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33040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入建筑物内的电梯系统,尤其涉及对电梯使用者搭乘的轿厢进行上下移 动的升降井内的配线布置予以改进后的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在装入大楼等建筑物内的电梯系统中,在贯通建筑物各楼层的升降井内配置有电梯使 用者搭乘的轿厢。该轿厢利用设置在升降井上侧机械室内的巻扬机进行上下移动。更具体 地说,在巻扬机上巻挂的主缆绳一端安装有轿厢,另一端挂安装有配重。
并且,当门厅呼叫被输入于各楼层电梯大厅所设置的门厅呼叫登录装置或轿厢呼叫被 输入于设在轿厢内的轿厢呼叫登录装置时,电梯控制部就驱动巻扬机使轿厢移动到门厅呼 叫或轿厢呼叫所指定的楼层。
在进行这种基本动作的电梯系统中,沿升降井内上下移动的轿厢内搭载有乘入该轿 厢的使用者指定自己目的地楼层的轿厢呼叫登录装置、紧急电话装置、显示轿厢目前位置 (楼层)等各种信息的显示器、照明器以及门开闭电动机等电气部件。
因此,对于搭载在该轿厢上的各电气部件,必须从外部供给驱动电源。此外,电梯控 制部必须与搭载在轿厢上的轿厢呼叫登录装置和显示器之间实施各种信息交换。以往,对 轿厢电气部件进行的电源供给及信息交换是通过安装在轿厢下面和机械室之间的尾软线 来实施的。
但是,近年来,随着装入电梯系统的大楼等建筑物的高层化,随着向搭载在轿厢上的 电气部件传送的信息传送量的增加,尾软线的重量随之增加。另外,随着电梯高速化所产 生的尾软线的晃动等动作会给搭乘电梯轿厢的乘客心情带来不良影响。因此,以尾软线内 的小配线化和取消尾软线自身为目的,不断开发了以无线方式进行的信号传送装置、非接
触给电装置。
作为无线方式进行的信号传送装置,用无线方式将其与电梯大厅的门厅呼叫登录装 置、轿厢内的轿厢呼叫登录装置、设在机械室内的轿厢移动电动机的电动机控制部和电梯
控制部连接起来的技术,已公开在日本国专利文献(特许第3864647号公报、特开2002_
348061号公报)上。另外,以使用了漏泄同轴电缆的无线LAN方式实行电梯控制部与搭载 在轿厢上的电子设备之间控制信号的收发系统(无线LAN系统用漏泄电缆Wireless LAN System Using Leaky Cable)被公开在日本国专利文献(特开平2 — 66086号公报)上。
此外,以非接触方式向搭载在轿厢上的电气部件供电的非接触给电装置被公开在日本 国专利文献(特开2000 — 355474号公报)上。即,来自设在机械室内的高频电源的高频电 流供给于沿升降井敷设的给电线(一次线圈)。
在轿厢侧设有由截两为E字形的磁心和巻绕在该磁心上的二次线圈构成的探测器。给 电线通过磁心的截面为E字形的各槽内。在二次线圈上,由于给电线中流动的高频电流而 感应有高频交流电压,因此,该高频交流电压被功率变换而供给到电气部件上。
但是,将上述的无线方式进行的信号传送装置和非接触给电装置应用于电梯系统时, 仍有应解决的如下问题。
在上述的采用了无线终端的无线传送方式或使用了漏泄同轴电缆的无线传送方式中, 无线发送输出功率由各国的电波法规定,可无线传送的距离受到限制。随着建筑物的高层 化,若轿厢的上下方向的移动距离变大,则必须在升降井的中途位置设置无线传送的中继 器,使无线传送在轿厢上下方向的整个移动距离范围内得以稳定,还必须对该无线传送的 中继器供电。
另外,为了有效地进行电磁感应、电磁耦合,漏泄同轴电缆与天线间的距离必须保持 大致一定。存在如下问题以有限的升降井内空间,对升降井内各设备,包括门开闭检测 开关等与轿厢楼层到达(日语原文着床)有关的各种传感器和对主缆绳的过分巻绕检测 传感器等的安全设备在内,进行各设备的设置、布置设计和施工是困难的。
此外,在上述的非接触给电装置中,为了提高针对轿厢的给电效率,还必须使给电线 与磁心在不接触的状态下尽可能接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以往技术问题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系统,能非 接触且有效地将电力供给于搭载在轿厢上的电气部件,同时在与轿厢间用漏泄同轴电缆以 维持高可靠性的状态能持续进行无线的信息通信,根据需要可去除尾软线,并可容易进行 升降井内各设备的设置布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梯系统具有轿厢,该轿厢由上下方向敷设在升降井内 的导轨引导而移动,内部搭载有包含轿厢呼叫登录装置的电气部件;电力供给装置,该电
力供给装置以非接触方式将电力供给于该轿厢的所述电气部件;电梯控制部,该电梯控制 部使轿厢移动到从各楼层门厅设置的门厅呼叫登录装置及所述轿厢呼叫登录装置输出的 呼叫所指定的楼层;以及无线数据传送装置,该无线数据传送装置使所述电梯控制部与所 述轿厢的电气部件之间以无线方式进行各种信息交换。
并且,电力供给装置具有高频电源,该高频电源输出高频电流;给电线,该给电线 支承在升降井内固定导轨的托架上且与所述导轨平行,同时流通由高频电源供给的高频电 流;磁心,该磁心设在轿厢侧,以非接触方式与给电线磁性耦合;二次线圈,该二次线圈 巻绕在所述磁心上,感应给电线中流动的高频电流;以及受电部,该受电部将所述二次线 圈感应的交流电压进行功率变换而供给到电气部件上。
这种结构的电梯系统中,电梯控制部与轿厢间的信息交换以无线方式实行,对轿厢电 气部件的给电以非接触方式实施,因此可去除尾软线,轿厢可进行高速稳定的运行。
而且,对于以非接触方式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装置的一部分采用流通高频电流的给电 线,并设置与该给电线磁性耦合的磁心,在轿厢侧使用在巻绕于所述磁心的二次线圈上感 应的交流电压。此时,给电线必须正确通过安装在轿厢侧的磁心的槽内。轿厢由设在升降 井内的导轨引导进行上下移动,因此,轿厢与导轨间的距离始终一定。
由于给电线支承在升降井内固定导轨的托架上,结果,可将给电线与安装在轿厢上的 磁心的位置关系维持一定。因此,通过将磁心的槽大小接近于给电线截面的大小,从而可 有效地将电力供给于轿厢。
并且,另一发明是,在上述的电梯系统中,在电梯控制部与轿厢间以无线方式实施各 种信息交换用的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包括通信接口及天线,它们设在轿厢侧;通信接口, 其设在电梯控制部侧;以及漏泄同轴电缆,其与电梯控制部侧的通信接口连接,支承在升 降井内固定所述导轨的托架上且与导轨平行。
如此构成的电梯系统中,无线数据传送装置的具有天线功能的漏泄同轴电缆配设在轿 厢的移动方向上即与导轨平行。此外,该漏泄同轴电缆与前一发明的给电线相同,支承在 升降井内固定导轨用的托架上。因此,可将该漏泄同轴电缆与轿厢侧的天线间的距离始终 维持一定。
另外,另一发明是,用给电线非接触地将电力供给到轿厢的电气部件上,并用漏泄同 轴电缆进行与轿厢电气部件之间的数据收发信。
此外,在另一发明中,在上述的电梯系统中,使电梯控制部与轿厢间以无线方式实施 各种信息交换用的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具有通信接口及天线,它们设在轿厢侧;多个通信接口,其设在电梯控制部侧;以及多根漏泄同轴电缆,其与电梯控制部侧的各通信接口连 接,且以与所述导轨平行并沿导轨敷设方向配列的状态支承在升降井内固定所述导轨的多 个托架上。
如此构成的电梯系统中,在轿厢移动距离较大时(楼层数多的高层大楼时),沿轿厢移 动方向配设有多根漏泄同轴电缆。
并且,在另一发明的电梯系统中,邻接于沿导轨敷设方向配列的各漏泄同轴电缆而分 别配设有各通信接口。
并且,在另一发明的电梯系统中,多根漏泄同轴电缆配列成其一部分互相重叠在所述 导轨的敷设方向上。
此外,在另一发明中,将连接各通信接口与所述电梯控制部的通信电缆、连接所述各 楼层的门厅呼叫登录装置与所述电梯控制部的通信电缆、向所述各通信接口供给电源的电 源给电线以及向所述各楼层的门厅呼叫登录装置供给电源的电源给电线收纳在共用电缆 管道内,而该共用电缆管道配设在所述升降井的内面。
这样,通过将升降井内被配线的各信号电缆电源给电线收纳在共用电缆管道内,升降 井内的配线布置变得容易。
并且,在另一发明的电梯系统中,所述漏泄同轴电缆、所述给电线和所述导轨配列在 升降井的与所述轿厢相对的内面的所述轿厢的宽度方向上,在所述导轨的一侧配设有所述 漏泄同轴电缆,在所述导轨的另一侧配设有所述给电线。
这样,通过在轿厢的四个侧面与升降井的四个内壁之间所形成的四个间隙中的一个间 隙配设漏泄同轴电缆、给电线和一个导轨,从而可有效地利用升降井的空间。
并且,在另一发明的电梯系统中,给电线借助被卡止在升降井内固定所述导轨的托架 上的电缆固定托架而得到支承固定,该固定托架的至少支承所述给电线的部分由非磁性材 料形成。这样,由于支承给电线的部分由非磁性材料形成,故不会对给电线中流动的高频 电流带来不良影响。
并且,在另一发明的电梯系统中,漏泄同轴电缆借助被卡止在升降井内固定所述导轨 的托架上的电缆固定件而得到支承固定。
此外,在另一发明中,在多个相邻的升降井中,当将所述漏泄同轴电缆和给电线中的 至少一个敷设在被敷设于该升降井内相对位置的一对导轨中的一个导轨的邻近位置时,敷 设在相邻的升降井相互间的、互相位于远方的导轨的邻近位置。
这样,由于避免了漏泄同轴电缆、给电线和导轨的放置是隔着邻接的升降井边界的壁
而位于两侧,因此,可防止在邻接的升降井内运行的轿厢之间发生信号干扰。
在本发明中,以非接触方式向轿厢供给电力用的给电线以及以无线方式与轿厢电气部
件交换信息用的漏泄同轴电缆被支承在把引导轿厢的导轨固定于升降井内壁的托架上,其 结果,可将给电线和漏泄同轴电缆配设邻近于轿厢侧的磁心和天线,可提高电力、信息的 传送效率,同时可有效地利用升降井的空间。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电梯系统的大致结构的模式图。 图2是表示该实施形态的以非接触方式向搭载在电梯系统的轿厢上的电气部件供给 电力的电力供给装置主要部分的示图。
图3是该电力供给装置的受电部的电路图。
图4是该实施形态的电梯系统的升降井的俯视剖视图。
图5是表示该实施形态的电梯系统的升降井内的漏泄同轴电缆、给电线和导轨的安装 状态的示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电梯系统的大致结构的模式图。 图7是表示该实施形态的电梯系统的升降井内的漏泄同轴电缆、给电线和导轨的安装 状态的示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的电梯系统的大致结构的模式图。 图9是本发明第4实施形态的电梯系统的升降井的俯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

本发明的各实施形态。 (第1实施形态)
图1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电梯系统的大致结构的模式图。 贯通建筑物各楼层1的升降井2上侧的机械室3设置有巻扬机4。在该巻扬机4上挂 有主缆绳7,主缆绳7的一端连接电梯的轿厢5,另一端连接配重6。该巻扬机4根据来自 由计算机构成的电梯控制部8的指令而旋转,使轿厢5向指定楼层1移动。在各楼层1的 电梯大厅中,电梯门9的旁边安装有由小型计算机构成的门厅呼叫登录装置10。在电梯门 9的上侧安装有告知轿厢5正在接近该楼层1的大厅信号灯47。
各楼层1的门厅呼叫登录装置10以RS — 485(串行传送规格)或LAN的通信电缆11串
联连接。该通信电缆11连接有电梯控制部8。另外,大厅信号灯47以来自门厅呼叫登录 装置10的指令点灯。因此,由电梯大厅的乘客用门厅呼叫登录装置10输入指定了自己楼 层的门厅呼叫通过通信电缆11被发送到电梯控制部8。
在轿厢5内安装有由小型计算机构成的轿厢呼叫登录装置12。该轿厢呼叫登录装置 12上配设有目的地楼层按钮, 一旦乘入该轿厢5的乘客按压目的地按钮,指定了目的地楼 层的轿厢呼叫就向无线通信接口(IF)13发送。无线通信接口 13除了连接轿厢呼叫登录装 置12外还连接门开闭控制装置14、显示轿厢5目前位置(楼层)的显示器。在该无线通信 接口 13上安装有天线15。
另一方面,在升降井2内,在轿厢5的整个移动范围沿上下方向敷设有漏泄同轴电缆 16。在轿厢5的移动范围较大时,在漏泄同轴电缆16的中途位置夹插有多个中继器17。 该中继器17防止漏泄同轴电缆16内信号的收发信电平下降。在漏泄同轴电缆16的下端 安装有终端电阻18,上端通过通信电缆19与机械室3内的无线通信接口20连接。该无线 通信接口 20与电梯控制部8连接。众所周知,在漏泄同轴电缆16与天线15之间实施电 波收发。 ,
即使轿厢5在升降井2内进行上下移动,天线15与漏泄同轴电缆16之间的距离也不 变化。无线通信接口 20、漏泄同轴电缆16、天线15和无线通信接口 13构成无线数据传 送装置,其以无线方式在电梯控制部8与搭载于轿厢5的轿厢呼叫登录装置12、门开闭控 制装置14、显示器等电气部件之间实施各种信息交换。因此,由轿厢呼叫登录装置12输 入指定了目的地楼层的轿厢呼叫被输入到电梯控制部8。
在升降井2内,在轿厢5的整个移动范围敷设有给电线22,该给电线22构成来自设 在机械室3内的高频电源21的流通50Hz 10kHz高频电流的一次线圈。由于该给电线22 在下端折返,因此视为平行配设有电流方向互相不同的二根给电线22a、 22b。另一方面, 如图2所示,在轿厢5的侧面安装有具有截面为E字形的磁心23。各给电线22a、 22b通 过该截面为E字形的磁心23各槽内。在该磁心23中央的磁极巻绕有二次线圈24。由于磁 心23与流过高频电流的给电线22a、 22b磁性耦合,因此,二次线圈24感应高频电流而 产生交流电压。二次线圈24所感应的交流电压被供给于受电部25。
如图3所示,输入于受电部25的交流电压由整流器26整流成直流电压。并且,该直 流电压的高频成分由直流电抗器27a和平滑滤波电容器27b除去,形成为正常的直流电源 供给到所述无线通信接口 13、轿厢呼叫登录装置12、门开闭控制装置14、显示器和照明 器。
因此,高频电源21、给电线22(22a、 22b)、磁心23、 二次线圈24和受电部25构成 以非接触方式向轿厢5的电气部件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装置。
因此,轿厢5通过各楼层的门厅呼叫登录装置10、轿厢呼叫登录装置12移动到乘客 所指定的楼层l。
接着,用图4的俯视剖视模式图和图5所示的安装立体图来说明给电线22(22a、 22b) 及漏泄同轴电缆16在升降井2内的敷设状态。升降井2内,为了使轿厢5和配重6顺利 地进行上下移动,在与轿厢5和配重6的侧面相对的位置分别配设有具有T字状截面的导 轨28a、 28b、 31a、 31b。在轿厢5及配重6的侧面,安装有与导轨28a、 28b、 31a、 31b 配合的配合部29a、 29b、 32a、 32b。
所述给电线22(22a、 22b)及漏泄同轴电缆16夹着一个导轨28a配列在轿厢5的一个 侧面与升降井2的一个内面之间的间隙内。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导轨28a利用导轨夹 35和螺栓36固定在L字形的托架34上,而托架34固定在升降井2内壁面的上下方向以 一定间隔设置的水平梁33上。
通过磁心23各槽内的二根给电线22a、 22b固定在电缆固定托架37上,而电缆固定 托架37用螺栓36固定在把导轨28a固定在水平梁33上用的托架34上。即,换言之,给 电线22a、 22b通过把导轨28a固定在升降井2内的托架34,与导轨28a平行地被支承。
由于给电线22a、 22b中流动高频电流,因此电缆固定托架37用非磁性材料形成。
通过设在轿厢4上的天线15附近位置的漏泄同轴电缆16由电缆固定件38固定,而 电缆固定件38用螺栓36固定在水平梁33上固定导轨28a用的托架34上。即,换言之, 漏泄同轴电缆16也与导轨28a平行地支承在升降井2内固定导轨28a的托架34上。
另外,图4中,在轿厢5内的门30两侧配设有轿厢呼叫登录装置12。连接电梯控制 部8和各楼层1的门厅呼叫登录装置10的RS — 485(串行传送规格)或LAN的通信电缆11 被收纳在沿上下方向敷设在升降井2内边角上的共用电缆管道48内。
如此构成的第1实施形态的电梯系统中,电梯控制部8与搭载在轿厢5上的轿厢呼叫 登录装置12、门开闭控制装置14、显示器之间的信息交换由使用了漏泄同轴电缆16的无 线数据传送装置来进行,对轿厢5的包含照明器在内的上述各电气部件的给电由利用了高 频感应电压现象的非接触的电力供给装置来实现。因此可除去以往的尾软线,可使轿厢5 进行高速稳定的运行。
此外,以非接触方式供给电力的给电线22a、 22b和以无线方式与轿厢5实施信息交 换用的漏泄同轴电缆16在升降井2内的固定方法,是以与导轨28a在轿厢5上固定的相
同条件而被固定在升降井2内的各水平梁33上,轿厢5与导轨28a之间的距离始终是一 定的。其结果,各给电线22a、 22b与安装在轿厢5上的磁心23之间的位置关系可维持一 定,漏泄同轴电缆16与安装在轿厢5上的天线15之间的距离可维持一定。因此,通过使 磁心23的槽大小接近于给电线22a、 22b的载面大小,从而可有效地将电力供给轿厢5。 另外,通过縮短漏泄同轴电缆16与天线15之间的距离,可提高信息交换的可靠性。
并且,由于漏泄同轴电缆16、给电线22a、 22b及导轨28a配设在轿厢5的一个侧面 与相对的升降井2的一个内面之间的间隙内,因此可有效利用升降井2的空间。
(第2实施形态)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电梯系统的大致结构的模式图。对于与图1的第1 实施形态的电梯系统相同的部分,标上相同符号,省略重复部分的详细说明。
在该第2实施形态的电梯系统中,沿升降井2的上下方向配设有多根漏泄同轴电缆 16a、 16b、 16c。各漏泄同轴电缆16a、 16b、 16c其一部分配设成互相重合。另外,各漏 泄同轴电缆16a、 16b、 16c的下端分别安装有终端电阻18,各漏泄同轴电缆16a、 16b、 16c的上端分别安装有无线通信接口 20a、 20b、 20c。各无线通信接口 20a、 20b、 20c用 一根通信电缆39与信号变换部40串联连接。信号变换部40与电梯控制部8连接。
信号变换部40把电梯控制部8输出的、应发送到轿厢5的并行数据变换成与RS — 232、 RS—422、 RS —485等规格相一致的串行数据,通过通信电缆36将同一数据发送到各无线 通信接口20a、 20b、 20c。另外,信号变换部40把各无线通信接口 20a、 20b、 20c任一个 输入的串行数据(信息)变换成并行数据,并发送到电梯控制部8。
如此,由于沿升降井2的上下方向敷设有多根漏泄同轴电缆16a、 16b、 16c,因此, 当轿厢5沿上下方向移动时,轿厢5的天线15在维持等距离的状态下依次变更无线收发 信对象的漏泄同轴电缆16a、 16b、 16c。如前所述,由于由信号变换部40向各漏泄同轴电 缆16a、 16b、 16c输入了相同数据(信息),因此,与轿厢5天线连接的无线通信接口 13 与图1的第1实施形态的漏泄同轴电缆16相同,通过各漏泄同轴电缆16a、 16b、 16c可 实施与电梯控制部8之间的各种信息交换。
图7是表示本第2实施形态的电梯系统的升降井2内的导轨28a、 二根给电线22a、 22b、漏泄同轴电缆16a、 16b的配置关系以及固定状态的示图。对于与图5的第1实施形 态相同的部分,标上相同符号,省略重复部分的详细说明。
导轨28a用导轨夹35及螺栓36固定在板状的托架34上,而托架34固定在升降井2 内的壁面的上下方向以规定间隔设置的水平梁33上。
通过磁心23各槽内的二根给电线22a、 22b安装在电缆固定托架37上,而电缆固定 托架37固定在水平梁33上固定导轨28a用的托架34上。由于给电线22a、 22b中流动高 频电流,因此电缆固定托架37用非磁性材料形成。通过安装在轿厢5上的天线15附近位 置的各漏泄同轴电缆16a、 16b安装在电缆固定件38上,而电缆固定件38固定在水平梁 33上固定导轨28a用的托架34上。
此外,在本第2实施形态的电梯系统中,各无线通信接口20a、 20b、 20c配设在所对 应的漏泄同轴电缆16a、 16b、 16c的附近位置。在图7的例子中,从上面数第二根漏泄同 轴电缆16b的无线通信接口 20b固定在水平梁33上。
另外,在处于升降井2内一个边角的垂直梁41上的与各门厅输入装置10的设置位置 对应的位置安装有分线盒42,并且敷设有从垂直梁41的信号变换部40开始循环各漏泄 同轴电缆16a、 16b、 16c的各无线通信接口 20a、 20b、 20c的通信电缆39;循环各门厅呼 叫登录装置10的通信电缆11;向各无线通信接口 20a、 20b、 20c供给电源的电源给电线; 向各楼层1的门厅呼叫登录装置IO供给电源的电源给电线;电梯大厅的各电梯门9a、 9b、 9c的安全确认用的各门开闭检测开关的信号线;以及该电梯系统所需的各种通信电缆43。
在分线盒42中,各通信电缆39、 11、 43根据需要与门厅呼叫登录装置IO及各无线 通信接口连接。
如此构成的第2实施形态的电梯系统中,在楼层数多的高层大楼的场合,由于轿厢4 的移动距离大,故一根漏泄同轴电缆16不能覆盖轿厢5的整个移动距离,因此,采用多 根漏泄同轴电缆16a、 16b、 16c及多个无线通信接口 20a、 20b、 20c,其结果,电梯控制 部8与轿厢5之间的无线LAN进行的信息交换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此外,如图7所示,要求安装精度为±数毫米 ±5毫米左右的给电线22a、 22b配置 在导轨28a的附近,该导轨28a通过托架34高精度地支承固定在水平梁33上,而所述给 电线22a、 22b则被支承固定在电缆固定托架37上,在其旁边,由于用电缆固定件38对 有±数厘米 ±10厘米左右安装余量的漏泄同轴电缆16a、 16b进行支承固定,因此给电线 22a、 22b与磁心23之间的位置关系可维持更高的精度。即,要求高安装精度的给电线22a、 22b与导轨28a邻近配置。
(第3实施形态)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的电梯系统的大致结构的模式图。对于与图6所示的 第2实施形态的电梯系统相同的部分,标上相同符号,省略重复部分的详细说明。
本第3实施形态的电梯系统中,沿升降井2上下方向配设的各漏泄同轴电缆16a、16b、
16c的无线通信接口20a、 20b、 20c分别通过各自的通信电缆44与信号变换部40连接, 而信号变换部40与电梯控制部8连接。
如此构成的第3实施形态的电梯系统中,也能获得先前说明的与第2实施形态的电梯 系统大致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4实施形态)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形态的电梯系统的大致结构的俯视剖视模式图。对于与图 4所示的第1实施形态的电梯系统的俯视剖视模式图相同的部分,标上相同符号,省略重 复部分的详细说明。
本第4实施形态的电梯系统中,在大楼等建筑物内装入有三台电梯,三个升降井2a、 2b、 2c夹着交界壁45b、 45c相邻配置。
电梯大厅46所设置的各电梯门9a、 9b、 9c的中间壁上安装有门厅呼叫登录装置10a、 10b。此外,在各电梯门9a、 9b、 9c的右上方安装有大厅信号灯47a、 47b、 47c。
另外,在升降井2a、 2b、2c内,设有在该升降井内使用的各种升降井2内的设备49a、 4%、 49c。并且在电梯大厅46的各电梯门9a、 9b、 9c上设有安全确认用的各门开闭检测 开关。设备49a 49c、各门开闭检测开关和机械室3的电梯控制部8用前述的通信电缆 43连接。
并且,在各升降井2a、 2b、 2c中,沿升降井2a、 2b、 2c的壁对漏泄同轴电缆16、 给电线22a、 22b和导轨28a(28b)的设置进行了设定,但配设成在相邻的升降井之间, 该漏泄同轴电缆16、给电线22a、 22b和导轨28a(28b)的设置不位于交界壁的两侧。
具体地说,在左侧的升降井2a内,漏泄同轴电缆16、给电线22a、 22b和导轨28b 的设置被安装ft^侧的壁^5『:b^^^升降井2b fr, 士述设置被安装在右侦,壁45c 上,在右侧的升降井2c内,上述设置被安装在右侧的壁45d上。
如此,由于漏泄同轴电缆16、给电线22a、 22b和导轨28a(28b)的设置互相间配设成 尽可能离开,因此在相邻的电梯相互间,可防止使用了漏泄同轴电缆16及天线15的无线 LAN(无线通信)信号产生干扰的现象,可提高电梯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此外,在连接信号变换部40和无线通信接口 20a 20c的通信电缆39(44)、连接电 梯控制部8和各门厅呼叫登录装置10的通信电缆11、连接升降井2内的设备49a、 4%、 49c和机械室3内的电梯控制部8并向前述安全相关的信号、各电子元件供给电源的通信 电缆43是将所有升降井2a、 2b、 2c中的这些电缆集中收纳于被安装在与一个升降井2c 的门厅呼叫登录装置20对应的边角上的共用电缆管道48内与。
如此,通过将各通信电缆收纳在一个共用电缆管道48内,从而可更有效地利用各升 降井2a、 2b、 2c的空间。
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完全除去了连接轿厢5和机械室3的尾软线,但对于设在轿厢 5内的紧急电话、安全确认信号等,也可用尾软线进行通信。此时,尾软线非常细也足够。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系统,具有轿厢,该轿厢由上下方向敷设在升降井内的导轨引导而移动,内部搭载有包含轿厢呼叫登录装置的电气部件电力供给装置,该电力供给装置以非接触方式将电力供给于所述轿厢的所述电气部件;电梯控制部,该电梯控制部使轿厢移动到从各楼层门厅设置的门厅呼叫登录装置及所述轿厢呼叫登录装置输出的呼叫所指定的楼层;以及无线数据传送装置,该无线数据传送装置使所述电梯控制部与所述轿厢的电气部件之间以无线方式进行各种信息交换,该电梯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电力供给装置具有高频电源,该高频电源输出高频电流给电线,该给电线通过把所述导轨固定在升降井内的托架,与所述导轨平行地被支承,同时流通由所述高频电源供给的高频电流;磁心,该磁心设在所述轿厢侧,以非接触方式与所述给电线磁性耦合;二次线圈,该二次线圈卷绕在所述磁心上,感应所述给电线中流动的高频电流;以及受电部,该受电部将所述二次线圈感应的交流电压进行功率变换提供给所述电气部件。
2.—种电梯系统,具有轿厢,该轿厢由上下方向敷设在升降井内的导轨引导进行移 动,内部搭载有包含轿厢呼叫登录装置的电气部件;电力供给装置,该电力供给装置以非 接触方式将电力供给于所述轿厢的所述电气部件;电梯控制部,该电梯控制部使所述轿厢 移动到从各楼层门厅设置的门厅呼叫登录装置及所述轿厢呼叫登录装置输出的呼叫所指 定的楼层;以及无线数据传送装置,该无线数据传送装置使所述电梯控制部与所述轿厢的 电气部件之间以无线方式进行各种信息交换,该电梯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具有设在轿厢侧的通信接口及天线;设在电梯控制部侧的通信接口;以及漏泄同轴电缆,其与所述电梯控制部侧的通信接口连接,并通过把所述导轨固定在升 降井内的托架,与所述导轨平行地被支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具有 设在轿厢侧的通信接口及天线; 设在电梯控制部侧的通信接口;以及漏泄同轴电缆,其与所述电梯控制部侧的通信接口连接,并通过把所述导轨固定在升 降井内的托架与所述导轨平行地被支承。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数据传送装置具有 设在轿厢侧的通信接口及天线; 设在电梯控制部侧的多个通信接口;以及多根漏泄同轴电缆,其与所述电梯控制部侧的各通信接口连接,并通过把所述导轨固 定在升降井内的多个托架以与所述导轨平行并沿导轨敷设方向配列的状态被支承。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靠近沿所述导轨敷设方向配列的各漏 泄同轴电缆而分别配设有各通信接口。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漏泄同轴电缆配列成在所述 导轨的敷设方向上其一部分互相重叠。
7.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各通信接口与所述电梯 控制部的通信电缆、连接所述各楼层的门厅呼叫登录装置与所述电梯控制部的通信电缆、 向所述各通信接口供给电源的电源给电线以及向所述各楼层的门厅呼叫登录装置供给电 源的电源给电线收纳在共用电缆管道内,而该共用电缆管道配设在所述升降井的内面。
8.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泄同轴电缆、所述给电线 和所述导轨配列在升降井的与所述轿厢相对的内面的所述轿厢的宽度方向上,在所述导轨 的一侧配设有所述漏泄同轴电缆,在所述导轨的另一侧配设有所述给电线。
9. 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电线借助被卡住在把所述 导轨固定在升降井内的托架上的电缆固定托架而得到支承固定,该固定托架的至少支承所 述给电线的部分由非磁性材料形成。
10. 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泄同轴电缆借 助被卡住在把所述导轨固定在升降井内的托架上的电缆固定件而得到支承固定。
11.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多个相邻升降井中,当将所 述漏泄同轴电缆和给电线中的至少一个敷设在被敷设于该升降井内相对位置的一对导轨 中的一个导轨的邻近位置时,敷设在相邻的升降井相互间的、互相位于远方的导轨的邻近 位置。
全文摘要
一种电梯系统,具有在升降井(2)内沿导轨(28)移动的轿厢(5);以非接触方式将电力供给于轿厢的电力供给装置(22~25);使轿厢移动到各楼层(1)的门厅呼叫和轿厢(5)内的轿厢呼叫所指定的楼层的电梯控制部(8);以及以无线方式使电梯控制部和轿厢之间实施各种信息交换用的无线数据传送装置(13、15、16、20),以非接触方式向轿厢供给电力用的给电线(22a、22b)及以无线方式与轿厢进行信息交换用的漏泄同轴电缆(16)卡止在引导轿厢的导轨的托架(34)上,这样,电梯系统的升降井(2)内的轿厢(5)获得高速稳定的运行。
文档编号G08C17/02GK101362569SQ200810133798
公开日2009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0日
发明者中垣薰雄, 中田好彦, 出森公人, 山本明, 竹田顺二, 繁田正昭 申请人: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