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存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4200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存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磁盘状存储媒体中信息进行录和放的磁存储装置,特别涉及把防止磁存储装置的机壳因外力变形的部件配置在机壳内部的磁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在使用这样的磁存储装置,该磁存储装置在机壳的内部装有磁盘驱动电机和录放磁头,驱动在机壳内装填的盒式磁盘中作为存储媒体装入的磁盘,对磁盘录/放信息。
该磁存储装置配有与计算机连接的插座,要求其外形为小而薄的卡片型,特别要求符合PCMCIA规格。因此,为了确保内部空间尽量大,机壳由薄的材质构成。
但是,在磁存储装置的机壳中未插入盒式磁盘时,由于在机壳的内部形成空间,如果在该机壳上施加外力,那么机壳容易变形,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此外,还容易损伤内部结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即使在机壳施加外力,其机壳也不容易变形的又小又薄型的磁存储装置。
本发明的磁存储装置包括机壳、框板、磁盘驱动电机和磁头体、以及机壳变形防止部件,机壳在一端面上形成盒式磁盘插入口,用于插入装有作为存储媒体磁盘的盒式磁盘,框板被安装在所述机壳的内部,在框板上分别安装驱动所述磁盘的磁盘驱动电机和对该磁盘进行信息录和/或放的磁头体,而机壳变形防止部件位于所述机壳和所述框板之间,可在盒式磁盘通过区域和其区域外之间移动。而且,在机壳内未装入盒式磁盘时,所述机壳变形防止部件可进出至盒式磁盘的安装区域,而如果在机壳内装入盒式磁盘,那么机壳变形防止部件就退避至其盒式磁盘装入区域以外。
所述机壳变形防止部件利用弹簧赋予可进出盒式磁盘通过区域的能量,如果盒式磁盘向机壳内前进,那么机壳变形防止部件被按压在盒式磁盘的前端面上,抵抗弹簧的赋能,可退避在盒式磁盘通过区域之外。
所述机壳变形防止部件是一端可自由转动地固定在设置在框板上的轴上,另一端为自由端的杠杆部件。
作为所述机壳变形防止部件的杠杆部件,在机壳内装入盒式磁盘期间,利用弹簧的力,对盒式磁盘在盒式磁盘插入口方向上持续提供按压返回力。
所述机壳变形防止部件为沿机壳宽度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其两端靠近机壳体的侧壁,可自由转动地固定在直立姿态和倒置姿态之间。
在所述机壳的一部分内表面上,在机壳内转动或滑动部件的其转动或滑动范围内避开该表面部分,可局部粘接一片或多片增强板。


图1是本发明一形态的磁存储装置盒式磁盘的透视图。
图2是从图1的磁存储装置中摘取上盖,以观察内部结构要素的说明图,在该磁存储装置中,装入第一例的机壳变形防止部件。
图3和图4是说明覆盖图1的磁存储装置的盒式磁盘插入口的遮挡板动作的图。
图5是表示图2的C-C剖面的图。
图6是说明在图2的磁存储装置中插入盒式磁盘中途状态的图。
图7是说明在图2的磁存储装置中把盒式磁盘插入至装填位置状态的图。
图8是从图1的磁存储装置中摘取上盖,以观察内部结构要素的说明图,在该磁存储装置中,装入第二例的机壳变形防止部件。
图9是表示图8的H-H剖面的图。但是,在磁存储装置中安装着上盖。
图10是说明在图9的磁存储装置中插入盒式磁盘中途状态的图。
图11是表示图10的J-J剖面的图。但是,在磁存储装置中安装着上盖。
图12和图13是本发明的另一形态的磁存储装置摘去上盖以观察内部的图。在图12的磁存储装置中盒式磁盘插入至装填位置,图13的磁存储装置已取掉盒式磁盘。
图14是图12和图13的磁存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15是表示图2的C-C剖面和图13的纵剖面图。但是,在磁存储装置中安装着上盖。图15中用F包围的部分放大与图3相当。
图16是说明图2和图13的磁存储装置中录放磁头体的驱动机构的剖面图。
图17是说明构成图13所示的辅助弹射机构的杠杆部件的其它形态的杠杆部件的图。
图18和图19是说明图17的杠杆部件和给该杠杆部件赋能的弹簧部件动作的图,图18说明盒式磁盘插入磁存储装置中途的状态,而,图19说明盒式磁盘插入至磁存储装置内装填位置的状态。
图20A是本发明磁存储装置的上盖内表面图。
图20B是安装在图20A的上盖上的第一增强板的透视图。
图21是说明利用盒式磁盘插入磁存储装置的动作,使盒式磁盘的遮挡板打开的图。
图22是说明安装扣挂解除弹簧的图。
图23是表示扣挂/解除盒式磁盘遮挡板转动动作结构的图。
图24和图25是表示代替图23的对遮挡板转动动作作扣挂/解除的结构其它例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4说明本发明磁存储装置的概要。
在磁存储装置1的前方,设有与计算机本体(图中未示出)连接的的插座24。如果使磁存储装置1按图1箭头A所示方向前进,那么插座24就与在计算机本体上安装的插座连接。
在磁存储装置1的机壳4的后方,设有装填盒式磁盘2的盒式磁盘插入口18。
盒式磁盘2由外壳11和装入外壳11内的存储媒体(磁盘10)构成。该盒式磁盘2通过在机壳4的盒式磁盘插入口18中按图1箭头B所示的方向进行插入,被装入磁存储装置1。
在磁存储装置1的机壳4内,如图2所示,配有驱动盒式磁盘2内磁盘10旋转的磁盘驱动电机5,和与磁盘10对置的对磁盘10进行信息录和放的录放磁头体6。
机壳4由下盖16和上盖15构成。机壳4的外形有适合PCMCIA类型2的规格尺寸,呈现卡片状。
大致在下盖16和上盖15围成的空间高度方向的中央部分配置框板19。在该框板19的前端安装插座24。而且,把所述磁盘驱动电机5和录放磁头体6组装在该框板上。
在机壳4内部盒式磁盘插入口18附近,安装遮挡板17,使盒式磁盘插入口可以开闭。
通过从盒式磁盘插入口18把盒式磁盘2按图3箭头B方向压入机壳4中,使遮挡板17倒向前方(图3的箭头G方向)。于是,如图4所示,盒式磁盘2从在下盖16上形成的遮挡板容纳部分16a容纳的遮挡板17的上面滑动,而且可以在图4箭头B方向上前进。
以下说明即使在磁存储装置1的机壳4上施加外力,也可以防止该机壳4变形的设置在机壳4内的部件。
图2中用符号88表示的部件是防止机壳4变形的部件(机壳变形防止部件)的第一例。该机壳变形防止部件88被安装在框板19上。下面,参照图5-图7说明该机壳变形防止部件88。
如图5所示,从框板19中轴19a向上方突出。在该轴19a上可自由转动地支持着机壳变形防止部件88。机壳变形防止部件88的基端利用挡板90和螺钉91防止从上方脱落。而且,该机壳变形防止部件88利用线圈弹簧89在与图2箭头D方向的相反方向上赋予可转动的能量。
如图2所示,在磁存储装置1内部未装填盒式磁盘2时,机壳变形防止部件88利用线圈弹簧89赋予的能量转动,其前端处于机壳4的大致中央部分,即达到磁盘驱动电机5的上方位置。因此,如图5所示,机壳变形防止部件88的前端部分不按压磁盘驱动电机5(转子5a),在其下面形成躲避部分88a。
如果在上盖15的中央部分从上方施加按压力P,那么上盖15向下方弯曲。但是,由于向下方弯曲的上盖15与机壳变形防止部件88接触,支撑在悬臂式杠杆的机壳变形防止部件88上,所以不再向下方弯曲。就是说,在机壳变形防止部件88上施加的力通过轴19a、挡板90、螺钉91传送到框板19。
因此,在上盖15的中央部分即使施加按压力P,上盖15也不会出现大的变形,上盖15发生塑性变形,不会对磁盘驱动电机5产生损伤。
下面,参照图6和图7说明把该机壳变形防止部件88配置在机壳4内部的磁存储装置中装填盒式磁盘2的状态。
如图6所示,在磁存储装置1(参照图2)中,如果按箭头B的方向插入盒式磁盘2,那么机壳变形防止部件88被前进的盒式磁盘2的前端推压,抵抗线圈弹簧89的势能力,在图6的箭头D方向上转动。
此外,由于图6所示的盒式磁盘2直至到达磁存储装置1内的装填位置前都处于中途位置,所以仍然向箭头B方向上推。在此期间,盒式磁盘2的前端推压机壳变形防止部件88使其持续转动。而且,如图7所示,随后盒式磁盘2到达机壳4内的盒式磁盘装填位置。
在盒式磁盘2被装填在磁存储装置1中时,如图7所示,机壳变形防止部件88最大限度地转动,被置于退避位置。图7所示位置的机壳变形防止部件88利用线圈弹簧89的赋能把盒式磁盘2的前端部分向后方按压。
像以上那样,在未装填盒式磁盘2时(图2),机壳变形防止部件88防止机壳4的变形。此外,如果装填盒式磁盘2,那么机壳变形防止部件88退到退避位置(图7),利用在机壳4内有盒式磁盘2,可防止机壳4的变形。
因此,无论装填还是未装填盒式磁盘2,都确实可防止磁存储装置1的机壳4的变形。
下面,参照图8-图11说明代替图2、图5-7所示的机壳变形防止部件88第一例的第二例。
机壳变形防止部件118由具有与机壳4宽度(即框板19的左右壁19b之间的距离)相同长度的板状部件组成。从该机壳变形防止部件118的左右两端面开始,分别向框板19的侧壁19b延伸突出部分118b(图9中用虚线表示)。该突出部分118b通过与在框板19的侧壁上形成的孔(图中未示出)结合,机壳变形防止部件118可以突出部分118b为中心转动。
而且,可自由转动地支撑在框板19上的机壳变形防止部件118利用弹簧部件(图中未示出)在图9的逆时针方向转动的方向上赋予能量,同时利用在图9的位置(直立位置)上停止的制动器(图中未示出)来阻止其逆时针方向的转动。
而且,即使在机壳4上施加按压力,机壳变形防止部件118的中央部分向下方弯曲,为使机壳变形防止部件118也不会接触磁盘驱动电机5,在机壳变形防止部件118中央部分的下面形成躲避部分118a。
如图9所示,如果在上盖15的中央部分上从上方施加按压力P,那么因该按压力P,上盖15向下方弯曲。但是,由于上盖15与机壳变形防止部件118接触,被支撑在该机壳变形防止部件118上,所以不再向下方弯曲。
这样,在上盖15上施加的按压力P通过机壳变形防止部件118由框板19承受。因此,即使在上盖15的中央部分上施加按压力P的情况下,上盖15也不会出现大的变形,上盖15会塑性变形,对磁盘驱动电机5不产生损伤。
下面,参照图10和图11说明把该机壳变形防止部件118配置在机壳4内部的磁存储装置中装填盒式磁盘2的状态。
如果在磁存储装置1(图8)中使盒式磁盘2在图10的箭头B方向上移动,插入磁存储装置1中,那么盒式磁盘2的前端部分接触机壳变形防止部件118。而且,如果推入盒式磁盘2,那么机壳变形防止部件118抵抗弹簧部件(图中未示出)的赋能,从直立状态(图9)向倒置状态(图10、图11)顺时针方向转动,向盒式磁盘插入区域外退避。
与配有第一例那样的机壳变形防止部件88的磁存储装置1相比,配有第二例这样的机壳变形防止部件118的磁存储装置1的厚度变大。但是,由于第二例这样的机壳变形防止部件118其两端部分由框板19支撑,所以比仅一端部分由框板19支撑而另一端为自由端(即悬臂式梁)的第一例那样的机壳变形防止部件88可以耐更大的力。
把图11所示位置的盒式磁盘2按压至图11箭头B方向上的装填位置后,机壳变形防止部件118利用盒式磁盘2保持在盒式磁盘插入区域外的退避状态。
如以上说明,在盒式磁盘2未装填下机壳4容易变形的状态时,配有第一例和第二例那样的机壳变形防止部件88、118的磁存储装置1具有在上盖15和框板19之间设置的机壳变形防止部件88、118,可承受在机壳4(上盖15)上施加的外力P。此外,在磁存储装置1中装填盒式磁盘2时,该机壳变形防止部件退避至盒式磁盘的通过区域之外。
下面,参照图12-图19说明在框板19上除了磁盘驱动电机5和录放磁头体6外,还配有盒式磁盘的弹射机构的磁存储装置1。构成该弹射机构的要素具有防止机壳变形的功能。
如图12-图14所示,在磁存储装置1的机壳4内,除了装有驱动盒式磁盘2的磁盘驱动电机5,为录和放在存储媒体中信息的带有磁头6b的录放磁头体6外,还装有弹射盒式磁盘2的主弹射机构7和辅助弹射机构8,以及进行电控制的电路板9。
另一方面,如图14所示,盒式磁盘2的外壳11在其前方形成开口部分12。该开口部分12由遮挡板12a来开闭。如果把该盒式磁盘2插入机壳4内,那么利用该插入动作遮挡板12a打开,磁盘10露出。该遮挡板12a的打开结构在后面参照图21说明。在机壳4内的装填位置放置盒式磁盘2时,录放磁头体6与其露出的磁盘10对置。
在盒式磁盘2的外壳11的一侧端面上,形成连接主弹射机构7的凹部13。
如图14所示,机壳4由金属制的上盖15、金属制的下盖16和以混合玻璃纤维增强的聚碳酸酯树脂为素材的侧框14构成。在侧框14的前端部分,形成嵌合插座24的空隙46。在上盖15和下盖16的除了后端部的周边上,分别形成与侧框14连结的低台阶部分15a和16a。
在机壳4的后端上,形成插拔盒式磁盘2的插入口18。在下盖16的面对插入口18的部位上,设置可自由直立倒置的遮挡板17。在机壳4中未装有盒式磁盘2时,遮挡板17常关闭。
在用侧框14围成的矩形区域中,有与该侧框14一体形成的框板19的位置。框板19由不锈钢制成,在侧框14中被模压成形(外部成形)。在框板19上,安装磁盘驱动电机5、录放磁头体6、主弹射机构7和辅助弹射机构8。
如与图2的C-C剖面对应的图15所示,在框板19上,在与框板19的后方部位上形成的圆形内凹部分20嵌合的状态下,安装磁盘驱动电机5。磁盘驱动电机5由转子28和定子27构成。
在转子28上,形成把盒式磁盘2内的磁盘10位置确定地固定的结构(图中未示出)。确定该位置的固定结构吸附在磁盘10的中心部分突出形成的毂(图中未示出)。该磁盘10的毂通过在盒式磁盘2的外壳11的一面上形成的孔向外露出。
如图16所示,录放磁头体6由利用轴承在固定于框板19的磁头轴26四周旋转自由的磁头本体106、和其一端固定在磁头本体106上的臂6a组成。在臂6a的前端上备有录和放磁盘10中信息的磁头6b(图12)。在磁头本体106上还装有磁头移动线圈147。该磁头移动线圈147插入由上磁轭135(参照图14)和下磁轭134形成的磁场中,与磁头驱动磁铁125对置。再有,下磁轭134嵌合在框板19的前方部位中形成的通孔21中(参照图14)。
磁头移动线圈147通过FPC(软性印刷电路板)22和22a(参照图14)与电路板9的控制电路连接。
而且,在框板19的前方一侧,形成穿透FPC的通孔23。
如图14所示,电路板9通过绝缘片50配置在框板19的下面侧。此外,电路板9通过FPC22与录放磁头体6的驱动结构25连接,而且,与磁盘驱动电机5电连接。在电路板9的前端边缘上,连接符合PCMCIA规格的插座24。该插座24嵌入侧框14前端的空隙46中,露出在机壳4的外部。
如图12和图13所示,主弹射机构7包括沿机壳4一侧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的滑动臂29、给滑动臂29向后方移动赋能的螺旋扭簧30、在框板19上可转动安装的扇形导向片31、和带有与在导向片31周边的一部分上形成的齿36啮合的齿的半圆形齿轮32。
滑动臂29在侧框14和其内侧设置的导向壁33之间前后方向地滑动。在滑动臂29的后端上,形成与盒式磁盘2的凹部13连接的突起34。位于图12位置的滑动臂29其突起34与盒式磁盘2的凹部13接合。
而且,利用在前后方向细长延伸的滑动臂29的前端部分,向机壳4的内侧延伸一外伸部分。在该外伸部分的下面,突出形成针状的滑动突起35。再有,在图12、图13中,由于该滑动突起35到达外伸部分的里侧,所以用虚线的圆来表示。
导向片31被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在框板19上固定的轴31a上。在导向片31的上面,形成大致用等腰三角形描述一周的作为循环路径的预定宽度的导向槽37。图12和图13表示该导向槽37由第一边37a、第二边37b和第三边37c三个边构成。而且,在第二边37b的中间部分,连续形成向后方突出的固定凹部38。
而且,滑动臂29的滑动突起35与该导向槽37连接,如后面所述,使该等腰三角形的槽37逆时针方向(即边37c→37b→37a)转动一周。再有,在导向槽37的第一边37a与第三边37c的交点附近,第三边37c的比第一边37a形成更深的槽。
再有,如图13所示,在机壳4内未装有盒式磁盘2时,滑动臂29的滑动突起35位于导向槽37的第三边37c内的靠近第一边37a部位的位置。
齿轮32利用弹簧(图中未示出)向逆时针方向旋转那样赋能。其结果,带有与齿轮32啮合的齿36的导向片31带有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能量。在表示机壳4内未装有盒式磁盘2状态的图13中,通过弹簧赋能的齿轮32的旋转,导向片31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其结果,导向槽37的第一边37a朝向前后方向(即与侧框14平行)。
在齿轮32上,一体地形成向距导向片31远的方向上延伸的按压片39。该按压片39的前端常常接触在前端安装的录放磁头体6的臂6a的基底。其结果,如上所述,由于齿轮32利用弹簧向逆时针方向旋转那样赋能,所以按压片39相对于臂6a产生使该录放磁头体6远离磁盘驱动电机5的力。
辅助弹射机构8由盒式磁盘2插入时在该盒式磁盘2上按压并移动的杠杆部件40和板弹簧部件42构成。
杠杆部件40可自由转动地支撑在框板19上突出设置的轴40a上。该杠杆部件40利用弹簧41赋能使其前端向盒式磁盘插入口18转动。因此,如图13所示,在机壳4内未装有盒式磁盘2时,杠杆部件40的前端位于磁盘驱动电机5的转子28的上面区域位置。
而且,如果从机壳4后端的插入口18插入盒式磁盘2,那么利用向前方移动的盒式磁盘2的前端,使杠杆部件40对抗弹簧41的赋能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其前端部分向前方移动。与此同时,封闭盒式磁盘2开口部分12的遮挡板12a缓缓打开(对于该机构在后面论述),露出磁盘10。
而且,如果使盒式磁盘2前进,那么杠杆部件40与板弹簧部件42接触,使其向前方弯曲。当然,在盒式磁盘2上,利用该板弹簧部件42追加向后方按压的力。
另一方面,如果使盒式磁盘2前进某段距离,那么其侧端碰撞滑动臂29的突起34。而且,如果使盒式磁盘2前进,那么滑动臂29的后端部分向机壳4的外侧方向弯曲,退避至在侧框14上形成的缺口47中。随后,如果使盒式磁盘2进一步前进,那么其凹部13与滑动臂29的突起34对置。
于是,滑动臂29的突起34嵌入盒式磁盘2的凹部13中,滑动臂29恢复至原来的位置(与侧框14平行的姿态)。
随后,如果使盒式磁盘2进一步前进,那么滑动臂29与盒式磁盘2一起向前方滑动。如果滑动臂29向前方滑动,那么与导向片31的导向槽37接合的滑动突起35也从图13的位置(即与第一边37a、第三边37c的交叉部位)开始向前方滑动。但是,如上所述,由于第三边37c比第一边37a更深,所以即使滑动突起35被按压到前方,也不能达到第一边37a,变为沿第三边37c向前方推进。
这样,在滑动臂29的滑动突起35沿第三边37c前进的过程中,导向片31使轴31a以其中心逆时针方向地旋转。其结果,与导向片31啮合的齿轮32顺时针地旋转。
而且,如果盒式磁盘2和滑动臂29同时向前方移动,那么滑动臂29的滑动突起35达到第三边37c与第二边37b的交点。此时,使导向片31进一步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力消失。其结果,导向片31利用弹簧在逆时针方向上赋能的齿轮32的转动力,在顺时针方向上提供旋转力,使滑动突起35沿第二边37b移动。
但是,由于滑动臂29利用螺旋扭簧30向后方的赋能,所以在滑动突起35沿第二边37b移动的中途,如果到达固定凹部38形成的部位,那么滑动突起35就下沉在该固定凹部38中。其结果,如图12所示,滑动突起35,即滑动臂29,停止。这样,盒式磁盘2变为被设置在机壳4内的装填位置的状态。
此时,磁盘10的毂利用在磁盘驱动电机5的转子28上设置的位置确定固定机构来吸附固定。
在盒式磁盘2装入机壳4内的装填位置时,辅助弹射机构8相对于盒式磁盘2产生使其向后方即向盒式磁盘插入口18的方向移动的力,但该力不大到解除盒式磁盘2的设定状态。
在从机壳4中取出盒式磁盘2时,首先,把露出机壳4外的盒式磁盘2的后端轻轻地按压至前方。
于是,盒式磁盘2与滑动臂29一起前进,滑动臂29的滑动突起35从导向片31的固定凹部38中脱离。于是,导向片31利用齿轮32的赋能作顺时针地旋转。其结果,通过导向片31的旋转,滑动突起35沿导向槽37向和第一边37a的交点移动。
而且,如果滑动突起35到达导向槽37的第一边37a与第二边37b的交点,那么第一边37a变得与机壳4的侧框14平行。另一方面,由于滑动臂29利用螺旋扭簧30经常向后方的赋能,所以滑动臂29的滑动突起35沿导向槽37的第一边37a向后方移动。
另一方面,由于滑动臂29后端的突起34嵌入盒式磁盘2的凹部13中,所以随着滑动突起35沿导向槽37的第一边37a向后方的移动,盒式磁盘2被按压至后方。
就是说,在盒式磁盘2被向后方按压移动的前半阶段中,盒式磁盘2的一侧利用主弹射机构7(螺旋扭簧30)来提供力,此外,另一侧利用弹簧42和辅助弹射机构8(弹簧41)来提供力。而且,利用在该阶段的盒式磁盘2的移动,磁盘10与转子的固定被解除。
如果盒式磁盘2变为被向后方按压移动的后半阶段,那么盒式磁盘2的一侧利用主弹射机构7来提供力,此外,另一侧利用辅助弹射机构8来提供力。在该阶段,由于弹簧42的力不对盒式磁盘2产生作用,所以这部分的把盒式磁盘2向后方按压的力变弱。
如果从机壳4中抽取盒式磁盘2,那么如图13所示,杠杆部件40的前端部分保持达到磁盘驱动电机5转子28上面附近的外伸姿态。
该姿态时的杠杆部件40,其基端部分的下面一直接触框板19的表面,而前端部分的下面稍微离开转子28的上面。因此,如果按压机壳4的上盖15,那么由于其力被悬臂杠杆的杠杆部件40接受,所以可防止机壳4的变形。此外,如果在机壳4的上盖15上施加更大的力,那么杠杆部件40的前端部分弯曲,其下面与转子28的上面接触。因此,即使上盖15接受外力,也不会下沉至一定深度以上。
下面,参照图17-图19说明代替图12和图13所示的辅助弹射机构8的其它形态。
为了使其前端向盒式磁盘插入口18转动,给杠杆部件40赋能的弹簧41包括配有第一线圈部分48的第一弹簧41a,和配有第二线圈部分49的第二弹簧41b,并具有通过第二线圈部分49一体连接的结构。
第一弹簧部分41a的第一线圈部分48被固定在杠杆部件40的转动中心轴上。在第二弹簧部分41b的前端上,装有塑料帽44。另一方面,在框板19上设有直立壁45,与该塑料帽44对置。
如果在机壳4内插入盒式磁盘2,那么利用盒式磁盘2的外壳11,杠杆部件40被按压至前方。如果盒式磁盘2开始向前方移动,那么第一弹簧部分41a通过与杠杆部件40一起转动开始弯曲。而且,如果盒式磁盘2向前方移动,那么第二弹簧部分41b前端的塑料帽44与在框板19上设置的直立壁45接触。而且,如果盒式磁盘2向前方移动,那么第二弹簧部分41b的塑料帽44的移动被直立壁45遮挡,所以第二弹簧部分41b也开始弯曲。
因此,在把盒式磁盘2设置在机壳4内的装填位置时,该盒式磁盘2利用第一弹簧部分41a和第二弹簧部分41b两者向后方赋能。而且,当从机壳4内抽出盒式磁盘2时,最初施加第一弹簧部分41a和第二弹簧部分41b两方的势能。但是,如果盒式磁盘2向后方移动某段距离,那么由于第二弹簧部分41b前端的塑料帽44离开在框板19中设置的直立壁45,所以此后在向后方移动的盒式磁盘2上仅施加第一弹簧41a的势能。
再有,第一弹簧部分41a与第二部分弹簧41b为不同体也可以。此外,也可不把直立壁45直接固定在框板19上,而与覆盖录放磁头体6驱动装置25的盖一体地形成。
下面,参照图20A-图20B说明构成磁存储装置1的机壳4的上盖15。
上盖15的后端部分,即面临盒式磁盘插入口18的端部成为向机壳4的内方向弯折的弯折部分56。上盖15利用该弯折部分56使端边缘变圆,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还可防止插入口18的变形。
在上盖15的内表面上,在与磁盘驱动电机5对置的部分上粘接第一增强板71,此外,在作用于录放磁头体6的臂6a上的按压片39成一体的与齿轮32对置的部分上粘接第二增强板72。
第一增强板71由铜系材料或非磁性材料形成,覆盖被装填的盒式磁盘2的上面,兼备进行电磁屏蔽的屏蔽板的作用。
在该第一增强板71上,在与录放磁头体6的臂6a转动范围对应的部分上形成大致三角形状的第一帽部分51,在与主弹射机构7滑动臂29的转动范围对应的部分上形成大致矩形的第二帽部分52,而在与辅助弹射机构8的杠杆部件40的转动轴附近对应的部分上形成大致矩形的第三帽部分53。
在机壳4中未插入盒式磁盘2时,在磁盘驱动电机5和上盖15之间产生空洞。但是,即使在与上盖15的与磁盘驱动电机5对置的部分上施加外力,如上所述,由于在该部分上安装有第一增强板71,所以不容易产生变形。
这样,即使上盖15安装第一增强板71后变厚,由于在第一增强板71中形成第一、第二和第三帽部分51、52和53,所以不会妨碍臂6a的转动、滑动臂29的滑动和杠杆部件40的转动。
此外,在第一增强板71上,一体地形成向第三帽部分53延伸的突出片180。再有,该突出片180不与第一增强板180同一平面,如图20B的透视图所示,向机壳4的内部(即向下盖16的方向)稍微倾斜。
在机壳4内装有盒式磁盘2时,该突出片180利用其弹性使前端经常把盒式磁盘2的前方部分(从磁盘10的中心部分至插座24附近的部分)的表面向下盖16的方向按压。因此,在取出该盒式磁盘2时,由于主弹射机构7和辅助弹射机构8利用突出片180使在前方部分向下盖16方向上受按压的盒式磁盘2向后方压出,所以平稳地进行盒式磁盘2的取出。就是说,在取出盒式磁盘2时,其前方部分不会向上盖15的方向上浮动。
第二增强板72防止与上盖15和齿轮32对置部分的变形。其结果,上盖15弯曲,不会碰撞齿轮32支撑轴的前端等突起物,此外,与齿轮32接触,也不会解除录放磁头体6的锁定。
而且,上盖15由于其中央部分经冲压加工多少会隆起,所以在其左右边缘附近沿侧边缘作阶梯状地延伸。因此,利用该阶梯状,与其它部分相比,上盖15的左右侧边缘附近部分的强度增大。
而且,在上盖15的内表面的与磁头轴26的上端面对置的部分(在该部分上未安装增强板)上,突出一对接部分54。该对接部分形成可以从外侧向内侧按压上盖15的一小区域。如图16的剖面图所示,磁头轴26的上端常常与对接部分54顶接。因此,在上盖15的形成对接部分54的部分上,即使施加外力,由于该部分由磁头轴26支撑,所以不会变形。
而且,如图16所示,作为使臂6a旋转的一结构要素的上磁轭75常常与上盖15的内表面连接。因此,在上盖15和上磁轭75对置的部分(图20A中用虚线表示的区域54’)上,即使施加外力,由于该部分由上磁轭75支撑,所以不会变形。
如上所述,构成驱动在前端配有录放磁头的磁头臂机构的结构要素中,在磁头轴26和上磁轭75等固定要素中,通过与上盖15连接,防止上盖15与这些固定要素对置的部分的变形。
下面,参照图21-图23说明利用盒式磁盘2向机壳4前进的动作产生的解除外壳遮挡板12a的锁定状态和外壳遮挡板12a的开放动作。
由于扣挂解除弹簧57大致成V字状,弹簧线材的两端部分别向相同的方向弯曲,所以通过把其弯曲端部插入在侧框14内侧形成的孔14c、14d中,就可安装在侧框14上。如图21所示,在侧框14上安装的扣挂解除弹簧57上,形成从侧框14向机壳4内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分58。
另一方面,盒式磁盘2的外壳遮挡板12a在里侧配有导向突起59。该突起59结合在外壳11的里侧形成的弧状导向长孔60中。外壳遮挡板12a利用内部弹簧(图中未示出)经常在开口部分12闭合的方向(图21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上赋能,在盒式磁盘2处于机壳4以外时,如图21所示,导向突起59处于导向长孔60的前端位置。
此外,在盒式磁盘2的外壳11上,在盒式磁盘2向机壳4内前进时,在与扣挂解除弹簧57的突出部分58碰接的部位上,形成窗口61。
如图23所示,该外壳11的形成窗口61的部分构成弯折部分65。在该弯折部分65结合在按压板63的前端。其结果,该按压板63可以弯折部分65为中心转动,堵住窗口61。按压板63的后端碰接外壳11的内面。
而且,在外壳11上形成内缘翻边部66,在该内缘翻边部66上扣挂杠杆62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在按压板63的内面。而且,在该扣挂杠杆62上连接着弹簧67的前端。该弹簧67的后端被固定在外壳11上。
另一方面,在外壳遮挡板12a周围突出形成扣挂部64,与扣挂杠杆62的前端对置。扣挂部64的朝外壳遮挡板12a关闭方向(图23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侧的面形成斜面。
如果盒式磁盘2插入机壳4,那么盒式磁盘2的左右侧面都和机壳4侧框14的内侧接触。在机壳4前进的中途,扣挂解除弹簧57的突出部分58进入在外壳11侧面设置的窗口61中。于是,外壳的按压板63被压入内部。通过该动作,使扣挂杠杆62的后端向内方向转动。因此,扣挂杠杆62的前端从外壳遮挡板12a的扣挂部64脱开,外壳遮挡板12a向图21箭头A方向的转动变得自由。
此时,盒式磁盘2的导向突起59(图21)达到机壳4的插入口18端部,与其碰撞。因此,如果向前方装入盒式磁盘2,那么利用该动作,导向突起59把导向长孔60向后方移动,其结果,外壳遮挡板12a在图21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上转动。由此,使外壳11的开口部分12开放,对磁盘10可以进行录放磁头体6的磁头6b的存取。
如果取出盒式磁盘2,那么外壳遮挡板12a在收纳在外壳11中的返回弹簧(图中未示出)的作用下向图21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转动,关闭开口部分12。扣挂部64利用斜面跳过扣挂杠杆62的前端,可以返回图23那样的闭合位置。
如果使容纳磁盘10的盒式磁盘2和装入该盒式磁盘的机壳4具有上述那样的结构,那么解除外壳遮挡板12a锁定状态的扣挂杠杆的按压部分63处于外壳11的内侧,不会有在携带盒式磁盘2时因不小心按压而打开遮挡板,损坏内部的盘形磁盘10的情况。此外,由于在机壳4中仅安装简单的扣挂解除弹簧,所以可以使卡片形的磁存储装置1的结构简化。
以上,图23表示扣挂/解除外壳遮挡板12a转动的结构一例,而图24和图25表示代替该结构的其它例。
在外壳11中形成针状的内缘翻边部分66,在该内缘翻边部分上可自由转动地支撑着板162。在该板162和侧框14对置的边缘上设有堵住外壳11的窗口61的按压板163。此外,在板162的外壳11内部的边缘上使细长的板状弹簧170的一端被固定。该弹簧170的另一端连接外壳11的内周面。而且,该板162配有向外壳遮挡板12a延长的突出部分172,在该突出部分171的前边缘上设有固定壁172。
这些按压板163、弹簧170和固定壁172在图24中被用剖面线表示,但无论哪一个,在与板162表面垂直的方向上都是具有各自宽度(高度)的平板状的部件。这些按压板163、弹簧170和固定壁172与板162一体地形成,其整体作为一个部件。但是,按压板163、弹簧170和固定壁172内的至少一个最好是与板162的不同体。
另一方面,在外壳遮挡板12的一部分中,形成接受突出部分171的固定壁172大小的帽部分164。
图24表示即使外壳11在机壳4内前进,板162的按压板163仍处于与扣挂解除弹簧57的突出部分58还未结合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板162的固定壁172陷入外壳遮挡板12a的帽部分164中,其结果,禁止外壳遮挡板12a的开口动作(在图24的箭头A方向的移动)。
如果外壳11从图24的位置进一步前进,那么如图25所示,由于板162的按压板163与与扣挂解除弹簧57的突出部分58碰接并按压它,所以板162抵抗弹簧170的力,按图25中逆时针方向转动。其结果,由于板162的固定壁172从外壳遮挡板12a的帽部分164中脱出,所以外壳遮挡板12a的开口动作被解禁。
权利要求
1.一种磁存储装置,包括机壳,在该机壳的一端面上形成盒式磁盘插入口,用于插入装有作为存储媒体磁盘的盒式磁盘,安装在所述机壳内部的框板,分别安装在框板上、用于驱动所述磁盘的磁盘驱动电机和对于该磁盘进行信息录和/或放的磁头体,和位于所述机壳和所述框板之间,可在盒式磁盘通过区域和该区域外之间移动的作为机壳变形防止部件的杠杆部件,其特征是,所述杠杆部件的一端可自由转动地支持在设置在框板上的轴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在机壳内未装入盒式磁盘时,所述杠杆部件可进出至盒式磁盘的安装区域,如果在机壳内装入盒式磁盘,那么所述杠杆部件就退避至该盒式磁盘装入区域以外。
2.一种磁存储装置,包括机壳,在该机壳的一端面上形成盒式磁盘插入口,用于插入装有作为存储媒体磁盘的盒式磁盘,安装在所述机壳内部的框板,分别安装在框板上、用于驱动所述磁盘的磁盘驱动电机和对于该磁盘进行信息录和/或放的磁头体,和位于所述机壳和所述框板之间,可在盒式磁盘通过区域和该区域外之间移动的作为机壳变形防止部件的板状部件,其特征是,所述板状部件沿机壳宽度方向延伸,其两端靠机壳体的侧壁,可自由转动地支持在直立姿态和转倒姿态之间,在机壳内未装入盒式磁盘时,所述板状部件可进出至盒式磁盘的安装区域,如果在机壳内装入盒式磁盘,那么所述板状部件就退避至该盒式磁盘装入区域以外。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存储装置,其特征是如果在机壳内插入盒式磁盘,那么所述机壳变形防止部件利用该盒式磁盘的前进动作退避至盒式磁盘安装区域以外。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存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机壳变形防止部件利用弹簧赋能进出盒式磁盘通过区域,如果盒式磁盘向机壳内前进,那么机壳变形防止部件按压盒式磁盘的前端面,抵消弹簧的赋能力,可退避在盒式磁盘通过区域之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存储装置,其特征是作为所述机壳变形防止部件的杠杆部件,其上面靠近机壳,其下面的至少一部分连接框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存储装置,其特征是在机壳内未插入盒式磁盘时,作为所述机壳变形防止部件的杠杆部件的自由端进出至在框板上安装的磁盘驱动电机的上方位置,而且,该杠杆部件达到磁盘驱动电机上方位置的部分形成避开与磁盘驱动电机接触的躲避部分。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存储装置,其特征是作为所述机壳变形防止部件的板状部件,在其处于直立姿态时,其上面靠近机壳,另一方面,其下面的至少一部分接框板。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存储装置,其特征是作为所述机壳变形防止部件的板状部件,至少其一部分处于在框板上安装的磁盘驱动电机的上方位置,在其板状部件直立时与磁盘驱动电机对置的面的一部分上,形成避开与磁盘驱动电机接触的躲避部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存储装置,其特征是在机壳内装入盒式磁盘期间,作为所述机壳变形防止部件的杠杆部件,利用弹簧的力,对盒式磁盘在向盒式磁盘插入口方向上持续提供按压返回力。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存储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机壳的内部,设有弹射被装入的盒式磁盘的主弹射机构和辅助弹射机构,所述杠杆部件兼备所述辅助弹射机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磁存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弹簧随着盒式磁盘的移动改变其赋能力。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磁存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弹簧由多个弹簧构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存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弹簧至少由两个弹簧构成,对于盒式磁盘的弹射来说,在初始阶段一个弹簧产生的赋能力起作用,从中途阶段开始两个弹簧同时起作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磁存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弹簧由第一弹簧部件和第二弹簧组成,在从机壳中取出盒式磁盘,盒式磁盘后退运动时,在其后退的前半阶段,第一和第二弹簧部件的赋能力起作用,按比较强的力把盒式磁盘按压向后方,而,在其后退的后半阶段,第二弹簧部件的赋能力不起作用,仅第一弹簧部件的赋能力起作用,用比较弱的力把盒式磁盘按压向后方。
1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存储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机壳的一部分内表面上,在机壳内转动或滑动部件的其转动或滑动范围内避开该表面部分,可局部粘接一片或多片增强板。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磁存储装置,其特征是把所述一片增强板粘接在覆盖机壳内表面的所述磁盘驱动电机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上。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磁存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一片增强板用铜系或非磁性材料形成,兼备进行电磁屏蔽的屏蔽板的作用。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磁存储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一片增强板上,一体地形成向机壳内部倾斜延伸的突出片,该突出片利用其弹性按压机壳内盒式磁盘前方部分的表面。
1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存储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机壳的内表面上,在与轴等突起物对置的部分上粘接挡板。
2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存储装置,其特征是把所述机壳直接对接在作为构成对磁盘进行录和/或放信息的磁头体的驱动电机的一个要素的磁轭上。
全文摘要
在磁存储装置(1)的机壳(4)内部安装框板(19),在该框板(19)上,安装磁盘驱动电机(5)和磁头体。在机壳(4)和框板(19)之间设有防止机壳变形的部件,该部件(88)在未装填盒式磁盘(2)时利用弹簧被置于盒式磁盘通过区域,如果盒式磁盘(2)前进,那么按压其盒式磁盘(2)的前端,可退避至盒式磁盘通过区域之外。
文档编号G11B33/12GK1658323SQ20041009703
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16日
发明者向岛克敏, 脇田真纪, 高桥昇司 申请人: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