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6170阅读:991来源:国知局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智能交通领域,涉及一种使用多种信号协同处理、无线传输技术的交通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机动车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于此同时也给交通问题带来了巨大压力。虽然在十字路口都设有红绿灯,这可以解决车流导向问题。但是有的时候十字路口一个方向上车辆十分拥堵,而另一个方向上基本没有车辆。这是因为信号灯的不合理造成交通堵塞。而且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虽然很多地方都设有限速警示牌,但是由于天气季节昼夜光线等因素,限速一直不变的限速牌起不到安全限速作用。而有的司机以为限速是安全速度,却不知道安全速度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在很多的交通事故中,大多数是因为车速过高导致的。所以合理的限速警示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交通信号的智能控制问题,以实现对路段的限速进行显示、并且该显示的限速考虑到了外界环境,更为全面和智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AD采集模块、光耦隔离模块、PLC、交通灯、摄像头、GSM900A发射端、GSM900A接收端、PC机、液晶限速指示牌;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分别连接于AD采集模块,AD采集模块连接PLC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光照传感器连接光耦隔离模块,光耦隔离模块连接PLC的信号输入端;PLC的串口连接GSM900A发射端、GSM900A接收端接收GSM900A发射端的发射信号,GSM900A发射端连接PC机;PC机通过RS485通信方式连接PLC,PLC连接交通灯,在十字路口的上方的两个方向上安装所述摄像头,摄像头在交通灯为红灯亮时对路段的车辆拍摄,所述液晶限速指示牌连接PLC,并由PLC接收PC机输出的限速值,并予以在液晶上显示。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可以对环境参数进行采集,以作为限速输出的参考,另外,对信号传输的结构和方式进行了改进,以使得本发明的传输更能适应交通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感器连接示意图;

图3为串口连接示意图;

图4为PC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AD采集模块、光耦隔离模块、PLC、交通灯、摄像头、GSM900A发射端、GSM900A接收端、PC机、液晶限速指示牌;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分别连接于AD采集模块,AD采集模块连接PLC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光照传感器连接光耦隔离模块,光耦隔离模块连接PLC的信号输入端;PLC的串口连接GSM900A发射端、GSM900A接收端接收GSM900A发射端的发射信号,GSM900A发射端连接PC机;PC机通过RS485通信方式连接PLC,PLC连接交通灯,在十字路口的上方的两个方向上安装所述摄像头,摄像头在交通灯为红灯亮时对路段的车辆拍摄,所述液晶限速指示牌连接PLC,并由PLC接收PC机输出的限速值,并予以在液晶上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一种交通信号控制方法,使用上述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方法如下:数据采集采用PLC的AD采集模块对外界环境进行数字量处理,采集对象为地表的湿度、温度,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反馈的信号为4—20mA的电流信号,AD采集模块将对应的电流信号转化为0-255的具体数值,并输入PLC,光照传感器用于采集光照强度信号以区分白天或黑夜,光照传感器直接反馈的是电压信号,用电压直接来触发光耦,将信号经过光耦隔离模块之后,再将信号传递给PLC;将信号传递给PLC之后,PLC再将数字信号通过GSM900A传递给PC机,用GSM900A组成的局域网络实现多对多的数据传输;PC机接收到传感器信号之后,将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得到当前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处于白天或黑夜,再根据拍摄的交通路况照片判断路上车的数量情况,由当前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白天或黑天、路上车的数量所落入的阈值范围得到该范围对应的速度限定值,通过串口将数据传输给液晶限速指示牌,并由路上车的数量调整交通灯中红灯的启动时间。本实施例中,多传感器协同处理并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利用PC机计算出路面最佳时速,保证机动车能够安全行驶。而且交通灯时长有时不合理,通过labview图像识别技术判断来往车辆的多少,从而设定红绿灯时长。在每条街道上放置3个传感器发射节点,每个节点将信号传输给PC机,PC机经过计算算出平均值,得出这段路上的平均温湿度,再根据传感器反馈的黑白天信号,计算出这段路的警示牌速度。在十字路口的上方在两个方向上放置摄像头,当红灯时对路段的车辆进行拍摄。通过本次红灯停下来车的数量来设定下一次红灯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创造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