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62618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利用全息照相来录放信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全息照相的方法为大家所熟知,如对高密度光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进行录放的方法。在全息照相记录过程中,根据激光源所发射出的激光而产生了与记录信号相对应的一模式所调制的参考光及信号光,并且参考光和信号光照射在记录介质上。通过密封全息照相介质而形成了记录介质,并且将参考光和信号光所形成的干涉条纹记录在记录介质上。在重放信息的过程中,仅是参考光照射在记录介质上,并且由光检测器等等来接收由所记录的干涉条纹所产生的衍射光以获得记录信息。在申请号为No.2002-216359和No.6-333233的日本专利申请中公开了其利用全息照相的录放设备。
从上述日本专利申请中可以得到,通过利用二维空间调制单元,公知的全息照相记录方法将诸如二维图象这样的信息记录在处于相对稳态的记录介质中。因此,当记录光(即信号光和参考光)被照射时,记录介质相对于空间调制单元而言必须是静止的。如果诸如拾取器这样的记录光学系统一侧被固定,那么驱动该记录介质以便记录介质中的记录位置停止在记录光的照射位置上,并且通过照射记录光来执行该记录。此后,再次驱动记录介质以便记录介质中的下一个记录位置停止在记录光的照射位置上以执行该记录。反复该操作。另一方面,如果记录介质一侧被固定,那么通过反复移动并且停止记录光学系统而在记录介质的记录位置上执行该记录。
然而,当在录放的过程中,当必须反复驱动且停止该记录介质时,所谓的随机存取则变得不稳定。在诸如盘片这样的记录介质的情况下,因为盘片的惯性很大,因此很难立刻驱动并且停止该盘片。另外,因为转速必须很小以便频繁的停止该盘片,因此不能增加随机存取时间内的速度。
另一方面,在上述申请号为No.2002-216359的日本专利申请中,提出了这样一种方法,即在该方法中通过在盘片的转动期间移动拾取器而使记录光及记录介质处于相对的稳态。然而,对记录光学系统及盘片驱动器的控制是很复杂的,这导致了复杂的且大型的设备。另外,当移动诸如拾取器这样的光学系统时,除了在对盘片的焦点及磁道方向进行控制之外,对盘片在正切方向上的运动进行控制也是必需的,并且必须在三个轴方向上对拾取器进行控制。因此,拾取器的轴是倾斜的,并且可能发生诸如记录光不能适当的照射在盘片上这样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实现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了一种其可提高随机存取性能的全息照相记录方法。
首先,对根据本发明的全息照相录放系统的基本原理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全息照相录放系统的特征在于将一维空间调制应用到信号光上,并且利用诸如光盘这样的进行移动的记录介质来执行该录放。在如上所述的公知全息照相记录中,通过利用二维空间调制单元来调制信号光,并且利用彼此相对静止的记录介质以及记录光来执行该记录。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全息照相录放系统中,由一维空间调制单元来调制该信号光。虽然诸如光盘这样的记录介质被移动,但是记录光的照射位置被固定,即光学系统被固定。也就是说,光盘上的记录光的照射位置在盘片上进行相对移动。在与记录介质上的记录光的相对移动方向相垂直的或者几乎相垂直的一方向上执行一维空间调制。因此,可利用诸如光盘这样的进行移动的记录介质进行录放,并且可提高随机存取性能。
具体地说,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设备包括一激光源;一分离单元,该分离单元将激光源所发射出的激光分成两个激光;一维空间调制单元,该一维空间调制单元根据记录信息将一维空间调制应用到所分离的两个激光之一上;一记录光学系统,该记录光学系统将所空间调制的激光照射到记录介质上以作为信号光并且将所分离的两个激光中的另一个照射到记录介质上以作为参考光,由此将记录信息记录在记录介质上;以及一移动单元,该移动单元使记录介质相对于记录光学系统而移动以便信号光和参考光的照射位置在记录介质上进行相对移动,其中在移动单元移动记录介质的同时,记录光学系统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
上述信息记录设备从一个激光中产生了信号光和参考光并且将信号光和参考光照射到记录介质上以通过利用干涉条纹来记录该信息。也就是说,信息记录设备执行所谓的全息照相记录。虽然通过由记录信息来对激光进行空间调制而产生了信号光,但是在本发明中执行一维空间调制。通过执行一维空间调制,即使记录介质在与空间调制的方向相垂直或者几乎相垂直的一方向上进行移动时,也可记录该信息。由此,即使在信号光和参考光的照射位置相对于记录介质而移动的状态下,例如在盘片型记录介质进行转动的同时,也可进行全息照相记录。因此,可提高记录信息的随机存取性能并且可使该设备的结构简单化。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一维空间调制单元包括其具有多个光栅的一光栅结构,并且一维空间调制单元位于的位置使得由多个光栅所产生的照射图像的排列方向与移动单元使记录介质进行移动的方向相垂直。此外,当盘片用作记录介质时,一维空间调制单元位于的位置使得多个光栅所产生的照射图像的排列方向与该盘片的径向相对应。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一维空间调制单元包括其具有多个光栅的光栅结构,并且一维空间调制单元位于的位置使得多个光栅所产生的照射图像的排列方向相对于这样一个方向而言具有预定的角度,该方向即就是与移动单元使记录介质进行移动的方向相垂直。此外,当盘片用作记录介质时,一维空间调制单元位于的位置使得多个光栅所产生的照射图像的排列方向相对于该盘片径向而言具有预定的角度。由此,当在盘片的径向上产生了诸如划痕这样的损坏时,可确保记录信息的重放。
另外,上述信息记录设备包括这样的一单元,该单元根据记录信息来控制来自激光源的激光的光通量。通过根据记录信息来控制激光发射的ON/OFF开关,则可对记录介质移动方向上的记录信息进行调制并且记录该信息。因此,除了通过一维空间调制来对与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相垂直方向上的记录信息进行调制之外,还对记录介质移动方向上的记录信息进行调制且记录该信息,并且可提高信息记录密度。
同时,为记录设备提供了重放单元,该重放单元只将参考光照射到记录介质上并且根据来自记录介质的反射光来重放记录信息。通过在运动单元使记录介质移动的同时重放上述记录信息,可实现信息录放设备。
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信息记录设备包括一激光源;一维空间调制单元,该一维空间调制单元根据记录信息而将一维空间调制应用到激光源所发射出的激光上;一记录光学系统,该记录光学系统将其主要包括空间已调制激光的亮度分量的光照射到记录介质上以作为参考光,并且将其主要包括空间已调制激光的相位分量的光照射到记录介质上以作为信号光,由此将记录信息记录在记录介质上;以及一移动单元,该移动单元使记录介质相对于记录光学系统而移动以便信号光和参考光的照射位置相对于记录介质而移动,其中在移动单元使记录介质进行移动的同时,记录光学系统记录该记录信息。
上述信息记录设备将一维空间调制应用到激光上。该信息记录设备将这样的光照射到记录介质上以记录信息,即照射其主要包括诸如空间已调制激光的0阶光这样的亮度分量的光以作为参考光以及其主要包括诸如1阶光或者高阶光这样的相位分量的光以作为信号光。通过执行一维空间调制,即使记录介质在与空间调制方向相垂直或者几乎相垂直的方向上移动,也可记录信息。从而,例如,在信号光和参考光的照射位置相对于记录介质而移动的状态下,虽然盘片型记录介质进行转动,但也可进行全息照相记录。因此,可提高记录信息的随机存取性能,并且可使该设备的结构简单化。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一维空间调制单元包括其具有多个光栅的一光栅结构,并且一维空间调制单元位于的位置使得多个光栅的排列方向与移动单元使记录介质进行移动的方向相垂直。同时,当盘片用作记录介质时,一维空间调制单元位于的位置使得多个光栅的排列方向与该盘片的径向相对应。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一维空间调制单元包括其具有多个光栅的光栅结构,并且一维空间调制单元位于的位置使得多个光栅的排列方向相对于这样一个方向而言具有预定的角度,该方向即就是与移动单元使记录介质进行移动的方向相垂直。当盘片用作记录介质时,一维空间调制单元位于的位置使得多个光栅的排列方向相对于该盘片径向而言具有预定的角度。由此,当在盘片的径向上产生了诸如划痕这样的损坏时,可确保对记录信息进行重放。
另外,上述信息记录设备包括这样的一单元,该单元根据记录信息来控制来自激光源的激光的光通量。通过根据记录信息来控制激光发射的ON/OFF开关,则可对记录介质移动方向上的信息进行调制以记录该信息。
当结合如下所简要描述的附图来阅读时,从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下列详细描述中可显而易见的得出该发明的特性、有用性、以及其特征。


图1给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全息照相盘片录放设备的结构方框图;图2示意性的给出了图1所示的全息照相盘片录放设备将信号光照射在盘片上这样一个状态;图3示意性的给出了在盘片上所形成的傅立叶图像这样一个例子;图4给出了图1所示的光接收单元的一个示例性结构;图5A和5B给出了根据该调制所形成的全息照相标记的例子;图6A和6B给出了用于说明其通过将傅立叶图像从盘片径向移动到轴线方向来进行记录这样一个方法的例子;图7示意性的给出了其使用柱面透镜的全息照相盘片录放设备将信号光照射在该盘片上这样一个状态;图8给出了用于卡型记录介质的录放设备的一个示例性结构的方框图;图9给出了在采用其无需分离激光的记录方法的情况下录放设备的一个示例性结构的方框图;图10给出了在光束邻近图9所示录放设备的记录介质这样一个状态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全息照相盘片录放设备的结构(此后简单的称为“录放设备”)。如图1所示,录放设备100将信息记录在全息照相盘片(此后简单的称为“盘片”)8中并且重放其中的信息。例如,通过将诸如光聚合物这样的全息照相介质注入到两个玻璃衬底之间而形成了盘片8,并且可使用如在上述公知技术中所使用的用于全息照相记录的相同盘片。由主轴电机7来转动盘片8。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在普通光盘的录放过程中所执行的主轴伺服方法来控制主轴电机7的转动。
一旦将从外部所输入的记录信息暂时保存在缓冲器12中,那么将其传送到格式器11。格式器11执行诸如ECC(纠错码)的追加这样的必需处理以记录信息,并且产生了与预定记录格式相对应的数据以将该数据提供给调制单元9。调制单元9执行两类调制。一类是由下面所说明的一维空间调制单元3对信号光进行的调制,并且另一类是对激光源1所发射出的激光进行的调制。下面将对这些调制进行说明。
产生记录光(信号光和参考光)并且将记录光照射到盘片8上的光学系统包括激光源1、一扩展器2、一维空间调制单元3、一傅立叶变换透镜4、一反向傅立叶变换透镜5、一光接收单元6、一半透射镜14、一反射镜15、以及一聚光镜16。盘片8位于傅立叶变换透镜4与反向傅立叶变换透镜5之间。
由扩展器2来增加激光源1所发射出的激光的直径,并且激光被分成两个光,即由半透射镜14分成信号光及参考光。根据从调制单元9中所获得的模式来使其已通过半透射镜14的激光通过穿过一维空间调制单元3而进行调制,并且使其入射到傅立叶变换透镜4上以穿过傅立叶变换透镜4而照射到盘片8上以作为信号光Ls。
由反射镜15反射半透射镜14所分离的另一个激光,并且通过聚光镜16而照射到盘片8的记录面上以作为参考光Lr。在盘片8的记录面上,信号光Ls和参考光Lr同时照射到盘片8的相同位置上。从而,信号光Ls和参考光Lr在盘片8上彼此干涉,在该盘片8上产生了干涉条纹,并且将该干涉条纹记录在位于盘片8内部的全息照相介质中以作为傅立叶图像。
另一方面,在重放该信息的过程中,截断信号光Ls以便不致照射在盘片8上,并且只有在记录期间所使用的相同参考光Lr照射在盘片8上。记录在盘片8上的干涉条纹衍射所照射的参考光Lr,并且产生了衍射光。衍射光通过反向傅立叶变换透镜5而照射在光接收单元6上,并且获得了重放信号。将重放信号提供给重放系统20。
图2示意性的给出了图1所示的录放设备100将信号光Ls照射在该盘片上这样一个状态。激光源1所发射出的激光被扩展器2放大,并且入射到一维空间调制单元3上。一维空间调制单元3具有如图2所示的光栅结构3a。在图2这个例子中,形成了其在垂直方向上(箭头V的方向)延伸的光栅结构3a。
穿过一维空间调制单元8的激光通过傅立叶变换透镜4而照射到盘片3的记录面上。在如图2所示的盘片8的记录面上,形成了其具有0阶衍射光L0及两个1阶衍射光L1的傅立叶图像F。在图2这个例子中,因为一维空间调制单元3的光栅结构3a形成于图2的V方向上,因此那两个1阶衍射光L1在0阶衍射光L0两侧(上下侧)的V方向上成一直线。值得注意的是盘片8上的0阶衍射光L0与1阶衍射光L1之间的距离是由一维空间调制单元3的光栅结构3a的光栅与光的波长之间的距离所确定的。将傅立叶图像F记录在盘片8上以作为干涉条纹。
在本发明中,由于记录介质相对于记录光学系统而移动,因此将傅立叶图像F记录在记录介质上。在该实施例中,因为记录介质是一盘片,因此通过盘片8的转动而形成于盘片8表面上的傅立叶图像F向盘片8的正切方向移动。
图3示意性的给出了在盘片上所形成的傅立叶图像这样一个例子。值得注意的是图3中的例子是在使用图2所示的8位一维空间调制单元3的情况下的一例子。在盘片8上,视图已放大的圆圈22给出了记录光照射到其上的那部分21。
在盘片8静止的状态下,将图2所示的傅立叶图像F记录在盘片8上。然而,因为盘片相对于记录光而移动,因此实际上所记录的傅立叶图像F具有其在记录方向(在盘片的正切方向上)而伸展的延伸形状,如图3所示。此后,还将记录在盘片8上的傅立叶图像F称为“全息照相标记”。
在图3中的垂直方向(V方向)及水平方向(H方向)这两个方向上对图3所示的全息照相标记进行调制。值得注意的是图3所示的V方向是盘片8的径向,该方向与图2所示的V方向相对应,也就是一维空间调制单元3的光栅所形成的方向。图3所示的H方向是盘片8的正切方向。
由一维空间调制单元3的光栅结构3a来调制这两个方向上的一个调制。在该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可使用8位一维空间调制单元3,并且记录在盘片8上的即就是全息照相标记的傅立叶图像F在V方向上具有8位信息。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在即就是图3中的H方向这样的记录方向上来控制所照射激光的存在性及不存在性(即激光源1的ON(接通)/OFF(断开)开关),从而通过全息照相标记长度来执行该调制。值得注意的是可将光通量控制在某两个值之间,以代替激光的ON/OFF开关。在图3中,由数值“1”和“0”来表示通过标记长度来调制记录信息的例子。在图3的例子中,在激光源1接通时间期间形成了全息照相标记,并且该时间期间与记录信息“1”相对应。另一方面,在激光源1断开时间期间,不形成全息照相标记,并且该时间期间与记录信息“0”相对应。
在图3的例子中,由一维空间调制单元3将8位信息记录在V方向中,并且还通过激光源的ON/OFF开关控制来在H方向上执行通过全息照相标记的标记长度所进行的调制。如此,在该实施例中,因为将即就是由一维空间调制单元所执行的调制以及通过激光源的ON/OFF开关所执行的调制这两类调制结合在一起,因此可记录更大量的信息。
图4给出了光接收单元6的一个示例性结构。在重放的过程中,只有参考光Lr照射到盘片8上,并且由反向傅立叶变换透镜5对由所记录的傅立叶图像所产生的衍射光进行反向傅立叶变换以使其入射到光接收单元6上。图4所示的例子是8位光接收单元,并且图4示出了接收来自上行的与8位数据“10110101”相对应的衍射光这样一种状态。
因为在本发明中执行全息照相记录,因此通过改变记录条件可以多路复用的方式(以下简称“多个记录”)将不同的信息记录在记录介质的相同位置上。例如,图5A示意性的给出了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的全息照相标记的一例子,该情况即就是通过移动位于V方向或者H方向上的傅立叶图像的0阶光的中心来执行该记录。此外,通过改变信号光或者参考光的照射角,也可以多路复用的方式将不同的信息记录在记录介质的相同位置上。另外,如果通过空间调制单元的调制而改变了信号光的特性,那么也可执行多个记录。通常,由数目M来表示可多个记录在全息照相盘片相同位置上的数量,并且信息的多个记录可在该范围内。例如,对于其数目M等于16的全息照相盘片而言,可将16个不同的信息记录在相同的区域。
在上述实施例中,规定傅立叶图像的轴向(即就是0阶光和1阶光成一直线的方向)相对于盘片的转动方向而言是90度(即相对于即就是盘片的径向的V方向而言是0度)。然而,还可利用使傅立叶图像的轴向移开盘片的径向来执行该记录。图5B给出了这样一个例子,使傅立叶图像的轴向52相对于盘片的径向51而言移动了一角度α。
在盘片型记录介质的情况下,在盘片的径向上会相对频繁的由于用户操纵盘片而造成诸如划痕这样的损坏。图6A示意性的给出了其一状态。因此,如图6A所示,当在盘片的径向上产生了划痕41时,则同一径向上的全息照相标记都是不可读的,并且根本不能重放该部分中的信息。另一方面,如图5B所示,如果在这样一个方向上形成了傅立叶图像,该方向即就是相对于盘片的径向而言移动了预定的角度α,那么不是与相同的时间相对应的所有部分都变得不可读,即使在盘片的径向上产生了划痕。因此,很可能的是通过诸如纠错等等这样的方法来恢复与划痕那部分相对应的数据。因此,通过移动傅立叶图像的轴向,可使该记录几乎不受盘片径向上的划痕的影响。为了利用傅立叶图像的轴向旋转来记录信息,如图6B所示,一维空间调制单元3的光栅结构3a的方向绕盘片的径向而旋转了角度α。值得注意的是图6B示意性的给出了盘片与一维空间调制单元3之间的相对空间关系的俯视图。
扩展器2和傅立叶变换透镜4可使用柱面透镜。图7给出了在那种情况下的光学系统的结构。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其使用一维空间调制单元这样一个例子,但是也可使用二维空间调制单元。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在重放期间不能使重放数据混入到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上这是必要的条件,即使记录介质相对于记录光而移动了。例如,可使用这样一个二维空间调制单元,即该二维空间单元在与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相对应的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值。
图1所示的录放设备是所谓的传输型录放设备,该设备在重放期间检测位于盘片相对侧的重放光。然而,本发明也适用于所谓的反射型录放设备,该设备执行记录光的照射以及也执行位于盘片一侧的重放光的检测。
图1所示的录放设备包括这样一个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使通过分离激光而产生的信号光和参考光从不同的方向照射到记录介质的相同位置上。然而,本发明也适用于其可使信号光和参考光照射到相同轴上的录放设备。
如上面所说明的,在该实施例及改进中,即使傅里叶图像相对于记录介质而移动了,通过仅在与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对傅里叶图像进行空间调制并且执行该记录,也可区别重放光的模式。因此,因为在录放该信息的过程中无需停止该记录介质,因此可提高随机存取性能。同时,通过标记长度来在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上对该信息进行调制,可提高记录容量。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全息照相盘片用作记录介质,但是本发明的应用并不局限于盘片型记录介质。例如,本发明适用于诸如卡型记录介质这样的各种形状的记录介质。
图8示意性的给出了对卡型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和重放的一个例子。在图8中,录放设备的基本结构与就图1所示的盘片型记录介质而言的结构相同。然而,图8中的该录放设备与图1中的录放设备的不同之处在于,图8中的录放设备包括一卡型记录介质30以及用于固定且移动它的一机构,以代替用于固定盘片8且使其转动的机构。
具体的说,如图8所示,将卡型记录介质30配置在支座31上。支座31包括一X方向电机32和一Y方向电机33。X方向电机32可使卡型记录介质在X方向(图8中的左右方向)上移动。Y方向电机33可使卡型记录介质30在Y方向上移动(与图8的页面相垂直的方向)。当通过驱动X方向电机32及Y方向电机33而使卡型记录介质30在X方向或者Y方向上移动时,对进行信息进行记录和重放。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对来自激光源的光进行分离而产生了信号光和参考光。然而,本发明还可适用于通过利用这样一种现象来使0阶光和高阶光彼此干涉的情况,该现象即就是通过使激光穿过空间调制单元而产生了其具有亮度分量的0阶光及其具有相位分量的高阶光而无需划分激光。图9示出了在这种情况下的录放设备的结构例子。在该例子中,通过使激光入射到空间调制单元上而无需划分该激光,即可通过入射光的0阶光与高阶光之间的干涉而产生干涉条纹。
在图9中,将遮光器SHs、光束扩展器EX、一维空间调制单元103、以及傅里叶变换透镜116配置在来自激光源111的光束112的光路上。所形成的激光源111、光束扩展器BX、一维空间调制单元103、以及傅里叶变换透镜116基本上与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每个对应元件相同。由未给出的控制器对其进行控制的遮光器SHs控制光束入射到记录介质上的时段。
另一方面,通过可移动的构架60来以可移动的方式来支撑记录介质110。由未给出的控制器对其进行控制的可移动构架60使记录介质110在信息录放的过程中在预定的方向上移动。
光束扩展器BX扩大其穿过遮光器SHs的光束112的直径以形成平行光束,并且使平行光束入射到一维空间调制单元103上。与图1中的实施例相同,通过缓冲器12和格式器11将记录信息传送到调制单元9。由CPU 10所控制的调制单元9对激光源111所发射出的激光以及一维空间调制单元103所发射出的信号光束进行调制。其已穿过一维空间调制单元103的信号光束112a通过傅里叶变换透镜116而入射到记录介质110上。
图10给出了位于记录介质110附近的光束这样一种状态的示意图。在记录介质110上,入射光处理部分R位于与信号光112a的入射侧相对一侧的表面上。入射光处理部分R具有这样的功能,即分离记录介质110上的入射光的0阶光以及高阶光,并且将一部分光返回到记录介质110。具体的说,入射光处理部分R包括其仅将信号光112a的0阶光反射到记录介质110内部的一0阶光反射部分RR以及其规定了部分RR的范围的部分T。0阶光反射部分RR将信号光112a的0阶光反射到记录介质110内部。由0阶光反射部分PR将其反射到记录介质110内部的0阶光和高阶光形成了干涉条纹,并且将其记录在记录介质110内部。根据该原则,与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相类似,不需要对来自激光源的光束进行划分以形成参考光。
在重放的过程中,如图10所示,仅是参考光112b被照射。与记录相类似,穿过记录介质110的参考光112b垂直的入射到记录介质110上。如果参考光112b通过记录介质110,那么在参考光112照射到其上的记录介质110的相对侧获得了用于对已记录的干涉条纹进行重放的重放光。由反向傅里叶变换透镜116a来对重放光进行傅里叶反变换并且将其导引到光接收单元106。将与重放光相对应的电信号从光接收单元106提供给重放系统120,并且重放系统120输出了重放数据。
通过±1阶光来说明上述实施例。然而,+1阶光和-1阶光具有相同的性质,因此通过+1阶光和-1阶光中的唯一一个可获得相同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信息记录设备(100),包括一激光源(1);一分离单元(14),该分离单元将激光源所发射出的激光分成两个激光;一维空间调制单元(3),该一维空间调制单元根据记录信息将一维空间调制施加到所分离的两个激光之一上;一记录光学系统(3,4,15,16),该记录光学系统将空间调制的激光照射到记录介质(8)上以作为信号光(Ls)并且将所分离的两个激光的另一个照射到记录介质上以作为参考光(Lr),由此将记录信息记录在记录介质上;以及一移动单元(7),该移动单元使记录介质相对于记录光学系统而移动以便信号光和参考光的照射位置相对于记录介质而移动,其中记录光学系统在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的同时移动单元移动该记录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设备,其中一维空间调制单元包括具有多个光栅的一光栅结构(3a),并且其中一维空间调制单元位于的位置使得多个光栅所产生的照射图像的排列方向与移动单元使记录介质进行移动的方向(H)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的信息记录设备,其中该记录介质具有一盘片(8),其中移动单元转动该盘片,并且其中一维空间调制单元位于的位置使得多个光栅所产生的照射图像的排列方向与该盘片的径向(V)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设备,其中一维空间调制单元(3)包括其具有多个光栅的光栅结构(3a),并且其中一维空间调制单元位于的位置使得多个光栅所产生的照射图像的排列方向相对于这样一个方向而言具有预定的角度(α),该方向即就是与移动单元使记录介质进行移动的方向(H)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的信息记录设备,其中记录介质是盘片(8),其中移动单元转动盘片,并且其中一维空间调制单元位于的位置使得多个光栅所产生的照射图像的排列方向相对于该盘片径向(V)而言具有预定的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个权利要求的信息记录设备,进一步包括这样的一单元(10),该单元根据记录信息来控制来自激光源的激光的光通量。
7.一种信息重放设备(100),包括一激光源(1);一重放单元,该重放单元将激光源所发射出的激光照射到记录介质(8)上以作为参考光,并且根据通过记录介质所传送的或者由记录介质所反射的激光来对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记录信息进行重放;以及一移动单元(7),该移动单元使记录介质相对于记录光学系统而移动以便参考光的照射位置在记录介质上进行相对移动,其中在移动单元移动记录介质的同时,重放单元重放该记录信息。
8.一种信息记录方法,包括一划分处理,该划分处理将激光源(1)所发射出的激光分成两个激光;一调制处理,该调制处理根据记录信息而将一维空间调制应用到所分离的两个激光之一上;一记录处理,该记录处理将空间调制的激光照射到记录介质(8)上以作为信号光(Ls)并且将所分离的两个激光的另一个照射到记录介质上以作为参考光(Lr),由此将记录信息记录在记录介质上;以及一移动处理,该移动处理使记录介质相对于记录光学系统而移动以便信号光和参考光的照射位置相对于记录介质而移动,其中在移动处理来移动记录介质的同时执行记录处理。
9.一种信息重放方法,包括一重放处理,该重放处理将激光源(1)所发射出的激光照射到记录介质(8)上以作为参考光,并且根据通过记录介质所传送的或者由记录介质所反射的激光来对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记录信息进行重放;以及一移动处理,该移动处理使记录介质相对于记录光学系统而移动以便参考光的照射位置在记录介质上进行相对移动,其中在移动处理移动记录介质的过程中执行该重放处理。
10.一种信息记录介质(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个权利要求的信息记录设备将记录信息记录在该信息记录介质上。
11.一种信息记录设备(100),包括一激光源(1);一维空间调制单元(103),该一维空间调制单元根据记录信息而将一维空间调制应用到激光源所发射出的激光上。一记录光学系统,该记录光学系统将主要包括空间已调制激光的亮度分量的光照射到记录介质(8)上以作为参考光,并且将主要包括空间已调制激光的相位分量的光照射到记录介质上以作为信号光,由此将记录信息记录在记录介质上;以及一移动单元(60),该移动单元使记录介质相对于记录光学系统而移动以便信号光和参考光的照射位置在记录介质上进行相对移动,其中在移动单元移动记录介质的同时,记录光学系统记录该记录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信息记录设备,其中一维空间调制单元包括具有多个光栅的一光栅结构(3a),并且其中一维空间调制单元位于的位置使得多个光栅所产生的照射图像的排列方向与移动单元使记录介质进行移动的方向相垂直。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信息记录设备,其中一维空间调制单元包括具有多个光栅的一光栅结构(3a),并且其中一维空间调制单元位于的位置使得多个光栅所产生的照射图像的排列方向相对于这样一个方向而言具有预定的角度,该方向即就是与移动单元使记录介质进行移动的方向相垂直。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个权利要求的信息记录设备,进一步包括这样的一单元(10),该单元根据记录信息来控制来自激光源的激光的光通量。
15.一种信息记录方法,包括一调制处理,该调制处理根据记录信息而将一维空间调制应用到激光源(1)所发射出的激光上;一记录处理,该记录处理将主要包括空间已调制激光的亮度分量的光照射到记录介质(8)上以作为参考光,并且将主要包括空间已调制激光的相位分量的光照射到记录介质上以作为信号光,由此将记录信息记录在记录介质上;以及一移动处理,该移动处理使记录介质相对于记录光学系统而移动以便信号光和参考光的照射位置在记录介质上进行相对移动,其中在移动处理移动记录介质的同时,执行该记录处理。
16.一种信息记录介质,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的任一个权利要求的信息记录设备将记录信息记录在该信息记录介质上。
全文摘要
信息记录设备(100)从一个激光中产生了信号光(Ls)和参考光(Lr)并且将信号光和参考光照射在记录介质(8)以通过利用干涉条纹来记录该信息。也就是说,信息记录设备执行所谓的全息照相记录。虽然记录信息通过空间调制激光而产生了信号光,但是在本发明中执行一维空间调制。通过执行一维空间调制,即使记录介质在与空间调制方向相垂直或者几乎相垂直的方向上移动,但是也可记录信息。因此,例如,即使信号光和参考光的照射位置相对于记录介质而移动,在转动盘片型记录介质的同时,也可进行全息照相记录。因此,可提高记录信息的随机存取性能并且可使该设备的结构简单化。
文档编号G11B7/125GK1536561SQ20041003431
公开日2004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0日
发明者黑田和男 申请人:日本先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