j以内时,将指示已进入计费区j的「1」写入寄存器RAEj。
当进行该进入数据处理时,计费控制ECU2,将已进入计费区j、即「车驶入」通知通告台30(26)。这时,将附有表示卡数据中的卡ID、结余及车辆ID、从GPS信息处理ECU20得到的日期时刻、当前位置及移动方向的各数据的驶入通知发送到通告台30。通告台30,在接收到该车驶入通知后,将日期时刻、卡ID、结余、车辆ID、位置及方向保存在内部存储器内,并对车辆出入数据库TDB生成分配给该IC卡ID的管理站侧移动历史表,然后将其写入该数据库。
接着,计费控制ECU2,执行「车驶入处理」(27)。其内容示于图42。这里,首先起动确定移动历史数据采样周期的1分钟定时器(271),然后,将分配给内部存储器的整数距离寄存器、零数距离寄存器、整数距离寄存器、零数距离寄存器及移动侧历史表清除(272)。
下一步,进行用于支付进入计费区j一次的计费金额的数据处理、即进行计费处理(273+CCU1),并将卡结余更新。该(273+CCU1)的内容,将在后文中参照图43~45说明。
接着,将计费区No.、日期时刻、结余、位置、移动距离(整数距离寄存器及零数距离寄存器的数据)、停留时间(整数时间寄存器及零数时间寄存器的数据)、卡读出器5的状态(准备就绪正常,未准备就绪状态异常)、卡CRD是否装入卡读出器5及GPS状态(可否完成数据生成)写入移动侧历史表(274)。如后文所述,该写入,在这之后在车辆位于计费区内的期间以1分钟为周期执行,在表11中,示出移动侧历史表的内容一例。表11移动历史表

再来参照图40A和图40B,在进入计费区并将「车驶入」发送到通告台30后,在位于计费区期间,计费控制ECU2,按Tc周期反复执行「中间处理」(28)。该「中间处理」的内容,示于图46。
当进入图46所示的「中间处理」(27)时,计费控制ECU2,首先,将零数时间寄存器的数据(零数值)更新为增加了经过时间Tc的值(281),并检查更新后的零数值是否在1分钟以上(282),如在1分钟以上,则将整数时间寄存器的数据增1,并将零数时间寄存器的数据更新为减少1分钟的值(283)。然后,按下式计算Tc期间的行驶距离(Km)(285)。
Dc=Tc(秒)×速度(Km/h)/3600(km)
接着,将零数距离寄存器的数据(零数值)更新为增加了Tc期间的行驶距离Dc后的值(285),并检查更新后的零数值是否在1Km以上(286),如变为1Km以上,则将整数距离寄存器的数据增1,并将零数距离寄存器的数据减少1Km的值(287)。
接着,检查1分钟定时器是否已到时(288),如已到时,则再次起动1分钟定时器(289),并写入该时刻的计费区No.、日期时刻、结余、位置、移动距离(整数、零数距离寄存器的数据)、停留时间(整数、零数距离寄存器的数据)、读出器状态(准备就绪正常,未准备就绪状态异常)、卡是否存在(是否装入)及GPS状态(可否完成数据生成)(290)。当反复执行该中间处理28时,通过1分钟周期的对移动侧历史表的数据写入,如表3所示,每隔1分钟将该时刻的状态存储在移动侧历史表内。
再来参照图40A和图40B。当车辆(的当前位置)从计费区j驶出时,计费控制ECU2,经过步骤A13、A14后,起动时限值为TRj(例如5秒)的定时器,如该定时器到时、即开始经过时间的测量后经过了设定时间TRj时,将寄存器RAEj的数据更新为指示在计费区j之外的「0」,并将指示进行着上述经过时间测量的寄存器FTRj的「1」清除(29a~29d)。在将定时器TRj起动后,当在其到时之前检测出当前位置在计费区j之内时,在此处将计时取消(24e),当再次检测为在计费区j以外后,将定时器TRj再次起动,所以在小于设定时间TRj的间隔内即使计费区j的内、外检测结果出现波动,寄存器RAEj的「1」也不会消失。当超过了设定时间TRj而检测结果仍继续为在计费区j以外时,将寄存器RAEj的数据更新为指示在计费区j之外的「0」。
在将寄存器RAEj的数据变更为「0」时,计费控制ECU2,进行「车驶出处理」(30)。「车驶出处理」(30)的内容,示于图47。该「车驶出处理」(30)与「中间处理」(28)一样,进行与Tc期间的经过时间相当的计时值累计(301~303)及与Tc期间的行驶距离相当的移动距离累计(305~307),然后,执行「计费异常检查」CCU2,最后,将区域内最后的历史数据写入移动侧历史表(308)。
另外,不仅在点火钥匙开关IGsw接通期间,就是在其关断期间也对计费控制ECU2供给维持最低限度的数据保持功能的电源,因此,将寄存器RAEj分配给即使在IGsw关断期间也能保持数据的存储器,所以,即使IGsw被关断,寄存器RAEj的「1」也不会消失。因此,在计费区j内停车而关断IGsw、然后再将IGsw接通而行驶时,不会出现再一次支付计费区j的计费的不合理情况。此外,也可以将寄存器RAEj分配给即使计费控制ECU2的任何外部电源停电也能保持存储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应注意的一点是,「计费异常检查」CCU2在车辆从计费区驶出时的「车驶出处理」(30)中执行。其内容与图43~45所示「计费异常检查」CCU1的内容相同。即「计费异常检查」CCU1、CCU2,在车辆进入计费区时、及从计费区驶出时执行。
再来参照图40A和图40B。当上述「车驶出处理」(30)结束时,计费控制ECU2将指示从计费区驶出的「车驶出」发送到通告台30(31)。这时,将卡数据中的卡ID、结余及车辆ID、和移动侧历史表的数据也发送到通告台30。通告台30,将接收到的历史数据追记在车辆出入数据库TDB内的在「车驶入」时分配给该卡ID的管理侧历史表内,并进行计费处理状态的检查。其内容将在后文中说明。
当车辆(的当前位置)从第1计费区j驶出后进入第2计费区的表有效区域内时,计费控制ECU2,将图中未示出的第2通告台发送的第2计费表写入内部存储器及IC卡CRD,并以与上述同样的方式进行依据该数据的计费控制。此外,在多个区域邻接或重叠的情况下,有时也在多个寄存器RAEj内同时保持「1」,并支付多个区域各自的计费。例如,当在图55A的计费区1中向计费区4直线行驶时,在基于GPS测位的是否存在于区域内的判定如粗的双点锁线所示波动不定的情况下,将会认定为在计费区1和计费区2内通行,因而就要分别支付分配给2个区的计费金额。
当车辆到达计费区1的前500m时,由显示装置4和扬声器SP将其通告驾驶者,同时在显示装置4上显示计费区的信息,进一步,当到达前400m时,再次进行通告,所以,驾驶者可以根据结余的充裕情况决定是否进入计费区,并根据结余充裕情况选择迂回路线。
这里,参照图41A和图41B,说明图39A和图39B所示的「卡检查」 4的内容。当进入该「卡检查」 4时,计费控制ECU2(的CPU),检查卡读出器5的卡安装状态传感器的状态信号,借以检查IC卡CRD是否已经装入(131),如已装入,则进行数据读入(132、133),当可以读取数据时,在显示器4B5上显示出卡上的结余AOC(134)。这里,如结余AOC为正值,则将异常历史存储器的未缴纳金额(未细算金额负值数据)ASCm读出并与结余AOC相加,将两者之和(AOC-未缴纳金额)作为结余而更新写入卡CRD(135、136)。然后,当更新后的结余为正值时,由于细算已正确完成,所以将异常历史存储器的未缴纳金额ASCm清除(137、138),并将异常历史存储器的卡错误(异常信息)清除,同时将报警通告1解除(139)。当更新后的结余为负值时,由于该部分未进行细算,所以将异常历史存储器的未缴纳金额ASCm更新为该更新后的结余(137、140)。以上,是「卡读取处理」CDP的内容。
当在前面的卡读入(133)中读入的卡结余AOC为负值(未细算金额)时,在显示器4B5上显示催促更换卡的通知,同时用合成语音通告该催促通知(141),并起动等待时间定时器,等待其到时(143),如卡已更换,则再次进行读入(133)。如卡未更换而定时器到时,则进行再次催促。在未更换的期间,该通告一直进行3次。这是1次「卡更换催促通知」。如进行3次仍不正常,则在此处结束「卡检查」4。此外,当进行上述的「卡读取处理」CDP时,如卡的安装或数据出现异常,则在显示器4B5上显示卡插入催促通知,同时用合成语音通告该通知(145),并起动等待时间定时器,等待其到时(146),如已到时则再次进行卡检查(131、132)。当仍不正常时,进行催促插入卡的通告。在不正常期间,该通告反复直到3次。这是1次「卡插入催促通知」。如进行3次仍不正常,则在此处结束「卡检查」4。以上,是1次的「卡插入、更换催促通知」AFC的内容。
另外,上述「卡检查」4,紧接在点火钥匙开关IGsw接通后、即发动机开始起动后执行。一般来说,由于这时车辆是停车,不进行计费处理,所以卡未安装或余额为负值等都不成问题。因此,不产生与向车外告知计费不正当相当的报警通告1(内容如后文所述),也不进行对异常历史存储器的异常信息写入。该「卡检查」4的意义在于,先大体进行一次卡检查唤起司机的注意,以便使司机在以后进入计费区时不至于再急急忙忙地进行卡的插入或更换。
这里,说明计费处理(273+CCU1)的内容。应注意的一点是,该处理在图42所示并已提到过的「车驶入处理」27中执行。在该计费处理(273+CCU1)中,首先,读出分配给计费区j的计费表的计费金额ATP(正值),将其与异常历史存储器的未细算金额(负值)相加,并将异常历史存储器的未细算金额更新(改写)为相加后的值(负值)(ASCm-ATP)(273)。然后,进入「计费异常检查」CCU1,在这里进行卡结余的细算处理。
参照图43~45说明「计费异常检查」CCU1的内容。首先,请参照图43。当进入该「计费异常检查」CCU1时,计费控制ECU2(的CPU),先进行与上述「卡检查」4中的「卡读取处理」CDP的内容相同的处理。在该处理(图41A的步骤136~138)中,从卡结余扣除异常历史存储器的如上所述的改写后的未细算金额ASCm,如该处理以有结余结束,则将异常历史存储器的未细算金额ASCm清除,并将卡CRD上的结余更新为减少了所扣除的金额后的值。
可是,当卡未安装或该计费处理的结果为负值时,在卡读取处理CDP之后,仍应进行与上述「卡检查」4中的「卡插入、更换催促通知」AFC的内容相同的处理。这里,当卡CRD未插入卡读出器5或虽已插入但数据读取异常或结余为负值时,进行将每隔上述规定时间反复3次的通告作为1次的「卡插入催促通知」或「卡更换催促通知」。因此,当读取正值的卡结余时,进入随后的图44所示的有无GPS测位误差的检查。
但是,在图43所示的「卡插入、更换催促通知」AFC中,在即使进行1次「卡插入催促通知」或「卡更换催促通知」后、卡虽可以读取且过去未缴纳金额的细算也已完成但卡的结余仍没有变成正值的「卡不完备」的情况下,检查状态寄存器FCR的数据是否是「1」。该「1」,意味着该「卡不完备」的确认进行了1次以上(但「卡检查」4中的卡不完备确认,不计入该次数),本次至少是第2次。
状态寄存器FCR的数据「0」,意味着本次「卡不完备」的确认是第1次(但「卡检查」4中的卡不完备确认除外)。这时,暂缓产生向车外进行异常通告的报警通告1,并将「1」写入状态寄存器FCR(152)。然后,将等待司机在卡读出器5内装入新卡且等待有充裕结余的时间值(设定值固定值)Tw写入定时器用寄存器ITR,并将等待司机在卡读出器5内装入新卡的期间的有充裕结余的车辆行驶距离值(设定值固定值)Lk写入测距用寄存器IRD。起动寄存器ITR的程序定时器,同时起动对与寄存器IRD的距离值相当的车速脉冲数进行计数的程序计数器,并允许进行响应该定时器的到时的内部中断(定时器中断)及响应该计数器的计数结束的内部中断(计数器中断)(153)。
这两种内部中断,是进入卡读取处理CDP的中断,而且优先发生的内部中断,禁止另一方的内部中断。因此,在第1次「卡不完备」的确认后,当经过设定时间值Tw及行驶设定距离Lk的一方成立时,执行卡读取处理CDP,因此,当确认「卡不完备」且即使执行「卡插入、更换催促通知」AFC(第2次以后)而卡不完备仍无改善时,计费控制ECU2,产生「报警通告1」(154),并将指示卡错误的信息与日期时刻一起写入异常历史存储器(155)。
参照图44,在经过卡错误检查后,计费控制ECU2,向GPS信息处理ECU20请求数据传送,并从GPS信息处理ECU20接收GPS测位可否进行、当前位置(对地位置)、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及日期时刻的数据(102)。然后,检查GPS测位可否进行的数据(103),当其指示GPS测位可进行时,使灯4f2、4f3及发光二极管4B2、4B3熄灭(112)。
当GPS测位不可进行时,开始计时(测量经过时间)(104、105),当停车(车辆的变速杆在空档位置N或停车位置P)时,停止停车的时间计时(106、107),车辆重新开始行驶时继续计时,计算与根据车速脉冲计算的车速成反比的时间值TVa,并检查时间值是否在时间值TVa以上。在与车辆最靠近的计费区中,如假定不能接收GPS电波的行驶距离的最大值为Ls(m),则行驶该距离Ls的时间TLs(sec)在假定车速为Vv(km/h)的情况下为TLs=Ls/(Vv×1000/3600)=3.6Ls/Vv,因而可确定为Tva=TLs+α。在该实施形态中,α规定为10秒左右。当GPS测位装置内无故障时,即使是不能进行GPS测位但接着以车辆速度Vv行驶Tva时间后也必定可以进行GPS测位了,因而如仍不能测位则可以认为是GPS测位装置出现故障、例如将GPS天线ATg遮蔽使其不能接收信号。这时,计费控制ECU2,经过步骤108、109后产生「报警通告2」(110),并将「GPS错误」与日期时刻一起写入异常历史存储器(111)。
参照图45,在经过以上的GPS错误检查后,计费控制ECU2,开始监视车轮每转动规定微小角度产生1个脉冲的电脉冲即车速脉冲的车速脉冲发生器的脉冲信号线的电气信号,并起动Tp时限值的定时器。时限值Tp,是相当于与陀螺仪25的角速度传感器实际上不能检测车辆转弯角速度时的极低速的车辆速度对应的脉冲周期值。当在该定时器到时之前出现车速脉冲时,开始测量脉冲周期(测量经过时间)。另外,当在时限值Tp内没有出现车速脉冲时,以及当即使出现车速脉冲但此后在Tp内再没有出现1次车速脉冲时,检查车辆是否在停车中(车辆的变速杆在空档位置N或停车位置P),如在停车中,则使灯4f2、4f3及发光二极管4B2、4B3熄灭(120)。
当在小于Tp的短周期内不出现车速脉冲、也不是在停车中时,也可能有车辆虽在行驶但不能正常产生车速脉冲的车速脉冲异常的可能性。因此,检查基于GPS测位的车速计算值是否在大于确认其可靠性的值的设定值Vp以上(116),如果是,则可以认为是车速脉冲产生(或信号线)存在异常,因而产生报警通告3(118),并将车速脉冲异常与日期时刻一起写入异常历史存储器内(119)。当基于GPS测位的车速计算值小于设定值Vp时,该车速计算值的可靠性低。因此,检查陀螺仪25是否检测着设定值以上的角速度。如车辆不行驶且不转弯(改变行驶方向)则不产生角速度,但若陀螺仪25产生角速度则意味着车辆在行驶着。当该角速度在视为车辆在行驶中的设定值以上时,产生报警通告3(118),并将车速脉冲异常与日期时刻一起存储在异常历史存储器内(119)。
计费控制ECU2,在车辆从计费区驶出时也执行与以上的「计费异常检查」CCU1的内容相同的「计费异常检查」CCU2。
通告台30,当从计费装置1接收到计费表请求时,将分配给该计费装置1的当前位置周围的各计费区域的「计费表」发送给该ID。另外,还按几分钟左右的固定周期向所有车辆发送「计费请求」,并按几分钟左右的固定周期或不定周期依次将「移动历史请求」发送给各ID,以便从各ID收集移动侧历史表的数据。进一步,当接收到「车驶出」的通告时,如在提供该通告的计费装置ID(卡ID)中有未计费的移动距离或停留时间,则将计费请求发送给该ID,另外,当接收到「车驶出」的通告时,检查计费处理的正误,并当发现计费错误时将指出该错误并催促其处理的报文数据发送给该ID。
在图48中,示出当电波信号到达天线ANTt并产生指示电话单元8的图中未示出的接收器可发送(可接收信号)的呼叫信号时由计费控制ECU2响应该信号后执行的「接收中断1」DRI1的内容。计费控制ECU2,当进入接收中断DRI1时,检查收件人姓名地址是否是自己的卡ID(也包括指定所有车辆的情况)(402),如果是,则判定接收数据是计费请求、移动历史请求、计费表、或报文(403)。
如果是「计费请求」,则计费控制ECU2进入图49的「卡读取处理」CDP。图49的「卡读取处理」CDP、「卡插入、更换催促通知」AFC及步骤161~165的处理内容,与已说明过的图43所示内容相同。这里,进行卡错误的有无检查。例如,先前进行的上述计费处理(273+CCU1)以卡未安装或卡结余为负值而结束时,在其后也有可能在卡读出器5内正确地装入了有足够结余的正规卡,在这种情况下,本次的「计费请求」,对此前存储在异常历史存储器内的未细算金额ASCm进行细算。或者,在当前时刻仍为卡未安装或卡结余为负值的状态时,起动卡插入、更换催促通知AFC以唤起注意,而且通过执行步骤407~411起动向车外进行异常通告的报警通告1。因此,这里的「计费请求」,是对未细算金额的细算请求。
当接收数据是「移动历史请求」时,计费控制ECU2,向通告台30发送移动历史表的数据及异常历史存储器的数据(414),并将移动侧历史表清除(415)。当接收数据是「计费表」时,进入已说明过的步骤12(图39B)的卡数据更新。如接受数据是报文,则在显示器上显示该报文,同时通过语音合成进行通告。
当接受数据是报文时,如报文指标数据指示闪烁模式数据,则计费控制ECU2根据闪烁模式数据(闪烁周期及点亮占空度)计算闪烁周期及点亮时间,并更新设定对灯4f1进行闪烁控制的灯控制器的输出锁存器(416)。灯控制器,当有该更新数据时,使灯4f1及发光二极管4B1点亮,并起动将闪烁周期及点亮时间分别作为时限值的周期定时器及点亮时间定时器。然后,如点亮时间定时器到时,则使灯4f1及发光二极管4B1熄灭,如周期定时器到时,则再将灯4f1及发光二极管4B1点亮,并起动将闪烁周期及点亮时间分别作为时限值的周期定时器及点亮时间定时器。在这之后,反复进行该操作。
当从通告台30接收到闪烁模式数据时,使灯开始上述的闪烁,所以,接收到同一时刻的同一发送信息的多个计费装置,使灯4f1反复进行同一相位及统一模式的闪烁,通告台30,根据需要定期地变更和发送闪烁模式数据。
当接收数据是来自通告台30的一般通告报文或对各车辆司机的个别报文时,计费控制ECU2,将其显示在显示器4B5上并通过扬声器SP以合成语音进行通告(416)。
在图51A和图51B中,示出通告台30的控制单元32的中断处理的内容。该中断处理DRI2,响应通信装置30的天线40的电波信号的到达(呼叫)检测或响应对调制解调单元34的呼叫信号后执行。当接收到呼叫时,如果是来自车辆的计费装置1的计费控制ECU2的呼叫,则单元32接收该呼叫信号(42),当该信号是计费表请求时,将附加于该信号的表示日期时刻、卡ID、结余、车辆ID、位置及方向的数据保存在内部存储器内,并响应该请求而由天线40发送数据库FDB的计费表(41~44)。然后,通过管理单元33检索接收到的卡ID或车辆ID是否是存储在监视数据库WDB内的故障(过去使用错误、遗失、失盗、因再次发行而废弃、非法复制)卡ID或事故车辆ID(45)。接着,如果是这种情况,则将卡ID、车辆ID=车辆No.、故障内容及当前位置(接收数据)以及当前时刻作为监视数据集显示在终端PC的显示器上并打印输出,同时发送到管理中心50及卡发行和细算站点71~73。这些机构,可以进行与故障内容对应的数据登录或采取行动。
计费装置1的计费控制ECU2,发送表示从计费区驶出的车驶出通告数据,通告台30的控制器32接收到该数据后,控制器32,将日期时刻、卡ID、车辆ID、当前位置、移动距离(未计费处理部分)、停留时间(未计费处理部分)、方向及卡结余保存在内部存储器内,并检查车辆出入数据库TDB的分配给该ID的管理侧移动历史表中是否有计费装置的使用错误信息,或卡结余是否是负(-)值,当无使用错误信息、且卡结余是正值时,将分配给该ID的管理侧移动历史表删除,使用错误信息,在后文所述的「费用征收和移动历史收集」CRC(图52)中,根据管理侧移动历史表的历史数据,当其是指示使用错误的信息时,将其写入管理侧移动历史表。接着,根据位置数据特定驶出道路(区域出入口),并将车辆出入数据库TDB的分配给该驶出道路的出车量增1(48)。
然后,当卡结余是负(-)值时,将该数据(卡ID、车辆ID、当前位置、方向及卡结余)供给终端PC,将其在显示器上显示并打印输出,同时通过管理单元33检查未缴纳数据库CDB中是否有相符的卡ID或相符的车辆ID,如果有则将未缴纳数据库CDB的该ID的卡结余更新为此次的值。当没有相符的ID时,将此次取得的数据(卡ID、车辆ID、当前位置、方向及卡结余)更新登录在未缴纳数据库CDB内(49、50)。接着,进行已说明过的ID检查等(45、46)。
在与计费装置1的计费控制ECU2连接的操作显示板3上,有一个紧急通报开关,当驾驶者操作该开关时,计费控制ECU2,通过天线ANTt按规定周期发送包含车辆ID、当前位置及方向的救急数据。接收该数据的通告台30,将救急发生和车辆ID、当前位置及方向在终端PC上显示并打印输出,同时将救急数据传送到管理中心50(51、52)。
计费装置1的计费控制ECU2,发送表示车辆驶入计费区的「车驶入」通告数据,通告台30的控制器32接收到该数据后(53),控制器32,在车辆出入数据库TDB内生成分配给该计费装置1的卡ID的管理侧移动历史表,在其中写入接收日期时刻、结余、位置、移动距离(0)、停留时间(0)、读出器状态、卡的有无及GPS状态,根据位置数据特定进入道路(区域出入口),并将车辆出入数据库TDB的分配给该进入道路的入车量增1(54)。然后,进行已说明过的ID检查等(45、46)。
当从卡发行和细算站点71~73发来细算数据(卡ID、车辆ID及卡结余)时,如接受到的卡结余为正(+)值,则控制器32将未缴纳数据库CDB的该ID的卡结余删除(删除未缴纳登录)。当卡结余是负(-)值时,将该ID的卡结余更新为接收的卡结余(41、55~57)。
数据库CDB、FDB、WDB及TDB的数据,可以由终端PC及管理中心50进行管理(读出、传送、输出、写入、删除)。当终端PC或管理中心50访问控制器32时,控制器32进行依据其指示的数据处理(读出、传送、输出、写入、删除)(58)。管理中心50,进行计费区内、外交通管理和费用征收管理、以及故障卡和车辆的监视及追踪。为进行交通管理,管理中心50,定期和适当地参照车辆出入数据库TDB的数据,并按规定的时间段划分计算计费区内的滞留量(各区域出入口的入车量之和-出车量之和)、其微分值(堵塞倾向、缓和倾向),从而掌握交通量的动向,从短时间考虑,进行交通信息报道,从长时间考虑,进行计费表的修正、废弃等。在费用征收管理中,对未缴纳数据库CDB的负值绝对值大的车辆(的所有者)进行未付费用的征收作业。监视数据库WDB的数据,用于发现故障卡和车辆。
通告台30的控制单元32,当不起动接收中断2(DRI2)时,执行图52所示的「费用征收和移动历史收集」CRC。当进入该处理时,如到达了按固定周期(几分钟左右)、或因很难进行对恶意用户的逃避计费的处理而按虽然是几分钟的间隔但却是不定周期设定的费用征收定时,则单元32通过通信装置31和天线40发送计费请求(61、62)。另外,同样,如到达了按固定周期或不定周期设定的移动历史收集定时,则依次发送在车辆出入数据库TDB内按各ID生成管理侧移动历史表的移动历史数据请求,然后依次接收各ID的移动历史数据并将其写入分配给各ID的管理侧移动历史表。(64~70)。即,在车辆出入数据库TDB内,按「车驶入」日期时刻顺序生成分配给各ID的管理侧移动历史表。将移动历史数据请求发送给其日期时刻最早的ID(64、65)后,起动定时器Tw(66),并在该定时器到时之前等待从该ID返回的信息(移动侧历史表)(67、68)。当有返回信息时,将其追记在分配给该ID的管理侧移动历史表内(69)。当其结束时,或当没有返回信息而定时器Tw已到时时,将移动历史数据请求发送给下一个写入日期时刻最早的ID(70、65)。按照这种方式,当在车辆出入数据库TDB内生成管理侧移动历史表的对所有ID的数据请求和接收(即轮询)结束时,根据车辆出入数据库TDB的分配给各ID的管理侧移动历史表的数据,检查是否有各ID(卡ID)的计费装置使用错误(71)。
即,例如,在「车驶入」计费区域内之后,在ID(计费装置1)进行第1次的移动历史收集之前,在分配给该ID的管理侧移动历史表(的第1栏)中,有其通知「车驶入」时的数据、即在图40A的步骤26中发送到通告台30的数据(日期时刻、结余、位置和方向)。然后,在第1次的移动历史收集中,例如当收集表3所示的历史数据时,将其追记在管理侧移动历史表内(的第2栏以后)。接着,在负的结余、卡读出器不正常、无卡或GPS不正常的情况下,将使用错误信息写入管理侧移动历史表。此外,按管理侧移动历史表上的排列顺序(栏No.),通过同一项数据的推移及与其他项数据的对比运算,检查在正常计费处理中是否出现变化,如有变化则将使用错误信息写入管理侧移动历史表。当没有上述使用错误时,保留本次读入的移动侧历史表的数据部分,然后将以前记录的数据从管理侧移动历史表中删除。当有上述使用错误时,不进行上述的删除,而是每当进行收集时将其存储记录在管理侧移动历史表内。然后,当该车辆(卡ID)为「车驶出」时,将分配给该ID的管理侧移动历史表转写于监视数据库WDB内,并将其从车辆出入数据库TDB删除。
以上说明的在「费用征收和移动历史收集」CRC的执行中由通告台30的控制单元32进行的用于费用征收的数据处理,以车上的计费装置1正常并能进行正常动作为条件。在为逃避计费而将装置1的电源线拆断、或将天线ANTt、ANTg遮蔽、或者使卡读出器5或IC卡功能不全的情况下,不能实现通告台30的用于费用征收的数据处理。
为能很容易地揭露这种不法行为,在本实施形态中,附加了灯4f1~4f4及异常历史存储器,并对计费装置1的计费控制ECU2附加主要与逃避计费相关联的异常车上通告(图39A的2b~2h)及「计费异常检查」CCU1、CCU2的各种功能。异常历史存储器,分配给计费控制ECU2内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一个区域,一般来说,其数据读写不可能由用户进行。但是,负责揭露违法行为的管理者,最好能进行该存储器的数据收集。此外,当用户改正错误行为并对未付费用进行细算时,必需将异常历史存储器的异常数据删除。
为实现这一点,如图37所示,在计费控制ECU2上,通过外部接口19连接以红外线激光器为媒体的用于数据交换的双向(发送接收型)光耦合器20,并如图39A和图39B所示,对计费控制ECU2附加「异常历史存储器的数据处理」MDP。于是,计费管理者可以携带着监管装置,并在该监管装置中备有与光耦合器20构成一对的以红外线激光器为媒体的用于数据交换的双向光耦合器、发送接收通信控制器、大容量数据存储器、数据显示用字符显示器、打印机及输入输出操作板,监管装置,可以与计费控制ECU2进行数据交换。这样,可以请由计费团体委任的交通警官携带着监管装置在路边注视着行驶的车辆并摄取图象。
如上所述,当检测出不可能计费的异常情况时,产生报警通告1、2或3,并使灯4f2、4f3、发光二极管4B2~4B3点亮。这些发光器件在异常消除前一直点亮,如异常不能消除,则当车辆点火钥匙开关IGsw回到断开(关断)状态时,即当车辆停止并使发动机停止时才熄灭。
在行驶中的车辆内,灯4f2、4f3点亮时,交通警官令其停车,在车辆停止并使发动机停止(车辆点火钥匙开关IGsw变为关断状态)后,使监管装置的光耦合器对准该车辆上的计费装置1的光耦合器20,输入令其输出数据的指示。
车辆上的计费装置1的计费控制ECU2,响应车辆点火钥匙开关IGsw变为关断的状态,使异常显示元件的发光停止(步骤33),然后,进入「异常历史存储器的数据处理」MDP。
在图50中,示出「异常历史存储器的数据处理」MDP的内容。这里,检查有无对光耦合器20的输入信号(通过滤光器射来的规定波长的红外线激光)(81),如有该输入信号,则进行数据读入(82),然后检查在读入的数据中是否有与在「异常历史存储器的数据处理」MDP的程序上登录的第1管理者ID符合的数据(83)。如有该数据,则从最新日期时刻的数据读出异常历史存储器的数据并显示在显示器4B5上,然后将异常历史存储器的数据与计费装置1的ID一起发送到光耦合器20(84~86)。监管装置,将该光耦合器20接收到的数据写入数据存储器,接着在打印机上打印输出。交通警官,根据该打印输出进行监管处理。当正常完成该处理时,将存储数据的清除指示通过监管装置及光耦合器20供给计费控制CPU2。这时,从该监管装置将第2管理者的ID同时自动地供给计费控制CPU2。计费控制CPU2,使输入中的ID与「异常历史存储器的数据处理」MDP的程序上登录的第2管理者ID相对照,并当输入数据与该程序上的清除指示数据一致时,将异常历史存储器清除(87、88),并将异常历史存储器已清除的情况显示在显示器4B5上。该显示器4B5的电源,从该时刻起经过设定时间后切断。
如上所述,通过光耦合器20的向外部设备的数据传送(用于数据传送的协议交换及存储数据的发送)如果没有完成,则不将存储数据清除,所以,即使是切断外部设备与光耦合器20的通信联络、或使与监管装置的通信装置的数据通信算法不相符合的通信装置与其联络并供给清除指示,都不能将异常历史存储器的数据删除。
另外,上述交通警官,即使对所有的灯4f1~4f4都没有点亮的车辆也能用上述的监管装置进行数据收集。
第10实施形态的硬件结构及计费控制ECU2的数据处理,大部分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相同,但如图53A和图53B所示,第2实施形态的表示计费区进入、驶出的寄存器RAEj的数据处理与第1实施形态的对应部分的处理(图40A和图40B)不同。即,第2实施形态的计费控制ECU2,在「车驶入处理」27结束时起动时限值为STRj的定时器STRj(29a)。该时限值STRj,可以根据各种观点决定。这里,决定为足够在计费区j内通行1次的时间。于是,在该定时器STRj到时后,即从进入计费区j起开始测量经过时间并当经过时间为设定值STRj以上时,如车辆在计费区j之外,或驶到该区域外,则将这时的寄存器RAEj的「1」删除。即改写为「0」(29b、29c)。除上述寄存器RAEj的数据处理外,与第9实施形态相同。
第11实施形态的硬件结构及计费控制ECU2的数据处理,大部分与上述第9实施形态相同,但如图54A和图54B所示,第11实施形态的表示计费区驶入、驶出的寄存器RAEj的数据处理与第1实施形态的对应部分的处理(图40A和图40B)不同。即,第3实施形态的计费控制ECU2,在「车驶入处理」27结束时,将日历IC的日期数据(本日的日期)保存在寄存器DATE内(29a)。该寄存器DATE,与寄存器RAEj一样,分配给即使发动机器钥匙开关IGsw关断也能保持数据的存储器。也可以分配给非易失性存储器。
在这之后,当日历IC的日期数据变为指示第二天的数据时,或改变后车辆在计费区j之外,或驶到该区域外时,将寄存器RAEj的「1」删除。即改写为「0」(29b、29c)。除上述寄存器RAEj的数据处理外,与第9实施形态相同。
在该第11实施形态中,即使在日期上在同一天内出入同一计费区j若干次,也按1次计费。如果按1周的特定的某一天切换后将寄存器RAEj的「1」删除,则一周进行1次计费,如按月(年)切换后将寄存器RAEj的「1」删除,则按一个月(一年)进行1次计费。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12实施形态,本实施形态,与上述第9实施形态的结构和作用大致相同,所以只说明不同的部分。
在本实施形态中,如第9实施形态的图40A和图40B中的定时器tri到时(参照图56A和图56B)、即当开始测量经过时间后经过设定时间tri时,检查驶出此前所属的计费区k时开始时限动作的定时器TRk是否到时(24e),如已到时,则将指示已进入计费区j的「1」写入寄存器RAEj,并将指示进行着上述经过时间的测量的寄存器Ftrj及指示定时器TRk开始时限动作的寄存器FTRk的「1」清除,然后将指示在计费区外驶入500m以内、400m以内的信息(寄存器RPF、RPS的数据)清除(24a~24e、25a、25b)。接着,将分配给此前所属的计费区k的寄存器RAEk清除(25b)。
在起动定时器tri后、当在其到时之前检测出当前位置在计费区j之外时,在此处将计时取消(29c),当再次检测为在计费区j以内后,将定时器trj再次起动,所以在小于设定时间trj的间隔内即使计费区j的内、外检测结果出现波动,也不会将指示进入的「1」写入寄存器RAEj。当驶出先前通行过的计费区k后经过设定时间TRk并继续到超过了设定时间trj而仍检测为在计费区j以内时,将指示进入了计费区k的寄存器RAEk的「1」清除(25b),并将指示进入了计费区j的「1」写入寄存器RAEj(25a)。
当进行指示该通行区域切换的数据处理时,计费控制ECU2,将进入了计费区j、即驶入新区的「车驶入」通知通告台30(26)。这时,将附有表示卡数据中的卡ID、结余及车辆ID、从GPS信息处理ECU20得到的日期时刻、当前位置及移动方向的各数据的驶入通知发送到通告台30。通告台30,在接收到该车驶入通知后,将日期时刻、卡ID、结余、车辆ID、位置及方向保存在内部存储器内,并对车辆出入数据库TDB生成分配给该IC卡ID的管理站侧移动历史表,然后写入该数据库。
另外,当车辆(的当前位置)从计费区j驶出时,计费控制ECU2,经过步骤A13、A14后,起动时限值为TRj(例如5秒)的定时器。由于在这之后又检测到计费区j的进入时才将该定时器TRj取消,所以定时器TRj在时限值TRj内继续计时,并当检测到在计费区j之外时到时。
对其他计费区域也同样执行与如上所述的有关计费区j的指示车辆是否进入该区域内的寄存器RAEj的数据处理完全相同的数据处理。因此,当车辆从计费区k转向计费区j时,如从车辆驶出计费区k起经过了设定时间TRk,则当车辆进入计费区j的两个条件同时成立时,将寄存器RAEk的「1」清除而使其变为「0」,并将「1」写入寄存器RAEj,然后,当车辆从计费区j转向另一个计费区L时,如从车辆驶出计费区j起经过了设定时间TRj,则当车辆进入计费区L的两个条件同时成立时,将寄存器RAEj的「1」清除而使其变为「0」,并将「1」写入寄存器RAEL,同时将「车驶入」通知通告台30,按照「车驶入处理」进行计费处理(26、27)。
另外,不仅在点火钥匙开关IGsw接通期间,就是在其关断期间也对计费控制ECU2供给维持最低限度的数据保持功能的电源,因此,将寄存器RAEj、k、L分配给即使在IGsw关断期间也能保持数据的存储器,所以,即使IGsw被关断,寄存器RAEj等的「1」也不会消失。因此,在计费区j内停车而关断IGsw、然后再将IGsw接通而行驶时,不会出现再一次支付计费区j的计费的不合理情况。此外,也可以将寄存器RAEj等分配给即使计费控制ECU2的任何外部电源停电也能保持存储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57A和图57B所示,代替上述第9实施形态的图51A和图51B所示处理中的步骤47,判断是否是救急通信(47),在否定判定的情况下,进入步骤53,在肯定判定的情况下,代替图51A和图51B所示处理中的步骤48~步骤50,进行通告、救急处理(48)。
第13实施例的硬件结构及计费控制ECU2的数据处理,大部分与上述第12实施形态相同,但如图58A和图58B所示,第13实施形态的表示计费区进入、驶出的寄存器RAEj的数据处理与第1实施形态的对应部分的处理(图56A和图56B)不同。即,第2实施形态的计费控制ECU2,当车辆从计费区k驶出后进入计费区j时,将寄存器RAEk清除,并将「1」写入寄存器RAEj(24a~24d、25a、25b)。当车辆从计费区j驶出后进入计费区L时,将寄存器RAEj清除,并将「1」写入寄存器RAEL。由于省去了第1实施例的定时器TRk、j、L,所以,当如图55A所示计费区域接近或部分重叠时,在区域1通行1次的期间,无论在区域1和2通行多少次寄存器RAEj的数据都不会发生变化,如图55B所示,当为了不会错误地检测为在其他区域内通行而在区域之间设置较宽的空间时,在区域1通行1次的过程中,也不会发生上述问题。第13实施形态的功能与第12实施形态相同。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12实施形态,本实施形态,与上述第9实施形态的结构和作用大致相同,所以只说明不同的部分。
在本实施形态中,代替第9实施形态中的计费表(表10),使用表12所示的计费表。该计费表,将在按每进入1日进行计费的计费体系、按行驶距离进行计费的计费体系、按通行时间进行计费的计费体系及按停留时间进行计费的计费体系的所有体系中通用的计费项目和计费单价分配给一个地区的计费区域群的所有计费区1~4共同使用。表12计费表

表有效期间意味着数据有效期间,数据有效区域信息,表示从由计费区域信息规定的计费区域群的外轮廓起向外扩展大约600m左右的与计费区域群外轮廓形状大致相似的轮廓。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代替上述第9实施形态的图40A和图40B的处理,执行图59A和图59B所示的处理。即,计费控制ECU2,按Tc周期检查当前位置是否在表有效区域(由表2的表有效区域信息规定的区域)内、或如在该区域内时检查是在各计费区1~4的任何一个的内部或是外部(A11~32-1~11-A11)。
另外,如时限值trj到时、即开始经过时间的测量后经过了设定时间trj,则检查驶出此前所属的计费区k时开始时限动作的定时器TRk是否到时(24e),如已到时,则将指示已进入计费区j的「1」写入寄存器RAEj,并将指示进行着上述经过时间的测量的寄存器Ftrj以及指示定时器TRk开始时限动作的寄存器FTRk的「1」清除,然后将指示在计费区外驶入500m以内、400m以内的信息(寄存器RPF、RPS的数据)清除(24a~24e、25a、25b)。接着,将分配给此前所属的计费区k的寄存器RAEk清除(25b)。从步骤A17直接进入步骤25a的例程,在计费区1~4的任何一个也没有进入的状态下,当进入任何一个计费区1~4时(第1次进入计费区时)是通用的。这时,分配给各计费区1~4的寄存器RAE1~3的任何一个的数据都是「0」。
在起动定时器tri后、当在其到时之前检测出当前位置在计费区j之外时,在此处将计时取消(29c),当再次检测为在计费区j以内后,将定时器trJ再次起动,所以在小于设定时间trj的间隔内即使计费区J的内、外检测结果出现波动,也不会将指示进入的「1」写入寄存器RAEj。当驶出先前通行过的计费区k后经过设定时间TRk并继续到超过了设定时间trj而仍检测为在计费区j以内时,将指示进入了计费区k的寄存器RAEk的「1」清除(25b),并将指示进入了计费区j的「1」写入寄存器RAEj(25a)。
另外,本实施形态中的计费控制ECU2,作为「车驶入处理」27,代替第9实施形态的图42的处理,执行图62所示的处理。该「车驶入处理」27,在车辆为图62的区域分布的情况下,在第1次驶入计费区1的P1位置、驶入计费区2的P2位置、驶入计费区3的P3位置、驶入计费区4的P4位置、从有效区域驶出的P5位置执行。如后文所述,在该实施形态中,在P1位置上,开始对用于对计费区1内的通行计费的数据进行整理处理。在P2位置,计算出对计费区1内的通行的计费金额Y后,进行将卡CRD的结余更新为减去相应金额后的值的支付处理,并开始对用于对计费区2内的通行计费的数据进行整理处理。在P3位置,计算出对计费区2内的通行的计费金额Y后,进行将卡CRD的结余更新为减去相应金额后的值的支付处理,并开始对用于对计费区3内的通行计费的数据进行整理处理。在P4位置,计算出对计费区3内的通行的计费金额Y后,将卡CRD的结余更新为减去相应金额后的值的支付处理,并开始对用于对计费区4内的通行计费的数据进行整理处理。在P5位置,计算出对计费区4内的通行计费金额Y后,将卡CRD的结余更新为减去相应金额后的值。在该P5位置的支付处理,在A12进行,但与以下说明的「车驶入处理」27的内容相同。
参照图60。当进入「车驶入处理」27时,计费控制ECU2,从计费表中读出当前通过的计费区域的计费单价A1~A4后写入累加寄存器内(271),并计算当前通过的计费区域的计费金额(272)。
Y=A1×Z+A2×D+A3×T+A4×C…(3)Z是写入区域进入次数的寄存器Z的数据值,D是写入区域内行驶距离的寄存器D的数据值,T是写入区域内通行时间的寄存器T的数据值,C是写入区域内的堵塞行驶时间的寄存器C的数据值。而当在P1点计算该金额时,由于没有「当前通过的计费区域」,所以A1~A4、Z、D、T、C全部赋予0,因而Y等于零。但是,当位于P2位置时,通过表2上的计费区1的计费单价A1~A4、计费区1的进入次数Z(=1)、行驶距离D(测量值)及T=0、C=0(由于还没有对其进行计时)的式(3)的乘积和计算,计算计费金额Y。
接着,计费控制ECU2,将计费金额Y写入计费金额寄存器ATP(273),将测量值写入用寄存器Z、D、T、C清除(274),并将寄存器Z的数据增1(275)。然后,检查当前进入的计费区的行驶距离计费单价A2是否是指示有行驶距离计费的超过0的值(276),如果是超过0的值,则开始距离D的测量(277)。进一步,如通行时间计费单价A3是超过0的值,则开始区域内的经过时间T的测量(278、279)。如区域内的堵塞行驶时间C的计费单价A4是超过0的值,则开始区域内的车速在20Km/h以下的经过时间C的测量(280、281)。
然后,进行用于支付当前通过的计费区域的通行计费金额的数据处理、即计费处理(282+CCU1),并将卡结余更新。该计费处理(282+CCU1)的内容,如前所述(图43~图45)。接着,将计费区No.、日期时刻、结余、位置、移动距离(整数距离寄存器及零数距离寄存器的数据)、停留时间(整数时间寄存器及零数时间寄存器的数据)、卡读出器5的状态(准备就绪正常,未准备就绪状态异常)、卡CRD是否装入卡读出器5及GPS状态(可否完成数据生成)写入移动侧历史表(283)。
再来参照图59A和图59B,当车辆(的当前位置)从计费区j驶出时,计费控制ECU2,经过步骤A13、A14后,起动时限值为TRj(例如5秒)的定时器,由于在这之后又检测到计费区j的进入时才将该定时器TRj取消,所以定时器TRj在时限值TRj内继续计时,并当检测到在计费区j之外时到时。
在其他计费区域内也同样执行与如上所述的有关计费区j的指示车辆是否进入该区域内的寄存器RAEj的数据处理完全相同的数据处理。因此,当车辆从计费区k转向计费区j时,如从车辆驶出计费区k起经过了设定时间TRk,则当车辆进入计费区j的两个条件同时成立时,将寄存器RAEk的「1」清除而使其变为「0」,并将「1」写入寄存器RAE3,然后,当车辆从计费区j转向另一个计费区L时,如从车辆驶出计费区j起经过了设定时间TRj,则当车辆进入计费区L的两个条件同时成立时,将寄存器RAEj的「1」清除而使其变为「0」,将「1」写入寄存器RAEL,并将「车驶入」通知通告台30,按照「车驶入处理」进行计费处理(26、27)。
不仅在点火钥匙开关IGsw接通期间,就是在其关断期间也对计费控制ECU2供给维持最低限度的数据保持功能的电源,因此,将寄存器RAEj、k、L分配给即使在IGsw关断期间也能保持数据的存储器,所以,即使IGsw被关断,寄存器RAEj等的「1」也不会消失。因此,在计费区j内停车而关断IGsw、然后再将IGsw接通而行驶时,不会出现再一次支付计费区j的计费的不合理情况。此外,也可以将寄存器RAEj等分配给即使计费控制ECU2的任何外部电源停电也能保持存储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这里,说明计费处理(282+CCU1)的内容。应注意的一点是,该处理在图60所示并已提到过的「车驶入处理」27中执行。在该计费处理(282+CCU1)中,首先,将写入了计费金额Y的计费金额寄存器ATP的数据ATP(正值)与异常历史存储器的未细算金额(负值)相加,并将异常历史存储器的未细算金额更新(改写)为相加后的值(负值)(ASCm-ATP),然后将计费金额寄存器ATP清除(282)。接着,进入「计费异常检查」CCU1,在这里进行卡结余的细算处理。
以下,参照图61A和图61B说明计费控制ECU2执行的「接收中断1」DRI1。计费控制ECU2,当进入接收中断DRI1时,检查收件人姓名地址是否是自己的卡ID(也包括指定所有车辆的情况)(402),如果是这样,则判定接收数据是计费请求、移动历史请求、计费表、或报文(403)。
如果是「计费请求」,则计费控制ECU2读出当前通行中的计费区域的计费单价A1~A4后写入累加寄存器(404),并计算当前通行中的计费区域的计费金额(405)。
Y=A1×Z+A2×D+A3×T+A4×C…(3)Z是写入进入当前通行中的计费区域的次数的寄存器Z的数据值,D是写入当前通行中的计费区域内行驶距离的寄存器D的数据值,T是写入当前通行中的区域内通行时间的寄存器T的数据值,C是写入当前通行中的区域内的堵塞行驶时间的寄存器C的数据值。这些数据,在尚未开始其测量时都示出零。接着,计费控制ECU2,将计费金额Y写入计费金额寄存器ATP(406),并将测量值写入用寄存器Z、D、T、C清除(407)。因此,进行测量的变量的测量值在这里同时为零,从这里开始对从零起的变量进行递增计数(再测量)。然后,将写入了计费金额Y的计费金额寄存器ATP的数据ATP(正值)与异常历史存储器的未细算金额(负值)相加,并将异常历史存储器的未细算金额更新(改写)为相加后的值(负值)(ASCm-ATP),然后将计费金额寄存器ATP清除(408)。
接着,进入图49的「卡读取处理」CDP。图49的「卡读取处理」CDP、「卡插入、更换催促通知」AFC及步骤161~165的处理内容,与已说明过的内容相同。例如,当先前进行的上述计费处理(282+CCU1)以卡未安装或卡结余为负值而结束时,在其后也有可能在卡读出器5内正确地装入了有足够结余的正规卡,在这种情况下,本次的「计费请求」,对此前存储在异常历史存储器内的未细算金额ASCm进行细算。或者,在当前时刻仍为卡未安装或卡结余为负值的状态时,起动卡插入、更换催促通知AFC以唤起注意,而且通过执行步骤407~411起动向车外进行异常通告的报警通告1。
通告台30的控制单元32,响应通信装置30的天线40的电波信号的到达(呼叫)检测或响应对调制解调单元34的呼叫信号而执行中断处理DRI2。当接收到呼叫时,如果是来自车辆的计费装置1的计费控制ECU2的呼叫,则单元32接收该呼叫信号,当该信号是计费表请求时,将附加于该信号的表示日期时刻、卡ID、结余、车辆ID、位置及方向的数据保存在内部存储器内,并响应该请求而由天线40发送数据库FDB的计费表。然后,通过管理单元33检索接收到的卡ID或车辆ID是否是存储在监视数据库WDB内的故障(过去使用错误、遗失、失盗、因再次发行而废弃、非法复制)卡ID或事故车辆ID(45)。接着,如果是这种情况时,将卡ID、车辆ID=车辆No.、故障内容及当前位置(接收数据)以及当前时刻作为监视数据集显示在终端PC的显示器上并打印输出,同时发送到管理中心50及卡发行和细算站点71~73。这些机构,可以进行与故障内容对应的数据登录或采取行动。
以下,具体地说明当车辆如图62中粗实线所示通过计费区1~4(计费单价见表12)时上述实施形态的计费处理的内容。首先,当一面进行位置识别一面在P1进入计费区1时,为进行对计费区1的计费计算,设Z为1,并开始区域1内的行驶距离D的测量。由于时间T、C的测量没有开始,所以即使时间推移但仍为T=0、C=0。
当行驶了一段时间后在P2进入计费区2时,按式(3)计算计费区1的计费金额Y,而且,为进行对计费区2的计费计算,设Z为1,并开始区域2内的堵塞行驶时间C的测量。由于距离D、时间T的测量没有开始,所以即使时间推移但仍为D、T=0。用卡CRD细算计费区1的计费金额Y(282+CCU1)。
当又行驶了一段时间后在P3进入计费区3时,按式(3)计算计费区2的计费金额Y,而且,为进行对计费区3的计费计算,设Z为1,并开始区域3内的行驶距离D的测量。由于次数Z不进行递增计数、时间T、C的测量没有开始,所以即使时间推移但仍Z、T、C=0。用卡CRD细算计费区2的计费金额Y(282+CCU1)。
当进一步行驶了一段时间后在P4进入计费区4时,按式(3)计算计费区3的计费金额Y,而且,为进行对计费区4对应的计费计算,设Z为1,并开始区域4内的行驶通行时间T的测量。由于行驶距离D及时间C的测量还没有开始,所以即使时间推移但仍为D、C=0。用卡CRD细算计费区3的计费金额Y(282+CCU1)。
当又行驶了一段时间后在P5驶出表有效区域,所以按式(3)计算计费区4的计费金额Y。用卡CRD细算计费区4的计费金额Y(282+CCU1)。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所进入的计费区域的计费单价为0的项目(变量Z、D、T、C)都没有进行测量,但如表2所示由于将不需要计费的项目的计费单价作为无效值(0)。所以也可以开始所有项目的计数并按式(3)计算计费金额Y。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每当驶出计费区时,计算所通过的计费区的计费金额,而且用卡进行细算,但也可以在计费装置的ECU2的内部存储器或卡上依次记录计费明细信息,当规定的条件成立时计算内部存储器的记录金额的总计值并用卡进行细算,或将依次记录了计费明细信息的卡带到细算所或以通信方式将卡上的信息发送到管理站,由细算所或管理站进行现金细算或户头扣除处理。
在依次记录计费明细信息的一种形态中,保留如下的记录首先,根据在P1进入计费区1次通过如下计算记下计费记录,1.Y=YA=70×1+50×0+0×0+0×0=70当接着行驶1km(通行时间1分30秒、堵塞行驶时间10秒)时,2.Y=YA=70×1+50×1+0×1+0×0=120当进一步行驶1km(总计2km、通行时间3分0秒、堵塞行驶时间10秒)时,3.Y=YA=70×1+50×2+0×3+0×0=170行驶一段时间后到达P2时进入计费区2,所以开始对计费区2的计费计算。即,同样(进入计费区1一次)4.Y=YA+YB=170+(150×1+0×0+0×0+50×0)=320
接着当堵塞行驶时间经过1分钟(行驶距离1.7km、通行时间3分20秒)时,5.Y=YA+YB=170+(150×1+0×1+0×3+50×1)=370当堵塞行驶时间又经过1分钟(行驶距离2.7km、通行时间5分20秒、堵塞行驶时间2分)时,6.Y=YA+YB=170+(150×1+0×2+0×5+50×2)=420行驶一段时间后在P3进入计费区3,进入为1次,但由于进入计费单价A1为¥0,所以计费金额没有变化,因而不留计费记录。但是,也可以保留另外的记录作为行驶轨迹记录。以下,按顺序当进入计费区3一次、行驶距离1km、通行时间1分12秒、堵塞行驶时间5秒时,7.Y=(YA+YB)+YC=420+(0×1+20×1+0×1+0×0)=440当进入计费区3一次、行驶距离2km、通行时间2分30秒、堵塞行驶时间5秒时,8.Y=(YA+YB)+YC=420+(0×1+20×2+0×2+0×0)=460接着当进入计费区4一次、行驶距离0km、通行时间0分、堵塞行驶时间0秒时,9.Y=(YA+YB+YC)+YD=460+(80×1+0×0+10×0+0×0)=540当进入计费区4一次、行驶距离1km、通行时间1分、堵塞行驶时间10秒时,10.Y=(YA+YB+YC)+YD-460+(80×1+0×1+10×1+0×0)=550当进入计费区4一次、行驶距离2.5km、通行时间2分、堵塞行驶时间10秒时,11.Y=(YA+YB+YC)+YD=460+(80×1+0×2+10×2+0×0)=560当进入计费区4一次、行驶距离4km、通行时间3分、堵塞行驶时间10秒时,12.Y=(YA+YB+YC)+YD=460+(80×1+0×4+10×3+0×0)=570在这之后从表有效区域驶出,在本次的R1行驶中记下了计12次的计费记录并产生¥570的支付义务,则当用支付处理装置等对存储了该记录的IC卡等媒体进行处理后,实际的计费结束。
作为计费处理的方法,当使用电话费用卡之类的预付方式的磁卡或IC卡时,上述的计费记录,记录差额部分。作为一例,当结余为¥850时,0. 结余¥8601.¥70、计费区1、结余¥7802.¥50、计费区1、结余¥7303.¥50、计费区1、结余¥6804.¥150、计费区2、结余¥5305.¥50、计费区2、结余¥4806.¥50、计费区2、结余¥4307.¥20、计费区3、结余¥4108.¥20、计费区3、结余¥3909.¥80、计费区4、结余¥31010.¥10、计费区4、结余¥30011.¥10、计费区4、结余¥29012.¥10、计费区4、结余¥280如上所述,在计费计算、计费处理例程中,可以进行判断及从存储区域(RAM除外)的读出都不太多的处理,所以,能使CPU以小的负载进行高速的运算处理,进一步,在计费计算中,具有加法处理、乘法处理的次数固定因而处理负荷稳定的优点。此外,由于能以单一的计算处理进行计费计算,所以只观察一下表2所示的计费系数,就可以很容易理解计费系统的计费体系。例如,一眼就可以看出,计费区1是按进入次数计费与距离计费并用的方式,计费区2是按进入次数计费与堵塞计费并用的方式,计费区3是只按距离计费的方式,计费区4是按进入次数计费与通行时间计费并用的方式。在上述的例中,示出了计费区为1~4的4个区域,计费项目为4种(进入次数、行驶距离、通过时间、堵塞行驶时间),但并不限定于该数目。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15实施形态,本实施形态,与上述第9实施形态的结构和作用大致相同,所以只说明不同的部分。
本实施形态中的计费表,除使用第9实施形态的计费表(表10)外,进一步还使用表13、表14。即,表13所示的以距离为单位的计费表,对与计费区内行驶距离对应的费用进行计费,而表14所示的每进入1次的计费表,对与进入(使用)次数对应的计费。表13时间单位计费表

表14

本实施形态的计费控制ECU2(的CPU)的计费控制动作,代替图40A和图40B的处理而进行图63A和图63B的处理。即,当车辆进入计费区时,计费控制ECU2,将指示进入计费区内的「1」写入单一的寄存器(内部存储器)(RFE=1),然后,将指示在计费区以外进入500m以内、400m以内的信息(寄存器RPF、RPS的数据)清除(A13、24、25),并将已进入计费区、即「车驶入」通知通告台30(26)。
再来参照图63A和图63B。当车辆(的当前位置)从计费区驶出时,计费控制ECU2,在步骤A13、A14之后进入步骤29,在步骤29中将寄存器RAE的数据变更为指示在计费区外的「0」,并进行「车驶出处理」(30)。「车驶出处理」(30)的内容,示于图65。该「车驶出处理」(30),与上述的「中间处理」(28)一样,进行与Tc期间的经过时间相当的计时值累计(301~303)及与Tc期间的行驶距离相当的移动距离累计(305~307),然后,将区域内最后的历史数据写入移动侧历史表(308)。
当车辆如上所述通一1个计费区(第1计费区)后驶向另一个计费区(每2计费区)时,如车辆(的当前位置)在表示第1计费区的第1计费表的表有效区域信息所表示的表有效区域之外,则计费控制ECU2,从步骤8进入9,发送计费表请求。当该发送电波由分配给第1计费区的第1通告台(30)接收并由其发送了第1计费表而计费控制ECU2接收到该第1计费表时,在步骤10中判定接收的计费表无效。因此,在车辆(的当前位置)已经离开表示第1计费区的第1计费表的表有效区域信息所表示的表有效区域后,即使计费控制ECU2接受到第1计费表,也不会将其写入内部存储器或IC卡CRD。
当车辆(的当前位置)驶入第2计费区时,计费控制ECU2将图中未示出的第2通告台发送的第2计费表写入内部存储器及IC卡CRD,并以与上述同样的方式进行依据该数据的计费控制。
应注意的一点是,「计费异常检查」CCU1,在车辆进入了计费区时执行的图64所示的「车驶入处理」27中执行。在进入计费区时总是要进行卡的费用扣除处理,所以卡必须能够用于计费处理。
首先,请参照图64。当进入该「计费异常检查」CCU1时,计费控制ECU2(的CPU),先进行与上述「卡检查」4中的卡读取处理CDP的内容相同的处理。然后,当卡未安装或其结余为负值时,在卡读取处理CDP之后,仍应进行与上述「卡检查」4中的「卡插入、更换催促通知」AFC的内容相同的处理。这里,当卡CRD未插入卡读出器5或虽已插入但数据读取异常或结余为负值时,进行将上述的每隔规定时间反复3次的通告作为1次的「卡插入催促通知」或「卡更换催促通知」。因此,当读取负值的卡结余时,进入随后的图10所示的有无GPS测位误差的检查。
步骤1的车辆点火钥匙开关IGsw是否闭合(Si=H)的检查,是判定车辆是否在停车中。当进入了采用时间费用的计费表(表2)的计费区时,如车辆点火钥匙开关IGsw关断(Si=L将用于计费的计时中断的中断指示),则计费控制ECU2等待车辆点火钥匙开关IGsw闭合(Si=H用于计费的计时指示),在等待期间不进行步骤28的「中间处理」。因此,计费区内的车辆停车时间,不计入用于计算时间费用计费金额的计费区停留时间。
通告台30,当从计费装置1接收到计费表请求时,将「计费表」发送给该ID。另外,还按几分钟左右的固定周期向所有车辆发送「计费请求」,并按几分钟左右的固定周期或不定周期依次将「移动历史请求」发送给各ID,以从各ID收集移动侧历史表的数据。进一步,当接收到「车驶出」的通告时,如在提供该通告的计费装置ID(卡ID)中有未计费的移动距离或停留时间,则将计费请求发送给该ID,另外,当接收到「车驶出」的通告时,检查计费处理的正误,并当发现计费错误时将指出该错误并催促其处理的报文数据发送给该ID。
在图66A和图66B中,示出当电波信号到达天线ANTt并产生了指示电话单元8的图中未示出的接收器可发送(可接收信号)的呼叫信号时由计费控制ECU2响应该信号后执行的「接收中断1」DRI1的内容。计费控制ECU2,当进入接收中断DRI1时,检查收件人姓名地址是否是自己的卡ID(也包括指定所有车辆的情况)(402),如果是这样,则判定接收数据是计费请求、移动历史请求、计费表、或报文(403)。
如果是「计费请求」,则当卡CRD的计费表是按每进入1次计费的表(表4)时,计费控制ECU2,将计费表的卡数据中的与车型类别对应的费用(负值)取出后将其写入要求金额寄存器ATP(404、405),并将该寄存器ATP的值与异常历史存储器的要求细算金额(负值)ASCm相加,计算出当前时刻的总细算金额ASCm-ATP,并将异常历史存储器的要求细算金额更新为该值(413)。然后,进入图15的「卡读取处理」CDP。图15的「卡读取处理」CDP、「卡插入、更换催促通知」AFC及步骤161~165的处理内容,与已经说明过的图9所示的内容相同。这里,由于将本次发生的要求细算金额ATP与异常历史存储器的过去的要求细算金额ASCm相加并将所得到的总细算要求金额作为异常历史存储器的要求细算金额ASCm(413),所以「卡读取处理」CDP中的将异常历史存储器的要求细算金额ASCm(负值)与步骤136(图7)的卡结余相加的细算处理,可以对上述总细算要求金额进行细算。
当计费表是按移动距离计费的表(表3)时,将计费表的卡数据中的与车型类别对应的每Km的费用取出后与整数距离寄存器的数据相乘,将所得到的乘积写入要求金额寄存器ATP(406、407),并将整数距离寄存器清除(408)。在这之后的处理与上述(413以下)相同。
当计费表是按停留时间计费的表(表2)时,检查整数时间寄存器的数据值是否在60(1小时)以上(410),如果是,则将计费表的卡数据中的与车型类别对应的每单位时间的费用取出后将其写入要求金额寄存器ATP(411),并将整数时间寄存器的内容更新为减小60后的值(412)。在这之后的处理与上述(413以下)相同。
当接受数据是「移动历史请求」时,计费控制ECU2,向通告台30发送移动历史表的数据及异常历史存储器的数据(414),并将移动侧历史表清除(415)。当接收数据是「计费表」时,进入已说明过的步骤12(图5)的卡数据更新。如接受数据是报文,则在显示器上显示该报文,同时通过语音合成进行通告。
当计费表是每进入1日进行计费时,通告台30,当发送了计费请求时,如已有「车驶入」通告,则将计费已付讫写入在车辆出入数据库TDB内按各卡ID生成的管理站侧移动历史表,在这之后,不再对计费已付讫的ID发送计费请求,而只对没有写入计费已付讫的ID发送计费请求。当计费表按移动距离计费时,通告台30,按几分钟左右的固定周期或不定周期反复向所有车辆发送计费请求。接收到该计费请求的计费装置,当其整数距离寄存器的值为1(Km)以上时,进行费用为其单位×1Km的计费处理,然后将整数距离寄存器清除,所以,每当通告台30发出计费请求时,计费装置,仅对从接收上一次计费请求到接收本次计费请求的移动距离中的整数值(以Km为单位)部分进行计费处理。对零数距离进行结转。同样,当计费表按停留时间计费时,通告台30,按几分钟左右的固定周期或不定周期反复向所有ID发送计费请求。接收到该计费请求的计费装置,当其整数时间寄存器的值在60(1小时)以上时,进行按1小时收费的计费处理,并将整数时间寄存器的数据更新为减小60分的值,所以,每当通告台30发出计费请求时,计费装置,仅对从接收上一次计费请求到接收接收本次计费请求的经过时间中的整数时间部分进行计费处理。对零数时间进行结转。
由于车驶出时其时刻与计费请求时刻不一致,即使计费表是按距离单位或时间单位计费,但当有应计费的整数距离或整数时间时可能已是「车驶出」了。通告台30,接收到「车驶出」通告后,检查整数距离数据或整数时间数据,如其在1(Km)以上或60(1小时)以上,则向通告了「车驶出」的ID发送计费请求。
另外,计费装置1的计费控制ECU2,发送指示从计费区驶出的车驶出通告数据,通告台30的控制器32接收该数据,并将日期时刻、卡ID、车辆ID、当前位置、移动距离(未计费部分)、停留时间(未计费部分)、方向及卡结余保存在内部存储器内,然后,当计费表按移动距离计费时,检查移动距离是否在1(Km)以上,如果是,则向该卡ID发送计费请求。然后,检查车辆出入数据库TDB的分配给该卡ID的管理侧移动历史表是否有计费装置的使用错误信息、或卡结余是否是负(-)值,当无使用错误信息、且卡结余是正值时,将分配给该ID的管理侧移动历史表删除。使用错误信息,在后文所述的「费用征收和移动历史收集」CRC(图16)中,根据管理侧移动历史表的历史数据,当其是指示使用错误的信息时,将其写入管理侧移动历史表。接着,根据位置数据特定驶出道路(区域出入口),并将车辆出入数据库TDB的分配给该驶出道路的出车量增1(48)。
另外,上述交通警官,即使对所有的灯4f1~4f4都没有点亮的车辆也能用上述的监管装置进行数据收集。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16实施形态,本实施形态,与上述第15实施形态的结构和作用大致相同,所以只说明不同的部分。
本实施形态的计费控制ECU2(的CPU)的计费控制动作,代替上述第15实施形态中的卡检查(步骤4),如图68A和图68B的所示,检查异常历史存储器中是否有表示异常的数据,并当有「卡错误」数据时,产生上述的报警通告1(2c、2d)。当有「GPS错误」数据时,产生上述的报警通告2,当有「车速脉冲异常」数据时,产生上述的报警通告3(2e~2h)。
接着,通过卡读出器5将卡CRD的数据读入内部存储器(3、4)。当卡CRD未安装时,等待安装,并在安装后将卡CRD的数据读入内部存储器。
然后,将所读入的卡数据中的卡结余显示在显示装置4的显示器4B5上(5)。接着,计费控制ECU2,起动Tc时限的定时器Tc(6)。然后,向GPS信息处理ECU20请求数据处理传送,并从GPS信息处理ECU20接收当前位置(对地位置)、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及日期时刻的数据后写入内部存储器(7)。
本实施形态中的「计费异常检查」CCU1,代替上述第15实施形态的处理(相当于图43),执行图69A和图69B所示的处理。即,计费控制ECU2(的CPU),检查卡读出器5的卡安装状态传感器的状态信号,借以检查IC卡CRD是否已装入(91),如已装入,则进行数据读入,当可以读取数据时,进行读取数据的检查(92)。如一切正常,则使显示元件4f2及4B2熄灭(98),当卡结余为负值(支付不足)时,以合成语音通告结余不足(99、100),并将「卡错误」及结余不足(负值)与日期时刻一起写入异常历史存储器(101A),同时产生报警通告1(101B)。
当卡的安装或数据异常时,以合成语音通告插入卡的催促通知(93),并起动等待时间定时器,等待其到时(94),如已到时,则再次进行卡检查(91、92),当仍不正常时,进行催促插入卡的通告。在不正常期间,该通告进行3次。如进行3次仍不正常,则产生报警通告1,并将「卡错误」与日期时刻一起写入异常历史存储器(97)。
本实施形态中的「接收中断1」DRI1,如图70A和70B所示,当步骤403的判断结果是「计费请求」时,如果卡CRD的计费表是按每进入1次计费的表(表10)时,计费控制ECU2,将计费表的卡数据中的与车型类别对应的费用取出,并将内部存储器的卡数据中的卡结余更新为减去该费用部分的金额后的值(404、405),将IC卡CRD的数据也进行同样的更新,然后将结余更新显示在显示器上,并检查结余是否是负值(费用支付不足),如果是,则在显示装置4上显示「支付不足要求细算」,并由语音合成单元10和扬声器SP通过语音合成通告「卡结余不足,请进行细算」(413)。当计费表是按移动距离计费的表(表14)时,将计费表的卡数据中的与车型类别对应的每Km的费用取出后与整数距离寄存器的值相乘,并将内部存储器的卡数据中的卡结余更新为减去与所得到的乘积相当的金额后的值(406、407),然后将整数距离寄存器清除(408)。将IC卡CRD的数据也进行同样的更新,并进行结余的更新显示(413)。
当计费表是按停留时间计费的表(表13)时,检查整数时间寄存器的数据值是否在60(1小时)以上(410),如果是,则将计费表的卡数据中的与车型类别对应的每单位时间的费用取出,并将内部存储器的卡数据中的卡结余更新为减去该部分金额后的值(409~411),然后将整数时间寄存器的内容更新为减小60后的值(412),将IC卡CRD的数据也进行同样的更新,并进行结余的更新显示(413)。
权利要求
1.一种计费装置,备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移动体的位置信息;决定装置,在预定的地图信息内确定计费对象区域、且在该计费对象区域与计费对象区域以外的区域的边界上确定缓冲区域,通过使上述地图信息与上述位置信息相对应,决定表示上述移动体是否至少进入了上述计费对象区域或上述缓冲区域中的任何一个的进入状态;及生成装置,根据上述决定装置的决定结果,生成对上述移动体的计费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费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生成装置,备有预先存储了与上述进入状态对应的预定费用数据的存储装置,并用上述存储装置的费用数据生成上述计费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计费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计费对象区域,构成为至少包含收费区域和免费区域,上述缓冲区域,在上述收费区域和免费区域之间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计费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计费对象区域,构成为至少包含多个收费区域,上述缓冲区域,在相邻的收费区域之间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费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收费区域,包含费用体系不同的收费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费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缓冲区域,按多个收费区域的每一个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计费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缓冲区域,根据相邻区域的任何一方的费用确定费用。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计费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缓冲区域,根据从该缓冲区域周边的多个区域选定的区域的费用确定费用。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计费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进入状态的历史,当上述移动体从上述计费对象区域移动到上述缓冲区域后再次移动到同一计费对象区域时,在上述生成装置中,禁止生成与进入上述计费对象区域有关的计费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计费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生成装置,生成与根据上述计费对象区域内的行驶距离确定的费用有关的计费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计费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生成装置,还备有当跨越邻接区域的边界时存储上述计费对象区域内的行驶距离的存储装置,并根据所存储的行驶距离生成计费信息。
12.一种计费装置,备有移动体自身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移动体自身的位置;存储装置,存储预定的地图信息、在上述地图信息内确定的计费对象区域、在上述计费对象区域与计费对象区域以外的区域的边界上确定的缓冲区域、及与上述计费对象区域有关的计费数据;判定装置,通过使上述地图信息与上述位置相对应,判定表示上述移动体是否至少进入了上述计费对象区域或上述缓冲区域中的任何一个的进入状态;及计费处理装置,根据上述判定装置的判定结果,对移动体本身进行与上述计费对象区域有关的计费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计费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计费处理装置,用存储了结余信息的IC卡进行计费处理。
14.一种计费装置,备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移动体的位置信息;附加装置,根据上述检测出的移动体的位置信息,从所检出的位置确定预计上述移动体存在的缓冲区域,并将上述缓冲区域附加于上述位置信息;决定装置,在预定的地图信息内确定计费对象区域、使上述位置信息与上述地图信息相对应,并根据上述计费对象区域和上述缓冲区域决定表示上述移动体是否至少进入了上述计费对象区域的进入状态;及生成装置,根据上述决定装置的决定结果,生成对上述移动体的计费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计费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生成装置,备有预先存储了与上述进入状态对应的预定费用数据的存储装置,并用上述存储装置的费用数据生成上述计费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计费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测装置,根据来自测位卫星的卫星数据检测移动体的位置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计费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附加装置,根据上述检测装置的检测误差确定缓冲区域的大小。
18.根据权利要求14~1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计费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测装置,包含根据上述移动体的行驶方向及行驶距离的至少一方推断移动体的位置信息的推断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计费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附加装置,根据在上述推断装置中使用过的上述移动体的行驶方向及行驶距离的至少一方确定缓冲区域的大小。
20.根据权利要求14~19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计费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生成装置,生成与根据上述计费对象区域内的行驶距离确定的费用有关的计费信息。
21.一种计费装置,备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移动体的位置信息;决定装置,在预定的地图信息内确定计费对象区域,同时、在该计费对象区域与计费对象区域以外的区域的边界或由上述检测装置检测出的移动体的位置上确定缓冲区域,通过使上述地图信息与上述位置信息相对应,决定表示上述移动体是否至少进入了上述计费对象区域或缓冲区域中的任何一个的进入状态;及生成装置,根据上述决定装置的决定结果,生成对上述移动体的计费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计费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根据上述检测出的移动体的位置信息从所检出的位置确定预计上述移动体存在的缓冲区域并将该缓冲区域附加于上述位置信息的附加装置,上述决定装置,在决定上述进入状态时,使用由上述附加装置附加于上述位置信息的缓冲区域。
23.一种计费装置,备有存储装置,存储余额信息;读写装置,从该存储装置读出余额信息,并将余额信息写入该存储装置;区域内外检测装置,检测自身在计费区域内或在其外;信息操作装置,当没有指示进入上述计费区域内的状态信息时,如该区域内外检测装置检测到是在上述计费区域内,则生成上述状态信息,然后,当上述计费区域的内或外的检测从内变化为外时,开始测量经过时间,当从外向内变化时使该测量无效,并继续保持该状态信息,当经过时间的测量值超过设定值时,将该状态信息删除;及计费处理装置,根据保持着上述状态信息期间的上述计费区域的计费费用,通过上述读写装置将上述存储装置的余额信息更新。
24.一种计费装置,备有存储装置,存储余额信息;读写装置,从该存储装置读出余额信息,并将余额信息写入该存储装置;区域内外检测装置,检测自身在计费区域内或在其外;信息操作装置,当没有指示进入上述计费区域内的状态信息时,如该区域内外检测装置检测到是在上述计费区域内,则生成上述状态信息,且开始测量经过时间,同时继续保持该状态信息,接着,在经过时间的测量值超过设定值后,当上述区域内外检测装置检测到在上述计费区域外时,将该状态信息删除;及计费处理装置,根据保持着上述状态信息期间的上述计费区域的计费费用,通过上述读写装置将上述存储装置的余额信息更新。
25.一种计费装置,备有存储装置,存储余额信息;读写装置,从该存储装置读出余额信息,并将余额信息写入该存储装置;区域内外检测装置,检测自身在计费区域内或在其外;信息操作装置,当没有指示进入上述计费区域内的状态信息时,如该区域内外检测装置检测到是在上述计费区域内,则生成和保持上述状态信息,接着,在经过了日单位以上的日历单位期间后,当上述区域内外检测装置检测到在上述计费区域外时,将该状态信息删除;及计费处理装置,根据保持着上述状态信息期间的上述计费区域的计费费用,通过上述读写装置将上述存储装置的余额信息更新。
26.根据权利要求23~2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计费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区域内外检测装置,检测多个计费区域的每一个的内或外;上述信息操作装置,按每个计费区域地址生成状态信息;上述计费处理装置,根据保持着各状态信息期间的各计费区域的计费费用,通过上述读写装置将上述存储装置的余额信息更新。
27.根据权利要求23~2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计费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信息操作装置,将上述状态信息保持在即使点火钥匙开关关断时也能保持信息的存储器内。
28.一种计费装置,备有存储装置,存储余额信息;读写装置,从该存储装置读出余额信息,并将余额信息写入该存储装置;区域内外检测装置,检测自身在计费区域内或在其外;信息操作装置,当没有指示进入计费区域j内的j状态信息时,如该区域内外检测装置检测到是在计费区域j内,则生成j状态信息,并将指示进入其他计费区域的状态信息删除,当没有指示进入其他计费区域内的状态信息时,如区域内外检测装置检测到是在其他计费区域内,则生成分配给其他计费区域地址的状态信息,并将j状态信息删除;及计费处理装置,根据保持着各状态信息期间的各计费区域的计费费用,通过上述读写装置将上述存储装置的余额信息更新。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计费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信息操作装置,当没有指示进入计费区域j内的j状态信息时,如区域内外检测装置检测到是在计费区域j内,则生成j状态信息,然后,当计费区域j的内或外的检测从内变化为外时,开始测量经过时间,当从外向内变化时使该测量无效,并继续保持该j状态信息,当经过时间的测量值超过设定值、且区域内外检测装置检测到是在其他计费区域内时,将j状态信息删除并生成分配给其他计费区域地址的状态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计费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信息操作装置,将上述状态信息保持在即使点火钥匙开关关断时也能保持信息的存储器内。
31.一种计费装置,备有存储装置,存储余额信息;读写装置,从该存储装置读出余额信息,并将余额信息写入该存储装置;区域内外检测装置,检测自身在计费区域内或在其外;信息操作装置,根据上述区域内外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生成规定对在上述计费区域的外轮廓附近实际上通行1次时的计费频度的状态信息;及计费处理装置,按照上述状态信息,根据上述计费区域的计费费用,通过上述读写装置将上述存储装置的余额信息更新。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计费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存在多个上述计费区域时,上述信息操作装置按每个计费区域生成上述状态信息,上述计费处理装置,按照每个计费区域生成的状态信息,根据上述计费区域的计费费用,通过上述读写装置将上述存储装置的余额信息更新。
全文摘要
为了只将进入计费对象区域Z的车辆作为计费对象而区域外的车辆不作为计费对象,通过使计费对象区域Z由具有与GPS的位置识别误差相当的距离r的宽度的缓冲区域52及核心区域50构成,当车辆存在于计费对象区域之外时,虽然在GPS的位置检测中的识别位置存在概率圆54有时与缓冲区域52重叠,但不会重叠到核心区域50。因此,即使将车辆识别为缓冲区域52,也因车辆有不存在于计费对象区域内的可能性,所以将在计费对象区域内的存在认定否定。
文档编号G07B15/02GK1323428SQ9981194
公开日2001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9日
发明者柿原正树, 古田泰之, 寺田春彦, 青木康幸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