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磁记录/读取装置的导柱底座组件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61143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磁记录/读取装置的导柱底座组件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记录/读取装置,尤其涉及用于磁记录/读取装置的导柱底座组件驱动装置,其加载/卸载导柱底座组件。
背景技术


图1是部分地示出便携式摄像录音一体机的移动走带机构的分解透视图,其中所述便携式摄像录音一体机作为传统磁记录/读取装置的一个例子。参考图1,磁头鼓底座2安装在主走带机构1上。磁头鼓(未示出)可旋转地设置在磁头鼓底座2处。磁头鼓与从盒式磁带上取出并且用于记录/读取信息的磁带接触。在主走带机构1上,设有一对可移动的导柱底座组件3和4,用于取出磁带、然后使磁带紧密接触到磁头鼓。换言之,导柱底座组件3和4沿设在磁头鼓底座2处的导轨2a被加载/卸载。导柱底座组件3和4可以形成为各种形式。
便携式摄像录音一体机进一步包括用于加载/卸载导柱底座组件3和4的驱动装置。用于设在主走带机构1处的驱动电动机5的动力通过所期望的路径传递到在主走带机构1上的主齿轮6。如图2所示,与主齿轮6啮合的中继齿轮7将动力传递到第一加载齿轮8,然后传递到第二加载齿轮9。第一加载齿轮8和第二加载齿轮9彼此啮合。连接件10,11分别连接到第一和第二加载齿轮8和9,并且适于加载/卸载由其末端支撑的每个导柱底座组件3和4,同时与加载齿轮8和9一起旋转。
然而,在具有上述结构的传统导柱底座组件驱动装置中,存在有这样的问题由于主齿轮6、中继齿轮7以及加载齿轮8和9分别设置在所期望的位置处,然后彼此互锁,因此驱动装置占用较大的空间,并且具有复杂的结构。尤其是有这样的问题部件的数量大,因此制造成本高,组装步骤的数量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磁记录/读取装置的导柱底座组件驱动装置,其部件的数量减少,并且结构得到改进。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以上目标,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加载/卸载一对导柱底座组件的驱动装置,所述一对导柱底座组件在沿着形成在主走带机构上的导轨往复运动时移动磁带使磁带与磁头鼓接触,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连接件,它们的一个末端与每个导柱底座组件连接。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和第二加载齿轮,它们连接到第一和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并且彼此互锁,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主齿轮,通过接收从安装在主走带机构上的驱动电动机来的动力旋转所述主齿轮,并且在其旋转时所述主齿轮有选择地与第一加载齿轮啮合。当其旋转时,主齿轮与加载齿轮中的一个齿轮在所期望的旋转区域中互锁,以便传递用于加载/卸载导柱底座组件的动力。
在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的实现中,第一加载导柱底座组件包括与第二加载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部分和相对第一齿轮部分而被分梯级的第二齿轮部分,以便与主齿轮啮合。此外,第二齿轮部分形成在比第一齿轮部分低的位置处,并且直径大于第一齿轮部分的直径。第二齿轮部分还具有仅形成在第一加载齿轮外表面的所期望区域处的齿轮齿,以便仅在所期望的区域中与主齿轮啮合。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形成在第二齿轮部分的两端处的大齿轮槽,以便被设置为根据主齿轮的旋转方向与主齿轮啮合,齿轮槽相对较深。此外,所述主齿轮具有对应大齿轮槽的一对大齿轮齿,并且所述大齿轮齿与其他齿轮齿形成的相比较大。所述主齿轮的所述大齿轮齿对形成在低于其他齿轮齿的位置处,其中所述其他齿轮齿形成在主齿轮的外圆周处。
另外,所述主齿轮形成在齿轮齿的外圆周处,在那里它接收从驱动电动机来的动力。位于所期望区域处的一部分齿轮齿通过相对较大的一对齿轮齿与第二齿轮部分啮合或分离开。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主齿轮,其包括形成在外圆周处用来接收动力的主齿轮部分;连接齿轮部分,其形成在所期望的区域处,以便与第二齿轮部分在低于主齿轮部分的位置处啮合;以及一对大齿轮齿,其形成在连接齿轮部分的两端部,以便对应每个大齿轮槽,所述一对大齿轮齿大于所述连接齿轮部分。主齿轮进一步包括以弧的形式在低于主齿轮部分的位置处突出的滑动翼,所述滑动翼可滑动地与第二齿轮部分的外圆周接触。
附图简述参考附图,通过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以上目的和其他优点将变得更明显,其中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传统磁记录/读取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示出图1主要部分的示意性俯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用于磁记录/读取装置的导柱底座组件驱动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图4是示出图3的一部分的透视图;以及图5-7是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导柱底座组件驱动装置的操作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
参考图3和4,示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用于磁记录/读取装置的导柱底座组件驱动装置。导柱底座组件驱动装置加载/卸载第一和第二导柱底座组件31、33,当所述导柱底座组件31、33沿安装在主走带机构20上的导轨21、22移动时,使磁带接触磁头鼓(未示出)。
导主底座组件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连接件35和37,它们分别连接至第一和第二导主底座组件31和35;一对第一和第二加载齿轮40和50,它们连接到第一和第二连接件35和37;以及主齿轮60,其可旋转地安装在主走带机构20上,以便有选择地与第一加载齿轮40啮合。
第一和第二加载齿轮40和50可旋转地设置在导轨板23上,其中在导轨板23中形成有导轨21和22。第一和第二加载齿轮40和50彼此啮合。
第一连接件35的一端固定到第一加载齿轮40上,另一端可旋转地连接至第一导主底座组件31。此外,第一连接件35的中心部分具有接合部分35a。当第一加载齿轮40旋转时,第一连接件35随着在中心的接合部分35a折叠或展开。由此移动导主底座组件31。
第二连接件37的一端固定到第二加载齿轮50上,另一端可旋转地连接至第二导主底座组件33。此外,第二连接件37的中心部分处也具有接合部分37a。
第一加载齿轮40设有与第二加载齿轮50啮合的第一齿轮部分41和与主齿轮60有选择地啮合的第二齿轮部分43。第一和第二齿轮部分41和43分别具有分梯级的不同高度。第一齿轮部分41所在的位置高于第二齿轮部分43。并且,第一齿轮部分41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部分43的直径。
齿轮齿43a沿圆周的方向形成在第二齿轮部分43上的所期望区域处,这样第二齿轮部分43仅与主齿轮60上的所期望区域啮合。在齿轮齿43a的两侧处形成有齿轮凹陷43b,其将与相对较深和较大的主齿轮60啮合。
主齿轮60可旋转地安装在主走带机构20上,以便有选择地将动力传递到第一加载齿轮40。主齿轮60通过多个动力传递齿轮26和27接收从驱动电动机25来的动力,其中驱动电动机25安装在主走带机构20上,而多个动力传递齿轮26和27旋转所述主齿轮60。此外,凸轮凹槽61形成在主齿轮60中,以便与滑动件(未示出)互锁。滑动件与回放臂(review arm)单元和磁带盘制动器(未示出)互锁,并且在主走带机构上左右往复运动。另外,导销63突出在主齿轮60之上,使主齿轮60与安装在主走带机构20上的次走带机构(未示出)互锁。结果,次走带机构向着磁头鼓加载/卸载,同时支撑盒式磁带。
在加载操作时,主齿轮60沿A方向旋转,而在卸载操作时,主齿轮60沿“B”方向旋转。主齿轮设有啮合动力齿轮27的主齿轮部分65以及一对大齿轮齿66,所述一对大齿轮齿66大于主齿轮部分65并且所在的位置低于主齿轮部分65。主齿轮还设有连接齿轮部分67,其所在的位置低于主齿轮部分65并且在大齿轮齿66之间;滑动翼部分68,其形成在连接齿轮部分67和大齿轮齿66之外,以便具有与大齿轮齿66相同的高度。
大齿轮齿66设置得彼此分离开,以便对应加载齿轮40的大齿轮凹陷43b。当然,大齿轮齿66形成为在低于主齿轮部分65的位置处突起,即在低于动力传递齿轮27的位置处突起,这样防止大齿轮齿66与动力传递齿轮27发生干扰。大齿轮齿66不与加载齿轮40的第一齿轮部分41发生干扰,并且有选择地啮合第二齿轮部分43。优选连接齿轮部分67形成在大齿轮齿66之间的区域中,并且以相同的半径与主齿轮部分65一体形成。连接齿轮部分67啮合第一加载齿轮40的第二齿轮部分43的齿轮齿43a。滑动翼部分68形成在主齿轮60的外圆周处,以便具有与连接齿轮部分67和大齿轮齿66相同的高度。此外,滑动翼部分68以弧的形式突起,以便具有大于主齿轮部分65的直径。因此,滑动翼部分68可滑动地与第二齿轮部分43的非齿轮部分43c接触。由此,当主齿轮60不与第一加载齿轮40啮合时,滑动翼部分68被保持,以便可滑动地与非齿轮部分43c接触。
现在将完整地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导主底座组件驱动装置的操作。
图3示出在卸载状态下的导柱底座组件驱动装置。在该状态下,主齿轮60在驱动电动机25的旋转作用下沿A方向旋转。然后,主齿轮60的导销63加载次走带机构。在该过程中,如图5所示,主齿轮60的大齿轮齿66a与第一加载齿轮40的齿轮槽43b啮合。自此,第一加载齿轮40的第二齿轮部分43与主齿轮60的主齿轮部分65互锁。然后,如图6所示,如果其他大齿轮齿66b离开齿轮槽43b,主齿轮60与第一加载齿轮40的啮合被释放。
如上所述,在第一加载齿轮40与主齿轮60啮合,然后旋转一段所期望时间而到所期望角度时,第二加载齿轮50也旋转。当每个加载齿轮40,50旋转时,第一和第二连接件35和37旋转,然后展开。每个导柱底座组件31,33沿导轨21,22移动。
在这种情况下,主齿轮60适于进一步旋转,如图7所示。然而,由于第一加载齿轮40与主齿轮60分离开,第一加载齿轮40不再旋转,而只是主齿轮60进一步旋转。滑动翼部分68与第二加载齿轮40的非齿轮部分43c保持接触。因此,滑动翼部分68与非齿轮部分43c之间的摩擦力限制了第一加载齿轮40的自由旋转。导柱底座组件31和33保持在正常位置。
如上所述,由于主齿轮60与次走带机构互锁,并且滑动件与第一加载齿轮40直接啮合,因此结构得到简化,部件数量减少。此外,组装过程变得简单,制造成本也降低了。
在主齿轮60的旋转作用下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加载导柱底座组件31,33。如果图7中主齿轮60沿B方向旋转,则第一加载齿轮40可以以与加载操作相反的顺序仅在所期望区域内旋转。从而,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实施加载/卸载操作。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磁记录/读取装置的导柱底座组件驱动装置中,主齿轮直接与加载齿轮啮合。然而,动力只在所期望区域中传递。因此,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实施导柱底座组件的加载/卸载操作。
由此,由于部件数量减少,结构可以简化,因此组装步骤的数量和制造成本可以减少。
虽然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各种改变、替换和替代。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加载/卸载一对导柱底座组件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一对导柱底座组件沿着形成在主走带机构上的导轨往复运动,以移动磁带使磁带与磁头鼓接触,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连接件,每个连接件的一个末端与一个导柱底座组件连接;第一和第二加载齿轮,每个加载齿轮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和第二加载齿轮彼此啮合,以彼此联合被驱动;以及主齿轮,通过接收从安装在所述主走带机构上的驱动电动机来的动力旋转所述主齿轮,并且在其旋转时所述主齿轮有选择地与所述第一加载齿轮啮合,其中所述主齿轮与所述加载齿轮中的一个齿轮在所期望的旋转范围内联合旋转,从而传递动力以加载/卸载所述导柱底座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载齿轮包括与所述第二加载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部分和相对所述第一齿轮部分而被分梯级的第二齿轮部分,以便与所述主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部分形成在比所述第一齿轮部分低的位置处,并且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齿轮部分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部分具有仅形成在所述第一加载齿轮外表面的所期望区域处的齿轮齿,以便仅在所期望的区域中与所述主齿轮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部分具有形成在两端处的大齿轮槽,作为沿所述主齿轮的旋转方向与所述主齿轮啮合的起始点,所述齿轮槽与其他相邻齿轮槽相比较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齿轮具有对应所述大齿轮槽的一对大齿轮齿,所述大齿轮齿与其他相邻齿轮齿相比较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齿轮齿对形成在低于其他齿轮齿的位置处,其中所述其他齿轮齿形成在主齿轮的外圆周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齿轮具有形成在所述齿轮齿外圆周处的一对大齿轮齿,其中所述齿轮齿接收从所述驱动电动机来的动力,在预定区域中的所述齿轮齿从与所述齿轮齿相比较大的所述大齿轮齿对开始与所述第二齿轮部分啮合或分离开。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齿轮包括形成在外圆周处的主齿轮部分,用于接收从所述驱动电动机来的所述动力;连接齿轮部分,其形成在所期望的区域处,以便与所述第二齿轮部分在低于所述主齿轮部分的位置处啮合;一对大齿轮齿,其形成在所述连接齿轮部分的两个端部,以便对应每个大齿轮槽,所述大齿轮齿对大于所述连接齿轮部分;以及滑动翼,其以弧的形式在低于所述主齿轮部分的位置处突出,以便可滑动地接触所述第二齿轮部分的外圆周。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加载/卸载一对导柱底座组件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一对导柱底座组件沿着形成在主走带机构上的导轨往复运动,以移动磁带使磁带与磁头鼓接触。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连接件,每个连接件的一个末端与每个导柱底座组件连接;第一和第二加载齿轮,每个加载齿轮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加载齿轮彼此联合旋转;以及主齿轮,从安装在所述主走带机构上的驱动电动机接收的动力驱动旋转所述主齿轮,并且在其旋转时所述主齿轮有选择地与所述第一加载齿轮啮合。在其旋转时,所述主齿轮与所述加载齿轮中的一个齿轮在所期望的旋转范围内联合旋转,以便传递用于加载/卸载所述导柱底座组件的动力。
文档编号G11B15/665GK1514437SQ20031011797
公开日2004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31日
发明者金奉珠, 沈在勋, 金俊宁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