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地灾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6338发布日期:2018-12-07 22:2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视化地灾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视化地灾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山体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灾害日益加剧,居民安全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加强防御、控制泥石流灾害,增强综合减灾抗灾能力是山地减灾工作的重点。目前,对于山地灾害的预警减灾已得到了高度重视,然而,现有对山地灾害的预警方式,由于设计不合理,导致山地环境监测获得的数据不够全面,也没有能够及时对采集的过程进行及时的记录,因而造成预警的效果不佳;此外,现有的方式,其用于采集数据的设备分布较为分散,布设较为不便,且设备易遭破坏。

因此,有必要对山地灾害的预警设计进行改进,以便能更好地发挥其报警的作用,从而为后续预警措施的制作提供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视化地灾报警装置,其具有数据采集方便、全面,数据记录准确、设备集中布设,且可靠性高,很好地实现了山地环境的数据采集,为山地灾害预警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铺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视化地灾报警装置,包括远程终端,与远程终端连接的数据采集端,与数据采集端连接的数据记录仪,以及与远程终端连接的山地环境监测装置和报警器;所述山地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机箱,扣合于机箱顶部的机盖,设置在机箱底部的基座,设置在机盖底部的集雨槽,设置在集雨槽底部的泄流孔,与泄流孔连接的雨量传感器,设置在机箱底部的风速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设置在机箱侧壁的通风口,以及设置在机箱底部且与基座连接的基座连接部;所述雨量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均与数据采集端连接。

具体地说,基座包括与基座连接部连接的支撑杆,贯穿支撑杆的调节杆,设置在调节杆底部的锥形管,以及设置在支撑杆上的调节螺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集分布式的山地环境信号,对山地环境状态分析,主要包括山体的振动幅度、降雨量、风速等指标,研究表明,山体先期的振动幅度、降雨量以及风速是预测山地会否发生灾害的前提条件,而本实用新型则通过合理的设计,很好地实现了对这些数据和指标的采集,然后通过处理和传输,使其能在远程终端以可视化的方式准确知晓山地环境各项指标的实时变化,从而在某些数据超标时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应当及时做出有针对性的预警措施,谨防后续山地灾害所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2)本实用新型在机盖的底部边缘设置集雨槽,充分利用弧形状的结构特点来汇集雨水,如此一来,一方面是无需设置集雨桶,有效降低了设备的投入成本;另一方面,依靠泄流孔的设置,可方便雨量传感器准确地进行数据采集。

(3)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基座,结构牢固可靠,安装方便,很好地确保了整个装置的稳定安装和分布。

(4)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山地环境监测装置,集成度高,方便布设,且安全可靠,在能有效获取各项环节指标数据时,对其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框图。

图2为山地环境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山地环境监测装置中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机箱,2-机盖,3-基座,301-支撑杆,302-调节杆,303-调节螺钉,304-锥形管,4-集雨槽,5-泄流孔,6-雨量传感器,7-风速传感器,8-振动传感器,9-通风口,10-基座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视化地灾报警装置,目的在于实时获取山地环境的各项指标数据,并在某项或某几项数据超标时及时警报,提醒相关人员及时作出有针对性的预警措施,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安全。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远程终端,与远程终端连接的数据采集端,与数据采集端连接的数据记录仪,以及与远程终端连接的山地环境监测装置(可设有多个)和报警器;所述山地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机箱1,扣合于机箱1顶部的机盖2,设置在机箱1底部的基座3,设置在机盖2底部且呈弧形状的集雨槽4,设置在集雨槽4底部的泄流孔5,与泄流孔5连接的雨量传感器6,设置在机箱1底部的风速传感器7和振动传感器8,设置在机箱1侧壁的通风口9,以及设置在机箱1底部且与基座3连接的基座连接部10;所述雨量传感器6、风速传感器7和振动传感器8均与数据采集端连接(可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雨量传感器6、风速传感器7、振动传感器8实时采集相关数据信息,然后传输至数据采集终端进行处理,处理的同时,由数据记录仪进行记录,以便后期查看。数据采集终端处理后,将信息发送至远程终端,实现数据监控。当某项数据或某几项数据超过阈值(预先设置)时,可判断该山地是否存在有诸如崩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风险,此时报警器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作出预警措施。

为了使山地环境监测装置安装可靠,所述的基座3包括与基座连接部10连接的支撑杆301,贯穿支撑杆301的调节杆302,设置在调节杆302底部的锥形管303,以及设置在支撑杆301上的调节螺钉304。通过调节螺钉304调节支撑杆301和调节杆302高度,而且在调节杆302底部设置锥形管303,以便安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利用现有成熟的控制技术和设备,并将其进行了有效的结合,从而为山地环境的监测(尤其是山体崩塌和滑坡、泥石流等)和预警提供了保障。本实用新型具有可视化程度高、数据采集全面、记录及时、提前报警和预警、设备设施安装可靠有保障的特点,为山地灾害预警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铺垫。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的特点和进步。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