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转速光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6930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转速光碟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高转速光碟机,特别是有关一种可改善在其内承载的光碟片因高速旋转时而上浮的高转速光碟机。
(2)背景技术参考图1,图1是习用光碟机的立体分解图。一般光碟机10均具有一托盘11、一框架12、以及一壳体13,其中托盘11是以可移动方式安装于框架12上,用于承载光碟片(未图示);壳体13将托盘11和框架12包覆于其中。另外,在框架12内设置有支撑板、读取头以及数个马达,由于它们与本发明的技术特点不十分相关,在此不多作说明。
随着科技的进步,光碟机的转速也越来越高,以符合使用者的需求,然而,在高转速光碟机内,当光碟片放置于托盘上时,因为光碟片上、下空间间隔的不同、以及其他几何形状的影响,使得光碟片上、下压力分布不均,造成光碟片上浮及倾斜的问题;另外,当马达转轴无法克服此一光碟片上浮的力量时,会造成马达噪音;又高转速引起的流体流动会造成空气噪音;另外,因为光碟片上、下压差过大,会造成光碟片所受弯矩过大,易引起碟片破坏,造成爆片现象。
(3)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高转速光碟机,它可改善在其内承载的光碟片因高速旋转而上浮的现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转速光碟机,它可减低噪音,且可防止在其内的光碟片破裂。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高转速光碟机,用于承载光碟片,且包括一壳体、一框架、一托盘、以及至少一突出部;框架设置于壳体内,托盘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框架上,且在其上承载光碟片;突出部设置在壳体面对托盘的表面上或/及托盘面上,借助突出部改变放置于托盘上的光碟片附近的压力分布,借此改善光碟片在托盘上旋转时的上浮现象。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突出部是形成在壳体面对放置于托盘上的光碟片的表面上。
另外,突出部是与壳体一体成型。
另外,突出部是借助冲压方式在壳体上形成凹陷部而形成。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突出部是借助粘贴或注射成型的方式设置于壳体上。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突出部为长方体,由一第一边、一第二边和一第三边所构成。
另外,突出部的第一边是与放置于托盘上的光碟片的旋转切线方向大致垂直,且第一边的尺寸介于10mm和70mm之间;突出部的第二边是与放置于托盘上的光碟片的旋转切线方向大致平行,且第二边的尺寸介于3mm和20mm之间;第三边的尺寸介于1mm和5mm之间,而第一边、第二边和第三边的附近均形成导圆角。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突出部的剖面为梯形、三角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部分圆形、部分椭圆形、或其他可造成流场改变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高转速光碟机,用于承载光碟片,且包括一壳体、一框架、一托盘、以及至少一变形部;框架设置于壳体内,托盘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框架上,且在其上承载光碟片;变形部设置在壳体面对托盘的表面上或/及托盘面上,借助变形部改变放置于托盘上的光碟片附近的压力分布,借此改善光碟片在托盘上旋转时的上浮现象及降低高转速光碟机运转噪音。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4)


图1是显示习知光碟机的立体分解图;图2a是没有突起物的流场中的压力分布的示意图2b是具有突起物的流场中的压力分布的示意图;图3a是本发明的高转速光碟机的立体分解图;图3b是本发明的高转速光碟机组合后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突出部设置于壳体上的一例子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突出部的示意图;图6a、6b是在本发明的突出部上导圆角的示意图;以及图7、8、9是本发明的突出部的其他变形例的示意图。
(5)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考图2a、2b,图中说明在流场中是否设有突出部而对其压力分布所造成的影响;在图2a中,流场中没有突出部,流场可很平顺的流过,压力也很平均地分布;相对地,在图2b中,流场中设有突出部A,当流过突出部A时,流体将改变方向,同时在迎风面造成高压区,背风面为低压区,因此影响流场中的压力分布,这样可使得放置于此流场中的物体的受力状况改变。
具体说,在习知的高转速光碟机内,当光碟片放置于托盘上时,虽然如上述那样,因为光碟片上、下空间间隔的不同,使得光碟片上、下压力分布不均,但在光碟片上的压力或光碟片下的压力是如图2a所示那样为均一的,这使得光碟片上的压力均小于光碟片下的压力,而造成光碟片上浮及倾斜的问题;为了改善光碟片上浮的现象,需使光碟片上的压力如图2b所示那样为不平均,使得光碟片上的压力不会都小于光碟片下的压力。
本发明的高转速光碟机即基于上述观念来进行设计,参考图3a、3b,高转速光碟机100是用于承载一光碟片220,它包括一壳体110、一框架120、一托盘130、以及至少一突出部140。壳体110用于包覆光碟机100内部的元件,框架120设置于壳体110内,它是作为光碟机100的本体,且在其上放置光碟机100所需的元件;托盘130借助驱动机构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框架120上,且在其上承载光碟片220。
为了改变光碟片220上的压力分布,将数个突出部140设置在壳体110的上盖,亦即,设置在面对光碟片220的表面上,借助设置突出部140可改变在托盘130上承载的光碟片220附近的压力分布,借此改善光碟片220在托盘130上旋转时的上浮现象。同时借助流场改变,压力场随之改变,以使得高转速光碟机的运转噪音降低。
应注意的是突出部140并不一定要形成在壳体110的上盖上,只要其可改变光碟片220附近的压力分布,使光碟片220在托盘130上旋转时不至于上浮即可,例如,突出部140可在壳体110的其他部分形成,或是/同时在框架120上形成突出部140,或是/同时在托盘130面上形成。
另外,突出部140的数目也并不限制,且并不限制需以对称的方式排列;一般来说,将突出部形成在靠近托盘离开壳体的出口附近是较佳地。
另外,由于只要可改变光碟片220附近的压力分布即可,因此在壳体上并不一定是形成突出部,有可能是形成其他形状的变形部,如空穴、凹穴等。
再次参考图3b,突出部140是借助冲压方式在壳体110上形成凹陷部150而形成,此时它是与壳体110一体成型;然而,突出部140的形成方式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注射成型的方式使突出部140与壳体110一体成型,或可如图4所示那样,借助一粘着部160而以粘贴的方式将突出部140a设置于壳体110上。
当突出部140以长方体的方式形成时,它包括一第一边(长边)141、一第二边142和一第三边143;将突出部140的第一边141设定与在托盘130上承载的光碟片220的旋转切线方向(亦即,光碟片220旋转时所带动的空气流动方向)大致垂直,且第一边141的尺寸介于10mm和70mm之间是较佳的;突出部的第二边142则设定与光碟片200的旋转切线方向大致平行,且第二边142的尺寸介于3mm和20mm之间是较佳地;第三边143的尺寸介于1mm和5mm之间是较佳的。
另外,参考图6a、6b,可在第一边141、第二边142和第三边143的附近形成导圆角144。
当然突出部的剖面形状并不限制,其可如图7所示那样,将突出部140b的剖面形成为梯形或其他形状,如三角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部分圆形、部分椭圆形、或其他可造成流场改变的形状,例如,图8所示的L型突出部140c、以及图9所示的不规则形状的突出部140c。
借助本发明的构成,由于在壳体或/及托盘上设置突出部,可改变放置于其内的光碟片附近的压力分布,而可明显改善光碟片上浮的现象。另外,由于可减轻光碟片上浮现象,使光碟片受力减少,借此不仅可减低马达因光碟片上浮而拉扯马达转轴而发生的噪音及流场引致的噪音,同时可减少光碟片因受力过大而发生破裂的状况。
另外,借助在壳体上直接冲压出突出部,可使制造成本较低。
当然,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高转速光碟机,用于承载一光碟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一框架,设置于该壳体内;一托盘,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框架上,且在其上承载该光碟片;以及至少一突出部,设置在该壳体面对该托盘的表面上,通过该突出部改变放置于该托盘上的该光碟片附近的压力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是形成在该壳体面对放置于该托盘上的该光碟片的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是与该壳体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是由在该壳体上冲压形成一凹陷部而形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是注射成型于该壳体上而形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是粘贴设置于该壳体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托盘的表面上设有该突出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为一长方体,由一第一边、一第二边和一第三边所构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的第一边是与在该托盘上承载的该光碟片的旋转切线方向大致垂直,且该第一边的尺寸介于10mm和70mm之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的第二边是与在该托盘上承载的该光碟片的旋转切线方向大致平行,且该第二边的尺寸介于3mm和20mm之间。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边的尺寸介于1mm和5mm之间。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边、该第二边和该第三边的附近形成导圆角。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的剖面为梯形、三角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部分圆形、部分椭圆形、或其他可造成流场改变的形状。
14.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的形状为L型。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的形状为不规则的形状。
16.一种高转速光碟机,用于承载一光碟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一框架,设置于该壳体内;一托盘,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框架上,且在其上承载该光碟片;以及至少一突出部,设置在该托盘的表面上,借助该突出部改变放置于该托盘上的该光碟片附近的压力分布。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在该壳体面对放置于该托盘上的该光碟片的表面上设有该突出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是与该壳体一体成型。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是由在该壳体上冲压形成一凹陷部而形成。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是注射成型于该壳体上而形成。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是粘贴设置于该壳体上。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是为一长方体,由一第一边、一第二边和一第三边所构成。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的第一边是与在该托盘上承载的该光碟片的旋转切线方向大致垂直,且该第一边的尺寸介于10mm和70mm之间。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的第二边是与在该托盘上承载的该光碟片的旋转切线方向大致平行,且该第二边的尺寸介于3mm和20mm之间。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边的尺寸介于1mm和5mm之间。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边、该第二边和该第三边的附近形成导圆角。
2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的剖面为梯形、三角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部分圆形、部分椭圆形、或其他可造成流场改变的形状。
2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的形状为L型。
2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的形状为不规则的形状。
30.一种高转速光碟机,用于承载一光碟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一框架,设置于该框架内;一托盘,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框架上,且在其上承载该光碟片;以及至少一变形部,设置在该壳体面对该托盘的表面上,借助该变形部改变放置于该托盘上的该光碟片附近的压力分布。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变形部是以突出的方式形成在该壳体面对放置于该托盘上的该光碟片的表面上。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变形部是与该壳体一体成型。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变形部是由在该壳体上冲压形成一凹陷部而形成。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变形部是注射成型于该壳体上而形成。
35.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变形部是粘贴设置于该壳体上。
36.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托盘的表面上设有该变形部。
37.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变形部是为一长方体,由一第一边、一第二边和一第三边所构成。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变形部的第一边是与在该托盘上承载的该光碟片的旋转切线方向大致垂直,且该第一边的尺寸介于10mm和70mm之间。
39.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变形部的第二边是与在该托盘上承载的该光碟片的旋转切线方向大致平行,且该第二边的尺寸介于3mm和20mm之间。
40.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边的尺寸介于1mm和5mm之间。
41.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边、该第二边和该第三边的附近形成导圆角。
4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变形部的剖面为梯形、三角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部分圆形、部分椭圆形、或其他可造成流场改变的形状。
4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变形部的形状为L型。
44.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高转速光碟机,其特征在于,该变形部的形状为不规则的形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转速光碟机,它用于承载光碟片,且包括一壳体、一框架、一托盘以及至少一突出部;框架设置于壳体内,托盘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框架上,且在其上承载光碟片;突出部设置在壳体面对放置于托盘上的光碟片的表面上或/及托盘面上,借助突出部改变光碟片附近的压力分布,借此改善光碟片在托盘上旋转时的上浮现象及降低高转速光碟机运转噪音。
文档编号G11B33/12GK1453788SQ0211862
公开日2003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3日
发明者赖君亮, 方昭清 申请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