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出行需求响应的车辆线路确定方法及其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84885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本最小的新线路作为所述任务i的线路; 当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值时,将从预设的始发站点至所述上车站点Pi再至所述下 车站点%再至预设的终点站点的新线路作为所述任务i的线路。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线路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各条所述有效初始线路的每两个连续未抵达站点之间不能够插入所述上车站点Pi 时,或者当各条所述插入所述上车站点Pi之后所形成的新线路的每两个连续未抵达站点之 间不能够插入所述下车站点%时,获得所述任务i的线路为从预设的始发站点至所述上车 站点P i再至所述下车站点Q i再至预设的终点站点的新线路。
10. 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所述的车辆线路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判断各条 所述插入所述上车站APi之后所形成的新线路的每两个连续未抵达站点之间能否插入所 述下车站点Q i包括: 分别计算各条所述新线路的在接收到任务i时车辆的可用周转时间和在每两个连续 未抵达站点之间插入所述下车站点Qi作业车辆所需要的可用周转时间; 分别判断各个所述车辆所需要的可用周转时间是否小于或等于相应所述车辆的可用 周转时间和任意站点允许消耗的最长可用周转时间之间的最小值; 当所述车辆所需要的可用周转时间小于或等于相应所述车辆的可用周转时间和任意 站点允许消耗的最长可用周转时间之间的最小值时,则能够插入; 当各个所述车辆所需要的可用周转时间大于相应所述车辆的可用周转时间和任意站 点允许消耗的最长可用周转时间之间的最小值时,则不能够插入。
11. 一种基于出行需求响应的车辆线路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任务i的上车站点Pi和下车站点Q i的信息; 上车站点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上车站点Pi是否为预设的始发站点; 初始线路及其未抵达站点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上车站点Pi不是预设的始发站点时, 确定在接收到所述任务i时所有正在运行的初始线路及其未抵达站点的信息; 剩余载客量判断单元,用于分别判断各条所述初始线路中是否存在剩余载客量大于或 等于所述上车站点需求载客量的未抵达站点; 所有有效初始线路获取单元,用于当存在时,获得所有有效初始线路,其中所述有效初 始线路中包含所述剩余载客量大于或等于所述上车站点Pi需求载客量的未抵达站点; 下车站点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下车站点Qi是否为预设的终点站点; 第一插入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下车站点Qi是预设的终点站点时,分别判断各条所述 有效初始线路的每两个连续未抵达站点之间能否插入所述上车站点Pi; 第一新线路获得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插入判断单元判断能够插入时,获得所有插入 所述上车站点Pii后所形成的新线路。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线路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成本计算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新线路获得单元获得所有插入所述上车站点Pii 后所形成的新线路之后,分别计算各条所述插入所述上车站点Pi之后所形成的新线路的成 本; 第一新线路选择单元,用于选择成本最小的新线路作为所述任务i的线路。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线路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成本计算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新线路获得单元获得所有插入所述上车站点Pii 后所形成的新线路之后,分别计算各条所述插入所述上车站点Pi之后所形成的新线路的成 本; 第一成本比较单元,用于将成本最小的新线路的成本与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 第二新线路选择单元,用于当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将所述成本最小的新线路作为 所述任务i的线路; 第三新线路选择单元,用于当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将从预设的始发站点至 所述上车站点Pi再至所述下车站点Q 新线路作为所述任务i的线路。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线路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四新线路选择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插入判断单元判断不能够插入所述上车站点Pi 时,或者当不存在剩余载客量大于或等于所述上车站点Pi的需求载客量的未抵达站点时, 获得所述任务i的线路为从预设的始发站点至所述上车站点P i再至所述下车站点Q i的新 线路。
15. 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一所述的车辆线路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入判 断单元包括: 第一可用周转时间计算单元,用于分别计算各条所述有效初始线路的在接收到任务i 时车辆的可用周转时间和在每两个连续未抵达站点之间插入所述上车站点Pi作业车辆所 需要的可用周转时间; 第一可用周转时间比较单元,用于分别判断各个所述车辆所需要的可用周转时间是否 小于或等于相应所述车辆的可用周转时间和任意站点允许消耗的最长可用周转时间之间 的最小值;用于当所述车辆所需要的可用周转时间小于或等于相应所述车辆的可用周转时 间和任意站点允许消耗的最长可用周转时间之间的最小值时,则能够插入;用于当各个所 述车辆所需要的可用周转时间大于相应所述车辆的可用周转时间和任意站点允许消耗的 最长可用周转时间之间的最小值时,则不能够插入。
16. 根据权利要求11-15任一所述的车辆线路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插入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下车站点判断单元判断所述下车站点Qi不是预设的终 点站点时,分别判断各条所述有效初始线路的每两个连续未抵达站点之间能否插入所述上 车站点Pi; 第二新线路获得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插入判断单元判断能够插入时,获得所有插入 所述上车站点Pii后所形成的新线路; 第三插入判断单元,用于分别判断各条所述插入所述上车站点Pi之后所形成的新线路 的每两个连续未抵达站点之间能否插入所述下车站点Qi; 第三新线路获得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三插入判断单元判断能够插入时,获得所有插入 所述上车站点PJP所述下车站点Q 后所形成的新线路。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线路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成本计算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新线路获得单元获得所有插入所述上车站点Pi* 所述下车站点Qi之后所形成的新线路之后,分别计算各条所述插入所述上车站点P i和所述 下车站点仏之后所形成的新线路的成本; 第五新线路选择单元,用于选择成本最小的新线路作为所述任务i的线路。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线路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四成本计算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新线路获得单元获得所有插入所述上车站点Pi* 所述下车站点Qi之后所形成的新线路之后,分别计算各条所述插入所述上车站点P i和所述 下车站点仏之后所形成的新线路的成本; 第二成本比较单元,用于将成本最小的新线路的成本与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 第六新线路选择单元,用于当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值时,将所述成本最小的新线路作为 所述任务i的线路; 第七新线路选择单元,用于当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值时,将从预设的始发站点至 所述上车站点Pi再至所述下车站点Q 1再至预设的终点站点的新线路作为所述任务i的线 路。
19.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线路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八新线路选择单元,用于当各条所述有效初始线路的每两个连续未抵达站点之间不 能够插入所述上车站点Pi时,或者当各条所述插入所述上车站点P 后所形成的新线路的 每两个连续未抵达站点之间不能够插入所述下车站点%时,获得所述任务i的线路为从预 设的始发站点至所述上车站点P i再至所述下车站点Q i再至预设的终点站点的新线路。
20. 根据权利要求16-19任一所述的车辆线路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插入判 断单元包括: 第二可用周转时间计算单元,用于分别计算各条所述新线路的在接收到任务i时车辆 的可用周转时间和在每两个连续未抵达站点之间插入所述下车站点Qi作业车辆所需要的 可用周转时间; 第二可用周转时间比较单元,用于分别判断各个所述车辆所需要的可用周转时间是否 小于或等于相应所述车辆的可用周转时间和任意站点允许消耗的最长可用周转时间之间 的最小值;当所述车辆所需要的可用周转时间小于或等于相应所述车辆的可用周转时间和 任意站点允许消耗的最长可用周转时间之间的最小值时,则能够插入;当各个所述车辆所 需要的可用周转时间大于相应所述车辆的可用周转时间和任意站点允许消耗的最长可用 周转时间之间的最小值时,则不能够插入。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出行需求响应的车辆线路确定方法及其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任务i的上车站点Pi和下车站点Qi的信息;判断Pi是否为预设的始发站点;当Pi不是时,确定在接收到所述任务i时所有正在运行的初始线路及其未抵达站点的信息;分别判断各条所述初始线路中是否存在剩余载客量大于或等于Pi的需求载客量的未抵达站点;当存在时,获得所有有效初始线路;判断Qi是否为预设的终点站点;当Qi是预设的终点站点时,分别判断各条所述有效初始线路的每两个连续未抵达站点之间能否插入Pi;当能够插入时,获得所有插入Pi之后所形成的新线路,从而能够根据实时请求及时且合理地安排车辆的行驶线路以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
【IPC分类】G08G1-00, G08G1-123
【公开号】CN104809868
【申请号】CN201510250959
【发明人】杨琪, 张强, 刘冬梅, 池剑锋, 许新昆
【申请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5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