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6695发布日期:2019-06-19 02:36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遥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提升,需要更多的娱乐项目满足日益增长的娱乐需求,娱乐项目不再局限于地面娱乐,水上娱乐正悄悄兴起。水上运动作为一项新兴的娱乐项目,正逐渐得到大众的认同,越来越的水上运动产品投入市场。而为了使水上运动多元化,部分水上运动产品与遥控器配合使用,通过遥控器操控水上运动产品的开关或运行轨迹,极大的提高了使用者的体验乐趣。常见的遥控器需要使用电池,需要设置电池仓,并通过仓盖进行覆盖,在运动过程中仓盖如掉落或人为打开,导致电池容易丢失,同时密封性和防水性比较差。也有采用充电遥控器,通过在遥控器上设置充电接口,利用充电线进行充电,然而由于遥控器上需要设置充电接口和裸露的导电接点,密封性差也不是很好,导致防水性较差,且导电接点在水中运动时间长了后导致功能失效。同时,由于在水上运动并非平坦地面稳定,在运动的过程中经常会触碰到遥控器上的按钮,从而出现并非使用者需要的运动轨迹,导致水上运动产品偏离路线甚至翻转或撞击水上船只,造成危险。

因此,亟待需要一种新型遥控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误操作、密封性优良和防水性能佳的遥控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遥控器,包括遥控器本体、设于所述遥控器本体上的按钮和位于所述遥控器本体内的电源模块和电路板,所述按钮包括控制按钮和调速按钮,所述控制按钮在恒受力的条件下处于常闭状态,所述调速按钮在所述控制按钮处于所述常闭状态下才能被操作,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充电电池和连接于所述充电电池的无线充电模块,所述充电电池对所述电路板供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遥控器中利用控制按钮在恒受力的条件下处于常闭状态,只有当控制按钮处于常闭状态下时,调速按钮才能被操作。在操作遥控器时,若未将控制按钮保持常闭状态,则无法操作调速按钮的功能,从而避免对遥控器的误操作。另外,该遥控器电源模块利用无线充电模块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不需要在遥控器上设置充电口,也没有裸露的导电接点,从而提高了遥控器的密封性和防水性能。

较佳地,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调速按钮分别设置于所述遥控器本体相对的两侧。

较佳地,所述遥控器本体包括相连接的手握部和支撑部,所述充电电池和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设于所述支撑部,所述控制按钮和所述调速按钮设于所述手握部。

较佳地,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调速按钮分别设置于所述手握部相对的两侧。

较佳地,所述按钮还包括开关按钮,用以开启和关闭遥控器,所述开关按钮与所述控制按钮位于所述手握部的同一侧。

较佳地,所述调速按钮包括排列设置的第一调速按钮和第二调速按钮。

较佳地,所述手握部具有分别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调速按钮和所述第二调速按钮的两第一凹槽及用于容纳所述控制按钮的第二凹槽,所述遥控器还包括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调速按钮和所述第二调速按钮在所述第一定位件的作用下分别固定于两所述第一凹槽,所述控制按钮在所述第二定位件的作用下固定于所述第二凹槽。

较佳地,所述控制按钮与第二凹槽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提供弹力恒使所述控制按钮处于展开状态。

较佳地,所述手握部呈弧形结构。

较佳地,所述遥控器呈“7”字形结构。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遥控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遥控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遥控器的分解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0遥控器,10遥控器本体,11手握部,111第一凹槽,113第二凹槽,13支撑部,20按钮,21开关按钮,23控制按钮,25调速按钮,251第一调速按钮,253第二调速按钮,30电源模块,31充电电池,33无线充电模块,40电路板,50第一定位件,60第二定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考图1-图2,本申请的遥控器100包括遥控器本体10、按钮20、电源模块30和电路板40,按钮20设在遥控器本体10上,电源模块30和电路板40位于遥控器本体10内,按钮20的一端抵接电路板40,按钮20的另一端凸出遥控器本体10设置。通过按压不同按钮20以开启电路板40相应位置的功能。按钮20包括开关按钮21、控制按钮23和调速按钮25。本实施例中,开关按钮21呈钥匙形状,用以开启和关闭遥控器100。控制按钮23在恒受力的条件下处于常闭状态,也就是说控制按钮23在外力撤销时即不处于常闭状态,而是凸出遥控器本体10而处于展开状态。调速按钮25在控制按钮23处于常闭状态下才能被操作。在操作遥控器100的过程中,如果控制按钮23未保持常闭状态,则无法使用调速按钮25的功能。因此,该遥控器100需在按压控制按钮23的前提下,对调速按钮25进行操作,可避免出现误操作。电源模块30包括充电电池31和连接于充电电池31的无线充电模块33,充电电池31对电路板40供电。无线充电模块33的具体设计是本领域的常用技术,在此不做详细说明。该遥控器100利用无线充电模块33对充电电池31进行充电,不需要在遥控器100上设置充电口,也没有裸露的导电接点,从而提高了遥控器100的密封性和防水性能。

请参考图1-图3,为了提高控制按钮23和调速按钮25的可操作性。将控制按钮23与调速按钮25分别设置于遥控器本体10相对的两侧。也就是说,使用者在手握遥控器100时,既能对遥控器本体10的一侧的控制按钮23进行按压,又能对遥控器本体10相对另一侧的调速按钮25进行操控。于本实施例中,遥控器本体10包括相连接的手握部11和支撑部13。将充电电池31和无线充电模块33设于支撑部13,方便在对遥控器100进行无线充电时,将支撑部13放置在充电底座上,以提高充电的效率。将控制按钮23和调速按钮25设于手握部11,有利于使用者采用手握在手握部11对控制按钮23和调速按钮25进行操作,提高其操作性。进一步,将控制按钮23和调速按钮25分别设置于手握部11相对的两侧。本实施例中,调速按钮25包括第一调速按钮251和第二调速按钮253,且第一调速按钮251和第二调速按钮253排列设置。进一步,开关按钮21与控制按钮23位于手握部11的同一侧,方便使用者对第一调速按钮251和第二调速按钮253的操作。优选的实施例中,手握部11呈弧形结构,提高手握部11的观赏性和操作性。支撑部13与手握部11相连接的一端朝支撑部13的另一端呈宽度逐渐减小设置,有利于无线充电的操作。支撑部13与手握部11相连接呈“7”字形结构,从而该遥控器100呈“7”字形结构,不仅方便在水上运动时使用,也有利于无线充电。

请参考图3,手握部11具有分别用于容纳第一调速按钮251和第二调速按钮253的两第一凹槽111及用于容纳控制按钮23的第二凹槽113,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3抵接电路板40上对应的位置,从而在按压第一调速按钮251、第二调速按钮253和控制按钮23时,带动相对应的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3抵接电路板40上对应的位置,以实现其功能。遥控器100还包括第一定位件50和第二定位件60,第一调速按钮251和第二调速按钮253在第一定位件50的作用下分别固定于两第一凹槽111中,控制按钮23在第二定位件60的作用下固定于第二凹槽113中。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定位件50与遥控器本体10卡合从而将第一调速按钮251和第二调速按钮253分别固定于两第一凹槽111内,第一调速按钮251和第二调速按钮253的一端位于第一凹槽111中,另一端凸出遥控器本体10。同样,第二定位件60与遥控器本体10卡合从而将控制按钮23固定于第二凹槽113,控制按钮23的一端位于第二凹槽113内,另一端凸出遥控器本体10。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控制按钮23、第一调速按钮251和第二调速按钮253均采用霍尔传感器,将控制按钮23、第一调速按钮251和第二调速按钮253与遥控器本体10内的电路板40分离,同时遥控器本体10的内部可采用灌胶的方式进行,以提高其密封性能。进一步,控制按钮23与第二凹槽113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图未示),弹性件提供弹力恒使控制按钮23处于展开状态,也就是外力需要一直保持克服弹性件的弹力才能使控制按钮23保持处于常闭状态。

具体地,结合图1-图3阐述本申请的遥控器100的工作原理:

需要使用遥控器100时,将开关按钮21旋转至开启状态,然后操作者用手握住手握部11,按住控制按钮23,使控制按钮23保持常闭状态,在控制按钮23处于常闭状态的条件下调节第一调速按钮251或第二调速按钮253,对操作对象的速度进行加减,避免直接按压第一调速按钮251或第二调速按钮253就启动对应功能。无需使用遥控器100时,撤销对控制按钮23的压力,此时,第一调速按钮251和第二调速按钮253操作无效。为了节省电量,旋转开关按钮21使其处于关闭状态。需要对遥控器100进行充电时,将支撑部13放置在充电底座上,完成无线充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遥控器100中利用控制按钮23在恒受力的条件下处于常闭状态,只有当控制按钮23处于常闭状态下时,调速按钮25才能被操作,实现对应的功能。在操作遥控器100时,若未将控制按钮23保持常闭状态,则无法操作调速按钮25的功能,从而避免对遥控器100进行误操作。另外,该遥控器100的电源模块30利用无线充电模块33对充电电池31进行充电,不需要在遥控器100上设置充电口,也没有裸露的导电接点,从而提高了遥控器100的密封性和防水性能。因此,该遥控器100可以很好的配合水上运动产品的控制,而不受水上环境的影响。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