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片激光视盘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3854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相片激光视盘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片激光视盘制作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无须在硬盘预先编辑ISO内容,就可以实时刻录数字图像数据制作成激光视盘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及计算机图像输入硬件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使用者借助构建多媒体网页来做自我介绍或是网络交易的用途,因此数字图像(如JPG,GIF档等)的制作及编辑软硬件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以往使用者常常使用扫描仪来扫描已经洗出来的相片,转换成数字图像文件并储存于硬盘。由于数字图像文件一般的文件大小约为数百KB到数MB左右(视分辨率而定),大量的数字相片不易使用软盘存取或是透过网络传输。使用者往往等到在硬盘内的数字图像文件累积到一定数量后,再刻录成光盘,以做备份或是送给朋友观看。
随着数字相机及数字录像机的日渐普及,及非易失性存储卡(如CF卡、Smart Media卡等)或是便携盘(thumb driver)的容量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使用者逐渐放弃采用传统相机配合扫描仪的方式,而直接利用非易失性存储卡储存数字相机所拍摄的数字图像文件。然而非易失性存储卡的规格分歧,虽然市面上已经有可读取多种存储卡的卡片阅读机,然而对于一般的计算机使用者,光盘片仍是最普及且便捷的数据储存媒体,尤其是现在的激光视盘机支持VCD 2.0的规格,除了播放一般影片外,仍然可以高分辨率(704×480全彩)播放静态画面。再者,非易失性存储卡的价位仍然非常高昂,因此使用者往往需要删除所拍摄的相片,或是随时将相片转存到硬盘中,以减少在数字相机中所占用的存储容量,然而如果使用者是出外旅游不便携带计算机或是不熟悉计算机刻录操作,往往只能借助删除相片的方式,实为不便。
因此如能有一种便利的方法将非易失性存储卡或是便携盘等储存媒体的数字图像文件刻录成激光视盘(Video CD),则使用者可以方便的使用激光视盘机来观看数字图像文件,而且该数字图像文件更具可移植性(portability),也可方便使用者带到各处利用普及的光驱(CD-ROM drive)或是激光视盘机(Video CD player)播放。再有,如果刻录机能以独立操作(Stand alone)方式,也可无须由计算机控制及由硬盘储存的方式,而且可以直接实时地将非易失性存储卡或是便携盘等储存媒体的数字图像文件刻录成激光视盘,则此刻录机无须占用庞大体积即可达成特定功能,因此极适于不借一般刻录方式的使用者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便捷的相片激光视盘制作方法,无须在硬盘预先编辑ISO内容,即可实时刻录数字图像数据成激光视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捷的相片激光视盘制作装置,不须计算机及硬盘即可独立操作的装置,实时刻录数字图像数据成激光视盘。
为使本发明目的及特征有进一步的了解,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相片激光视盘制作装置的方块图;图2为本发明的相片激光视盘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另一具体实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见图1,为依据本发明的相片激光视盘制作装置,本发明的相片激光视盘制作装置1包含一接口单元10、一刻录单元20、一内存单元30、一控制器单元40、及一使用者操作接口50。该相片激光视盘制作装置1可以利用接口单元10读取一非易失性存储卡(未图标)中的数字图像文件,刻录单元20类似普通的刻录机(CD recorder),但是并不由计算机控制,也非一般的对拷机,而是由本发明的控制器单元40控制,进行实时特定格式的刻录工作,该内存单元30可包含一随机存取内存部份32,用来暂存刻录程序及临时文件;及一非易失性记忆部份34,可储存一特定的刻录程序(详见后面说明)。该控制器单元40可为一微处理器,可以根据存在非易失性记忆部份34的特定刻录程序,而进行特定实时的刻录工作。该使用者操作接口50可为一刻录命令按键,在使用者将非易失性存储卡通过接口单元10连接到相片激光视盘制作装置1后,仅需按下此按键,则可将非易失性存储卡内的数字图像文件刻录成激光视盘,而特定的刻录程序的流程,可参见图2的步骤说明。
参见图2,根据本发明的相片激光视盘制作方法,本发明的相片激光视盘制作装置包含下列流程步骤100读取一存储媒体;步骤102预估待刻录激光视盘的ISO文件参数;步骤104按顺序读取存储媒体中的数字图像文件;步骤106分别将读取的数字图像文件解压缩还原成存储对应格式(bitmap);步骤108将存储对应格式剪裁成符合电视系统的图像大小;步骤110将剪裁后的存储对应格式压缩成MPEG格式;步骤112将产生的MPEG格式文件刻录到ISO文件参数指定的地址;步骤120判断该存储媒体中是否尚有未刻录的数字图像文件 若是,则进行步骤104,若否,则进行下一步骤122;步骤122结束刻录工作,并写入光盘导出(lead out)部份,以制作一具有计算机图像文件的数字激光视盘。
在上述的步骤100中,存储媒体可以为CF卡、Smart Media卡或是便携盘等可携式非易失性存储媒体,也可以为一光盘片。
在上述的步骤102中,由于激光视盘是遵循ISO 9660 MODE 2的文件系统,在其第一轨(first track)是用来储存目录表、静态图片、互动光盘应用、说明文件等数据,而在其余的轨则是储存WEG影片或是音轨。众所周知的刻录软件是需要将带刻录的数据储存于计算机硬盘中,用来决定与此激光视盘的ISO文件参数,如目录表等。在本发明中,由于是实时以单机(即不需要硬盘)的方式刻录,因此可以先猜测图像文件的数目与格式,先建立ISO目录表。例如ISO 9660 MODE 2有固定的静止图像文件格式(详见后述),因此可以根据此数据而预先设定ISO文件参数。
在上述的步骤106中,一般存储媒体,如CF卡、Smart Media卡、MemoryStick(MS)、MultiMedia Card(MMC)、Secure Digital(SD)、xD卡或是便携盘的图像储存格式为压缩的图像文件(如JPG,GIF等),为了要制作成符合ISO 9660 MODE 2的静止图像文件格式,因此先要解压缩成内存对应格式(BMP)。
在上述的步骤108中,由于ISO 9660 MODE 2支持的静止图像文件格式图素为704×480(NTSC),704×576(PAL)。而对于低分辨率模式则为352×240(NTSC),352×288(PAL),其中NTSC为美国RCA公司开发的系统,而PAL为德国德律风根公司开发的系统。因此要将转换成内存对应格式的图像剪裁成ISO 9660 MODE 2可支持的格式。
在上述的步骤110中,将剪裁后的内存对应格式再压缩成MPEG格式,以便于后续刻录工作。
在上述的步骤112中,将产生的MPEG格式文件刻录到I步骤O文件参数指定的地址,由于在步骤102中已经猜测图像文件的数目与格式,因此在此步骤中可以根据此猜测结果,将该图像文件写入光盘中,而且由于写入的数据为非连续的数据流,因此刻录机须有防止高速刻录错误(buffer under run)的功能,并开启此功能。
步骤120则判断该存储媒体中是否还有未刻录的数字图像文件,如果仍有则回至步骤104继续读取及刻录工作。步骤122则结束刻录工作,并写入光盘导出部份,制作一具有计算机图像文件的数字激光视盘。
再者,参见图3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具体实例的流程图,包括下列步骤步骤200读取一存储媒体;步骤202按顺序读取存储媒体中的数字图像文件;步骤204分别将读取的数字图像文件解压缩还原成内存对应格式(bitmap);步骤206将内存对应格式剪裁成符合电视系统的图像大小;步骤208将剪裁后的内存对应格式压缩成MPEG格式;步骤210依据该电视系统的图像大小及存储媒体数字图像文件数量大小预估待刻录激光视盘的ISO文件参数,以预先制作激光视盘目录表;步骤212将产生的MPEG格式文件刻录到ISO文件参数指定的地址;步骤220判断该存储媒体中是否尚有未刻录的数字图像文件?若是,则进行步骤202,若否,则进行下一步骤222。
步骤222结束刻录工作,并写入光盘导出(lead out)部份,制作一具有计算机图像文件的数字激光视盘。
此具体实例的步骤与图2所示者类似,但是是在剪裁后的内存对应格式压缩工作后再进行激光视盘目录表制作,因此可以更精确预估ISO文件参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相片激光视盘制作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可以独立工作而不需要计算机及硬盘等装备,使用者只要将存储卡连接到该相片激光视盘制作装置,再按下一刻录按键,即可实时简易的进行刻录动作,将存储卡中的数字图像数据转录成激光视盘。此独立机台可以置于风景景点或是便利商店,数字相机使用者无须随身携带计算机或是被迫删去图像文件,而随时备份所拍摄的相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因此任何熟悉此项技艺者在本发明的领域内,所实施的变化或修饰皆被涵盖在本案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相片激光视盘制作方法,可以将一存储媒体中的至少一数字图像文件以实时方式刻录在一光盘中,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读取该存储媒体;b.预估该光盘的一ISO文件参数;c.按顺序读取该存储媒体中的数字图像文件;d.分别将读取的数字图像文件解压缩还原成内存对应格式(bitmap);e.将内存对应格式剪裁成符合一电视系统的图像大小;f.将剪裁后的内存对应格式压缩成MPEG格式;g.将产生的MPEG格式文件刻录到ISO文件参数指定的地址;h.判断该存储媒体中是否还有未刻录的数字图像文件?若有,则进行步骤c,若否,则进行下一步骤i;i.结束刻录工作,完成一具有计算机图像文件的数字激光视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片激光视盘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存储媒体为如CompactFlash(CF)、Smart Media(SM)、Memory Stick(MS)、MultiMedia Card(MMC)、Secure Digital(SD)、xD卡或是便携盘的可携式非易失性存储媒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片激光视盘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存储媒体为一光盘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片激光视盘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字图像文件为如POGIF的压缩图形文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片激光视盘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视系统为NTSC系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片激光视盘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存对应格式是剪裁成704×480的图素大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片激光视盘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存对应格式是剪裁成352×240的图素大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片激光视盘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视系统为PAL系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相片激光视盘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存对应格式是剪裁成704×576的图素大小。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相片激光视盘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存对应格式是剪裁成352×288的图素大小。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片激光视盘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估光盘ISO文件参数步骤是由ISO 9660 MODE 2所推导出的最适切事件数目决定。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片激光视盘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刻录工作是在有防止高速刻录错误(buffer under run)的环境下进行。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片激光视盘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估该光盘的一ISO文件参数也可以在将剪裁后的内存对应格式压缩成MPEG格式之后进行。
全文摘要
一种相片激光视盘制作方法,以实时的方式将数字图像文件刻录成激光视盘,此方法预先估计待刻录激光视盘的ISO文件参数,并以这个ISO文件参数决定数字图像文件的刻录地址,因此无须在硬盘预先编辑ISO内容,即可实时刻录数字图像数据成激光视盘。依此激光视盘制作方法可以制作据特定功能的刻录机,方便使用者将存储卡中的数字图像数据转录成激光视盘。
文档编号G11B7/0045GK1505012SQ02153000
公开日2004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9日
发明者邓志伟, 沈志强, 潘世坚, 陈俊雄 申请人: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