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乘客、站点、车辆位置耦合的公交客流计数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33703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基于乘客、站点、车辆位置耦合的公交客流计数管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交客流计数方式及软件,尤其是一种基于移动设备位置耦合(辅以手工操作)的复合公交客流计数方式及软件。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城市公交客流量采集主要依靠人工统计方法来实现,还没有一套比较实用的全自动采集系统能够独立完成此项任务。许多城市的公交公司曾经尝试采用纯人工手段来统计某站点上下车乘客流量,但由于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过大,无法全天侯、多线路、多车辆同时采用,最多只是在临时性的公交线路、公交运营质量分析项目中采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城市公交调度模式与客流随机变化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尽管调度人员时常会根据出行高峰期进行一些人为的干预,但这种做法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与主观性,主要原因在于调度中心无法实时掌握各线路的公交客流量。因此,无法对公交运营布局及公交车辆调度进行实时在线优化,这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建设城市智能公交系统的核心问题之一。

传统的采集方法及弊端:

人工调查方法:调查周期长,数据分析复杂,无法提供实时数据;

公交IC卡方法:实时性不足,无法解决下车不二次刷卡的问题;

图像处理方法:数据处理量大,动态分辨处理不够及时,准确率不高;

自动乘客计数系统:压力板计数--不判别上下车方向,计数不可靠;

被动红外计数:易受外界环境温度、光线影响;

主动红外式计数:无法唯一识别;

称重计数:不判别上下车方向,计数不准确。

在公交整体的系统中,公交客流的统计对公交营运排班和线网规划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市场上并没有特别系统实用的方法,主要靠经验预测,并不能实时获得最新最准确的公交客流统计数据。我们结合物联网(车联网)、移动互联(手机APP公交)、互联网+,提出了基于乘客、站点、车辆定位位置耦合的公交客流计数管理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设备位置耦合(辅以手工操作)的复合公交客流计数的方法:通过对乘客,站点、车辆位置进行耦合统计客流数量,达到对客流进行实时计数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设计完成一种基于移动设备位置耦合(辅以手工操作)的复合公交客流计数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乘客通过手持移动端上传客流信息,车载操作系统根据车内实时获取的动态信息上传客流信息,后台数据库对客流信息进行采集、获取后进行分析,将结果传至调度操作系统和乘客手持移动端,方便调度室根据实时客流状况对公交车进行调度,也方便乘客选择更优的公交出行路线(如图1所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法如下:

本发明分注册乘客和非注册乘客两类操作方法实现公交客流管理。

1、注册乘客,通过手机电话号码或电子邮件登记、并且持(支持GPS或WIFI)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乘车的乘客。采用移动设备位置耦合的方法来自动记录乘客的等车及上下车信息。

注册乘客管理方法:

手持移动端安装APP后,首次操作预约乘车功能时,登记手持移动端的wifi地址、手机号码和电子邮件地址等客户信息后台产生一个新的注册乘客记录。

a)出行预定:

乘客选择出行导航提供的定时出行规划,到时间提供提醒服务。并记入表中,生成出行预定轨迹(如图2所示)。

b)出行导航:

乘客输入预定的出行目的地(GPS)和到达时间,基于出发地(GPS)周边的公交站点时刻表提供出行时间、路线、换乘等信息的出行规划供用户选择。并在乘客启动出行后,根据选择的出行规划线路提供出行导航和记录功能(如图3所示)。

c)出行启动:

系统动态更新沿途的站点地理信息(GPS位置/WiFi地址/蓝牙地址)和线路走向位置信息,提供动态导航服务。记录时间同步信息,记录本地出行预定轨迹表(站点、线路走向的位置信息(下载后长期保留本地))。

d)候车:

通过位置耦合,当乘客的手持设备(GPS位置/WiFi地址/蓝牙地址)到达候车站点(GPS位置/WiFi地址/蓝牙地址),并停止移动(自我判断限定时间在限定区域,时速2km以下)时,自动形成目标线路的候车客流(如图4所示)。到达非约定站点并停止移动时则提示修改预定形成候车客流。上传候车客流记入表中。(位置移动后未形成候车记录,则可以提示用户确认后取消出行或另行规划,等待无反应则自动退出)。形成候车记录后,自动下载本站点相关线路(最近)车辆的有关信息(车辆id,线路、近场通讯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地址,GPS位置/WiFi地址/蓝牙地址)等。

e)候车提示:

通过位置耦合,当对应车次位置信息与乘客所在等待站点位置接近到一定距离时,向乘客的手持设备提示车辆到达信息(如图5所示)。

f)上车:

通过位置耦合,当乘客的手持设备(GPS位置/WiFi地址/蓝牙地址,隔5秒位置采样)离开候车站点一定距离(GPS位置/WiFi地址/蓝牙地址)时,向服务器发送速度耦合证实报文(乘客id+时刻+位置+速度),服务器将乘客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本站点各线路车次位置信息进行对比后,若一致则产生上车信息(记入表中)(若不一致则提示用户提示用户确认后取消出行或另行规划,等待无反应则自动退出)。用户成功上车则进一步核对出行预定轨迹,若上车不一致则提示用户修改预定(如图4所示)。

g)下车提示:

当车辆(GPS位置)接近预定的导航目标站点时,提示用户下车(用户可以确认,或选择延时下车修改预定另行规划)。

h)下车:

当车辆从中间停靠站点起步后,向服务器发送起步报文,服务器向本车的所有注册乘客发送起步证实报文(时刻+位置信息+速度),仍然在车上的乘客位置速度信息一致,表示继续乘车,无需回复报文,该站下车的乘客位置速 度信息不一致,回复下车报文(如图6所示)。

2、非注册乘客,未持有移动设备的乘客,通过手工按键的方式来记录乘客的等车及上下车信息。

站点设置候车按键和取消候车按键,由非注册乘客人工选择线路候车或取消候车,并上传服务器记录:匿名乘客人次、到站时间、到站标识和候车线路等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建立了公交客流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公交客流的监测和分析系统,实现公交客流的准确监测和数据统计,为公交集团智能调度营运提供基于客流的制订合理的调配运力、编制行车作业计划等提供科学的决策和分析依据。

2、本发明通过基于精确客流的智能化调度和线路开设、调整的科学规划和设计,促进公交集团制订公交企业长期的发展规划,使公交公司及公共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变得更加有的放矢,同时在降低城市交通量、控制阻塞、环保减排,提高民生智慧出行服务、增加社会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

3、本发明可以帮助公交营运调度室根据客流特点、调节工作日休息日等的班次,可以有效的提高公交营运班次的准点率和预报率,可以使乘客出行规划更加合理,公交出行更加舒适、便捷。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复合公交客流计数管理系统总体结构图

图2示出乘客手持移动端出行预定界面示意图

图3示出乘客手持移动端出行导航界面示意图

图4示出上车耦合示意图

图5示出乘客手持移动端车次提醒界面示意图

图6示出下车耦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本发明的内容进一步提供以下实施例:

本发明方法提出提出了一种基于乘客、站点、车辆定位位置耦合的公交客流计数管理方法,下面将结合本发明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1.如图2,乘客通过手持移动端的APP进行出行预定,预定出发时间、地点和目的地计划到达时间、地点。

2.如图3,后台系统根据当前实时路况,公交线路客流信息给乘客提供若干条路线供乘客选择并对选择路线进行导航。

3.如图4,乘客通过手持移动端操作预约乘车功能后,系统对乘客手持移动端位置与预定站点位置进行定位耦合后,判断是否形成候车客流。系统通过对乘客手持移动端位置、站点位置与线路车辆位置进行定位耦合后,判断是否形成上车客流。

4.如图5,当乘客预约车辆位置与乘客候车位置接近到一定距离时,后台系统会对乘客手持移动端发送公交车辆到达提醒。

5.如图6,系统通过对乘客手持移动端位置、站点位置与线路车辆位置进行定位耦合后,判断是否形成下车客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