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防触电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1863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电站防触电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电站防触电报警装置,属于喷涂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在变电站检修现场中,经常发生触电伤人的事故,特别是在雨天,雨水加重了触电事故的发生频率,特别是内部装有高压线路的电力设备,由于雨水将电力设备的壳体浸湿,使电力设备变成了一个可导电的导体,具有相当高的危险安全隐患,如果人手触摸被淋湿的电力设备的壳体的话,很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变电站检修现场防触电警示装置(专利号:CN201620118356.X)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这种防触电警示装置需要在凹槽内进入一定量的水之后,才能够将浮力球浮起使得浮力球上的金属板接触并导通导电板,从而使警示灯开始亮起,即当雨量较多,雨水较大时才能够完成提醒。当雨下的小时,凹槽内进入的水量较小时,此时凹槽内由于水量较小无法将浮力球上浮到一定高度,金属板无法接触并导通导电板,警示灯不会亮起,但是电力设备内依然进水并且外壳变成导体,人手触摸是依然会发生触电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变电站防触电报警装置,进水量较小时依然能够触发报警,提示效果好,提高安全程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电站防触电报警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警示灯Ⅰ(21)和警示灯Ⅱ(22);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容置腔体(5),容置腔体(5)内设置有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所述外壳(1)的顶端面上设置有凹槽(3),凹槽(3)内设置有过滤网(4),凹槽(3)内设置有导流管(7),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设置于凹槽(3)下方,导流管(7)穿过凹槽(3)并且端部设置于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内;所述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内壁上贴合有绝缘板(8),上报警装置容纳腔(6)内设置有上部电极Ⅰ(9)和上部电极Ⅱ(10),上部电极Ⅰ(9)和上部电极Ⅱ(10)固定设置于上报警装置容纳腔(6)的内部下端面上并间隔设置;所述容置腔体(5)内还设置有下部报警装置容纳腔(11),下部报警装置容纳腔(11)设置于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的下方;所述下部报警装置容纳腔(11)的下端连接有导水管(12),导水管(12)的两端分别与下部报警装置容纳腔(11)底端面、外壳(1)内部下端面连接,导水管(12)上设置有若干导水孔(13);所述下部报警装置容纳腔(11)内设置有导电板(14),导电板(14)的上端面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导电触点(15),导电板(14)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浮球(16);所述导电板(14)的左上方和右上方分别设置有下部电极Ⅰ(17)和下部电极Ⅱ(18);所述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个上部出水管(19),上部出水管(19)联通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与容置腔体(5);所述下部报警装置容纳腔(11)联通有下部出水管(20),下部出水管(20)联通下部报警装置容纳腔(11)与容置腔体(5);所述外壳(1)联通有外壳出水管(23),外壳出水管(23)的端部延伸至外壳(1)外部。

优化的,上述变电站防触电报警装置,所述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的下端面为坡面,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的下端面与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的上端面呈锐角夹角;所述上部电极Ⅰ(9)和上部电极Ⅱ(10)设置于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下端面的坡面最底端。

优化的,上述变电站防触电报警装置,所述导流管(7)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网(25)。

优化的,上述变电站防触电报警装置,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蓄电池(24),上部电极Ⅰ(9)、上部电极Ⅱ(10)、蓄电池(24)的供电端、警示灯Ⅰ(21)依次串联。

优化的,上述变电站防触电报警装置,所述下部电极Ⅰ(17)、下部电极Ⅱ(18)、蓄电池(24)的供电端、警示灯Ⅰ(21)依次串联。

优化的,上述变电站防触电报警装置,所述下部出水管(20)设置于下部电极Ⅰ(17)、下部电极Ⅱ(18)的上方。

优化的,上述变电站防触电报警装置,所述浮球(16)为中空结构,并且浮球(16)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水薄膜。

优化的,上述变电站防触电报警装置,所述外壳(1)的上表面开设有呈T型的引水槽(26)。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设置了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当导水管(12)将水导入到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内以后,位于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内部底端的上部电极Ⅰ(9)和上部电极Ⅱ(10)通过进入的水导通。由于上部电极Ⅰ(9)和上部电极Ⅱ(10)位于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内部底端,即使进入的水量较少,在水流到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内部底端以后,也能够使得上部电极Ⅰ(9)和上部电极Ⅱ(10)之间导通,进而使得警示灯Ⅰ(21)亮起。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还设置了下部报警装置容纳腔(11),当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内的水加入到上部出水管(19)的高度时,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内的水通过上部出水管(19)流入到容置腔体(5),然后通过导水孔(13)流入到导水管(12),当容置腔体(5)内的水积累至一定高度后,容置腔体(5)内的水进入到下部报警装置容纳腔(11)内,浮球(16)浮起后使得导电板(14)上的导电触点(15)与下部电极Ⅰ(17)、下部电极Ⅱ(18)接触并使得下部电极Ⅰ(17)和下部电极Ⅱ(18)导通,进而使得警示灯Ⅱ(22)亮起。

当流入容置腔体(5)内的水较少时,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内部底端的上部电极Ⅰ(9)和上部电极Ⅱ(10)导通,警示灯Ⅰ(21)亮起提醒操作人员触电报警装置少量进水,电力设备表面水量较少。当容置腔体(5)内的进水量较多时,警示灯Ⅱ(22)亮起,提醒操作人员电力设备表面水量较多并且可能电力设备的表面的水留下后在电力设备周围形成水面,提醒操作人员不要进入到电力设备周围的水面范围内以防止跨步触电。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不仅在水量较少时可以进行提醒操作,而且能够分级提醒操作人员水量的大小,防止操作人员跨步触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变电站防触电报警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警示灯Ⅰ(21)和警示灯Ⅱ(22);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容置腔体(5),容置腔体(5)内设置有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所述外壳(1)的顶端面上设置有凹槽(3),凹槽(3)内设置有过滤网(4),凹槽(3)内设置有导流管(7),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设置于凹槽(3)下方,导流管(7)穿过凹槽(3)并且端部设置于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内;所述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内壁上贴合有绝缘板(8),上报警装置容纳腔(6)内设置有上部电极Ⅰ(9)和上部电极Ⅱ(10),上部电极Ⅰ(9)和上部电极Ⅱ(10)固定设置于上报警装置容纳腔(6)的内部下端面上并间隔设置;所述容置腔体(5)内还设置有下部报警装置容纳腔(11),下部报警装置容纳腔(11)设置于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的下方;所述下部报警装置容纳腔(11)的下端连接有导水管(12),导水管(12)的两端分别与下部报警装置容纳腔(11)底端面、外壳(1)内部下端面连接,导水管(12)上设置有若干导水孔(13);所述下部报警装置容纳腔(11)内设置有导电板(14),导电板(14)的上端面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导电触点(15),导电板(14)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浮球(16);所述导电板(14)的左上方和右上方分别设置有下部电极Ⅰ(17)和下部电极Ⅱ(18);所述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个上部出水管(19),上部出水管(19)联通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与容置腔体(5);所述下部报警装置容纳腔(11)联通有下部出水管(20),下部出水管(20)联通下部报警装置容纳腔(11)与容置腔体(5);所述外壳(1)联通有外壳出水管(23),外壳出水管(23)的端部延伸至外壳(1)外部。

优化的,上述变电站防触电报警装置,所述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的下端面为坡面,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的下端面与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的上端面呈锐角夹角;所述上部电极Ⅰ(9)和上部电极Ⅱ(10)设置于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下端面的坡面最底端。

优化的,上述变电站防触电报警装置,所述导流管(7)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网(25)。

优化的,上述变电站防触电报警装置,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蓄电池(24),上部电极Ⅰ(9)、上部电极Ⅱ(10)、蓄电池(24)的供电端、警示灯Ⅰ(21)依次串联。

优化的,上述变电站防触电报警装置,所述下部电极Ⅰ(17)、下部电极Ⅱ(18)、蓄电池(24)的供电端、警示灯Ⅰ(21)依次串联。

优化的,上述变电站防触电报警装置,所述下部出水管(20)设置于下部电极Ⅰ(17)、下部电极Ⅱ(18)的上方。

优化的,上述变电站防触电报警装置,所述浮球(16)为中空结构,并且浮球(16)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水薄膜。

优化的,上述变电站防触电报警装置,所述外壳(1)的上表面开设有呈T型的引水槽(26)。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设置了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当导水管(12)将水导入到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内以后,位于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内部底端的上部电极Ⅰ(9)和上部电极Ⅱ(10)通过进入的水导通。由于上部电极Ⅰ(9)和上部电极Ⅱ(10)位于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内部底端,即使进入的水量较少,在水流到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内部底端以后,也能够使得上部电极Ⅰ(9)和上部电极Ⅱ(10)之间导通,进而使得警示灯Ⅰ(21)亮起。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还设置了下部报警装置容纳腔(11),当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内的水加入到上部出水管(19)的高度时,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内的水通过上部出水管(19)流入到容置腔体(5),然后通过导水孔(13)流入到导水管(12),当容置腔体(5)内的水积累至一定高度后,容置腔体(5)内的水进入到下部报警装置容纳腔(11)内,浮球(16)浮起后使得导电板(14)上的导电触点(15)与下部电极Ⅰ(17)、下部电极Ⅱ(18)接触并使得下部电极Ⅰ(17)和下部电极Ⅱ(18)导通,进而使得警示灯Ⅱ(22)亮起。

当流入容置腔体(5)内的水较少时,上部报警装置容纳腔(6)内部底端的上部电极Ⅰ(9)和上部电极Ⅱ(10)导通,警示灯Ⅰ(21)亮起提醒操作人员触电报警装置少量进水,电力设备表面水量较少。当容置腔体(5)内的进水量较多时,警示灯Ⅱ(22)亮起,提醒操作人员电力设备表面水量较多并且可能电力设备的表面的水留下后在电力设备周围形成水面,提醒操作人员不要进入到电力设备周围的水面范围内以防止跨步触电。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不仅在水量较少时可以进行提醒操作,而且能够分级提醒操作人员水量的大小,防止操作人员跨步触电。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