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拾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3013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拾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拾取装置。特别是对光盘或者光卡等光媒体、光磁媒体进行信息的记录/重放或者消去的光拾取装置(光头装置)。
背景技术
以具有凹坑形状图形的光盘作高密度、大容量记录媒体的光存储技术,在数字音频盘、录像盘、文件档盘以及数据文件等的应用正在不断地扩大。在该光存储技术下,信息是靠直径微小的光束以高精度和可靠性被记录重放。该记录重放动作仅依赖于该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的主要部分即光头装置的基本功能大体可分为形成衍射界限内的微小光斑的聚光、所述光学系统的聚焦控制及跟踪控制、以及凹坑信号的检测。根据其目的和用途组合各种光学系统和光电变换检测方式即能实现这些功能。特别是,近年来公开有为了使光拾取装置小型化、薄型化而使用综合衍射(hologram)元件的光拾取装置(参考例如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1-68779号公报)。
图10是用以说明特开2001-68779号公报中所公开的现有光拾取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光拾取装置101包括作放射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器105。所述半导体激光器105由支承部件109支承着。所述支承部件109上设置了光检测器106。所述半导体激光器105,在未示的系统控制器的控制下根据信息记录媒体102的种类有选择地放射第一或者第二波长的光束。
图11是设在特开2001-68779号公报中所公开的光拾取装置中的现有光集成元件的示意图。
从半导体激光器105朝着信息记录媒体102放射的光束LA或者LB,由衍射元件107衍射而形成0级光、+1级光、-1级光的三光束。由所述衍射元件107形成的所述三光束,由聚光器103聚集起来,照射到所述信息记录媒体102上,再由所述信息记录媒体102A或者102B反射。来自所述信息记录媒体102A或者102B的反射光由所述聚光器103聚集起来后,入射到综合衍射元件108中。入射到所述综合衍射元件108的光发生衍射,为的是有选择地入射到光检测器106中。所述光检测器106输出对应于受光量的信号,由所述光集成元件104根据需要生成跟踪控制信号等。所述光集成元件104包括能够生成对应于所述信息记录媒体102的种类的跟踪控制信号的所述光检测器106。特开2001-68779号公报中公开了三光束法、相位差法、推挽法这些进行跟踪控制的方法。这些方法中的信号通过按下式计算各个区域的输出信号便能得到。
三光束法(E-F)(式1)相位差法(A+D)-(B+C) (式2)推挽法 (A+B+L)-(C+D+M) (式3)但是,在上述结构下,进行三光束法、相位差法、推挽法的跟踪控制时,必须包括用于三光束法的专用光检测器E、F和用于推挽法的专用光检测器L、M,如图11(b)所示。故整个光检测器的大小变大,这是一个问题。
因上述结构对跟踪控制法中之一即公知的三光束推挽法不适用,故不能进行对如DVD等利用三光束推挽法进行跟踪控制的信息记录媒体的重放、记录及消去,这也是一个问题。
在对不同种类的光盘进行各自不同的跟踪控制的时候,输出端子会增加,这又是一个问题。
因为在上述结构下只能使用来自综合衍射元件的1级衍射光,所以光利用效率不好,这也是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开发出来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使光检测器整体的大小变大的情况下,便能够在同一结构下进行不同种类的跟踪控制的光拾取装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使光检测器整体的大小变大的情况下,便能够在同一结构下进行不同种类的跟踪控制,不增加输出端子数量,光利用效率得以提高的光拾取装置。
本发明的光拾取装置,对三光束法、相位差法、推挽法以及三光束推挽法都适用。包括放射两个或者更多个不同波长的光的放射光源、用以让所述放射光衍射的衍射元件、将来自所述衍射元件的光聚集起来的聚光器、让由所述聚光器聚集后再由信息记录媒体反射的光衍射的综合衍射元件、接收来自所述综合衍射元件的衍射光的多个光检测器、以及计算来自所述多个光检测器的输出的运算器。所述多个光检测器,是进行所述三光束法、所述相位差法以及所述推挽法所需要的至少8个光检测器。所述运算器,包括对为了获得所述三光束推挽法的子信号的端子和为了获得所述三光束法的跟踪信号的端子进行切换的开关。
本发明的另一种光拾取装置对三光束法、相位差法、推挽法以及三光束推挽法都适用。包括放射两个或者更多个不同波长的光的放射光源、用以让所述放射光衍射的衍射元件、将来自所述衍射元件的光聚集起来的聚光器、让由所述聚光器聚集后再由信息记录媒体反射的光衍射的综合衍射元件、以及接收来自所述综合衍射元件的衍射光的多个光检测器。所述多个光检测器,是进行所述三光束法、所述相位差法以及所述推挽法所需要的至少8个光检测器。所述光拾取装置,包括对为了获得所述三光束推挽法的指定信号的第一端子和为了获得三光束法、相位差法以及推挽法中的任一指定信号的第二端子进行切换的开关。所述放射光源,包括放射第一波长的光的第一放射光源、和离开所述第一放射光源而设、放射与所述第一波长不同的第二波长的光的第二放射光源。所述综合衍射元件至少包括两个衍射光栅区域。所述多个光检测器中的至少一个光检测器,被布置在既接收从所述第一放射光源射出的光在所述信息记录媒体反射后再由所述综合衍射元件衍射的衍射光,又接收所述第二放射光源射出的光在所述信息记录媒体反射后再由所述综合衍射元件衍射的衍射光的位置上。
这里,“子信号”意味着根据入射到光检测器的衍射光输出的信号,该衍射光,是由衍射光栅形成的±1级衍射光,由信息记录媒体反射后再由综合衍射元件衍射而得到的衍射光。
在一个合适的实施例中,含有所述至少8个光检测器的受光区域,拥有沿着大致与所述信息记录媒体的轨道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分割线。所述分割线,从所述轨道方向的前方跨越所述受光区域朝着后方延伸,具有把在大致与所述轨道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邻的各个光检测器隔离开的功能。
在一合适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是用以获得所述三光束推挽法的子信号的端子;所述第二端子是用以获得所述三光束法的跟踪信号的端子。
在一合适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光检测器,离开所述放射光源而设,且全部布置在以所述放射光源的位置为基准的一侧。
在一合适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光检测器离开所述放射光源而设,而且,所述多个光检测器中的一部分,被布置在离开所述放射光源且以所述放射光源的位置为基准的一侧;该一部分以外的所述多个光检测器,则被布置在以所述放射光源的位置为基准的另一侧。
在一合适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放射光源和所述第二放射光源,被布置成将二者连接起来的线与所述信息记录媒体的轨道方向大致成直角的样子。
在一合适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放射光源和所述第二放射光源,被布置成将二者连接起来的线与所述信息记录媒体的轨道方向大致平行的样子。
本发明的又一种光拾取装置,对三光束法、相位差法、推挽法以及三光束推挽法都适用。包括进行所述三光束法、所述相位差法以及所述推挽法所需要的至少8个光检测器、传达来自各个光检测器的输出的布线、以及对所述布线中为了获得所述三光束推挽法的指定信号的第一端子、所述布线中为了获得三光束、相位差法及推挽法中之任一个方法的指定信号的第二端子进行切换的开关。
一个实施例中的光拾取装置,包括放射两个或者更多个不同波长的光的放射光源、用以让所述放射光衍射的衍射元件、将来自所述衍射元件的光聚集起来的聚光器、让由所述聚光器聚集后再由信息记录媒体反射的光衍射的综合衍射元件、接收来自所述综合衍射元件的衍射光的多个光检测器、以及计算来自所述多个光检测器的输出的运算器。所述衍射元件,包括让从所述放射光源射出的光衍射而形成三光束的衍射光栅区域。所述运算器,包括根据所述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切换所述光检测器的输出信号的组合并将其输出到指定的输出端子的开关,其中,所述光检测器的输出信号,是接收所述三光束由信息记录媒体反射、再由所述综合衍射元件衍射的衍射光而生成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运算器中包括用来根据所述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切换输出信号的组合并输出到指定的输出端子的开关,其中,所述输出信号,是所述光检测器的输出信号中接收所述三光束中的+1级光、-1级光被所述信息记录媒体反射、再被所述综合衍射元件衍射的衍射光而生成的。
根据本发明,因为在进行不同的跟踪控制之际,能够通过对由所述开关取入的信号进行切换而使用共用的光检测器,故光检测器整体的大小不会增大。而且,能够在同一个结构下进行不同种类的跟踪控制,不增加输出端子数,便能提高光的利用效率。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尽管是使用进行三光束法、相位差法、推挽法的光检测器,但因为具有对为了获得三光束推挽法的子信号的端子和为了获得三光束法的跟踪信号的端子进行切换的开关,故能够实现对三光束法、相位差法、推挽法以及三光束推挽法都适用的光拾取装置。结果是,无需使光检测器整体大小增大。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光拾取装置的构成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光拾取装置内所设的光集成元件的构成的图,图(a)是剖面示意图;图(b)是衍射光栅区域的俯视示意图;图(c)是光检测器的平面布置图。
图3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光集成元件中的运算器的图。
图4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中的光拾取装置内的光集成元件的构成的图,图(a)是剖面示意图;图(b)是衍射光栅区域的俯视示意图;图(c)是光检测器的平面布置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光集成元件中的运算器的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中的光拾取装置内的光集成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光拾取装置的构成的图。图(a)是剖面示意图;图(b)是显示信息记录媒体的轨道和三光束中的0级光的照射光斑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光拾取装置内所设的光集成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显示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中的光拾取装置的构成的图,(a)是剖面示意图;图(b)是表示信息记录媒体的轨道和三光束中0级光的照射光斑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0是显示现有的光拾取装置的构成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显示现有的光拾取装置内的光集成元件的构成的图,图(a)是剖面示意图;图(b)是光检测器的平面布置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考

本发明的实施例。补充说明一下,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第一个实施例)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光拾取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该实施例中的光拾取装置中所设的光集成元件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该实施例中的光集成元件中的运算器的图。
从放射光源105射出的光束LA由衍射元件107分支为0级光、+1级光、-1级光的三光束,由聚光器103聚集起来后,再入射到信息记录媒体102A中。从信息记录媒体102A反射回来的光分别由形成在综合衍射元件108中的衍射光栅区域210衍射,并入射到光检测器206中。光检测器206其平面布置如图2(c)所示。因为要接收由衍射元件107衍射的0级光、+1级光、-1级光的反射光,所以至少需要三个光检测器。
在从放射光源105射出波长与光束LA不同的光束LB的情况下,也是同样分支为三光束,聚集后再入射到信息记录媒体102B中。反射回来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206中的路径大致一样。
光集成元件204中有开关212。该开关212,是用来根据所述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切换输出信号的组合并输出到指定的输出端子的开关,该输出信号,又是光检测器206的输出信号中接收所述+1级光、-1级光被信息记录媒体102反射,再被综合衍射元件108的衍射光栅区域210衍射的衍射光而生成的信号。该实施例中的开关212,是对为了获得三光束推挽法下的指定信号的第一端子和为了获得三光束法、相位差法及推挽法下的任一指定信号的第二端子进行切换的开关。更详细地讲,图3所示的开关212是切换为了获得三光束推挽法的子信号的端子和为了获得三光束法的跟踪信号的端子的开关。
在信息记录媒体102A或者102B各自反射的、两个不同波长的返回光又进一步由综合衍射元件108上的衍射光栅区域210衍射,该实施例中的衍射光栅区域210采用以下所示的构成。
就是说,在该衍射光栅结构下,不管是哪一个波长的光,都是有选择地让三光束中的0级光的反射回来的光在区域衍射后再入射到光检测器中,即在区域H1衍射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3中;让在区域H2衍射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2中;让在区域H3衍射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6中;让在区域H4衍射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7中。同理,三光束中的+1级光的反射回来的光,是让在所述区域H1、H2衍射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1中;让在所述区域H3、H4衍射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5中。同理,三光束中的-1级光的反射回来的光,是让在所述区域H1、H2衍射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4中;让在所述区域H3、H4衍射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8中。
根据这样的结构,使各个区域的输出信号为A=P3、B=P2、C=P6、D=P7、E=P1、F=P5、G=P4、H=P8,让所述开关212有选择地动作,进行从以下式(4)到式(7)所示的运算处理,便能够进行三光束法、相位差法、推挽法以及三光束推挽法的跟踪控制。而且,所述光检测器整体的大小不会增大,且输出端子数也不会增加。
三光束法(E+F)-(G+H)(SW:Lo)(式4)相位差法(A+C)-(B+D) (式5)推挽法(A+B)-(C+D) (式6)三光束推挽法[(A+B)-(C+D)]-k[(E+G)-(F+H)] (式7)k是任意值(SW:Hi)根据该结构,便能通过使为了进行例如傅科法、像散法的聚焦控制的信号FE是FE1=(A+C)、FE2=(B+D)而生成FE=FE1-FE2;还能使用来自所述光检测器的至少一个输出的“和”信号生成RF信号。
补充说明一下,在该实施例中,能够使支承部件109是半导体基板。可以让光检测器和该基板构成为一体。
作为从一个芯片放射两个或者更多个光的放射光源设置了放射光源105。还可以是从两个或者更多个芯片放射光的放射光源。
示出的是放射光源105、光检测器206、衍射元件107以及综合衍射元件108为一体的光集成元件,还可以是非为一体的结构。
(第二个实施例)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中的光拾取装置中所设的光集成元件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该实施例中的光集成元件中的运算器的图。
从放射光源105射出的光束LA由衍射元件107分支为0级光、+1级光、-1级光的三光束,由聚光器103聚集起来后,再入射到信息记录媒体102A中。从信息记录媒体102A反射回来的光分别由形成在综合衍射元件108中的衍射光栅区域210衍射后,入射到光检测器306中。光检测器306其平面布置如图4(c)所示。
在从放射光源105射出波长与光束LA不同的光束LB的情况下,也是同样分支为三光束,聚集后再入射到信息记录媒体102B中。反射回来的光进一步由衍射光栅区域210衍射后,再入射到光检测器306中。
在信息记录媒体102A或者102B各自反射的、两个不同波长的返回光又进一步被综合衍射元件108上的衍射光栅区域210衍射,该实施例中的衍射光栅区域210采用以下所示的构成。
也就是说,在该衍射光栅结构下,所述光检测器306布置在放射光源105的两侧,不管是哪一个波长的光,都是衍射光入射到一侧的光检测器306(图4(c)中的P1~P12)的位置大致相同;而衍射光入射到另一侧的光检测器306(图4(c)中的P13~P24)的位置则是因波长不同而不同。
详细地讲,在该衍射光栅结构下,对光束LA而言,是有选择地让三光束中的0级光的反射回来的光在区域衍射后再入射到光检测器中,即让又在区域H1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4、P5中;让又在区域H1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20、P21中。让又在区域H2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2、P3中;让又在区域H2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22、P23中。让又在区域H3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8、P9中;让又在区域H3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16、P17中。让又在区域H4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10、P11中;让又在区域H4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14、P15中。
三光束中的+1级光的反射回来的光,是让又在所述区域H1、H2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1中;让又在所述区域H1、H2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19中。让又在所述区域H3、H4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7中;让又在所述区域H3、H4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13中。
三光束中的-1级光的反射回来的光,是让又在所述区域H1、H2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6中;让又在所述区域H1、H2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24中。让又在所述区域H3、H4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12中;让又在所述区域H3、H4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18中。
对光束LB而言,是有选择地让三光束中的0级光的反射回来的光在区域衍射后再入射到光检测器中,即让又在区域H1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4、P5中;让又在区域H1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20、P21中。让又在区域H2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2、P3中;让又在区域H2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22、P23中。让又在区域H3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8、P9中;让又在区域H3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22、P23中。让又在区域H4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10、P11中;让又在区域H4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20、P21中。
三光束中的+1级光的反射回来的光,是让又在所述区域H1、H2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1中;让又在所述区域H1、H2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19中。让又在所述区域H3、H4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7中;让又在所述区域H3、H4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19中。
三光束中的-1级光的反射回来的光,是让又在所述区域H1、H2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6中;让又在所述区域H1、H2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24中。让又在所述区域H3、H4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12中;让又在所述区域H3、H4衍射的-1级衍射光入射到光检测器P24中。
根据这样的构成,按下述做法组合来自光检测器306的各个区域的输出信号,便能进行各种跟踪控制。
A=P4+P5+P20+P21 (式8)B=P2+P3+P22+P23 (式9)C=P8+P9+P16+P17 (式10)D=P10+P11+P14+P15(式11)E=P1+P19 (式12)F=P7+P13 (式13)G=P6+P24 (式14)H=P12+P18(式15)FE1=P3+P4+P9+P10+P14+P17+P20+P23 (式16)FE2=P2+P5+P8+P11+P15+P16+P21+P22 (式17)对以上信号进行运算处理,便能生成以下的跟踪控制信号。
三光束法(E+F)-(G+H)(SW:Lo) (式18)相位差法(A+C)-(B+D) (式19)推挽法 (A+B)-(C+D) (式20)三光束推挽法[(A+B)-(C+D)]-k[(E+G)-(F+H)](式21)k是任意值(SW:Hi)根据该实施例,光检测器整体的大小不会变大,且输出端子数也不会增加。
根据该构成,能够生成用以进行例如SSD法下的聚焦控制的信号FE1-FE2;通过使用来自光检测器306的至少一个输出的”和”信号,便能生成RF信号。
补充说明一下,在该实施例中,利用的是由衍射元件107产生的三光束中的±1级光的反射回来的光,又在衍射光栅区域210中衍射而生成的±1级光。还可以仅使用在衍射光栅区域210中再次衍射而生成的+1级光或者-1级光。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不使用来自图4(c)所示的受光区域P13、P18、P19、P24的输出信号,所以可以不形成这些区域。不形成这些区域的模式如图8(c)所示。
在综合衍射元件108的衍射角随波长而变化,故即使能够使例如+1级光聚集到相同的位置,-1级光则聚集到不同的位置。但是,若沿着将放射光源的光射出位置连接起来的延长线方向增加-1级光衍射的那一侧的受光元件的元件数或者使那一方向的元件的长度长一些,便也能有效地利用来自任一波长的光的衍射光。
作为聚焦控制法列举了SSD法。通过改变为了获得FE1及FE2的光检测器输出信号的组合,本发明便能够广泛适用于傅科法、像散法等。
补充说明一下,在该实施例中,能够使支承部件109是半导体基板。可以让光检测器和该基板构成为一体。
作为从一个芯片放射两个或者更多个光的放射光源设置了放射光源105。还可以是从两个或者更多个芯片放射光的放射光源。
示出的是放射光源105、光检测器306、衍射元件107以及综合衍射元件108为一体的光集成元件,也可以是非为一体的结构。
(第三个实施例)图6是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中的光拾取装置中所设的光集成元件的示意图。图7是该实施例中的所述光拾取装置的示意图。
在图6、图7中,将放射光源105布置成将放射光源105中的射出不同波长的光的位置连接起来的线与信息记录媒体102的轨道方向大致垂直的样子。
在该实施例中,因为将放射光源105布置成将放射光源105中的放射出不同波长的光的位置连接起来的线与信息记录媒体102的轨道方向大致垂直的样子,所以两个不同波长的光束LA、LB射在信息记录媒体102上不同的轨道位置而形成光斑421、422,如图7(b)所示。补充说明一下,为便于说明,仅示出在衍射元件107中生成的0级衍射光的光斑。
例如,在信息记录媒体102中,由光束LA造成的光斑照射在将放射光源105中的光束LA的射出位置和聚光器103的中心连接起来的延长线上;由光束LB造成的光斑,则照射在离开该光斑的、与相互的射出位置的间隔和聚光器103的光学倍数相关的位置上。在这种情况下,若将聚光器103的光学倍数设定为指定值,则在利用不同波长的光束对不同的信息记录媒体进行重放/记录/消去之际,就能使各个光斑正确地照射在轨道上。而且,还能通过将光检测器布置在和第一、第二个实施例大致相同的位置上,而使用同一光检测器进行三光束法、相位差法、推挽法以及三光束推挽法的跟踪控制。
(第四个实施例)图8是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中的光拾取装置中所设的光集成元件的示意图。图9是该实施例中的所述光拾取装置的示意图。
在图8、图9中,将放射光源105布置成将放射光源105中的射出不同波长的光的位置连接起来的线与信息记录媒体102的轨道方向大致平行的样子。
在该实施例中,因为将放射光源105布置成将放射光源105中的射出不同波长的光的位置连接起来的线与信息记录媒体102的轨道方向大致平行的样子,所以两个不同波长的光束LA、LB射在信息记录媒体102上大致相同的轨道位置而形成光斑421、422,如图9(b)所示。补充说明一下,为便于说明,仅示出在衍射元件107中生成的0级衍射光的光斑。
一般情况下,光拾取装置101常采用以下结构。即聚光器103的一部分或者所有的部分能够沿着垂直于信息记录媒体102的轨道的方向移动,却不沿着与信息记录媒体102水平的方向移动。若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上述第三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构成,则例如对光束LA而言,能够让所述聚光器103的一部分或者所有的部分以光束LA的放射光源为中心移动;但对所述光束LB而言,则不能使所述聚光器103的一部分或者所有的部分以所述光束LB的放射光源为中心移动,而是所述聚光器103的一部分或者所有的部分以所述光束LA的放射光源为中心移动。
就这样,因为在让所述聚光器103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移动的时候,由所述光束LA引起的输出信号相对所述光束LA的放射光源对称,所以进行跟踪控制的信号中不容易出现偏移。但是,因为所述光束LB的输出信号相对所述光束LB的放射光源不对称,所以进行跟踪控制的信号中容易出现偏移。结果是,在使用了放射两个不同波长的放射光源的光集成元件或者是光拾取装置中,难以进行更正确的跟踪控制。
然而,根据该实施例,因为所述光束LA、LB在所述信息记录媒体102上的光斑射在大致相同的轨道位置上,故当让所述聚光器103的一部分或者所有的部分移动时的所述光束LA、LB的输出信号相对所述光束LA、LB的放射光源对称。正因为如此,而难以在进行跟踪控制的信号中出现偏移。结果是,在使用了放射两个不同波长的放射光源的光集成元件或者是光拾取装置101中,能够进行更正确的跟踪控制。
而且,若将光检测器布置在和第一、第二个实施例大致一样的位置上,便能利用同一光检测器进行三光束法、相位差法、推挽法以及三光束推挽法的跟踪控制。
补充说明一下,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开关212,示出的是切换为了获得三光束推挽法的子信号的端子和为了获得三光束法的跟踪信号的端子的开关。但并不限于此,还可使用共同的光检测器。从不改变光检测器整体的大小的观点来看,也可以是根据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切换光检测器的输出信号的组合并将其输出到指定的输出端子的开关,该光检测器的输出信号,又是接收三光束由信息记录媒体反射,再由所述综合衍射元件衍射而形成的衍射光而生成的。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光拾取装置,在利用放射两个或者更多个不同波长的光的放射光源对不同种类的信息记录媒体进行重放/记录/消去之际,根据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用开关切换光检测器的输出信号的一部分并将其输出到输出端子,故能够使用共用的光检测器,无需改变光检测器整体的大小。在进行种类不同的跟踪控制时,输出端子数也不会增加,而且光的利用效率很高。故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光拾取装置。
-实用性-本发明的光拾取装置,因为它是一种根据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由开关切换光检测器的输出信号的一部分并将其输出到输出端子的结构,故能使用共用的光检测器,且无需改变光检测器整体的大小。从这一点来看,实用性很高。
权利要求
1.一种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三光束法、相位差法、推挽法以及三光束推挽法都适用;包括放射两个或者更多个不同波长的光的放射光源、用以让所述放射光衍射的衍射元件、将来自所述衍射元件的光聚集起来的聚光器、让由所述聚光器聚集后再由信息记录媒体反射的光衍射的综合衍射元件、接收来自所述综合衍射元件的衍射光的多个光检测器、以及计算来自所述多个光检测器的输出的运算器;所述多个光检测器,是进行所述三光束法、所述相位差法以及所述推挽法所需要的至少8个光检测器;所述运算器,包括对为了获得所述三光束推挽法的子信号的端子和为了获得所述三光束法的跟踪信号的端子进行切换的开关。
2.一种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三光束法、相位差法、推挽法以及三光束推挽法适用;包括放射两个或者更多个不同波长的光的放射光源、用以让所述放射光衍射的衍射元件、将来自所述衍射元件的光聚集起来的聚光器、让由所述聚光器聚集后再由信息记录媒体反射的光衍射的综合衍射元件、以及接收来自所述综合衍射元件的衍射光的多个光检测器;所述多个光检测器,是进行所述三光束法、所述相位差法以及所述推挽法所需要的至少8个光检测器;所述光拾取装置,包括对为了获得所述三光束推挽法的指定信号的第一端子和为了获得三光束法、相位差法以及推挽法中的任一指定信号的第二端子进行切换的开关;所述放射光源,包括放射第一波长的光的第一放射光源、和离开所述第一放射光源而设、放射与所述第一波长不同的第二波长的光的第二放射光源;所述综合衍射元件至少包括两个衍射光栅区域;所述多个光检测器中的至少一个光检测器,被布置在既接收从所述第一放射光源射出的光在所述信息记录媒体反射后再由所述综合衍射元件衍射的衍射光,又接收从所述第二放射光源射出的光在所述信息记录媒体反射后再由所述综合衍射元件衍射的衍射光的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含有所述至少8个光检测器的受光区域,拥有沿着大致与所述信息记录媒体的轨道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分割线;所述分割线,从所述轨道方向的前方跨越所述受光区域朝着后方延伸,具有把在大致与所述轨道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邻的各个光检测器隔离开的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是用以获得所述三光束推挽法的子信号的端子;所述第二端子是用以获得所述三光束法的跟踪信号的端子。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检测器,离开所述放射光源而设且全部在以所述放射光源的位置为基准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检测器,离开所述放射光源而设,而且,所述多个光检测器中的一部分被布置在以所述放射光源的位置为基准的一侧;该一部分以外的所述多个光检测器,则被布置在以所述放射光源的位置为基准的另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射光源和所述第二放射光源,被布置成将二者连接起来的线与所述信息记录媒体的轨道方向大致成直角的样子。
8.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射光源和所述第二放射光源,被布置成将二者连接起来的线与所述信息记录媒体的轨道方向大致平行的样子。
9.一种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三光束法、相位差法、推挽法以及三光束推挽法都适用;包括进行所述三光束法、所述相位差法以及所述推挽法所需要的至少8个光检测器,传达来自各个光检测器的输出的布线,以及对所述布线中为了获得所述三光束推挽法的指定信号的第一端子和所述布线中为了获得三光束、相位差法及推挽法中的任一方法的指定信号的第二端子进行切换的开关。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拾取装置。其包括放射两个或者更多个不同波长的光的放射光源(105)、衍射元件(107)、聚光器(103)、综合衍射元件(108)、多个光检测器(206)、计算来自多个光检测器(206)的输出的运算器。对三光束法、相位差法、推挽法以及三光束推挽法都适用。多个光检测器(206)是进行三光束法、相位差法以及推挽法所需要的至少8个光检测器(P1~P8)。运算器包括对为了获得三光束推挽法的子信号的端子和为了获得三光束法的跟踪信号的端子进行切换的开关(212)。
文档编号G11B7/135GK1682290SQ03821399
公开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10日
发明者滨口真一, 西本雅彦, 中森达哉, 河内泰之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