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区监控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7245发布日期:2018-06-30 06:06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监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景区监控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大众化和全球化旅游时代已经到来,旅游日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和发展势头最强劲的战略性产业。在我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 日益显现,旅游业已经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目前在旅游旺季时,经常发生游客爆满,此时由于游客的激增,景区的监管力度跟不上,同时由于游客的素质参差不齐,一些游客总是走到景区禁止进入的地方或者景区的危险地带,比如湖边和易坠落的边缘地带,从而发生游客的安全事故,对景区和游客都会造成巨大损失,所以设计一种带警示作用的监控管理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景区监管力度不强及安全警示效果弱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景区监控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景区监控管理系统,包括:监控电路,所述监控电路包括:热释电红外探头、第一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放大器、第五电阻、第二三极管、第六电阻、功放;所述热释电红外探头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热释电红外探头的电源正极连接外接电源,热释电红外探头的电源负极接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外接电源,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还通过第三电阻连接第一放大器的正相端,第一放大器的反相端通过第四电阻接地,第一放大器的反相端与输出端之间还连接第五电阻,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还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六电阻连接直流电源端,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功放的第一端,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功放的第二端,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地之间还连接有第二电阻。

所述监控电路还包括延时电路,所述延时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反相器、第二电容、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反相器的输出端,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电容还通过第七电阻连接直流电源端,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和第七电阻的公共端,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监控电路还包括ACDC电源芯片,所述ACDC电源芯片的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的输入端,ACDC电源芯片的输出端连接第七电阻的第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ACDC电源芯片采用TMF0165芯片。

所述ACDC电源芯片与第七电阻之间还连接有抑制浪涌电路,所述抑制浪涌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九电阻和第二放大器;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ACDC电源芯片的输出端,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九电阻的第一端,第九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一端,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七电阻的第一端,第二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九电阻的两端,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关控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热释电传感器能快速灵敏的检测到人体的靠近,实现实时监测人体是否入侵至禁止进入的区域,监控效率高;通过设计延时电路,防止监控电路在接通瞬间开始工作从而造成误报警,报警正确率高,该监控管理系统电路结构简单,电路工作性能稳定,效果好,工作灵敏,警示明确,能有效防止安全事故,增强了景区的监管力度,保证游客的安全,减少景区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景区监控管理系统的监控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IC1-热释电红外探头,C1-第一电容,T1-第一三极管,R1-第一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A1-第一放大器,R5-第五电阻,T2-第二三极管,R6-第六电阻,BP -功放,R2-第二电阻,T3-第三三极管,U1-反相器,C2-第二电容,R7-第七电阻,R8-第八电阻,ACDC-电源芯片,K1-第一开关,K2-第二开关,R9-第九电阻,A2-第二放大器,VCC-外接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景区监控管理系统,包括:监控电路,所述监控电路包括:热释电红外探头IC1、第一电容C1、第一三极管T1、第一电阻R1、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放大器A1、第五电阻R5、第二三极管T2、第六电阻R6、功放BP;所述热释电红外探头IC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热释电红外探头IC1的电源正极连接外接电源VCC,热释电红外探头IC1的电源负极接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外接电源VCC,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还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第一放大器A1的正相端,第一放大器A1的反相端通过第四电阻R4接地,第一放大器A1的反相端与输出端之间还连接第五电阻R5,所述第一放大器A1的输出端还连接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通过第六电阻R6连接直流电源端,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功放BP的第一端,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功放BP的第二端,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接地;热释电红外探头IC1接收到人体释放的热释红外信号后,由控头内部转换为微弱的电压信号,经第一三极管T1进行一级放大,然后再经过由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一放大器A1组成的同相比例放大电路进行二级放大,经过一级放大和二级放大的电压信号变得足够大后使第二三极管T2导通,功放BP发出蜂鸣声,其中第一电容C1为耦合电容,隔直流通交流,同相比例放大电路输入电压通过同向电阻输入到运放的同相端,输出电压通过反馈电阻反馈到运放的反相端,同相比例放大器具有输入阻抗高的特点,并且能实现电压的等比例增减,本监控电路原理简单,电路元器件少,节约成本,电路工作性能稳定,且功放的蜂鸣声的警示效果显著,能有效提示人们此区域禁止进入,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大了景区的监管力度。

所述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地之间还连接有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为限流电阻,稳定工作点。

所述监控电路还包括延时电路,所述延时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T3、反相器U1、第二电容C2、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所述第三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第三三极管T3的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T3的基极连接反相器U1的输出端,反相器U1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电容C2还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直流电源端,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和第七电阻R7的公共端,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接地;当电源刚刚被接通时,第二电容C2没有被充电,此时反相器U1接收到低电平信号,低电平信号通过反相器U1变成高电平信号,第三三极管T3导通,由于第三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第三三极管T3的发射极接地,所以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电压被拉低,此时第二三极管T2截止不导通,当第二电容C2充电充满时,此时反相器U1接收到高电平信号,高电平信号通过反相器U1变成低电平信号,第三三极管T3截止不导通,此时第二三极管T2的导通与截止只受热释电红外探头IC1的控制,从而达到延时的作用,避免开机时人的感应使功放发出蜂鸣声,造成误触发,提高了监控电路的监控准确性,其中第二电容C2和第八电阻R8的时间常数决定延时时间,第七电阻R7为限流电阻。

所述监控电路还包括ACDC电源芯片,所述ACDC电源芯片的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的输入端,ACDC电源芯片的输出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所述ACDC电源芯片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出,供额定电源较低的三极管、反相器和三极管使用。

所述ACDC电源芯片采用TMF0165芯片;TMF0165芯片是一款高集成度、高性能的PWM+MOSFET二合一的电流型离线式开关电源控制器。适用于充电器、电源适配器等各类小功率的开关电源,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过压、欠压、过温、过载、软启动、短路等完善的保护功能。

所述ACDC电源芯片与第七电阻R7之间还连接有抑制浪涌电路,所述抑制浪涌电路包括: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九电阻R9和第二放大器A2;所述第一开关K1的第一端连接ACDC电源芯片的输出端,第一开关K1的第二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开关K2的第一端,第二开关K2的第二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第二放大器A2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九电阻R9的两端,第二放大器A2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关K1控制连接;通过第二放大器A2对开关K1控制连接,在浪涌来时控制开关K1闭合,保护电路。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