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提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4884发布日期:2019-11-15 21:25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息提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信息提示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随着社会事务的繁忙,突发的无意识式遗忘经常困扰着大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对于这一问题,普通的手机备忘录提醒功能和闹钟功能已经无法解决。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信息提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信息提示装置,该装置包括:包括图像采集设备、声音输出设备、距离传感器、信息输入输出设备、供电设备、无线传输电路、存储器、控制器和信号处理电路,其中:

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声音输出设备和信息输入输出设备安装在所述信息提示装置的外壳上;

所述距离传感器、供电设备、无线传输电路、存储器、控制器和信号处理电路安装在所述信息提示装置的内部空间内;

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声音输出设备、距离传感器、信息输入输出设备、无线传输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均与所述供电设备、存储器和控制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无线传输电路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实现。

可选地,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图像信号处理电路和距离信息处理电路,以分别对于图像和距离信息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还包括语音信号识别电路,以对于外界语音进行识别。

可选地,所述信息提示装置还包括信息输入设备,以实现信息的输入。

可选地,所述信息提示装置还包括定位设备,用于对于所述信息提示装置的位置进行确定。

可选地,所述供电设备包括蓄电池和能量储备电池。

可选地,所述供电设备还包括电能切换电路,以对于蓄电池和能量储备电池进行切换。

可选地,所述信息输入设备为以下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键盘、可触摸显示屏、扫描器。

可选地,所述信息提示装置为可携带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能够精确判断出用户身份以及状态信息,进而提供预设信息的提醒,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可携带和定位功能,以实现用户定位以及预设地点预设信息的提示。由上,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人们忘记携带重要物品或忘记进行某项活动等突发的无意识式遗忘问题,能够充分适应和满足人们的需求,进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信息提示装置的外观结构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信息提示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信息提示装置的外观结构图,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信息提示装置的内部结构图,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信息提示装置包括图像采集设备101、声音输出设备102、距离传感器103、信息输入输出设备104、供电设备105、无线传输电路106、存储器107、控制器108和信号处理电路,其中:

所述图像采集设备101、声音输出设备102和信息输入输出设备104安装在所述信息提示装置的外壳上,用于采集目标对象的图像、输出声音、输入或输出图像或其他信息;

所述距离传感器103、供电设备105、无线传输电路106、存储器107、控制器108和信号处理电路安装在所述信息提示装置的内部空间内,其中,所述距离传感器103用于检测目标对象与信息提示装置之间的距离,所述供电设备105用于为所述信息提示装置中的用电组件提供电源,所述无线传输电路106用于收发无线信号,比如接收其他无线终端发出的信息,所述存储器107用于存储信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对于声音、图像和距离信息进行处理,所述控制器108用于对于所述信息提示装置中的组件进行控制和管理。

其中,所述图像采集设备101、声音输出设备102、距离传感器103、信息输入输出设备104、无线传输电路106、信号处理电路均与所述供电设备105、存储器107和控制器108连接,以传输信息。

其中,所述图像采集设备101可为摄像头等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声音输出设备102可为喇叭、扬声器、音频播放器等声音输出设备,所述信息输入输出设备104可为显示屏、液晶显示屏、可触摸显示屏等图像或文字信息输入输出设备。

其中,所述无线传输电路106可基于zigbee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无线信号的传输。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可进一步包括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10和距离信息处理电路111,以分别对于图像和距离信息进行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还可包括语音信号识别电路109,以对于外界语音进行识别。其中,所述语音信号识别电路109可通过声纹识别技术来提高语音信号识别的准确率。

其中,所述供电设备105可包括蓄电池和能量储备电池,所述能量储备电池可以为太阳能、风能等能量储备电池,并且,所述供电设备105还可包括电能切换电路,以对于蓄电池和能量储备电池随时进行切换。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信息提示装置还可包括信息输入设备,以实现信息的输入,比如键盘、可触摸显示屏、扫描器等设备,以使用户输入预设信息,比如“别忘带钥匙”、“请查看是否携带手机”或系统设置信息等信息,当然这些信息也可通过其他无线终端和无线传输电路106存储至存储器107中。进一步地,所述预设信息也可包括提醒信息和待提醒物品列表两部分信息,比如,所述提醒信息可以为“别忘了带”、“请检查”等等,而所述待提醒物品列表可包括需要进行出门检查的钥匙、门卡、手机、文件、书包等物品,这样,用户就可以很方便地通过信息输入设备或其他无线终端经由无线传输电路106对于所述待提醒物品列表进行修改和编辑,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信息输入设备实现为扫描器时,可直接通过扫描器扫描相应的物品来实现所述待提醒物品列表信息的输入。

其中,所述信息提示装置可安装在需要进行信息提示检测的场所,比如,户门上、某一场所的出入口处等等,这样所述信息提示装置就可以根据目标对象的即时状态信息进行相应信息的处理,以达到对于目标对象进行信息提示的目的。接下来就以将所述信息提示装置安装在户门上,对某一用户进行检测及信息提示为例对于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在该示例中,所述信息提示装置的任务是对于用户进行出门前的信息提示,比如出门前提醒用户不要忘记携带钥匙、手机、文件等物品。

上文提及,所述用户预设信息可通过信息输入设备或无线传输电路106接收到并存储在存储器107中。之后,图像采集设备101采集目标对象的图像,并将其发送至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10,以经处理识别用户的当前穿着等特征信息,距离传感器103检测目标对象与信息提示装置之间的距离,也将其发送至距离信息处理电路111,以经处理识别用户的当前位置,所述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10和距离信息处理电路111处理得到的信息均存储至存储器107中,以使控制器108综合来判断用户目前的状态,比如是否外出等等。若经判断确定该用户将要外出,所述控制器108可对于存储器107中存储的用户预设信息进行匹配,并通过信息输入输出设备104进行图像、文字提示或通过声音输出设备102发出语音提示信号,将之前存储的用户预设出门信息发出,以便用户自查物品是否携带齐全。

另外,所述信息提示装置还可借助语音信号识别电路109来识别用户语音,比如,所述信息提示装置在提示用户进行出门物品检查后,用户可对所述信息提示装置说“已核实”等确认话语以对提示信息进行反馈,当然也可通过信息输入输出设备104进行反馈,所述信息提示装置接收到用户反馈的确认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后可由控制器108决定结束本次提醒。

其中,所述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10还可通过图像采集设备101采集的图像识别目标对象的身份,并借助后续控制器108的信息匹配来实现不同目标对象不同预设信息提醒的效果。也就是说,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信息提示装置可实现对于不同的目标对象进行不同预设信息的提示。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信息提示装置还可包括定位设备,用于对于所述信息提示装置的位置进行确定,在该实施例中,所述信息提示装置可设计为便携式装置,供用户随身携带,这样所述信息提示装置还可实现对于用户进行预设地点预设事件的提醒。比如,用户可通过信息输入设备输入在某地点进行某项活动或存在某待办事项的预设信息,比如“在***超市购买***物品”,那么当携带着所述信息提示装置的用户到达该地点附近时,所述信息提示装置就可按照所述预设信息进行相应的提示,比如“记得在***超市购买***物品”等等。这样就能够使用户不必刻意记忆即可达成自己的计划,从而为用户提供极大的使用便利。

上文提及,所述无线传输电路106可基于zigbee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无线信号的传输,由于zigbee具有低功耗、低成本、延时短、网络容量大、通信可靠、网络自组织、自愈能力强等多方面突出优势,且具备了定位系统的基础性能,其在通信协议栈和算法处理后可实现性价比极高的标签定位,定位精度可达3m,局部地区精度1m,完全满足在成本控制前提下对目标的定位需求,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因此,所述定位设备也可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完成定位。当然,所述定位设备也可采用gps定位等其他定位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对其不作具体限定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