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水系统监测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8402发布日期:2019-11-08 23:39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水系统监测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防水系统监测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城市人口密集度不断提高,当火灾发生时如果未得到及时控制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消防水系统是城市安全的基础设施,更是消防部门开展救援抢险工作的基础,然而因为消防水系统中水池水箱无水、管网水压不足、管网阀门关闭等各种原因,会造成火灾发生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不能正常喷水灭火,消火栓给水系统无水可用,而延误灭火最佳时期的火灾案例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消防设施的日常管理、维护和监管的不足。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消防水系统监测器,工程安装较难,安装和维护成本较高,无法实现实时监控预警,存在监测盲区,导致用户不能实时掌握消防水系统设施的工作运行状态,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系统维护处于被动状态,隐患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消防水系统监测终端,它采用全数字处理技术,实现Lora无线模块,TCP/IP有线网络, 4G无线模块,485通信,CAN总线通信五种通信方式并存,可以根据实际安装条件灵活选择使用,兼容性强,稳定可靠。可实时向服务器上传监测数据,实时监测建筑物顶部水箱的水位及消防管网末端压力,显示监测节点的水位、水压及周围环境的温湿度信息,记录并保存报警信息,指示报警部位,有效减少系统成本和系统漏报误报等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消防水系统监测终端,它由设备壳体、显示屏、主控单元、通信单元、声光报警单元、电源单元组成;

所述设备壳体包括箱盒和安装在箱盒前表面的箱盖面板;所述箱盖面板的表面上部安装有显示屏,该箱盖面板的表面上部右端设置有指示灯;所述箱盖面板表面中间设置操作按键;所述箱盖面板背面上部安装有主控单元;所述箱盖面板背面下部右侧安装有通信单元;箱盒内壁上部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接线端子、开关电源;箱盒内壁下部安装有备用电池;

所述备用电池和24V开关电源组成电源单元;主控板为主控单元;通信板为通信单元;指示灯、蜂鸣器组成声光报警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板上设置有消防水检测主控电路;所述消防水检测主控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1,该主控芯片U1左侧的第34-43、100-109脚分别与PAO 端、PA1端、PA2-USART2 TX端、PA4端、PA5端、PA6端、PA7端、PA9-USART1 TX端、PA10-USATR1 RX端、PA11-CAN RX端、PA12-CAN TX端、JTMS端、JTCK 端相接;所述主控芯片U1左侧的48脚与电阻R4串联后与GND端相连;所述主控芯片U1左侧的第136、137脚分别与PB6-IIC SCL端、PB7-IIC SDA端相连;所述主控芯片U1左侧的第69、70脚分别与PB10-USART3 TX端、PB11-USART3 TX 端相连;所述主控芯片U1左侧的第27-29、44、111-116、122-123脚分别与 PC1 KZGZ端、PC2 KZGS端、PC3 485RE端、PC4 485/LORA端、PC10 UART4 TX 端、PC11 UART4 RX端、PC12 UART5 TX端、PDO-LORAK端、PD1-LORAK端、PD2 UART5 RX端、PD6-KEY端、PD7-KEY端;

所述主控芯片U1底部的第16、38、51、61、83、94、107、120、130、143 脚并联后与GND端相连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1底部的第17、52、39、62、72、84、95、108、121、131、144端并联后与VCC3.3端相连;

所述主控芯片U1右侧第21、87-91、125-126脚与PF9-DHT21端、PG2-BEEP 端、PG3 LED端、PG4 LED端、PG5 LED端、PG6 LED端、PG10_KEY端、PG11-KEY 端相连;二极管D1、D2、电容C7并联后与所述主控芯片U1右侧第6脚相连,二极管D1另一端与VCC3.3端相连,二极管D2另一端与电池BT1相连,电容 C7与电池BT1相连,然后与GND端相连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1右侧第23脚与电容C6串联,第24脚与晶体振荡器Y2串联,电容C6与电容C5并联,电容 C5另一端与主控芯片U1第24脚相宫,电阻R2并联在电容C6与电容C5之间;所述主控芯片U1右侧第25脚与RESET端相连,第32脚与VCC3.3端相连,第 31脚与GND端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1右侧第33脚与电阻R1串联,电阻R1与 VCC3.3端相连;电容C3、C4一端并联在第33脚上,电容C3、C4另一端与所述主控芯片U1右侧第30脚并联;

电容C8与电阻R5串联,电阻R5另一端与VCC3.3端相连,电容C8另一端与GND端相连接地,复位开关S1并联在电容C8两端,形成复位分部电路;

5P排针P1的第1-5脚分别与GND端、JTCK端、JTMS端、RESET端、VCC3.3 端相连,形成SWD下载接口分部电路;

XH2.54*4P排针P2的第1-4脚分别与GND端、PA10_UIRX端、PA9 U1TX端、 vcc3.3端相连,形成调试接口分部电路;

3*2排针P3左侧第1、3、5脚分别与PA9 U1TX端、PA9-USART1 TX端、 PA9-U1-233TX端相连,3*2排针P3左侧第2、4、6脚分别与PA10 U1RX端、 PA10-USART1 RX端、PA10-U1-232RX端相连;

芯片U7左侧的第1、2、4、6-8脚分别与电容C39、电容C40、电容C41、电容C42、RS232 TX端、RS232 RX端相连,电容C39、电容C40、芯片U7的第3 脚并联后与VCC3.3端相连,电容C41另一端与芯片U7的第5脚相连,电容C42 另一端与GND端接地,5.08-3P排针P10的第1-3脚分别与RS232 TX端、RS232 RX端、GND端相连,形成232串联分部电路;

三极管Q1的b极端与电阻R51串联,电阻R51另一端与PG2-BEEP端相连,电阻R50并联在电阻R51与PG2-BEEP之间的导线上,电阻R50另一端与VCC3.3 端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端与二极管D12串联,蜂鸣器的第1、2脚并联在二极管D12两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端与vcc3.3端相连,形成蜂鸣器控制分部电路;

芯片U8的第1-2、4脚分虽与PA12-CAN TX端、电容C44、PA11-CAN RX端相连,芯片U8的6、7脚与5.08-20排针P11的第1、2脚相连,电阻R52并联在5.08-20排针P11的第1、2脚上,芯片U8第8脚接地,形成CAN总线分部电路;

5.08-20排针P12的第1、2脚分别与电阻R54串联、GND端相连,5.08-20 排针P11的第1、2脚P13的第1、2脚分别与电阻R55、GND端相连,PL1 KZGZ 端与电阻R55相连,电阻R55另一端与VCC3.3端相连,形成手动、自动挡位检测分部电路;

接口U10的第1-2、4-7脚分别与GND端、VCC5端、PC11 UART4 RX端、PC10 UART4 TX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2基极端与PD0-LORAK端相连,三极管Q2的发射极端与GND端接地,电阻R57与芯片 U10的第6脚并联,电阻R57的另一端与VCC5端相连;三极管Q3的基析与 PD1-LORAK端相连,电阻R58与接口U10的第7脚相连,电阻58的另一端与VCC5 端相连,形成LORA通信分部电路;

开关S3、S4分别与电阻R6、R7串联,电阻R6、R7另一端均与VCC3.3端相连,PD6 KEY端、PD7 KEY端分别并联在电阻R6、R7一端,开关S3、S4另一端分别与GND端相连接地,形返回、确定控制分部电路;

芯片U4第1、2、4脚分别与PA3-USART2 RX端、PC3 485RE端、PA2-USART2 TX端相连,芯片U4第5、8脚接GND端接地,芯片U4第6、7脚分别与电阻R13、电阻R11串联,电阻R12并联在电阻11、R13之间,485-B端头、485-A端头分别与芯片U4第6、7脚相连,形成485通信控制分部电路;

芯片U5第1-4脚与GND端相连接地,芯片U5第5、6脚分别与PB6-IIC SCL 端、PB7-IIC SDA端相连,PB6-IIC SCL端、PB7-IIC SDA端分别电阻R14、电阻R15串联,电容C26并联在芯片U5第7、8脚之间,芯片U5第7、8分别与 VCC端、GND端相连,与电阻R14、电阻R15另一端并联与芯片U5第8脚相连,形成可编程存储器控制分部电路;

AD1I、电阻R20、R21串联后接地,AD2I、电阻R22、R23串联后接地,AD3I、电阻R24、R25串联后接地,AD4I、电阻R26、R27串联后接地,AD5I、电阻R28、 R29串联后接地,AD6I、电阻R30、R31串联后接地,PA4、PA5、PA6、PA7、PA1、 PA0分别与电阻R20、电阻R22、电阻R24、电阻R26、电阻R28、电阻R30并联, XH2.54*8P排针P9的第1-9脚分别与485-A端、485-B端、AD6I端、AD5I端、 AD4I端、AD3I端、AD2I端、AD1I端相连,形成水位、水位传感器电流信号检测电路;

2P排针P14的第1脚分虽与PC4 485/LORA端、电阻R59端相连,电阻R59 另一端分别与VCC3.3端相连,2P排针P14的第2脚与GND端相连接地,形成选择485或LORA通信控制分部电路;

2P排针P21的第1脚与VCC5端相连,2P排针P21的第2脚与4P排针P22 的第4脚相连,U9接口的第1-3脚分别与4P排针P22的第3、2、1脚相连,U9接口的第2-3脚分别与PB11-USART3_RX端、PB10-USART3 TX端相连,形成串口屏控制分部电路;

连接器P6的第1-3脚分别与VCC5端、PF9-DHT21端、GND端相连,VCC端、 PF9-DHT21端分别与电阻R56串联,形成温湿度控制分部电路;

电阻R16、R17、R18、R19分别与发光二极管PG3 LED、PG4 LED、PG5 LED、 PG6 LED串联,XH2.54*5P排针P8的第4、5与发光二极管D7、D8相连,形成指示灯控制分部电路;

XH2.54*5P排针P7的第1-4脚分另与GND端、485-A端、485-B端、VCC24 端相连,形成与通信接口控制分部电路;

芯片U2的第2脚与VCC3.3相连,电容C20、C21并联在U2的第2脚上, U2的第1、3脚与电容C22串联;芯片U3的第1脚与VCC24端相连,芯片U3 的第2脚与电感L1串联,芯片U3的第6与GND端相连,二极管D9并联在芯片 U3的第2脚上,电阻R9、电容C24、电容C25并联在电感L1上,电阻R10、R9 串联,电容C24、电容C25、电阻R10另一端与芯片U2第5脚并联;发光二极管D11一端与GND端相连,发光二极管D11另一端与电阻R8串联,电阻R8另一端与VCC3.3端相连;二极管D10一端与GND端相连,二极管D10另一端与 VCC3.3端相连;5.08-2P排针P5的第1脚与拨动开关S2相连,拨动开关S2另一端与VCC24端相连,5.08-2P排针P5的第2脚与GND端相连,形成电源控制分部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芯片U1为型号是STM32F103ZT6的32位ARM微控制器;芯片U7是型号为max3232串口芯片;芯片U8是型号为TJA1050芯片;接口U10 是型号为AS32-TTL-100模块接口;芯片U4是型号为SP3485芯片;芯片U5是型号为24C512的可编程存储器芯片;接口U9为LCD串口屏接口;U3芯片是型号为LM2596-ADJ芯片;U2芯片是型号为AMS1117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为2.4吋串口液晶显示屏,电阻触摸式。

进一步地,所述备用电池由两节12V 2.2Ah铅蓄电池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板、通信板的控制芯片采用32位微处理器。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灯由6个3mmLED发光二极管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箱盒内顶端两边设置有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箱盖面板表面右端中部设置有钥匙孔。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消防水系统监测终端,它实现一个节点可以同时接6路水位水压/水位传感器,实时监测消火栓系统不利点水压,喷淋系统末端压力,室外消火栓市政管网压力及地下水泵房的水池水位和楼顶的高位水箱的水位;对所接输入端口名称及报警阈值进行自行设置,同时可以检测水泵控制器的手动自动状态;多种通信模式可选,主板通过485总线或LORA无线模块将数据传送给通信板,通信板通过4G 无线模块或TCP/IP有线网络将水位、水压及温湿度数据直接上传到服务器;采用AC 220V电源作为系统主电,两节DC 12V 2.2Ah蓄电池作为系统备用电源,备用电池可持续工作6小时以上;可将建筑物安装位置信息直接上传服务器;可检测设备安装环境的温湿度值,并实时预警,保证设备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电源保护功能,具有监管报警功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中的主控芯片U1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图3的A部放大图;

图3-2是图3的B部放大图;

图3-3是图3的C部放大图

图3-3-1是图3-3的左半部放大图;

图3-3-2是图3-3的右半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中的复位开关S1的电路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中SWD下载接口分部电路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中调试接口分部电路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中P3电路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中232串口分部电路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中蜂鸣器分部电路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中CAN总级分部电路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中的手动、自动档位检测电路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中的LORA通信电路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中的串口屏电路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中选择485或LORA通信电路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中的水位、水压传感器电流信号检测电路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中可编程存储器的电路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中指示灯电路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中的485通信分部电路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中温湿度控制分部电路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控制与通信板接口的分部电路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源部分的分部电路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返回、确定的分部电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显示屏,2.操作按键,3.指示灯,4.钥匙孔,5.主控板,6.通信板,7. 接线端子,8.电源端子,9.开关电源,10.备用电池,1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消防水系统监测终端,它包括设备壳体,该设备壳体包括箱盒和安装在箱盒前表面的箱盖面板;

所述箱盖面板的表面上部安装有显示屏1;所述箱盖面板表面中部设置有操作按键2;箱盖面板的表面上部右端设置有指示灯3;显示屏1、操作按键2 及指示灯3都设置在主控板5电路板上;

所述箱盖面板背面上部左侧安装有主控板5;所述箱盖面板背面下部左侧安装有通信板6;主控板5与通信板6之间采用XH2.54*4P连接线连接,工业级RS485总线通信;

箱盒内壁上部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接线端子7,电源端子8,开关电源9;箱盒内壁下部安装有备用电池10;接线端子7与主控板5之间采用XH2.54*8P 连接线连接,电源端子8、开关电源9及备用电池10之间电源线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5mm2的耐火铜芯电线电缆连接;

所述备用电池10和24V开关电源9组成电源单元;

主控板5为主控单元。

通信板6为通信单元;

指示灯3、蜂鸣器组成声光报警单元。

进一步地,如图3、图3-1、图3-2、图3-3、图3-3-1、图3-3-2所示,所述主控板5上设置有消防水检测主控电路;所述消防水检测主控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1,该主控芯片U1左侧的第34-43、100-109脚分别与PAO端、PA1端、 PA2-USART2 TX端、PA4端、PA5端、PA6端、PA7端、PA9-USART1 TX端、PA10-USATR1 RX端、PA11-CAN RX端、PA12-CAN TX端、JTMS端、JTCK端相接;所述主控芯片U1左侧的48脚与电阻R4串联后与GND端相连;所述主控芯片U1左侧的第 136、137脚分别与PB6-IIC SCL端、PB7-IIC SDA端相连;所述主控芯片U1左侧的第69、70脚分别与PB10-USART3 TX端、PB11-USART3 TX端相连;所述主控芯片U1左侧的第27-29、44、111-116、122-123脚分别与PC1 KZGZ端、PC2 KZGS端、PC3 485RE端、PC4 485/LORA端、PC10 UART4 TX端、PC11 UART4 RX 端、PC12 UART5 TX端、PDO-LORAK端、PD1-LORAK端、PD2 UART5 RX端、PD6- KEY端、PD7-KEY端;

所述主控芯片U1底部的第16、38、51、61、83、94、107、120、130、143 脚并联后与GND端相连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1底部的第17、52、39、62、72、 84、95、108、121、131、144端并联后与VCC3.3端相连;

所述主控芯片U1右侧第21、87-91、125-126脚与PF9-DHT21端、PG2-BEEP 端、PG3 LED端、PG4 LED端、PG5 LED端、PG6 LED端、PG10_KEY端、PG11-KEY 端相连;二极管D1、D2、电容C7并联后与所述主控芯片U1右侧第6脚相连,二极管D1另一端与VCC3.3端相连,二极管D2另一端与电池BT1相连,电容C7与电池BT1相连,然后与GND端相连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1右侧第23脚与电容C6串联,第24脚与晶体振荡器Y2串联,电容C6与电容C5并联,电容 C5另一端与主控芯片U1第24脚相宫,电阻R2并联在电容C6与电容C5之间;所述主控芯片U1右侧第25脚与RESET端相连,第32脚与VCC3.3端相连,第 31脚与GND端接地;所述主控芯片U1右侧第33脚与电阻R1串联,电阻R1与 VCC3.3端相连;电容C3、C4一端并联在第33脚上,电容C3、C4另一端与所述主控芯片U1右侧第30脚并联;

如图4所示,电容C8与电阻R5串联,电阻R5另一端与VCC3.3端相连,电容C8另一端与GND端相连接地,复位开关S1并联在电容C8两端,形成复位分部电路;

如图5所示,5P排针P1的第1-5脚分别与GND端、JTCK端、JTMS端、RESET 端、VCC3.3端相连,形成SWD下载接口分部电路;

如图6所示,XH2.54*4P排针P2的第1-4脚分别与GND端、PA10_UIRX端、 PA9 U1TX端、vcc3.3端相连,形成调试接口分部电路;

如图7所示,3*2排针P3左侧第1、3、5脚分别与PA9 U1TX端、PA9-USART1 TX端、PA9-U1-233TX端相连,3*2排针P3左侧第2、4、6脚分别与PA10 U1RX 端、PA10-USART1 RX端、PA10-U1-232RX端相连;

如图8所示,芯片U7左侧的第1、2、4、6-8脚分别与电容C39、电容C40、电容C41、电容C42、RS232 TX端、RS232 RX端相连,电容C39、电容C40、芯片U7的第3脚并联后与VCC3.3端相连,电容C41另一端与芯片U7的第5脚相连,电容C42另一端与GND端接地,5.08-3P排针P10的第1-3脚分别与RS232 TX端、RS232 RX端、GND端相连,形成232串联分部电路;

如图9所示,三极管Q1的b极端与电阻R51串联,电阻R51另一端与PG2-BEEP端相连,电阻R50并联在电阻R51与PG2-BEEP之间的导线上,电阻 R50另一端与VCC3.3端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端与二极管D12串联,蜂鸣器的第1、2脚并联在二极管D12两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端与vcc3.3端相连,形成蜂鸣器控制分部电路;

如图10所示,芯片U8的第1-2、4脚分虽与PA12-CAN TX端、电容C44、 PA11-CAN RX端相连,芯片U8的6、7脚与5.08-20排针P11的第1、2脚相连,电阻R52并联在5.08-20排针P11的第1、2脚上,芯片U8第8脚接地,形成 CAN总线分部电路;

如图11所示,5.08-20排针P12的第1、2脚分别与电阻R54串联、GND端相连,5.08-20排针P11的第1、2脚P13的第1、2脚分别与电阻R55、GND端相连,PL1 KZGZ端与电阻R55相连,电阻R55另一端与VCC3.3端相连,形成手动、自动挡位检测分部电路;

如图12所示,接口U10的第1-2、4-7脚分别与GND端、VCC5端、PC11 UART4 RX端、PC10 UART4 TX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2基极端与PD0-LORAK端相连,三极管Q2的发射极端与GND端接地,电阻R57与接口U10的第6脚并联,电阻R57的另一端与VCC5端相连;三极管 Q3的基析与PD1-LORAK端相连,电阻R58与芯片U10的第7脚相连,电阻58 的另一端与VCC5端相连,形成LORA通信分部电路;

如图22所示,开关S3、S4分别与电阻R6、R7串联,电阻R6、R7另一端均与VCC3.3端相连,PD6 KEY端、PD7 KEY端分别并联在电阻R6、R7一端,开关S3、S4另一端分别与GND端相连接地,形返回、确定控制分部电路;

如图18所示,芯片U4第1、2、4脚分别与PA3-USART2 RX端、PC3 485RE 端、PA2-USART2 TX端相连,芯片U4第5、8脚接GND端接地,芯片U4第6、7 脚分别与电阻R13、电阻R11串联,电阻R12并联在电阻11、R13之间,485-B 端头、485-A端头分别与芯片U4第6、7脚相连,形成485通信控制分部电路;

如图16所示,芯片U5第1-4脚与GND端相连接地,芯片U5第5、6脚分别与PB6-IIC SCL端、PB7-IIC SDA端相连,PB6-IIC SCL端、PB7-IIC SDA端分别电阻R14、电阻R15串联,电容C26并联在芯片U5第7、8脚之间,芯片 U5第7、8分别与VCC端、GND端相连,与电阻R14、电阻R15另一端并联与芯片U5第8脚相连,形成可编程存储器控制分部电路;

如图15所示,AD1I、电阻R20、R21串联后接地,AD2I、电阻R22、R23串联后接地,AD3I、电阻R24、R25串联后接地,AD4I、电阻R26、R27串联后接地,AD5I、电阻R28、R29串联后接地,AD6I、电阻R30、R31串联后接地,PA4、 PA5、PA6、PA7、PA1、PA0分别与电阻R20、电阻R22、电阻R24、电阻R26、电阻R28、电阻R30并联;XH2.54*8P排针P9的第1-9脚分别与485-A端、485-B 端、AD6I端、AD5I端、AD4I端、AD3I端、AD2I端、AD1I端相连,形成水位、水位传感器电流信号检测电路;

如图14所示,2P排针P14的第1脚分虽与PC4 485/LORA端、电阻R59端相连,电阻R59另一端分别与VCC3.3端相连,2P排针P14的第2脚与GND端相连接地,形成选择485或LORA通信控制分部电路;

如图13所示,2P排针P21的第1脚与VCC5端相连,2P排针P21的第2 脚与4P排针P22的第4脚相连,U9接口的第1-3脚分别与4P排针P22的第3、 2、1脚相连,U9接口的第2-3脚分别与PB11-USART3_RX端、PB10-USART3 TX 端相连,形成串口屏控制分部电路;

如图19所示,连接器P6的第1-3脚分别与VCC5端、PF9-DHT21端、GND 端相连,VCC端、PF9-DHT21端分别与电阻R56串联,形成温湿度控制分部电路;

如图17所示,电阻R16、R17、R18、R19分别与发光二极管PG3 LED、PG4 LED、PG5 LED、PG6 LED串联,XH2.54*5P排针P8的第4、5与发光二极管D7、 D8相连,形成指示灯控制分部电路;

如图20所示,XH2.54*5P排针P7的第1-4脚分另与GND端、485-A端、485-B 端、VCC24端相连,形成与通信接口控制分部电路;

如图21所示,芯片U2的第2脚与VCC3.3相连,电容C20、C21并联在U2 的第2脚上,U2的第1、3脚与电容C22串联;芯片U3的第1脚与VCC24端相连,芯片U3的第2脚与电感L1串联,芯片U3的第6与GND端相连,二极管 D9并联在芯片U3的第2脚上,电阻R9、电容C24、电容C25并联在电感L1上,电阻R10、R9串联,电容C24、电容C25、电阻R10另一端与芯片U2第5脚并联;发光二极管D11一端与GND端相连,发光二极管D11另一端与电阻R8串联,电阻R8另一端与VCC3.3端相连;二极管D10一端与GND端相连,二极管D10 另一端与VCC3.3端相连;5.08-2P排针P5的第1脚与拨动开关S2相连,拨动开关S2另一端与VCC24端相连,5.08-2P排针P5的第2脚与GND端相连,形成电源控制分部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芯片U1为型号是STM32F103ZT6的32位ARM微控制器;芯片U7是型号为max3232串口芯片;芯片U8是型号为TJA1050芯片;接口U10 是型号为AS32-TTL-100模块接口;芯片U4是型号为SP3485芯片;芯片U5是型号为24C512的可编程存储器芯片;U9接口为LCD屏接口;U3芯片是型号为 LM2596-ADJ芯片;U2芯片是型号为AMS1117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1为2.4吋串口液晶显示屏,电阻触摸式。

进一步地,所述备用电池10由两节12V 2.2Ah铅蓄电池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板5、通信板6的控制芯片采用32位微处理器。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灯3由6个3mmLED发光二极管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箱盒内顶端两边设置有安装孔11。

进一步地,所述箱盖面板表面右端中部设置有钥匙孔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防火门监控器由设备壳体、显示屏、主控单元、通信单元、声光报警单元、电源单元组成。

其中:(1)显示屏:2.4吋串口液晶显示屏,电阻触摸式显示内容丰富、直观,操作简便,实时显示水位水压数据,指示灯指示报警状态;。

(2)主控单元:由调压部分、控制部分两部分组成,通过主控板5来实现。主控板5使用的控制芯片采用32位微处理器实现,主控板单元由螺母固定在箱盖面板的表面上部。

(3)通信单元:由调压部分、控制部分及通信部分三部分组成,通过通信板6来实现。通信板6使用的控制芯片采用32位微处理器实现,通信板实现 Lora无线模块,TCP/IP有线网络,4G无线模块,485通信,CAN总线通信多种通信模式可选,通信单元由螺母固定在箱盖面板的表面下部。

(4)声光报警单元:由指示灯模块3和蜂鸣器构成,指示灯由6个3mmLED 发光二极管组成,分别用以指示设备电源状态,程序运行状态,通信状态及水位水压报警状态,当所监测消火栓系统不利点水压、喷淋系统末端压力、室外消火栓市政管网压力及地下水泵房的水池水位和楼顶的高位水箱的水位报警时时蜂鸣器发出鸣响,用以提示用户。

(5)电源单元:采用24V开关电源和和两节12V 2.2Ah铅蓄电池实现设备的供电。开关电源由螺丝固定在壳体内,铅蓄电池由专用铁质卡扣固定在壳体内;开关电源9为整个实用新型系统提供工作电源。

本设计使用两线制、量程0-5m的液位传感器检测地下水泵房的水池水位和楼顶的高位水箱的水位值,该传感器供电电源24V,输出4-20mA电流信号,探头投入式测量方法,安装简单方便,当监测的水位值高于或者低于用户设定的阈值时发出声光报警并将报警信息上传服务器。

本设计使用两线制、量程0-2.5MPa的水压传感器检测消火栓系统不利点水压、喷淋系统末端压力和室外消火栓市政管网压力,该传感器供电电源24V,输出4-20mA电流信号,先进的膜片/充油隔离技术,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当监测的水压值高于或者低于用户设定的阈值时发出声光报警并将报警信息上传服务器。

本实用新型可在液晶显示屏上实时显示所检测的水位水压信息、水泵控制器的手动自动状态及环境的温湿度值,亦可对所接输入端口名称及报警阈值进行自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设计能够实时监测消火栓系统不利点水压,喷淋系统末端压力,室外消火栓市政管网压力及地下水泵房的水池水位和楼顶的高位水箱的水位;对所接输入端口名称及报警阈值进行自行设置,同时可以检测水泵控制器的手动自动状态,并将检测数据直接上传服务器,方便用户实时监视消防水系统运行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