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非机动车、行人路口通行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1346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城市道路非机动车、行人路口通行管理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口通行管理系统,尤其是一种城市道路非机动车、行人路口通行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车辆随之也在不断递增态势,交通压力逐年递增,特别是有些非机动车辆及行人不按照交通信号灯而随意乱闯红灯现象随处发生,造成交通不畅,甚至交通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城市的交通秩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城市道路非机动车、行人路口通行管理系统,该城市道路非机动车、行人路口通行管理系统具有提高了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阻止非机动车、行人闯红灯,避免非机动车、行人与机动车在路口处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便于非机动车、行人严格按照交通信号灯通行,更好的维护交通秩序,提高交通输送能力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左固定立柱、右固定立柱、预埋体、阻挡横带、左滑行立柱和滑行立柱移动驱动机构,所述的左固定立柱和右固定立柱平行固定在道路非机动车、行人等信号灯的位置处,且平行于斑马线,左固定立柱和右固定立柱分别位于预埋体上部的左右两端,且预埋体埋于地下,其上表面与地面平齐,所述的左固定立柱、右固定立柱和预埋体分别为中空结构,所述的左固定立柱与右固定立柱之间的预埋体的顶面设置有滑道,所述的左固定立柱与右固定立柱之间设置有左滑行立柱,左滑行立柱的底部位于滑道内,所述的左滑行立柱一端与阻挡横带相连,所述的阻挡横带和左滑行立柱分别与滑行立柱移动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的滑行立柱移动驱动机构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与交通信号灯相连。

所述的滑行立柱移动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轮、从动轮、履带、联轴器、左中心轴、右中心轴、带座轴承和左同步带轮,所述的左固定立柱、右固定立柱和预埋体的内腔相通,所述的左中心轴和右中心轴分别位于左固定立柱和右固定立柱的内腔内,且其下部分别延伸至预埋体内腔内,所述的左中心轴的下部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相连,上部通过带座轴承与左固定立柱内腔顶部相连,所述的右中心轴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带座轴承与右固定立柱内腔顶部和预埋体内腔底部相连,所述的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设置有驱动轮,右中心轴上设置有从动轮,所述的驱动轮和从动轮分别位于预埋体内腔内,且两者通过履带相连,所述的左中心轴上设置有左同步带轮,所述的与左滑行立柱相连的阻挡横带缠绕于左同步带轮上,所述的左固定立柱的右侧开有移动槽,阻挡横带沿移动槽伸出,所述的左滑行立柱下部与履带后侧相固定,所述的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相连。

所述的左同步带轮包括两个,每个左同步带轮分别通过一个阻挡横带与左滑行立柱相连。

所述的左滑行立柱下部设置有左触点,所述的预埋体的滑道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所述的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分别与控制器相连。

所述的左固定立柱与右固定立柱之间还设置有右滑行立柱,所述的滑行立柱移动驱动机构的右中心轴上设置有右同步带轮,所述的右滑行立柱通过阻挡横带与右同步带轮相固定,所述的右固定立柱的左侧开有移动槽,与右滑行立柱相连的阻挡横带沿右固定立柱左侧的移动槽伸出,所述的右滑行立柱下部与履带前侧相固定。

所述的右同步带轮包括两个,每个右同步带轮分别通过一个阻挡横带与右滑行立柱相连。

所述的右滑行立柱下部设置有右触点,所述的预埋体的滑道中部设置有第三接近开关和第四接近开关,所述的第三接近开关和第四接近开关分别与控制器相连。

所述的左固定立柱和右固定立柱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声光警号,所述的声光警号与控制器相连。

所述的左固定立柱和右固定立柱的高度为1.4米,预埋体的高度为0.5米,所述的左固定立柱和右固定立柱分别为长方体,长方体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20-30cm。

所述的阻挡横带是由纤维材料或者橡胶软性耐腐蚀、抗老化材质制作,宽度为5-10cm,厚度为0.5-1mm,所述的滑道的宽度为2cm。

本实用新型的城市道路非机动车、行人路口通行管理系统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提高了城市交通运行效率,避免由于一些行人或者非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观念淡薄,故意闯红灯,造成交通拥堵,通行效率低,甚至交通事故的发生,有了该系统的出现,行人和非机动车会严格的执行通行规则,大大提高城市的通行效率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单滑行立柱时的城市道路非机动车、行人路口通行管理系统的主视剖视图;

附图2是图1所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双滑行立柱时的城市道路非机动车、行人路口通行管理系统的主视剖视图;

附图4是图3所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履带与双滑行立柱连接示意图;

附图6是应用于十字路口时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1、左固定立柱,101、移动槽,2、右固定立柱,3、预埋体,31、滑道,4、阻挡横带,5、左滑行立柱,6、滑行立柱移动驱动机构,61、驱动电机,62、驱动轮,63、从动轮,64、履带,65、联轴器,66、左中心轴,67、右中心轴,68、带座轴承,69、左同步带轮,610、右同步带轮,7、交通信号灯,8、左触点,9、第一接近开关,10、第二接近开关,11、右滑行立柱,12、右触点,13、第三接近开关,14、第四接近开关,15、声光警号。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城市道路非机动车、行人路口通行管理系统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城市道路非机动车、行人路口通行管理系统,其结构包括左固定立柱1、右固定立柱2、预埋体3、阻挡横带4、左滑行立柱5和滑行立柱移动驱动机构6,所述的左固定立柱1和右固定立柱2平行固定在道路非机动车、行人等信号灯的位置处,且平行于斑马线,左固定立柱1和右固定立柱2分别位于预埋体3上部的左右两端,且预埋体3埋于地下,其上表面与地面平齐,所述的左固定立柱1、右固定立柱2和预埋体3分别为中空结构,所述的左固定立柱1与右固定立柱2之间的预埋体3的顶面设置有滑道31,所述的左固定立柱1与右固定立柱2之间设置有左滑行立柱5,左滑行立柱5的底部位于滑道31内,所述的左滑行立柱5一端与阻挡横带4相连,所述的阻挡横带4和左滑行立柱5分别与滑行立柱移动驱动机构6相连,所述的滑行立柱移动驱动机构6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与交通信号灯7相连。

所述的滑行立柱移动驱动机构6包括驱动电机61、驱动轮62、从动轮63、履带64、联轴器65、左中心轴66、右中心轴67、带座轴承68和左同步带轮69,所述的左固定立柱1、右固定立柱2和预埋体3的内腔相通,所述的左中心轴66和右中心轴67分别位于左固定立柱1和右固定立柱2的内腔内,且其下部分别延伸至预埋体3内腔内,所述的左中心轴66的下部通过联轴器65与驱动电机61的电机轴相连,上部通过带座轴承68与左固定立柱1内腔顶部相连,所述的右中心轴67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带座轴承68与右固定立柱2内腔顶部和预埋体3内腔底部相连,所述的驱动电机61的电机轴上设置有驱动轮62,右中心轴67上设置有从动轮63,所述的驱动轮62和从动轮63分别位于预埋体3内腔内,且两者通过履带64相连,所述的左中心轴66上设置有左同步带轮69,所述的与左滑行立柱5相连的阻挡横带4缠绕于左同步带轮69上,所述的左固定立柱1的右侧开有移动槽101,阻挡横带4沿移动槽101伸出,所述的左滑行立柱5下部与履带64后侧相固定,所述的驱动电机61与控制器相连。

所述的左同步带轮69包括两个,每个左同步带轮69分别通过一个阻挡横带4与左滑行立柱5相连。

所述的左滑行立柱5下部设置有左触点8,所述的预埋体3的滑道3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9和第二接近开关10,所述的第一接近开关9和第二接近开关10分别与控制器相连。

所述的左固定立柱1与右固定立柱2之间还设置有右滑行立柱11,所述的滑行立柱移动驱动机构6的右中心轴67上设置有右同步带轮610,所述的右滑行立柱11通过阻挡横带4与右同步带轮610相固定,所述的右固定立柱2的左侧开有移动槽101,与右滑行立柱11相连的阻挡横带4沿右固定立柱2左侧的移动槽101伸出,所述的右滑行立柱11下部与履带64前侧相固定。

所述的右同步带轮610包括两个,每个右同步带轮610分别通过一个阻挡横带4与右滑行立柱11相连。

所述的右滑行立柱11下部设置有右触点12,所述的预埋体3的滑道31中部设置有第三接近开关13和第四接近开关14,所述的第三接近开关13和第四接近开关14分别与控制器相连。

所述的左固定立柱1和右固定立柱2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声光警号15,所述的声光警号15与控制器相连。

所述的左固定立柱1和右固定立柱2的高度为1.4米,预埋体3的高度为0.5米,所述的左固定立柱1和右固定立柱2分别为长方体,长方体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20-30cm。

所述的阻挡横带4是由纤维材料或者橡胶软性耐腐蚀、抗老化材质制作,宽度为5-10cm,厚度为0.5-1mm,上面粘有反光材料,前方直行禁行时,驱动电机61驱动履带64,履带64带动左滑行立柱5和右滑行立柱11沿着滑道31匀速滑行,左滑行立柱5和右滑行立柱11给阻挡横带4作用力,阻挡横带4就会从左固定立柱1和右固定立柱2的内腔中拉伸出来,横跨到非机动车道上,起到禁行作用;当前方信号灯放行时,在驱动电机61的驱动下,左滑行立柱5和右滑行立柱11滑向起始位置,阻挡横带4将被缠绕于左同步带轮69和右同步带轮610上。

所述的滑道31的宽度为2cm。该宽度不会影响通行,滑道31位于预埋体3中心位置,用于左滑行立柱5和右滑行立柱11的左右滑行。

当非机动车道比较窄时,采用单侧滑行立柱,当非机动车道比较宽,就采用双侧滑行立柱。

当采用单侧滑行立柱时,在控制器的管控下,驱动电机61启动,驱动电机61带动电机轴上的驱动轮62和左中心轴66上的同步带轮旋转,驱动轮62带动履带64横向环状匀速的正反方向转动,履带64带动其上部的左滑行立柱5沿着平行于地面的滑道31方向,左右移动,左滑行立柱5左右移动的同时,带动与其相连的阻挡横带4左右移动,循环首处在拉伸状态或者卷缩回左固定立柱1内腔内,拉伸状态时横跨在非机动车道上,起到禁行阻挡作用,该阻挡横带4回缩到左固定立柱1内腔中,就代表放行。

该设备结合交通信号灯7通过控制器来控制驱动电机61的正反转,从而驱动履带64正反向转动,从而使履带64带动左滑行立柱5和右滑行立柱11上的阻挡横带4处于拉伸状态或回缩状态,来进行交通管制,从实物性管理非机动车、行人通行,实现非机动车、行人在该系统设备的有效管控下,严格按照交通信号指示通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城市交通路口通行效率。

以城市十字路口非机动车、行人管控为例来形象说明该设备的运行管理方式:

一个十字路口需设置8组该设备,所有这些设备统一由一套控制器根据该路口交通信号灯7变化时钟来编程设定,控制8组该设备的驱动电机61交替正反转动,管理非机动车的有序通行。

当南北方向信号灯变为红灯前3到5秒,该控制器根据信号灯变化的时钟来设置自己的管理程序,控制器发出指令,安装在南北通行左右方向非机动车道上的左右方向各4组设备驱动电机61同时收到同一指令,驱动电机61启动正转,驱动履带64转动,固定在履带64上的左滑行立柱5和右滑行立柱11从起始点启动沿着滑道31前行,左滑行立柱5和右滑行立柱11行进中就会拉伸卷在左同步带轮69和右同步带轮610上的阻挡横带4,当左滑行立柱5行进到第三接近开关13时,左滑行立柱5上的左触点8与第三接近开关13接触,右滑行立柱11行进到第四接近开关14时,右滑行立柱11上的右触点12与第四接近开关14接触,第三接近开关13和第四接近开关14立即反馈信号给控制器,该控制器同时给驱动电机61一个停止启动指令,驱动电机61会立即停止转动,左滑行立柱5和右滑行立柱11静止,阻挡横带4就会横跨到该设备的左固定立柱1和右固定立柱2之间,即非机动车道的正前方,有效的防止非机动车、行人继续前行的可能,保证了行人的安全,提高了东西方向、右拐车辆的通行效率。当南北信号灯变为绿灯时,该控制器立即发出南北左右方向各4组设备的驱动电机61同一指令,驱动电机61会反向转动,拉动左滑行立柱5和右滑行立柱11向收缩端滑行,阻挡横带4在左同步带轮69和右同步带轮610的旋转作用下,分别向左固定立柱1和右固定立柱2回缩,当左滑行立柱5和右滑行立柱11将要行进到起始点,靠近左固定立柱1和右固定立柱2时,左滑行立柱5下端的左触点8就会同样碰触到设置好的起始点处的第一接近开关9,右滑行立柱11下端的右触点12就会碰触到第二接近开关10,第一接近开关9和第二接近开关10立即反馈指令给控制器,该控制器立即给出统一指令,下达到南北左右方向四组驱动电机61,该驱动电机61就会立即停止转动,阻挡横带4就会完全回缩到左固定立柱1和右固定立柱2处,非机动车就会处于放行通行状态。

在控制器发出驱动电机61运转指令时,该控制器也同时给左固定立柱1和右固定立柱2上的声光警号15一个指令,禁行时会发出红色警示报警声响,放行时会发出绿色悦耳声响,这样给非机动车及行人一个提前预判,也给盲人提供方便。

南北左右方向四组该设备与东西左右方向四组该设备都是在一套控制器的管控下运行,控制器给予南北方向的指令与东西方向给予的指令截然相反,交替运转,实现城市交通的有序、安全、快速的通行。

本设备可安装在十字路口,丁字路口、横穿马路有交通信号灯7路口,或者学校门口临时上学、放学阶段使用。

以上所列举的实施方式仅供理解本实用新型之用,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有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所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作出多种变化或变形,所有等同的变化或变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