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报警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33489阅读:2020来源:国知局
远程报警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程报警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对防区进行监测,一般在每个防区内设置一个或多个前端探测设备;当前端探测设备被触发时,其产生报警提示。

然而,在前端探测设备上产生报警提示,使得用户需要在防区附近才能监控前端探测设备的工作状态;当距离较远时,用户无法监控前端探测设备的工作状态,不便于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程报警方法,能够在距离较远时监控前端探测设备的工作状态,方便用户使用。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远程报警方法,包括:S10、通过预设RS485接口接收预先连接的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发送的工作状态数据;S20、根据所述工作状态数据分别判断所述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的工作状态是正常还是异常;S30、如果异常,产生相应的报警提示。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远程报警方法,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远程报警方法,还包括:S40、接收用户输入的设备控制指示;S50、向目标前端探测设备发送所述设备控制指示,使所述目标前端探测设备根据所述设备控制指示执行相应的操作;所述目标前端探测设备为所述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中与所述设备控制指示对应的设备。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远程报警方法,在所述S10之前,还包括:S00、接收用户导入的所述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对应的电子地图;S01、接收用户输 入的防区添加指示;S02、根据所述防区添加指示在所述电子地图上添加所述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中一个或多个设备对应的防区,并将所述防区与对应的前端探测设备关联;所述S30,包括:如果异常,在添加所述防区后的电子地图上产生相应的报警提示。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远程报警方法,还包括:S03、接收用户输入的防区颜色设置指示;S04、根据所述防区颜色设置指示在所述电子地图上设置对应防区的颜色。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远程报警方法中,所述S04包括:根据所述防区颜色设置指示设置对应防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颜色;和/或根据所述防区颜色设置指示设置对应防区在异常工作状态下的颜色。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远程报警方法中,所述S30,包括:设置对应防区在异常工作状态下的颜色后,如果异常,在所述电子地图上显示该防区异常工作状态下的颜色。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远程报警方法,在所述S30之前,还包括:S21、获取用户设置的报警音;所述S30包括:如果异常,播放所述报警音。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远程报警方法,还包括:S60、判断产生所述报警提示的时间是否超过预设时间阈值;S70、如果超过,关闭所述报警提示。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远程报警方法,还包括:S80、接收用户输入的确认报警指示,并根据所述确认报警指示关闭所述报警提示。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根据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发送的工作状态数据确定前端探测设备的工作状态是正常还是异常,并在异常时产生报警提示,从而实现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工作状态的监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通过RS485接口接收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发送的工作状态数据,使得该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距离较远时,用户无法监控前端探测设备的工作状态,不便于用户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远程报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远程报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远程报警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远程报警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远程报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远程报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远程报警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远程报警方法,包括:

步骤101,通过预设RS485接口接收预先连接的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发送的工作状态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远程报警主机可以设置巡检功能,即定期向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发送指示,使远程报警主机可以通过步骤101接收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发送的工作状态数据;用户也可以对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进行设置,使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定期向远程报警主机发送工作状态数据,进而使远程报警主机可以通过步骤101接收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发送的工作状态数据。

步骤102,根据该工作状态数据分别判断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的工作状态是正常还是异常。

在本实施例中,远程报警主机可以将工作状态数据与预设标准数据进行比较,判断工作状态是正常还是异常,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步骤103,如果异常,产生相应的报警提示。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103中报警提示可以为文字提示,也可以为声音提示,还可以为图像提示,在此不作限制。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根据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发送的工作状态数据确定前端探测设备的工作状态是正常还是异常,并在异常时产生报警提示,从而实现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工作状态的监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通过RS485接口接收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发送的工作状态数据,使得该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距离较远时,用户无法监控前端探测设备的工作状态,不便于用户使用的问题。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远程报警方法,该方法与图1所示的相似,区别在于,还包括:

步骤104,接收用户输入的设备控制指示。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远程报警主机对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设备进行参数设定或人性化控制,只需在远程报警主机上输入相应的设备控制指示即可,使远程报警主机能够通过步骤104接收用户输入的设备控制指示。其中,设备控制指示可以指示需要控制的目标设备以及控制类型。

步骤105,向目标前端探测设备发送该设备控制指示,使该目标前端探测设备根据该设备控制指示执行相应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105中目标前端探测设备为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中与设备控制指示对应的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104和步骤105可以在步骤103后执行(如图2所示),也可以在步骤103之前执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根据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发送的工作状态数据确定前端探测设备的工作状态是正常还是异常,并在异常时产生报警提示,从而实现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工作状态的监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通过RS485接口接收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发送的工作状态数据,使得该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距离较远时,用户无法监控前端探测设备的工作状态,不便于用户使用的问题。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远程报警方法,该方法与图1所示的相似,区别在于,在步骤101之前,还包括:

步骤106,接收用户导入的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对应的电子地图。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预先获取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所覆盖的区域的电子地图,并导入到远程报警主机,使远程报警主机可以通过步骤106接收该电子地图。

步骤107,接收用户输入的防区添加指示。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对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进行管理,可以为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中一个或多个设备添加对应的防区;为了添加防区,用户仅需输入防区添加指示即可,使远程报警主机可以通过步骤107接收防区添加指示;该防区为对应前端探测设备的覆盖区域。

步骤108,根据该防区添加指示在电子地图上添加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中一个或多个设备对应的防区,并将该防区与对应的前端探测设备关联。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防区-前端探测设备对应关系表,从而使防区与前端探测设备关联;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使防区和前端探测设备关联,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此时,步骤103为,如果异常,在添加防区后的电子地图上产生相应的报警提示。

进一步的,为便于用户在报警时了解是对应哪个前端探测设备,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远程报警方法,还包括:

步骤109,接收用户输入的防区颜色设置指示。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防区颜色设置指示,对电子地图上前端探测设备对应的防区的颜色进行设置;该设置可以为防区正常工作状态下的颜色设置,也可以为防区异常工作状态下的颜色设置,在此不作限制。

步骤110,根据该防区颜色设置指示在电子地图上设置对应的颜色。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步骤110根据防区颜色设置指示设置对应防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颜色;和/或根据防区颜色设置指示设置对应防区在异常工作状态下的颜色。

此时,步骤103替换为,设置对应防区在异常工作状态下的颜色后,如果异常,在电子地图上显示该防区异常工作状态下的颜色。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根据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发送的工作状态数据确定前端探测设备的工作状态是正常还是异常,并在异常时产生报警提示,从而实现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工作状态的监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通过RS485接口接收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发送的工作状态数据,使得该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距离较远时,用户无法监控前端探测设备的工作状态,不便于用户使用的问题。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远程报警方法,该方法与图1所示的相似,区别在于,还包括:

步骤111,获取用户设置的报警音。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远程报警主机产生的报警提示,如报警音等。

此时步骤103替换为,如果异常,播放该报警音。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根据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发送的工作状态数据确定前端探测设备的工作状态是正常还是异常,并在异常时产生报警提示,从而实现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工作状态的监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通过RS485接口接收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发送的工作状态数据,使得该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距离较远时,用户无法监控前端探测设备的工作状态,不便于用户使用的问题。

实施例5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远程报警方法,该方法与图1所示的相似,区别在于,还包括:

步骤112,判断产生报警提示的时间是否超过预设时间阈值。

步骤113,如果超过,关闭该报警提示。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不太重要的前端探测设备产生的报警,可以通过步骤112至步骤113自动关闭报警提示,方便用户使用。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根据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发送的工作状态数据确定前端探测设备的工作状态是正常还是异常,并在异常时产生报警提示,从而实现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工作状态的监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通过RS485接口接收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发送的工作状态数据,使得该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距离较远时,用户无法监控前端探测设备的工作状态,不便于用户使用的问题。

实施例6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远程报警方法,该方法与图1所示的相 似,区别在于,还包括:

步骤114,接收用户输入的确认报警指示,并根据该确认报警指示关闭该报警提示。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确认接收到报警提示时,可以输入确认报警指示,使远程报警主机根据该确认报警指示关闭报警提示。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根据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发送的工作状态数据确定前端探测设备的工作状态是正常还是异常,并在异常时产生报警提示,从而实现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工作状态的监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通过RS485接口接收至少一个前端探测设备发送的工作状态数据,使得该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距离较远时,用户无法监控前端探测设备的工作状态,不便于用户使用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