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交通应急信号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75442发布日期:2021-03-16 22:41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交通应急信号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交通应急信号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交通信号灯就像是一名执法严格、不知疲倦的交通警察,交通路灯一旦没有了交通信号灯,交通就会混乱。人、车的安全就会受到很大的威胁,因此各城市都在主要街道的交叉路口设置了交通信号灯。目前是交通信号灯大都是固定在路口上的,其输电线路埋于地下。在遇到线路停电或故障的情况时,这种交通信号灯就无法工作,为了避免交通堵塞需要使用到应急装置;应急装置采用简易红绿灯的控制方法,但其结构多种多样,用于放置在路口中部。而目前该装置主要缺陷如下:其一,整体结构过矮,不容易引起司机注意,或者前方车辆过高,后方司机无法观察;其二,结构设计单一;因此本实用新型研制了一种智能交通应急信号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经检索,未发现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交通应急信号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设计不合理且相对单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交通应急信号控制装置,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座、底座、立柱及信号灯组件;所述基座上具有一对平行设置的空槽;所述底座下端具有两组分别处在空槽内的行走轮;所述立柱沿竖直方向固定在底座上端面;所述信号灯组件包括固定在立柱上端四周侧壁的红绿信号灯及设置在立柱上方的减速信号灯。

优选的,所述立柱内部具有一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空腔,所述空腔延伸至立柱上端面;所述减速信号灯下端固定有插杆,所述插杆插接配合在空腔内,侧壁上均布设置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插槽,所述插槽内设置有支撑在立柱上端面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一侧端部固定有提手,所述立柱上端面设置有供限位杆放置的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端面侧边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推把。

优选的,所述基座上端面两侧分别设置有指挥区,所述底座与指挥区相对的侧壁处呈内凹状。

优选的,所述空槽靠近基座侧壁的一端两侧分别固定有加强嵌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基座与底座的配合,基座既可用于交警人员站立指挥,还可用于对底座及上方结构进行限位;同时为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固性,红绿信号灯的高度无法设置过高,因此设计了可以调节高度的减速信号灯,便于引起司机注意,且便于后方车辆观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中基座与底座分设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基座,2、空槽,3、加强嵌块,4、指挥区,5、底座,6、行走轮,7、转轴,8、推把,9、立柱,10、红绿信号灯,11、减速信号灯,12、插杆,13、插槽,14、限位杆,15、提手,16、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智能交通应急信号控制装置,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座1、底座5、立柱9及信号灯组件。

基座1上具有一对平行设置的空槽2,空槽2的一侧端部延伸至基座1侧壁处,该侧两端分别嵌套设置有加强嵌块3;一对空槽2两侧的基座1上端面上还设置有指挥区4,便于交警人员站立执法;同时为了便于基座1的搬运,将基座1设置为扁形柱状结构,搬运时将基座1侧壁贴地滚动即可,此时为了保护空槽2端部的结构,因此设计了加强嵌块3。

底座5下端具有两组分别处在空槽2内的行走轮6,底座5下端面距离地面的高度与基座1的高度相等,行走轮6可沿空槽2运动使底座5移动至基座1上方;当行走轮6移动至空槽2内后,整个基座1可对底座5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若仍然出现底座5不稳的情况,可在空腔端部插设限位块对底座5进行限位,而本实施例中将不做具体限定;该底座5与指挥区4相对的侧壁处呈内凹状,便于指挥区4具有足够的空间;且进一步的,底座5上端面侧边还设置有转轴7,转轴7上固定连接有推把8,通过推动推把8可移动底座5,同时推把8可沿着转轴7转动,当不需要推动底座5时,将推把8靠在立柱9上即可。

立柱9沿竖直方向固定在底座5上端面中部,内部具有一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空腔,空腔延伸至立柱9上端面。

信号灯组件包括固定在立柱9上端四周侧壁的红绿信号灯10及设置在立柱9上方的减速信号灯11,减速信号灯11能够实现高度可调节,其下端固定有插杆12,插杆12插接配合在空腔内,侧壁上均布设置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插槽13,插槽13内设置有支撑在立柱9上端面的限位杆14;限位杆14一侧端部固定有提手15,立柱9上端面设置有供限位杆14放置的限位槽16;其中红绿信号灯10用于分别发射红灯、绿灯信号,减速信号灯11用于发射黄灯信号,相对的两个红绿信号灯10单次发射的颜色信号是相同的,当红、绿颜色信号进行切换前5s时,黄色信号发出用于提醒司机,且其高度可调节,便于引起司机注意,且便于司机观察。

使用时,首先将基座1竖立并滚动至指定位置平放,推动推把8将底座5沿着空槽2移动至基座1上方,过程中通过红绿信号灯10及减速信号灯11发射信号用于指挥交通,同时交警人员可在指挥区4进行交通指挥。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交通应急信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座、底座、立柱及信号灯组件;所述基座上具有一对平行设置的空槽;所述底座下端具有两组分别处在空槽内的行走轮;所述立柱沿竖直方向固定在底座上端面;所述信号灯组件包括固定在立柱上端四周侧壁的红绿信号灯及设置在立柱上方的减速信号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应急信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内部具有一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空腔,所述空腔延伸至立柱上端面;所述减速信号灯下端固定有插杆,所述插杆插接配合在空腔内,侧壁上均布设置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插槽,所述插槽内设置有支撑在立柱上端面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一侧端部固定有提手,所述立柱上端面设置有供限位杆放置的限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应急信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端面侧边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推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应急信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端面两侧分别设置有指挥区,所述底座与指挥区相对的侧壁处呈内凹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应急信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槽靠近基座侧壁的一端两侧分别固定有加强嵌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交通应急信号控制装置,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座、底座、立柱及信号灯组件;所述基座上具有一对平行设置的空槽;所述底座下端具有两组分别处在空槽内的行走轮;所述立柱沿竖直方向固定在底座上端面;所述信号灯组件包括固定在立柱上端四周侧壁的红绿信号灯及设置在立柱上方的减速信号灯;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基座与底座的配合,基座既可用于交警人员站立指挥,还可用于对底座及上方结构进行限位;同时为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固性,红绿信号灯的高度无法设置过高,因此设计了可以调节高度的减速信号灯,便于引起司机注意,且便于后方车辆观察。

技术研发人员:朱林;董升;李镇江;周继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工程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7.23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