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栅栏隐蔽探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1600发布日期:2020-09-18 19:3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栅栏隐蔽探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周界入侵探测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栅栏隐蔽探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些重要的区域,如机场、军事基地、武器弹药库、监狱、银行金库、博物馆、发电厂、油库、等处,为了防止非法的入侵和各种破坏活动,传统的防范措施是在这些区域的外围周界处设置一些(如铁栅栏、围墙、钢丝篱笆网等)屏障或阻挡物,安排人员加强巡逻。在目前犯罪分子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犯罪手段更加复杂化、智能化的情况下,传统的防范手段己难以适应要害部门、重点单位安全保卫工作的需要。人力防范往往受时间、地域、人员素质和精力等因素的影响,亦难免出现漏洞和失误。因此,安装应用先进的周界探测系统就成为一种必要措施。

目前国际上应用的周界探测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电子围栏、红外对射、振动电缆、泄露电缆、振动光纤等。其中光纤振动入侵探测系统是一种利用光纤振动传感技术探测并指示进入或试图进入防护范围行为的报警系统。系统能够检测入侵信息的区域范围,在实际使用中分为硬件防区或软件防区。硬件防区是指根据实际光纤传感单元的硬件位置进行划分的设防区域;软件防区是指在软件中对不同防范位置进行划分的设防区域。光纤振动入侵探测系统主要由光纤振动传感功能模块、信号处理功能模块、报警控制及显示功能模块组成。光纤振动入侵探测系统由于其无源、抗电子干扰能力强、敏感度高等优势如今广泛应用于周界探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栅栏隐蔽探测系统就属于上述光纤振动入侵探测系统的一种类型。

然而,现有的光纤栅栏隐蔽探测系统,其感应光纤虽然能够感应到入侵行为产生的振动,却无法对该入侵行为发生的位置进行定位,同时作为传感和传输所用的光纤一旦受损或被折断,则后续的入侵探测无法继续,给周界安防探测带来隐患。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光纤栅栏隐蔽探测系统存在的无法对该入侵行为发生的位置进行定位的问题,解决系统会因感应光纤受损导致整个防区设防失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光纤栅栏隐蔽探测系统,包括物理栅栏1,和按直线或曲线依附安装于物理栅栏1上的振动感应光纤24;所述振动感应光纤24通过数个弹簧悬吊机构2与所述物理栅栏1连接;所述弹簧悬吊机构2内设有光学振动传感器31,该光学振动传感器31用于采集振动感应光纤24的振动数据,光学振动传感器31的信号输出端子与通信光纤3连接;所述振动感应光纤24及通信光纤3分别经馈线连接dsp信号处理器4,所述dsp信号处理器4依次连接信号分析模块5、通信模块、系统主机,所述系统主机与各警报器信号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物理栅栏1包括顶部横梁13、加强柱12、密集杆11,相邻两个加强柱12之间的距离为20cm-25cm。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簧悬吊机构2包括底板21、拉力弹簧22、光纤护套23;所述底板21水平焊接于加强柱12接近顶部横梁13的后壁上,所述光纤护套23的上部通过拉力弹簧22与顶部横梁13连接,光纤护套23的下部通过拉力弹簧22与底板21连接;所述振动感应光纤24穿设在光纤护套23内。

由于物理栅栏1多为为刚性防护栏,其整体刚性和稳定性较高,若将振动感应光纤24直接捆扎其上,则难以探测到轻微的振动,使入侵者有机可乘。本实用新型创新的利用弹簧悬吊机构2能够累积和放大物理栅栏1整体的振动,提高了光纤栅栏隐蔽探测系统的探测灵敏度。同时使用者可以通过选用不同规格的拉力弹簧22,用于调整感应光纤24对振动的探测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光纤护套23采用硬质pv套管,其长度为5cm-8cm。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振动传感器31的振动探测端与光纤护套23固定连接。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栅栏隐蔽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光学振动传感器31均具有唯一识别序列号,该唯一识别序列号与预存在系统主机内的各光学振动传感器31的位置信息相关联。

基于该光纤栅栏隐蔽探测系统的探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入侵信号探测,所述振动感应光纤24及光学振动传感器31独立收集振动信号,并分别将其发送给dsp信号处理器4,dsp信号处理器4根据振动信号来源,将振动信号转换为光纤振动数字信息和传感器振动数字信息。

s2:振动信息分析,所述信号分析模块将接收的光纤振动数字信息和传感器振动数字信息与预设阀值进行对比,当光纤振动数字信息和传感器振动数字信息均超过预设阀值时向通信模块发送报警数据包。

s3:传递数据,所述通信模块通过有线或无线通讯方式,将报警数据包发送至系统主机。

s4:触发报警,所述系统主机利用内置管理软件读取报警数据包信息,向各警报器发送报警指令。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s4包括,所述系统主机从报警数据包中获取产生振动的光学振动传感器31的唯一识别序列号,并检索出该光学振动传感器31对应的位置。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产生的光纤栅栏隐蔽探测系统,设置光学振动传感器作为辅助探测单元,即使在探测光纤折损失效后也能够对入侵行为进行探测,确保光纤栅栏隐蔽探测系统的正常运行。

(2)本实用新型产生的光纤栅栏隐蔽探测系统,其增设的光学振动传感器组成点式探测阵列,能够精确定位入侵行为发生地。

(3)本实用新型产生的光纤栅栏隐蔽探测系统,通过信号分析模块对比分析振动感应光纤及光学振动传感器独立收集的振动信号,能够显著降低误报频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弹簧悬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栅栏隐蔽探测系统,其具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物理栅栏1,和按直线或曲线依附安装于物理栅栏1上的振动感应光纤24;所述振动感应光纤24通过数个弹簧悬吊机构2与所述物理栅栏1连接;所述弹簧悬吊机构2内设有光学振动传感器31,该光学振动传感器31用于采集振动感应光纤24的振动数据,光学振动传感器31的信号输出端子与通信光纤3连接;所述振动感应光纤24及通信光纤3分别经馈线连接dsp信号处理器4,所述dsp信号处理器4依次连接信号分析模块5、通信模块、系统主机,所述系统主机与各警报器信号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物理栅栏1包括顶部横梁13、加强柱12、密集杆11,相邻两个加强柱12之间的距离为20cm-25cm。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簧悬吊机构2包括底板21、拉力弹簧22、光纤护套23;所述底板21水平焊接于加强柱12接近顶部横梁13的后壁上,所述光纤护套23的上部通过拉力弹簧22与顶部横梁13连接,光纤护套23的下部通过拉力弹簧22与底板21连接;所述振动感应光纤24穿设在光纤护套23内。

由于物理栅栏1多为为刚性防护栏,其整体刚性和稳定性较高,若将振动感应光纤24直接捆扎其上,则难以探测到轻微的振动,使入侵者有机可乘。本实用新型创新的利用弹簧悬吊机构2能够累积和放大物理栅栏1整体的振动,提高了光纤栅栏隐蔽探测系统的探测灵敏度。同时使用者可以通过选用不同规格的拉力弹簧22,用于调整感应光纤24对振动的探测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光纤护套23采用硬质pv套管,其长度为5cm-8cm。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振动传感器31的振动探测端与光纤护套23固定连接。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栅栏隐蔽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光学振动传感器31均具有唯一识别序列号,该唯一识别序列号与预存在系统主机内的各光学振动传感器31的位置信息相关联。

基于该光纤栅栏隐蔽探测系统的探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入侵信号探测,所述振动感应光纤24及光学振动传感器31独立收集振动信号,并分别将其发送给dsp信号处理器4,dsp信号处理器4根据振动信号来源,将振动信号转换为光纤振动数字信息和传感器振动数字信息。

s2:振动信息分析,所述信号分析模块将接收的光纤振动数字信息和传感器振动数字信息与预设阀值进行对比,当光纤振动数字信息和传感器振动数字信息均超过预设阀值时向通信模块发送报警数据包。

s3:传递数据,所述通信模块通过有线或无线通讯方式,将报警数据包发送至系统主机。

s4:触发报警,所述系统主机利用内置管理软件读取报警数据包信息,向各警报器发送报警指令。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s4包括,所述系统主机从报警数据包中获取产生振动的光学振动传感器31的唯一识别序列号,并检索出该光学振动传感器31对应的位置。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技术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