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自发电的遥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1343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旋转自发电的遥控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旋转自发电的遥控装置,属于遥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家用电器设备,如电灯、冷气机、电视机、DVD 播放器等大多附有遥控器,便于用户远距遥控各种家电设备,而不需靠近家电设备按压家电设备上的按键,但现有的这些遥控器中需要安放电池进行供电,长时间使用后需要更换电池,提高了使用成本;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旋转旋纽时产生的微弱的机械动能转化成电能,然后驱动无线发射电路遥控用电设备或家用电器的遥控装置;当旋转旋纽时,由于旋纽上的磁铁与铁芯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穿过铁芯的磁场的极性发生反转变化,就会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能经过整形和稳压后给中央处理单元和无线发射单元供电,发出带编码的无线数据,接收器收到无线数据后进行相应的动作;操作简单,且无需另外连接电池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普通遥控器需要电池或者有线开关布线繁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旋转自发电的遥控装置,使用旋转控制的遥控器,无需使用电池作为电源,可以直接控制带有无线接收器的遥控电器的开关,使用范围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可旋转自发电的遥控装置,包括遥控器,及与遥控器进行通讯的接收器;所述遥控器包括外壳,及安装于外壳内的带磁铁旋纽、微发电装置、整流稳压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和无线发射单元;所述带磁铁旋纽设置于微发电装置外侧;所述微发电装置经整流稳压单元与中央处理单元和无线发射单元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单元通过无线发射单元与接收器进行通讯,将旋转旋纽时产生的微弱的机械动能转化成电能,然后驱动无线发射单元遥控用电设备或家用电器;当旋转带磁铁旋纽时,由于带磁铁旋纽上的强磁铁与铁芯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穿过铁芯的磁场的极性发生了反转变化,就会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能经过整流稳压单元的整形和稳压后给中央处理单元和无线发射单元供电,发出带编码的无线数据,接收器收到无线数据后进行相应的动作;另外带磁铁旋纽上有多个磁铁,旋纽带磁铁旋转时中央处理单元可以通过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旋转的方向,也可以通过感应电流脉冲的个数来判断旋转的速度和相位,从而相应发送不同的无线编码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带磁铁旋纽由多个设置于带磁铁旋纽轴心外侧的强磁铁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微发电装置由铁芯及通过线圈支架设置于铁芯外侧的线圈构成。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中央处理单元通过旋转带磁铁旋纽时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判断旋转的方向。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中央处理单元通过旋转带磁铁旋纽时产生的感应电流脉冲个数判断旋转的速度和相位。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器中设置有与无线发射单元进行通讯的无线接收单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可旋转自发电的遥控装置,使用旋转控制的遥控器,无需使用电池作为电源,可以直接控制遥控电器的开关、灯具的调光、音响的音量调节或电视节目的选择等,使用范围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发电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旋转自发电的遥控装置,包括遥控器,及与遥控器进行通讯的接收器;所述遥控器包括外壳,及安装于外壳内的带磁铁旋纽1、微发电装置、整流稳压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和无线发射单元;所述带磁铁旋纽1设置于微发电装置外侧;所述微发电装置经整流稳压单元与中央处理单元和无线发射单元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单元通过无线发射单元与接收器进行通讯。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其中,所述带磁铁旋纽1由多个设置于带磁铁旋纽轴心3外侧的强磁铁2构成;所述微发电装置由铁芯4及通过线圈支架6设置于铁芯4外侧的线圈5构成;所述中央处理单元通过旋转带磁铁旋纽1时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判断旋转的方向;所述中央处理单元通过旋转带磁铁旋纽1时产生的感应电流脉冲个数判断旋转的速度和相位;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一致。

其中,所述接收器中设置有与无线发射单元进行通讯的无线接收单元(未图示)。

本实用新型的可旋转自发电的遥控装置,将旋转旋纽时产生的微弱的机械动能转化成电能,然后驱动无线发射单元遥控用电设备或家用电器;当旋转带磁铁旋纽时,由于带磁铁旋纽上的强磁铁与铁芯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穿过铁芯的磁场的极性发生了反转变化,就会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能经过整流稳压单元的整形和稳压后给中央处理单元和无线发射单元供电,发出带编码的无线数据,接收器收到无线数据后进行相应的动作;另外带磁铁旋纽上有多个磁铁,旋纽带磁铁旋转时中央处理单元可以通过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旋转的方向,也可以通过感应电流脉冲的个数来判断旋转的速度和相位,从而相应发送不同的无线编码数据。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